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偏差一点影响有多大呢? Originally posted by 红茶 at 2006/8/10 11:32:
炙腹部和背穴后口苦也是上火现象吧?可以怎么处理呢?
病情传变的现象。
可能是厥阴转少阴,阳气得充,欲通,但力有不足,继续灸,元气足了就好了。 正确取穴与否对于针灸治病来说很重要。其关系到机体的反应和针灸的疗效。至于取穴的偏差而言不同的穴位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经穴一般来说最好是能按照传统的正规取穴方法,但是在临床时也有变通方法。如;阑尾炎可以取穴足三里或是上巨虚针灸之,疗效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很多时候在足三里和上巨虚的周围会有比这两个穴位更为敏感的反应点,在此反应点施治效果更佳,以至于有人将其成为“阑尾穴”治疗痔疮时可以在大肠俞、长强、命门、次髎等穴施以重灸之法疗效确切,有不少患者得以在很长时间内缓解病痛,但是抛弃循经取穴方法,而是在腰骶部寻找敏感反应点施治,效果同样理想,有时候更胜于循经取穴。还有,取穴的方法各家有各家的手法和经验不能一概而论。至于“取穴偏差一点点”对于疗效的影响对于针刺和艾灸会有不同。针刺当更注重于取穴的准确性,而艾灸时由于施灸面积较针刺时为大,所以稍微的偏差对于疗效来说不像针刺那般明显。对于取穴偏差对疗效的影响也希望各位同行共同实践和总结交流!
艾灸也可以治脚痒
艾灸也可以治脚痒,本人也是亲身经历,此艾灸比很多药膏都要好,希望这次发帖能有更多的高师验证。 请“乐海小子”写明详细的施治过程及方法。 楼主把经验都写得很清楚,真是好贴.肝引起脾虚该炙什么穴?应该肝脾共治吧?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此仲景早有名讯。此外临床上又有“扶土抑木”,“滋水生木”等治则。愚见:肝引起的脾虚如果尚有肝经症状可以肝脾同治。如果脾虚为主当以补土为治。 还有个问题,艾灸有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比如晚上不宜灸,或者某天不宜灸之类?
谢谢 以个人的实践感觉:艾灸可以不必计较时日的限制,特别是急证。《医宗金鉴》有灸法早晚次序歌、人神禁忌、等规则。愚以为医者当明其理,但不必胶柱鼓瑟。笔者曾遇一前列腺炎患者,午后来诊,自言尿频,夜间为甚,且新增盗汗之证,自服六味地黄丸,不但诸证未除,且增便泻之证。笔者乃为之直接灸关元穴5壮,是日夜尿减少,且盗汗消失。笔者劝其常灸关元、命门等穴,并为之开真武汤加肉桂龙牡等味常服以调理。 我感觉有些阴虚的人灸腹部,关元容易上火症状,或原症状加重,不知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