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接 灸
直 接 灸 是 将 艾 炷 直 接 放 在 穴位 皮 表 上 施 灸 的 一 种 方 法 。 古 代 还 称明 灸 、 着 肉 灸 。 施 用 时 , 可 先 在 皮 肤上 粘 上 涂 少 许 凡 士 林 或 大 蒜 汁 等 物 ,上 置 艾 炷 , 以 防 止 其 滑 动 或 倾 倒 。 直接 灸 又 因 其 对 皮 肤 刺 激 程 度 的 不 同 ,而 有 无 瘢 痕 灸 和 瘢 痕 灸 之 分 。 无 瘢 痕 灸无 瘢 痕 灸 : 又 称 非 化 脓 灸 。
操 作 方 法 : 多 用 中 、 小 艾 炷。 将 艾 炷 置 于 选 定 的 穴 位 上 。 如 为 中等 艾 炷 , 待 烧 至 患 者 稍 觉 烫 时 , 即 用镊 子 夹 去 , 另 换 一 壮 ; 如 用 小 艾 炷 灸, 至 病 人 有 温 热 感 时 , 不 等 艾 火 烧 至皮 肤 即 用 压 舌 板 或 特 制 竹 片 将 其 压 灭, 再 在 其 上 安 一 艾 炷 , 继 续 按 上 法 施灸 。 对 某 些 病 程 长 和 症 情 顽 固 者 , 亦可 在 病 人 感 到 灼 热 后 , 继 续 灸 3 ~ 5 秒 钟。 此 时 施 灸 部 位 皮 肤 可 出 现 一 块 较 艾炷 略 大 一 点 之 红 晕 , 隔 1 ~ 2 小 时后 可 出 现 水 泡 , 不 须 挑 破 , 禁 止 抓 搔, 令 其 自 然 吸 收 , 不 遗 留 瘢 痕 。
适 应 证 : 哮 喘 、 眩 晕 、 慢 性腹 泻 、 皮 肤 疣 等 病 症 。 瘢 痕 灸
瘢 痕 灸 : 又 称 化 脓 灸 。 此 法在 古 代 颇 为 流 行 。
操 作 : 摆 正 适 宜 的 体 位 , 用龙 胆 紫 药 水 标 记 所 选 之 穴 区 。 将 适 当之 艾 炷 ( 多 用 小 艾 炷 ) 置 于 其 上, 点 燃 后 直 至 艾 炷 全 部 烧 尽 , 艾 火 自熄 , 用 纱 布 蘸 蒸 馏 水 轻 轻 拭 净 艾 灰 。再 涂 以 蒜 汁 , 接 着 灸 第 二 壮 。 在 施 灸过 程 中 , 如 病 人 感 到 灼 痛 , 可 在 穴 位四 周 用 手 轻 轻 拍 打 , 以 缓 解 疼 痛 。 灸完 规 定 的 壮 数 , 可 在 该 穴 区 贴 上 淡 膏药 , 嘱 病 人 多 吃 羊 肉 之 类 发 物 。 一 般在 1 周 左 右 化 脓 , 化 脓 时 每 天 换 膏 药 1 次 ,灸 疮 约 一 个 半 月 愈 合 , 留 永 久 性 瘢 痕。 对 惧 痛 患 者 , 可 先 在 穴 区 注 入 2% 普 鲁卡 因 注 射 液 1 毫 升 作 局 部 麻 醉 后 再 施 灸, 或 涂 以 中 药 局 麻 液 。 中 药 局 麻 液 配制 法 为 : 川 乌 、 细 辛 、 花 椒 各 30 克 ,蟾 酥 1.8 克 。 用 75% 酒 精 300 毫 升 浸 泡 24 小 时。 使 用 时 , 取 棕 红 色 上 清 液 , 以 消 毒棉 球 蘸 后 涂 于 施 灸 穴 位 , 1 ~ 5 分 钟之 后 可 达 到 局 部 麻 醉 。
适 应 症 : 预 防 及 治 疗 哮 喘 、慢 性 支 气 管 炎 、 预 防 中 风 、 治 疗 癫 痫、 溃 疡 病 、 瘰 疬 、 痞 块 等 。 艾 火 自熄 , 用 纱 布 蘸 蒸 馏 水 轻 轻 拭 净 艾 灰
<扁鹊心书>里用鹅毛的,这个要讲究吗? 没看过扁鹊心术,可否介绍几个观点,学习一下
复直接灸
直接灸本为灸法之始,近代灸法皆由此演变而来,惜乎己鲜有用者。楼主发心介绍,推广其法,真乃仁人,可敬可赞。 瘢痕灸在一个半月的愈合期间是否还要继续灸,望楼主赐教。 当然要继续灸,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就是第一次难以愈合,以后随着脾阳的复苏,愈合速度会越来越快 请问小虫版主,您前后灸了有多少壮了?还望有时间将您的施灸感受写出来共享一下。谢谢 灸多少状记不清了,以前发的蛮多的,感觉灸法是对付三阴病的最彻底的方法,尤其是慢性病,虚病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