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 发表于 2006/8/6 19:36:14

呵呵,内经所述很是直接明白,我比较习惯些。
肾主一身之水,肺为水之上源,真武汤和枇杷叶煎病机不同,所用不同,岂可一概而论。
枇杷叶煎:徐灵胎评之曰:喘胀此方甚合,足见心思灵巧,如此等治法,真可编入医案……。何廉臣收入《通俗伤寒论》中始定名为枇杷叶煎。
观诸多名家医案治肿胀之法,真武汤并非万试万应,病机也绝非都是阳虚水泛,君可察之。
麻杏石甘汤亦可治水,亦从肺论治,亦即提壶揭盖之法也。

三七生 发表于 2006/8/6 21:36:07

“桂附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湿热无形”
此为叶桂介绍先前治疗之法并分析病机之言:初用桂附不应,又与导滞不灵。因为滞属有质之物,而湿热为无形存在……这是叶桂的判断,所以下面用了清热利湿之品。
读古人医论医案先当熟悉文言,若语言障隘未破,鲜有不误读者。

一行 发表于 2006/8/6 23:21:53

嗯,是我看错,学习不严谨,谢谢指正。
此症当为湿热,因此叶氏采用清肃渗湿之法。
此案于后世临床治疗肾炎尿毒症,颇多效验,亦符内经要旨,当学习之。

三七生 发表于 2006/8/7 09:48:16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山六合掌 at 2006-8-6 23:31:



先生果然高论,但是本患者服用小建中汤后,诸症皆安,又作何解呢?小建中者,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并非为伤阴而设,若小建中汤全是滋阴之意,仲景必去桂枝。仲景伤阳用桂枝甘草汤,伤阴用芍药甘草汤,阴阳两 ...


果然诸证皆安,说明方能对证,但却文不对题。以小建中为补虚之方可,以小建中为补阳之方则不可,倍芍药加饴糖是补阳乎?小建中补虚偏重滋阴,观其诸药用量便知。若以阴中求阳为解,则恐为指鹿为马之论矣。

天山六合掌 发表于 2006/8/7 19:43:32

小建中汤芍药的用量是倍于桂枝,但是不代表着没有了桂枝,小建中汤是有滋阴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将其补阳的一面抹杀,此方温中健脾,却不是阴中求阳,阴中求阳之法,多用于肾阳虚衰,未闻中阳虚有用阴中求阳者也!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叶天士医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