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5:25
中医名言精粹阐释(2009-09-19 21:35:50)
[缘起] 医乃仁术也,岂曰小补哉!
中华医药学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讲:“医乃仁术。”这在几千年来中华医药学中不断涌现的民族良医中以及医药学思想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1、医必知“道”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中说:“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谕,受以明为晦。”拟,比。谕,同“喻”,说明,告知。受,同“授”,传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佛性、天理)是非常广泛的,它比拟于天地,匹配于四海,如果你不知道“道”的真谛所在,那么你在授道(比如传授医道)时,就会把本来很清晰明白的道理讲得糊里糊涂。
2、一药乃“道”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中说:“以一药遍治众病之谓道,以众药合治一病之谓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用一种药来遍治众生之病的是“道”(佛性、天理),能够在众药之中选择药物对一种病进行治疗的是“医”(生)。
佛法认为,佛性之理(道、规律)贯穿于整个宇宙之中。人之所以会得病,主要是人们违背了自然规律、身心规律等客观法则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在对“健康”下的定义中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因此,疾病并非仅仅是躯体的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疾病、适应能力的疾病和道德的疾病。佛法中认为治疗这些病的总体方法是医学(医道)和以佛性(道)为线索的佛法(法药),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治疗疾病的统一一味药就是“道”。
3、医道天德
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序》中说:“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泯(mǐn,音敏),消失。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医生的天职,是帮助延续人们的生命健康的。这种道所体现出来的德和天地长养万物的大公无私之德相一致,它是佛性随缘而生利他妙用的生生之德。作为医生,一刻也不应缺少这种德。
4、医心近佛
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 仙,比喻才华脱俗出众。慧有夙因,指天资聪颖。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学问不贯通古今,见识不通达贯穿天地人间的大道(佛性),才华不脱俗出众,心灵不亲近于佛,即不具有慈悲之心,这样的话,宁可种田织布维持生计,也断不可将医生作为职业去贻误生命。医生是一种光明神圣的事业,并非读书未成、生活未有着落而解决就业择业问题的一种渠道。它需要天资聪颖,并刻苦学习,通达贯穿天地人间的大道(佛性)之理,认真钻研古今之书,而后才可谈得上行医。
5、医破“我执”
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中说:“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灵知,即灵智,与“一灵空窍”都是指人的真心佛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作为医生,应当首先做到虚怀若谷,因为人的真心佛性就象空洞一样,本来无有一物,即所谓“人之初,性本无”。如果只是固执地执著于自己的见解(“我见”),而不谦虚,那么就会使自己和事物对立起来。“我见”坚固,势必就会轻视别人而产生傲慢之心,执著于“我是人非”,从而与外界对立起来。真心佛性就会被这些执著烦恼的扰动所蒙蔽。这样的医生,即便每天在形式上亲近别人,他最终也难以受益,直到年老还固执己见而不求进步,真是可悲啊。
6、良医三善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中说:“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聿(yù,音育),笔。
思是说:良医处世,不傲慢于自己的名声,不计自己的利益,这反而树立了他的品德形象;能挽救生命,妙手回春,这就建立了他的功劳;阐发深奥的医学理论,著书立说,这就建立了他的言论思想。医生就应该在掌握医学这门手艺的同时具备上述三种善德,可见 “医道”对于世间而言,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7、苍生大医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恻(cè,音册)隐,同情。含灵,生灵。妍蚩(yánchī,音沿吃),相貌美与丑。华夷:华人和外国人。
“药王”孙思邈(581-682),中国隋唐时期著名医药学家。他博览群书,据《唐书·本传》记载,他精通儒、道、佛和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医治病时,一定要安神定志,稳住自己的心神,无欲无求,首先应该发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和普救众生之苦的宏伟誓愿。如果有求救治疗疾病的人,无论贵贱、贫富、长幼、美丑、怨亲善友、本国人外国人、愚智,都应同样对待,平等布施,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来看待,也不要瞻前顾后,过于考虑自己的安危,护惜自己的身命。见到对方苦恼,就象自己也和他们一样,深深同情,不管寒暑、饥渴疲劳,一心前去救治,不要有怕耽误自己工夫和旅途劳累之心,如此才可称得上是“苍生大医”。反之,则是生命的巨贼。
8、医具三昧
明·王绍隆《医灯续焰·医范·袁氏医家十事》中说:“医虽小道,实具甚深三昧。须收摄心体,涵泳性灵,动中习存,忙中习定。外则四体常和,内则元神常寂。然后望色闻声,问病切脉,自然得其精,而施治得宜也。”涵泳,涵养。性灵,指真心佛性。存,存思,即禅定。元神,本原的心神,即指真心佛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医术看上去好象仅仅是一门技术,然而它也是需要很深的三昧(定态)的。医生应该守住自己的真心,涵养自己的佛性,动中也注意把握住自己,在忙中也注意修习定态。在外则身体协调健康,在内则内心安详清净。由此,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望色、闻声、问病和诊脉,自然会深入其实质,从而产生出适宜的施治方法。
9、百草之尝
《四部备要·淮南子·修务训》中说:“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硗(qiāo,音敲),土地坚硬而不肥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神农开始教人民播种五谷,并根据土地的干燥湿润、肥沃与否、高下等具体情况进行栽培。他曾经亲自尝百草的味道和泉水的甘苦,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应该躲避的,什么是可用的。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有时一天能遇到七十次有毒的时候。
司马迁《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学的发明者。他敢于冒毒尝百草的精神就是菩萨敢为天下先的奉献精神,所以后世有人尊称神农为“药王菩萨”。
10、改恶崇善是药饵
明·龚廷贤《鲁府禁方·卷四·医有百药》中说:“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改恶崇善,是药饵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圣人,他们在行善时,并不因为善的心行很小就不崇敬、不实施;对于恶的心行,也并不因为很小就不改正。改正恶的心行,崇尚善的心行,是治疗疾病的药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给健康下的定义,我们可以将人的疾病分为四类:躯体疾病、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的疾病和道德疾病。通过改正恶的心行,崇尚善的心行,可以治疗道德的疾病,同时使心胸豁达起来而治疗心理的疾病,又可以协调周围环境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影响生理,所以又可以协助治疗躯体的疾病。可见,改正恶的心行,崇尚善的心行,确实是治疗疾病的药饵。
11、医忌邪念
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凡例·附录良医格言》中说:“凡诊视妇女及孀妇、尼姑,必俟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观看,既可杜绝自己邪念,复可明白外人嫌疑,习久成自然,品行永勿坏矣。即至诊视娼妓人家,必要存心端正,视如良家妇女,不可一毫邪心儿戏,以取不正之名,久获邪淫之报。”孀妇,寡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如果病人是一般妇女和寡妇、尼姑,必须要等着陪伴患者的人在旁边,然后才可以进入患者的房中进行诊治。这样做,既可杜绝自己产生邪念,又可以避免外人对医生的嫌疑,这种作风长期下去,成了自然,那么医生的品行就总也不坏。对于医生而言,即使诊治的病人是娼妓,对她也一定要心正行端,视之如良家妇女,不可有一丝一毫的邪心和儿戏。如果没有注意这一点,会落得一个行为不正的名声,时间长了必定会遭受邪淫的恶果。
其实,岂止是医生对待患者如此,平常人们与异性相处时,也应该注意这样做。
12、勿起厌心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中说:“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蒂芥,即芥蒂,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厌烦或不快。疮痍(chuāngyí,音窗移),创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于患有恶疮、痢疾等臭秽不堪,令人难以目睹而不愿看见的病人,医生也应该生起同情之心,而不应该生起一念厌烦或不快之心。
对待这样的病人,并非仅医生如此,其他人也应如此。这是悲心回向的表现。
13、医道无私
清·王士雄《潜斋医话·医鉴》中说:“医道微也,非绝欲无私,通神于微妙之乡,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者,不足以传也。”通神,指融会贯通,随缘可生出医疗的妙用。理、性,都是“道”之意,相当于佛性之理。幽明,指道(佛性)的体和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医道是非常微妙的。如果不是达到去除了种种欲望,具有无私之心,了解了道(佛性),以及道的体(幽)和用(明),做到融会贯通,随缘而生医疗妙用的境地,就不足以当老师去传授他人医道。
14、易地以观
明·王肯堂《灵兰要览·晓澜重定绪言》中说:“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子孙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利心淡,仁心现;仁心现,斯畏心生。”易地,更换地位。易地以观,换位思考之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了救济世间众生而学医则是对的,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谋利而学习医学就不对了。如果自己有病了,希望医生来救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自己的父母子孙病了,希望医生前来相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所以,换位思考的话,那种单纯求利的心自然就会淡化。求利心淡化了,仁慈的心就会出现。仁慈心出现了,自己作为医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15、忍乃有济
明·王绍隆《医灯续焰·医范·袁氏医家十事》中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医者术业既高,则同类不能无忌。识见出众,则庸庶不能无疑。疑与忌合,而诽谤指责,无所不至矣。须容之于不校,付之于无心,而但尽力于所事。间有排挤殴詈,形之辞色者,亦须以曾子三自反之法应之。彼以逆来,我以顺受。处之超然,待之有礼,勿使病家动念可也。”庸庶(shù,音树),一般人。殴詈(ōulì,音欧力),谩骂。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作为一名医生,只有做到忍辱,才能真正地去救济他人。心胸宽容,功德才大。对于医生而言,如果他的技术很高了,就会遭到同行的嫉妒。学识见解出众,那么一般人就会怀疑。嫉妒和怀疑结合,对医生的诽谤和指责就会无所不至。这个时候,必须以宽容的姿态来对待,不要计较这些事情,不要将其过于放在心上,而是尽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间有人排挤、谩骂,表现于言辞和脸色上的,也应该以曾子的三自反省法来应对他们。彼以逆来,我以顺受。以超然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对待这些人仍旧彬彬有礼,并不由此伤害到病人的利益。
“曾子三省”出自《论语·学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是:曾子说:我每天以三事来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不尽心的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信的吗?老师传授的,是否在实践中温习了呢?”
其实并非仅仅医生需要忍,他人也应忍。
16、医彻真谛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中说:“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三藏,指经、律、论,统指佛法。
意思是说:世人只知道儒家通晓天地人三才之理,却不知医生也应通晓。作为医生,如果不从经史百家中探讨到其源流,则不能广博其见识;不参考老庄道家之学,则不能达到技术通神的境界;如果不彻知以佛性之理为线索的佛法的真谛,则不能了知医学的深奥。
17、知常知变
明·孙志宏《简明医彀(gòu,音够)·要言十六则·制方定规》中说:“医有成法,有活法。成法师不可悖,活法因时不可拘。”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行医时有成法,有活法。所谓成法,就是老师所传授的治疗疾病方法原则不可违背;所谓活法,就是在遵循总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因时而宜,从实际出发,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施治,即随缘而生利他的医疗妙用,而不是拘泥于某个一成不变的药方。
明·秦昌遇《医验大成·瘛疭(chìzòng,音赤纵)章》中说:“知常知变,方是上工。”
意思是说,知道成法(常)和活法(变)的医生,才是上等的医生。
除了医学,其他技术(工巧明)也是如此,既应熟练掌握基础、原则,又应随缘而生妙用。修行也是如此,既应努力学习佛法,熟记法理,又不可执著于表述佛法的表面文字,而是应从实际出发,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
18、慎勿失道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诚篇》中说:“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常常迷失了大道(佛性),而不是大道(佛性)迷失了人。人常常远离了生命的真谛,而不是生命的真谛远离了人们。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寻归真正的“自我”(本性、佛性),并使心胸和善行逐渐融合于宇宙虚空。所以说,养生的人,应该谨慎,不要迷失“大道”。
自我预防和治疗疾病,或者说设法使自己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的方法、行为,也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保健医生,称为“养生”。
19、恬淡虚无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tián,音田)淡,内心的清净安详(祥)。虚无,指佛性之体的状态。真气,中医学名词,指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与活动能力的基本物质,由藏于肾的元气、从自然界中吸入的大气和饮食水谷之气组合而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体内正气虚弱时,能做到适宜的调节,在遇到外界邪“风”等失常的气候时,能做到适当的调理自己的衣食住行,以避免这些“邪气”的干扰;同时,内心保持清净安详(祥),不执著于种种妄想烦恼中,那么体内的“真气”就会正常地运行,精神内守于这种佛性之体的虚无清净状态中,病又从何而来呢?
20、我命在我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说:“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自己的命运把握在我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于上天。但是,很多人不清楚这个道理对生命所起的重要作用。之所以导致疾病,受到外界不良气候的侵犯,都是由于自己尽情地放纵自己的懒散行为、情绪和欲望,不知真正地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才耗损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21、操心要规
元·许衡《与李生》中说:“万般补养终成伪,只有操心是要规。”操心,指注意摄养自己的心念。要规,重要的规矩。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种种补养最终都归于虚伪之中,只有真正地摄养自己的心念,使身心所行合于道(佛性),才是真正的原则。
22、养生养心
清·孙德润《医学汇海·卷十五·补益养生篇》中说:“养生以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理固然也。”神,指向上的生命力,即生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养生应该以养心为主,因为心念不处于病态,那么人的生机就不处于病态,具有向上的生命力,生机向上人就不病,道理应该是这样的。
所谓心念不处于病态,也就是自己寻归真正的自我,而不是因执著烦恼而迷失真正的“自我”(本性、佛性),心念向善,良性作意,生机向上。
23、中和如此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说:“君子怒则反中而自说(悦)以和,喜则反中而收之以正,忧则反中而舒之以意,惧则反中而实之以精。夫中和之不可反如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善于修养(修行)的人能够保持中和之性。所谓“中和之性”,就是感情自然适当,而不是产生偏颇的情绪。比如:修者在有大怒之心存在时,设法使自己高兴起来,以达到心念的柔和而保持中和之性。有大喜之心存在时,注意收敛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念的端正而保持中和之性。有大忧之心存在时,注意舒展自己的心胸,以产生生机向上的心意而保持中和之性。有恐惧之心存在时,注意充实自己的胆量,以保存自己的精神、精气而保持中和之性。中和之性的保持就应该这样做。
中医讲:怒则气上,伤肝。比如好发怒的人往往得一些肝阳上亢的疾病,例如偏头疼、高血压、脑溢血等等。喜则气缓,伤心。比如精神过度兴奋的人可能会得心脏病、狂躁型精神病等等。忧则气消,伤肺。比如过度忧愁的人可能会得肺系的疾病,如心胸不开阔引起的神经衰弱、哮喘等等。恐(惧)则气下,伤肾。比如过度恐惧的人可能会得肾系的疾病,如肾气虚弱型的肠胃神经官能症等等。可见,调和情志,达到中和是非常必要的。其实,保持“中和之性”的总原则,就是守住本心(本性、佛性),由此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从而呈现生发向上之机。
24、不任不随
晋·葛洪《抱朴子·酒戒》中说:“鼻之所喜不可任也,口之所嗜不可随也。”
意思是说:遇到象酒这样的气味或食物,不可以不约束自己鼻子所喜爱的气味和口舌所嗜好的味道,而随便放纵自己对食物的贪著。也就是说,应该继续保持自己清净的心态,而不要贪著这些食物和气味以生成偏颇的陋习,这是养生之道。
25、酗酒败德
清·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酒》中说:“酒之为物,勤俭多妨,故禁酒可以使民富。贞洁之人以酒乱性,力学之人以酒废业,盗贼之徒以酒结伙,刚暴之人以酒行凶,凡世间败德损行之事无不由于酒者。”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酒作为一种食物,一般妨碍人们的勤俭节约,所以禁酒可以增加人们自己的财富。品德贞洁的人,往往因为饮酒而乱了自己的性子;正在努力学习的人,会因为饮酒而荒废了学业;强盗和窃贼,往往又通过饮酒而聚集在一起;性格暴躁的人又往往因为饮酒之后而行凶。可见,大凡世间败德损行的事情都是因为饮酒而引起来的。正如上述而言,饮酒有种种危害,所以佛家主张戒酒。
26、心有所用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卷二·燕居》中说:“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
意思是说:心态应该向上、向善,保持生机,而非如槁木死灰,这才是养生之道。
公元二○○三年三月十六日
27、治病求本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阴阳),是天地的大道,万事万物都遵循的原则。它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事物生与灭的原由,是事物发生妙用的根本所在。治病一定要遵循大道(阴阳)这个根本。
阴阳之理,实际上就是事物本身或事物之间保持动态平衡或对立统一的道理,而这实际上也在佛性之理中。
28、阴阳归一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阴阳离合论篇》中说:“阴阳也,有名而无形,不可胜数。然其要道,归于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阴阳)中,有很多相对的概念,它们仅仅有名字而没有具体的形象,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然而,最关键的是,它们都归于一(道、佛性)中。换言之,佛性可以幻化出相互对立的双方,即幻化出阴阳,这称为“一生二”,道家则称为“太极生两仪”。
29、阴阳互根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中说:“盖尝求夫人物之所以生也,本之于太极,分之于二气,其静而阴也,而复有阳藏于其中;其动而阳也,而复有阴以根于其内。惟阴而根乎阳也,则往来不穷,而化生有体;惟阳而根乎阴也,则显藏有本,而化生有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关于人与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其本原都是太极(即佛性),由太极产生两仪,即阴阳,或称动静。其中静归属于阴,而阳的特性也藏于其中;动归属于阳,而阴的特性也根于其中。阴作为阳的根,阳就会产生(化生)种种功用而往来不穷尽,阳化生而不离体;阳作为阴的根,阴就会表现出显与藏都不离开体,阴化生而有功用。阴阳是互根的。
阴阳对立统一于道中,所以二者才互为根本,互相制约而又互相依存。
30、天用阴阳
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中说:“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一阴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一个时间段内,动的开始则是阳的开始,动的结束则是阴的开始。事物就是处于这样的动静、阴阳、生灭的无常之中,其间的交替变化,就是天道(真如佛性)的外在功用表现。
31、质气相依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说:“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五行,是具有水性、火性、木性、金性、土性的五类事物。五行是阴阳属性所在的事物,阴阳是五行事物的两类性质。性质离开了事物的本体就不成立,而仅有事物的本体却没有性质就不会产生功用。所谓功用,就是产生阴或阳的功用。
32、生克循环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五行通论》中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造化,大自然界。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界的机制,表现为事物不可以没有生成,但又不可能没有限制(制约)。事物没有生成,就使得事物的发育或发展没有根由;而如果没有制约,则过度放任就可能会成为灾害。就是因为有这种生成(生)和制约(克),以及生克的不断循环以及不停息的运行,才使得天地之道表现为生生不已而没有穷尽。
明白生克的道理,就应该注意做人做事(修行)时保持生机,但不要走向放任。
33、身似天地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七》中说:“人禀天地之气以为生,故人身似一小天地。阴阳五行,四时八节,一身之中,皆能运会。”天地之气,即“一气”,《佛学大词典》:“一气为道之所宗,阴阳天地之根本,以喻自性清净之心。”其中“道”即真如佛性。
人秉承“一气”(真如佛性)而生成,一气是阴阳天地的根本,所以人身也象一个小天地,即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四时(四季)八节,在人的身体之中,也照样存在,并进行运行和交会。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人与天地均融通于一气(真如佛性之中),所以,从宇宙全息律的角度来讲,局部可以反映整体,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互相反映,因此可以说天人合一。
34、治法天纪
战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里,则灾害至矣。”嗌(yì,音亿),咽喉。六经,指体内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经脉。九窍,指两眼、两耳、两个鼻孔、口和前后阴。法,效法,遵循。纪,纲纪、规则。里,同“理”。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天人合一。人身与宇宙事物相通且可以互相反映。比如:
(1)养生(修行)的人往往在上部效法天空的虚无开阔而颐养头部(精神),在下部效法大地的广阔、沉稳、无私而颐养足部(稳重的身躯),在中部依傍于人间社会之事而颐养(颐,yí音移;颐养,保养)五脏。如:
行仁德慈爱之事,具有生生之德,以此来颐养肝脏,使肝脏具有向善、向上之德而不呈现杀机(嗔怒)。
行理智、智慧之事,有所作为而不莽撞,具有盎然生机而不放任,以此养心。
行诚信之事,敦厚、诚实、守信而中正,以此颐养脾脏,使脾脏具有诚信之德而不固执、死板、拥塞。
行正义之事,豪迈、正派,以此颐养肺脏,使肺脏具有洁净之德而不孤僻、肃杀。
行礼仪之事,礼貌、高雅,以此颐养肾脏,使肾脏具有文明之德而不粗俗、本能。
(2)空气和带有“天空”信息的微细物质(如能量)通于人的肺脏,带有“地”的信息(如地上的食物)的微细物质通于人的咽喉,带有“风”的信息的微细物质通于人的肝脏(如受风),带有“雷”的信息的微细物质通于心脏,水谷精微之气通于脾脏,带有“雨”的信息的微细物质通于肾脏。
(3)六经可比拟于河流,肠胃比为海,九窍如水流注进出的地方。体内阴阳如天地,汗如天地之雨;体内阳气如天地的疾风。人的暴躁之气象雷,人的亢奋违逆之气象烈日。
(4)所以说,在养生或治疗疾病时,如果不遵循大自然界的规则、道理,就难以起到好的效果,甚至出现灾害。
35、心病法药
《圆瑛集》中说:“大凡世人身躯有病,无论内科、外科,可请中、西医,用中外药品而能疗治。而众生我、法二执心病,虽中西医最著名之医士,与(予)最好之药品,悉皆罔效。惟有如来法药,方克有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世上人的内科、外科等疾病,可以通过中、西医运用中西药物进行治疗,然而众生的“人我执”、“法我执”等心病,即使是中西医最著名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也是很难奏效的,惟有以佛法作为法药,才能真正帮助众生克除这类“疾病”。
“人我执”、“法我执”合称“二执”或人、法二执。“人我执”简称“我执”,是指人们将身体内并非真正的自己(妄想、“私我”),误认为是真正的自己,从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主人翁”。“法我执”简称法执,是指固执、执著于自己的观念、主张等,通常指静止、死板地看待事物和得出的观点,而并非是变化(无常)、辩证地看待事物。佛法通篇讲解的都是如何去除人的“私我”与静止的观点,了悟无私的“空我”,以及力达造福于众生、心胸与善行合于宇宙的“大我”的。人们产生种种烦恼,往往都是因为这两种执著。所以说,佛法是治疗人、法二执的最好法药。
36、对症下药
道安·《阴持入经·序》中说:“阴持入者,世之深病也。……世雄授药,必因本病,病不能均,是故众经相待乃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产生人我执,是因为五阴(阴)和十二入(持入)的原因,五阴和十二入使人产生了很深的“人我执”心病。……佛(世雄)宣讲佛法,授予众生法药时,都是针对于众生的实际“病症”(即不同的烦恼、执著)下药。由于众生的病症不同,所以每篇佛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样才使佛法显得很完备。
阴,即五阴,指色阴(有形的身体)、受阴(感受)、想阴(思想)、行阴(行为)、识阴(识别)。入,即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与六根相对的色(物质的形象)、声(物质的声音)、香(物质的气味)、味(食物的味道)、触(物品的柔软等质地)、法(事物、概念、观念)等六尘。
五阴本来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但人们往往将这些功能产生的结果误认为就是真正的自己,而没有想到五阴也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比如认为现在的感受就是真正的自己,其实这个感受也在变化之中,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人们于其中就产生了烦恼,不能随缘,不能变化地看待事物。真正的“我”在外则表现为一合相(整体性),是由五阴和合而成,同时还是不断变化着的。
六根是人体的器官或生理功能,六尘是外界事物,人们往往通过六根对外界的事物生起贪著之心,而产生种种不良习气和烦恼。如:贪图色尘的“好色”行为,贪图声尘的“靡靡之音”行为,贪图香尘的过分化妆而不自然的行为,贪图味尘的“馋”,贪图触尘的性骚扰,贪图法尘的傲慢、固执等等。由此,为了满足这些欲望,可能会不惜更大的代价去获取,而一时又难以达到时便产生烦恼。
因此说,五阴与十二入是众生产生人我执的根本。佛法帮助众生认识这一根本,并根据众生的不同情况,而提供相应的法药,即所谓对症下药。
37、戒为良药
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尸罗波罗蜜上》中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 戒,防非止恶、弃恶行善之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通过良性作意、念念向善、弃恶行善,使自己的身心保持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机,从而使得病情得到缓解和治愈。在非常恐怖的状态中,如果能够保持一身正气,那么凛然之心行就会油然而生,借以帮助克服了自己的恐怖之心。在生死的烦恼苦海中,如果能够坚持弃恶行善,那么就会帮助断掉产生烦恼的根源,而使自己找到解脱烦恼的明灯。
38、饶益众生
《华严经·卷四十·普贤行愿品》中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饶益一切众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修习菩萨行(大乘)的人,对于众生的身心病苦,应该为其作良医而救护此人,运用医药疗疾,利用法药疗心;对于失足的人,要指导给对方以正路,使其真正地做人;对于处在困苦境界中的人,要帮助对方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于贫困的人,要帮助对方找到贫困的根源,而使得对方有所积蓄。菩萨就是这样利益众生的。
菩萨利益众生,应树立普济众生的宏伟誓愿。
39、普济众生
《佛说八大人觉经》中说:“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虽为俗人,不染世乐……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心一味贪图外界的事物而不知足,只想更多地占为己有,那么就会增长罪恶;菩萨不是这样的人,他们常常想到自己要知足,随遇而安,谨守修持的大道(佛性),唯把守住自己的本性(真心、本心、佛性)作为自己的事业。……贫困容易使人产生怨恨之心,人们往往因此而互相之间发生恶的因缘。菩萨见到这些情况,应帮助众生从根本上找到贫困的根源,而对众生进行扶贫的布施,不论是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还是亲近自己的人,都对他们平等布施,不要嫌弃他们曾经对自己不好或曾经失足过,甚至对大家认为很坏的人也不要嫌弃。……菩萨在社会上看上去和世俗之人没有两样,但是仔细看上去,他们却透露出一种高贵的气质,他们出淤泥而不染,不被世俗之心所带动、所污染,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众生有无量的生死苦恼,所以菩萨应该发大乘之心,誓愿普济一切众生,愿意代众生受无量之苦,使众生从根本上解决烦恼问题,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可见,作为医生,若能树立如此的誓愿并如此不断地要求自己,那么他必定会成为“苍生大医”;而对于不从事医生职业的人,如果也能树立如此的誓愿,并以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来不断地要求自己,也必能堪称“苍生大医”。
[结语]以上列举了中华医药学中不断涌现的民族良医以及一些医药学思想,从其中不难看出,时至今日,祖国医药学依然生机勃勃,其原因除了勿庸置疑的疗效外,还应有永不消逝的民族医德以及指导医德的民族医道。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09/12/10 18:06 编辑 ]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5:32
大医精诚
唐·孙思邈撰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脉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衔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其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南无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海韻 于 2009/12/12 16:12 编辑 ]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5:39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5:46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5:53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6:01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6:07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6:15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6:22
管理留貼
海韻
发表于 2009/4/18 14:16:58
管理留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