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知行 发表于 2006/10/13 12:02:44

分消走泄法刍议

分消走泄法出自叶天士,后经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发挥,形成温病一大治法。所谓分消,“明明为分解之义。”所谓走泄,“开沟渠以泄之耳。”合而言之,即将湿热之邪分解消散,使湿去热孤,病自趋愈的治法。凡由湿热引发的病症,如感冒、湿温、暑温、冬温、咳嗽、痰饮、呕吐、眩晕、黄疸、肿胀、淋症、泄泻、痢疾等,均应考虑用此法治之。
  湿热弥漫 气机失和
  湿热之邪,或由非时之气所诱发,或由饮食不节而内生。感受非时之气者,如雾露雨气,潮湿地气,若着于皮肤、肌肉,则发为寒热、身痛等。从内而生者,如嗜食甘肥油腻及生冷瓜果,伤及胃肠,则发为痞满、呕吐、泻痢等。湿乃重浊之邪,热乃熏蒸之气,一经感受,“漫无出路,充斥三焦,气机为其阻塞而不流行。”(王孟英语)上焦之气,肺主之,湿热上犯,肺失清肃,则发为咳嗽、寒热、痰饮、噎气等;横逆心包,则为神昏;上扰清阳,则发眩晕、耳聋等。中焦之气,脾胃主之,湿热困脾(胃),则会出现不饥不食、痞满、肿胀;若熏蒸肝胆,则发为黄疸、结石等。下焦之气,肾主之,湿热下注,肾失气化,则乱二便,出现淋证、癃闭、泄泻、痢疾等。
  湿热久羁,津液为之凝滞,还会结为痰饮。由此可派生出许多疑难怪病,如麻木、震颤、谵妄、癫痫、积聚等。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论及痰饮时说:“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变化百端,昔人所谓怪病多属痰。”所以在治疗这些病症时,还应考虑分消走泄法,使痰消饮散,怪病自除。
  轻可去实 上下分消
  湿热为病,非一朝一夕而成。犹如清代戴麟郊所云:“譬之为势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治之不可汗、不可下、不可润。“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症变法。”(叶天士语)分消走泄法来自“轻可去实”法,“轻可去实”法是用轻清疏解的药物以治疗风温初起表实证的一种治法。但到了温病学家那里,却扩大了应用范围。凡湿浊及湿热为病,均可选用之,如辛凉清上、辛开苦降、苦辛通络、辛淡肃降、芳香化浊、淡渗清利、辛寒通利以及辛温通阳等法。依据温病学家的经验,其用药规律如下:
  上焦湿热,重在开肺气,选轻清辛味之品,如杏仁、枇杷叶、栝楼皮、桔梗、桑叶、旋覆花、苇茎、紫苑、薄荷、苏叶、竹叶等。方如杏苏饮、桑杏汤、小陷胸汤、三仁汤等。
  中焦湿热,重在运脾气,可选辛苦或芳香之品,如半夏、厚朴花、代代花、佛手、藿香、佩兰、稻谷芽、砂仁、石菖蒲、大麦芽。方如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温胆汤,或半夏泻心汤等。
  下焦湿热,重在通利膀胱,可选淡渗通络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瞿麦、寒水石、晚蚕砂、白茅根、冬瓜皮、通草、萆薢等,或可加入温化肾气之味,如肉桂、附子,方如五苓散、宣通导浊汤等。
  若湿热阻遏膜原,寒热如疟,当和解膜原,选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六一散、苍术、石菖蒲,方如达原饮等。
  若湿热初犯阳明肌肉,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宜宣阳明气分,选滑石、豆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鲜荷叶、通草等。方如五加减正气散等。
  若湿热侵入经络隧中,病见口噤,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生风所致。宜用风药宣通经络,选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络石藤等。方如宣痹汤等。
  若湿热久羁,三焦弥漫,还会出现神昏谵语,二便不通,胁下结块,久热不退等,薛氏《湿热病篇》与吴氏的《温病条辨》等均有专篇论述,本文仅能陈其大概,未能一一曲尽。
  医案存真 辨证为先
  分消走泄法多取轻清灵巧之品,如植物之叶、花、皮、果、茎、芽等,看似平淡,却均流动之品,极易展布气分,通利三焦,今举二例,以资说明。
  1. 湿病 某患,吸受秽邪,膜原先病,呕逆。邪气分布,营卫皆受,遂热蒸头胀,身痛经旬,神识昏迷,小水不通,上中下三焦交病。舌白,渴不多饮,是气分窒塞。当以芳香通神,淡渗宣窍,俾秽湿浊气,由此可以分消。苡仁、茯苓皮、猪苓、大腹皮、通草、淡竹叶、牛黄丸二丸。(选自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
  按:此湿邪犯及上中下三焦之病。湿犯上焦,病见“热蒸头胀”;湿犯中焦,“呕逆”、“渴不多饮”;湿犯下焦,“小水不通”。但湿浊秽气又可蒙蔽心包,而见神识昏迷。叶氏选竹叶宣通上焦,苡仁、大腹皮运化中焦,茯苓皮、猪苓、通草渗利下焦。药仅数味,但轻清宣散,着力点在分消三焦湿浊。病入心包,故用牛黄丸清心醒神。由此说明,湿浊虽在气分,但一经入心入营,亦可佐以苦辛寒之品以清心凉营。
  2.伏暑 许芷仰之太夫人,秋间患感,连服温散,转为肢厥便秘,面赤冷汗,脉来一息一歇。举家惶惶,虑即脱变。孟英视其舌苔黄腻,不渴,按其胸,闷而不舒,且闻其嗅诸食物,无不极臭。此为暑湿内伏,挟痰阻肺。肺主一身之气,气壅不行,法宜开降。是虚脱之反面也。设投补药,则内闭而外脱。昧者犹以为投补迟疑而不及救,孰如“真实类虚”,不必以老年怀成见,总须以对证为良效。果一剂而脉至不歇,转为弦滑。再服汗止肢和,便利进粥。数剂而痊。方用:紫苑、白前、竹茹、枳实、旋覆、贝母、杏仁、栝楼、马兜铃、枇杷叶也。(选自王孟英《回春录·伏暑》)
  按:秋间患感,前医不明其因,连予温散,使病人肢厥便秘,面赤冷汗,脉息歇止,类似戴阳,致内实而逼阳于外,呈现“内闭而外脱”之状。孟英从舌苔黄腻而不滑,胸闷不舒,闻食极臭等入手,诊为“暑湿内伏,挟痰阻肺”证。投以宣肺通络之品,肺气清肃,则暑湿与痰气自遁。此案特别提到“不必以老年怀成见”,而“总须以对证为良药。”并审定此案为“真实类虚”,是“虚脱之反面”。前医可能仅从恶寒汗出之表证着眼,舍去了舌苔黄腻这一重要指征,妄投温补,险象立生。由此可见,辨证失准,即是人参、黄芪亦会偾事,而有的施药,即是竹茹、枇杷亦可回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消走泄法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