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原著中“急”字简析
仲景原著言“急”字50余处,对启迪后学识证、辨治、择方等有莫大警戒之义,今择要析之。加强辨证效果 “急”字在原著中使用较多的是用来形容疾病所处状态,具有直观形象、明白畅达、加速理解的作用。如挛急、拘急、里急、弦急、强急以及心下急、腹皮急、膀胱急等。形象地表明了不柔和、不通畅,或满、或硬、或疼痛等自觉或他觉症状,为临床辨证提供鲜活的依据。如《伤寒论》29条(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伤寒论讲义》1964年第2版,下同)说:“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其病机是因汗出和小便过多,致使津液大伤,阳气随之耗散,筋脉失养,致关节屈伸不利。这里的“急”字加强了辨证效果。
表明疾病的程度 如《伤寒论》102条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健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属柴胡兼建中汤证,从证候表现来看,“腹中急痛”为建中汤证尤亟于柴胡证之眼目,所以仲景用“急”是突出里证偏重,故先宜建中汤补虚安中、缓急止痛,继以小柴胡汤疏木散邪。此乃里虚当先救里,后治其表的治疗法则。
判断疾病的传变 《伤寒论》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盖疾病传变与否,当以脉证为凭,这里的“脉数急”与“脉若静”对仗,表明因邪气的深入,正气奋起与之抗争。与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结合起来看,“急”字其义更加明晰。
论述病理变化 如《金匮·中风历节》(湖北中医学院主编《金匮要略讲义》1963年9月第1版,下同)论中风之病机与主证时说:“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这里用“急”字形象地表明了正邪间量的对比。人体阴阳一旦失衡,调节紊乱,即发生疾病,如尤在径所言:“邪气反缓,正气即急者,多邪之处筋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能约而急。”
指导立法处方 《伤寒论》93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请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回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条论述当正气衰弱,里气虚寒之时,虽有表证,亦未追顾及,必速取回逆汤温里,待里气复而正气盛时,方能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在表之邪。大凡治伤寒之法,有表证者当先解表;兼里证时须待表解之后,再行治理,此乃常法。但临证病情有缓急之分,本条所云“急当救里”与“急当救表”即是辨证论治的范例。
又有少阴三急下证,不急不必危;323条论少阴虚寒证,“急温之,宜四逆汤”。前者急下为存阴,后者急温是救阳。言病情较重、发展变化较快时,其处置应刻不容缓。另如文中“急与之”、“急治之”等,皆属此类。
值得提出的是《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载:“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急饮过度所致也。”这里“急饮”之“急”涵义有二:其一通“极”,做“过度”讲,主指所饮酒的量太多;其二指频度,做“快”解,指在短时间内饮酒速度过快。该条言嗜酒者咳,乃肺胃湿热上迫,肺络被伤,血随气逆,故血由吐而出。 仲景行文,字字珠玑,先生以放大镜观之,亦乃不可或缺之一读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