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各家学说---长文一篇,比较客观
中医学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TCM”),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全世界医疗体系中,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的一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国医学体系的传统医学,包括了中国汉族为主体的中医学(日本、朝鲜与台湾亦有称汉医),日本的汉方医学,朝鲜半岛的东医学(即今日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
中医学以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气功、食疗、音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学的价值之一在于方剂,药方是医者的经验结晶。中医学本身发展的过程即是实验的医学,尤其是经过无数的医家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的临床人体实验反覆使用,证实实际有效而被记载流传下来的经方、时方等。直接面对病症,掌握主证及兼证,选择对证的方剂进行加减,不拘泥于理论,以治疗疾病,这是中医精髓辨证论治的本来面目。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即协助身体的自我调控机转维持身体的恒定)。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这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医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完整的中医处方,至少包括四项以上:情治(情绪控制)方面的指导;忌口(饮食应注意的事项);运动的建议(游泳、跑步、导引、气功等);中药的使用,或针刺、艾灸、推拿等。故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是以身心合一的角度全盘考量。
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值得加以关注的包括: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基础理论
五行生克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发病
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中医具有独特的完整理论体系,主要特点是: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念。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念。
诊断方法
(参:中医诊断学)
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和方法丰富多采,既有一般内服药物的内治法,又有药物外敷、热熨、熏洗等外治法,以及独特的针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气功等非药物疗法,还有以药膳为代表的日常食品疗法。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批传统药物注射制剂,可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此外,由于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天然动、植、矿物,非人工合成之化学品,加之多为复方制剂,配方时可采用相应的拮抗措施,因而毒副作用较少,而价格又相对低廉,因此,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学科分类
基础医学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内经、伤寒论、温病学、中国中医学史 、中医各家学说等
临床医学
包括中医内科 、中医外科、中医妇科 、中医儿科、针灸科 、中医骨伤科 、推拿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医学、气功科、中医护理等
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备急千金要方》、《本草纲目》
医学流派及医家
(参:中医学家列表)
《汉书·艺文志》中,将医家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发展至今,可分为八大流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中西汇通学派
扁鹊 张仲景 华佗 王叔和 陶弘景 孙思邈 宋慈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张景岳 傅山 陈修园 曹颖甫 余无言 唐容川 秦伯未 章次公 赵绍琴 张简斋 施今墨 程门雪 蒲辅周 左季云 郑寿全
发展和传播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正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西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清以后,中医发展趋于完备,其理论和治疗手段基本定性。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但并未动摇中医本身固有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中医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必需、有效手段,特别是中医针灸在国外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
中西医学的比较
医学理论体系不同:
世界上的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成:
“拟人论医学体系”(神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超自然物(神灵)力量所造成的,如撒旦、鬼、神祇等,巫医、乩童、符咒等即属于此类。
“自然论医学体系”(经验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人的情绪变化等。中医学、阿育吠陀、顺势疗法等即属于此类。
“科学论医学体系”(实验设计):经由设立假说、实验设计,并利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呈现结果,或借由科学仪器侦测所产生的医学,是近现代医学的主流,例如西医。
其中前面两者被归类为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而后者则属于现代医学的主流。
诊断疾病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医看病以“辨证”为主,辨别主证、兼证,与西医在诊断上注重“病”的方式不同。以感冒为例,西医师会分辨究竟是病毒性或是细菌性的感染,会鉴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是合并肺炎;但这些诊断对中医师而言,却不是最重要的。以中医的观点,需要分辨的是,这是属于风寒或风热;若属风寒则又辨属于太阳病、阳明病或少阳病;属风热则辨别病邪在卫气营血的哪个阶段等。
治疗的思维及方法不同:
中医主要通过草药、针灸、来调整人体机能,增强人自身的抗病能力来达到去除疾病,恢复健康,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般来说对于治疗顽固疾病,慢性疾病,和原因不明疾病效果较好,但对外科、及病情恶化快速的严重病变则没有优势。西医主要通过医学器械、化学检验确定病情,然后使用化学制剂、先进医疗设备达到杀死病源体或抑制治病途径而治愈疾病,称为对抗疗法,对于外伤、急性病、和已知病因疾病效果明显。
一般来说,中医治疗费用低廉,西医治疗费用相对偏高。
现代中医理论提出中西医结合理论,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完成检测治愈疾病,采用中医方法固本培源效果明显。
评价
中医的理论体系以唯象的阴阳五行为基础,用五行生克来解释人体生理、心理系统运行规律。其理论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世界观和朴素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例如阴阳、气血等概念用于总结、概括经验和指导实践,对于其科学性的问题,引进近代西方科学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的争论可追溯到从五四运动时期。学术争论的参与者不仅有医学界人士甚至还包括周作人、周树人。
认为中医不是伪科学的观点:
中医和中医学由于是在现代科学体系之外形成的,它难免与现代科学存在语言不通的情况,因此尚没有得到较好的科学解释,因此内容并不被现代科学所认可;然而在实践中,阴阳、虚实等学说又确实能行之有效地指导实际诊疗,而且其深层的运行机制仍在研究之中。严肃的中医并不认为这些理论已经进入科学范畴,但中药、针灸等部分内容已逐步得到现代科学认可,因而中医并不是伪科学。
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观点:
中医本身并不是科学,不具有科学的基本性质,其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并不兼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只是唯象地反映了事物存在普遍联系的现象,但不能进行科学的证伪,也不符合科学的而非哲学意义上的普适原理。但很多人试图以现代科学理论解读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概念强加上科学的解释,这实际是一种伪科学。
现在还有人认为,中医本身不具有科学性,它本身是一种经验理论,虽然不是科学,却仍有其利用价值,对于现代医学的一些问题,可以起到提供研究样本、启发研究方法等等的作用,只要不是自称科学,就不应当称之为伪科学。 以上观点已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无论哪一方,都反对有些江湖游医为招徕生意,故意夸大中医功效的行为,并批评那些将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神话为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甚至冠以全息的科学名词的做法,各方都认为中医有其局限性,任何宣称中医可以根治很多目前尚很难治愈的病症如乙肝、牛皮癣甚至癌症等等都是典型的伪科学的表现。
争论的另一个焦点集中在中医的理论基础,即阴阳五行。早在 1915 年江苏的袁桂生将“废五行说”作为一项提案交神州医药总会讨论。题为《拟废五行生克之提议》。文章发表于《神州医药学报》第二十六期 。据 医学捌号楼 称可能是最早的提出废除五行理论的文章。
由于中医理论深厚,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紧密,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并非易事,导致许多医生的中医水平极低,甚至成为庸医,现行中医市场和中医水平衡量也并不规范,民间不合格中医医生较多,由此给许多人造成“中医无用”的错觉。
反对上述观点的人认为:现代中医的主流来自20世纪50年代陆续在各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组建的一批中医学院,90年代部分发展为中医药大学,培养了一批现代中医;目前他们是各级中医医院和各级综合性医院的有生力量,在教学医院他们是骨干,许多是博士生导师、教授;近50年来中医学院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分配:30%课时学习西医医科大学重点课程,70%课时讲授中医课程。中医各门类硕士、博士招生,对接受过各阶段医科大学西医课程学历教育者同样开放。现行中医市场和中医水平衡量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地卫生厅中医处规范管理。假冒中医,不代表,也遮盖不了现代中医的实际现状。
[ Last edited by 愚然可化 on 2006/6/29 at 02:13 ] 确实是对中医学的各家学说的观点,不容易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