请大家共同做一下这个实验为经方的应用打好基础
(*)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 (见民间中医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附录)1 石=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 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 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 约40 克
厚朴1 尺 约30 克
竹叶一握 约12 克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汤
桂枝汤
小柴胡汤
从8升1600毫升煮到三升60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工具:
2000----4000毫升的烧杯
200度的温度计
用蜂窝煤或天然气煤气都行,最好是用木炭或桑材火
用布袋将药包起来
标明你所在地的海拔。看看沸点对附子的影响。
我的实验结束后会在第一时间将结果公布在网上的。
[ Last edited by WANGLI on 2006/10/22 at 08:05 ] 实验结果出来没有呀??????????????? 此举甚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有心人也請做做,如按目前流通的坊間書本劑量,要煎1600cc水至600cc,又是如何?
如是,劑量復古之必要性與正確性,可一目了然!!!
[ Last edited by 上正 on 2007/1/24 at 13:26 ]
經方重量換算之煎藥實驗
附子汤方: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从8升1600毫升煮到三升60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
在香港以大口徑之電熱鍋,預泡藥材20分鐘後,以文武火煎法,先強後中火,不上蓋子,45分鐘後,得藥湯468毫升.
估計如用傳統砂煲,上蓋煎藥,後段用小火的話,煎45分鐘差不多便是600毫升了,如不作預泡20分鐘,恐需加煎5至10分鐘罷.
總結而言,按此藥量與水量比例,和目前的煎藥習慣與實況,高度相符!!!
如以坊間一比十換算漢兩,則水量便多得很不合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