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anyisheng
发表于 2011/11/16 21:39:39
上热下寒,徐引火归元。人参茯苓甘草干姜补骨碎五味子龙骨牡蛎,拙见,请各位老师指指点
暮箫儿
发表于 2011/11/18 18:49:15
桂附地黄丸可也
zj13607022988
发表于 2011/11/20 20:37:02
同意2楼、12楼、13楼
悬壶客
发表于 2011/11/28 21:32:27
血不养经,阴虚内热,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桂枝丸
发表于 2011/12/4 13:31:09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
chailangnvmao
发表于 2011/12/6 18:56:05
中西医药兄分析有道理,本证还有少阴君火不明,厥阴相火代位欺之的嫌疑,故易睡。
ruji_e
发表于 2011/12/14 18:36:46
回复 liqiang001 的帖子
30岁 ,还不结婚呵呵?
月儿弯弯照苍窘
发表于 2012/1/18 09:40:38
元阳虚衰,不能上交于神,火浮于上水寒于下,上下不交,遂为冰炭,上热之故源于下寒,桂枝龙牡汤合四逆汤,
立源小子
发表于 2012/1/22 09:16:16
阴阳不和。
相火司天
发表于 2012/1/26 12:27:27
夏证显,冬证失,应考虑时相。少阴病欲解时,子至亥上,而欲剧时,自然是巳至未上;少阴病提纲‘脉微细,但欲寐’当可解释‘易睡梦多’和‘右无脉左脉弱’。当然,主诉之‘夏’,当时泛指,可理解为‘天一转暖’,‘冬’为‘天一转凉’。故本证的欲解时范围应是亥至卯上,当用四逆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