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9/3/13 18:43:20

无极太极太虚阴阳盘古论

本帖最后由 sunjingxin1955 于 2019/3/14 11:04 编辑

                                                      无极太极太虚阴阳盘古论

      夫阴阳者,宇宙一气之无极也,上不及顶而可至于无限;其下者,为寂灭之零下两百七十三点一五摄氏度:上不及顶,因而名之曰无极;下不及底,而止于零下两百七十点一五摄氏度,为宇宙空寂之所,因名之曰太虚。无极渐次而至于太虚曰太极,尚有三摄氏度之余。太极者,宇宙一气之始分也;阴阳者,为盘古开天之一划也。盘古者,虽曰上古开天之神话,而究其实,乃农耕实有之侧影立表设轨,以授农时者;一划者,实为日表短影之极与长影之极也;在天则为寒热之气,在地则为水火之形,在人则为冬夏二至在轨之刻画,为三才有其二者也。自盘古开天以降至女娲抟土造人,水火土三才皆备,人类以生,万物以成也。
    上帝创世,为西方神话之虚也;盘古开天,女娲抟土,为中华神话之实也。此实彼虚,是以中华无从而生神创之教也。


    附:
                                              该给阴阳五行一个科学的定义了(四)

                                                                   “三生万物”非虚言玄言
      说五行观念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流行的证据,还有春秋中期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据传为周文王所做,孔子编纂作注的《易.系词》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文献,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其实早已经在在中华大地上以非文字的形式流传了数千年。但对于这些话,一直以来,除了“两仪”“四象”有较为一致的具有具体的实指:二至、四季的理解,其余都是至多作为哲学层面的命题,少有实际的现实意义。但经过以上的分析解读,我们不难得出,其中三生万物说的就是——      从农耕要素抽象出的五行概念,是农业科学极为精准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演变为后世的“三才”概念有二:      一、天地人(启蒙教材三字经继承了这个思想)      二、水火土      而老子的本意说的是“水、火、木”,即河图上天地生数1水、2火、3木,由于火有“气”之性,水含金之类,因之水火两者即可为生命之源——地球生命诞生于水中,且老子曾经担任周王家图书馆馆长之职,在图书还没有散失前极有可能见过其真实原貌,加之雷打不动的天子诸侯按照年月天时的祭祀军政仪礼与生活仪节,孔子按照鲁史资料编纂的《礼记》,更完整的版本肯定是在周天子的藏书档案当中,以老子的悟性,理解其本义不会存在任何问题,所以老子“三生万物”的“三”,应该指的是水火木。      地球上有了水火土三行,就有了可以孕育,或者说承载生命诞生成长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不仅是土中有金属非金属等植物所需的,还有只是作为生物生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内的一切元素(地球和宇宙观测到的约有108种化学元素,不算今天人工制造的短命的化学元素),而且土里还有微生物,地上有植物、动物(包括人类)生长活动;水还是所有生命诞生的摇篮,至今已经进化成无数微生物、水生植物、动物的家园。因此,水土又一起成为了地球生命体——“木”的共同家园。之所以此三者能够孕育承载生命,就是因为水土二者包含了所有已知的自然元素,水火又为“木”提供了生存生长不可或缺的温度与三态水环境(又是一个三!)。      不仅如此,水火土三者,也是地球非生命现象——地质地理气象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参与者:大陆漂移碰撞、火山活动、岩石的生成与风化、四季水汽空气气象运动、沧海桑田的水陆变迁、矿物乃至地球土壤的形成……      如果走出地球,三生万物是否也成立呢?前述水火的概念还包含了温度高低的意义,这样,在阴阳的作用下,那些不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不是水之不存——水星、金星、火星、月球等,就是温度极寒或极热——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不适合生命存在,但这不影响其他星球在不同温度环境之下产生自己的“地理”“地质”。恒星则由其水素(氢)核聚变产生高温高压,以及超新星爆发而生成各种宇宙元素(已知108种),成为下一代星际演化的材料——水金土;无水行星如金星水星,其岩石土壤的化合物则不乏水的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等参与岩石矿物的生成与“风化”。至此,老子所说的“三生万物”的命题,绝不是一句虚言玄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地球、宇宙全生态场景。由于“三”的概念最大范围的周延与确立,因日地运行而立的五行概念自然也就包括了全部宇宙在内的生命非生命现象的一切物质现象。至此,如果需要为此建模的话,可以图示如下:
                           水火土相互运动场景图示      (一个大圆为火,其中包含水、土两个有交叉的圆,其交叉部分为金、木)图示说明文字:
      1.地球上非生命现象:各种生命非生命元素、地质气象活动、海陆变迁、矿物形成、岩石风化… …
      2.生物现象:水生微生物、植物、动物;陆生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
      3.宇宙中:推动或参与运行类似地球各种非生命运动以及恒星演化化学元素的创造生成… …
                                  阴阳五行是多种古代科学模型的综合体
       I.地球物理生化模型       从以上“三生万物”概念哲学命题的落实,知道宇宙中水火土(水土含金)三者能生所有非生命之物,在太阳类的恒星上,则是存在大量的构成水的元素——H与O以及各种构成土的金属和包括C元素在内的非金属的离子;在地球上则主要是生生——产生、促生生命,图示就是:
       图一.三生万物图(上农耕五事生生图)
          水    (含金)火(太阳)— >木            土
      或者表示成图二
      火— >土 — >金— >水 — >木…(按相生关系排列)
2、阴阳八卦——天地创生模型

       上述《周易》的“易有太极B,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所要表述的真正含义:       易理太极在天(温度)生成两仪——阴(- -)、阳(—),在地则为二至冬(水)、夏(火),谓之‘太阴’(﹦﹦)‘太阳’(—),其符号来源如前述,实则为冬夏二至表影于圭尺上的刻画线。此乃农耕观天之行为必然之演化而已;二至再两分——春分谓之‘少阳(初生还未曾长大长老,下秋分谓之少阴仿此)’(下图中间下阴上阳两爻),秋分谓之‘少阴’ (下图下阳上阴两爻),这个一年之间两次平分圭尺上的冬至表影,实际是一年当中平分昼夜而引发重视,特予命名亦属当然;以上合为四象,以东方春季青龙、南方夏季朱雀、西方秋季白虎、北方冬季玄武四种动物作为四季之代表;又将绕日黄道扩大投射到天球上,为周天二十八星宿按四方四季四分之,布列在天球上,仍用四象动物象之;二分二至作为其四季的概念,最原始的符号表达应该就是这个大“十”字:一纵则为二至——冬至夏至线;一横则为二分——春分秋分线(贾湖出土的刻画符号就有“十”字加了圈的刻画);由此抽象出的阴阳观念的符表达;
    胡大军先生推理演示八千年前贾湖人太极阴阳八卦生成图
http://album.sina.com.cn/pic/001ldtnWgy6DITe5OgX3b
    上图除了数字,出自胡大军先生《伏羲密码》
    在四象之下方(!)分别再加上阴(- -)阳(—),于是就得到四象加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为八节;对应八个方位——东、西、南、北加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同时也是将地球黄道大致均分成八个等分,画图示意就是一个大“米”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二十四节气概念,完全是为了农业耕作服务的历法安排,成为中华特有的天文学成果;将四时八节的黄道数值投放到整个天球之上,北斗置于天球的中央,北极星投放到天极的顶端,于是黄道二十八宿、帝车北斗、天帝北极星君的天文体系建立了起来;在八方、八节历法安排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出阴阳八卦(中医学偶有用到八卦易数的,其数理先天八卦的卦序是: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最终形成上述具有三爻的符号,再根据方位、季节、物象等阴阳特性分别命名,作为术数和哲学,乃至命理的推理推算工具,仍然不失其科学的内涵。       以上内容,不难得出,这是地球绕日运行的时间(季节)、方位(位置)的极为严谨的天文地理科学的符号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八卦,其中的每个阴阳爻,其本质是在每一个瞬时所发生的天时、地理所规定的天气气象符号,活动于其间的人和事物,就演变为能动的、人的活动环境、条件、规则、适宜、禁忌、吉凶等社会生活场景,其前提无疑就是天体运行和地球气象所成的自然规律的决定性影响及其规定性。由于阴阳五行八卦其出发点是属于纯自然的事物,反映的亦是自然,是天道,本身就不是百分百必然发生,有一定范围变动之或然性,例如每年太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就有一个千分率的摆动,经过上万年之后又回到当初的度数,加上其他宇宙星际运动之影响,因此,自然规律就成为了一个概率问题,例如根据天气过寒或者过热,预测温病伤寒发生的几率范围等,并非是决然确定的;到了作用、应用于社会、人事,已经是几重概率因素的乘积,其概率已经跌破对半以下,所以此时再应用起来,不效已经是常态,如殷商时代的甲骨占卜,卜问外出经商、战争、治国理政等,其测算就失去了其原生的科学意义,代之而用的则是自然与社会领域相关的规则规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再如汉代的谶纬学之兴起,五帝德之兴替理论,已经更不具有科学价值了。然而即使如此,作为更加抽象的哲学理论工具,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亦非谓为不可,如各种哲学学说,不论是唯物唯心辩证非辩证的,其原理来自客观规律与自然现象的抽象概括与总结,较之纯粹的、先验的心造的理论、哲学概念,例如创世说,哪一个更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则一目了然。       这就是《易》理之科学基础,也是古代天文地理科学的精准概括的表达!同时也表明,《易经》八卦绝非今日“八卦一下”的意蕴,而是那个时代天文学的最高成就之扩大应用。到了战国末期,一并为阴阳家所集成。       传说八卦源于原始社会之“结绳记事”,其事之真伪虽难于确定,但一个科学传统形成文字记载之前,在没有文字的时代流行数千年,在中外考古学上,已经不是个例了,例如河南舞阳贾湖村出土八千年前的有着完整七声音阶的骨笛,到有明确文字记载七音的《国语.周语》、《管子》、《吕氏春秋》、《礼记.乐记》,已经历时六千年之久!那么,八卦的图案所要表达的科学原理,长期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流行,并且有着长久的神话和历史传说——伏羲创制八卦作为其背书,到了周文、武王时代成书于《易》、《尚书》,实在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贾湖出土的器物近于文字的刻画    其中的十字带圈的,一纵为二至,一横为二分,其大圆为天生之五,地成之十,有人解读为“盘古”   

sunjingxin1955 发表于 2019/3/14 22:54:34



    《该给阴阳五行一个科学的定义了》文注释:


      此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把它们分别放到八个方位上,这就是:

         八节   方位      黄道度数   日期

      立春——东北       315度   02.04
      春分——正东         0度   03.21
      立夏——东南      45度   05.05
      夏至——正南      90度   06.21               
      立秋——西南       135度   08.08
      秋分——正西       180度   09.23
      立冬——西北       225度   11.07
      冬至——正北       270度   12.23   

                      http://www.ngotcmszh.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Y3Njh8ZTZmZjdlZmF8MTU1MjU3MzQyOHwyMDkyODZ8MjE2OTUx&noupdate=yes
                           
    以上八个节气,由于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0°,此日全球各地太阳的高度角与各自所在地区的纬度关系简单到90°减去当地纬度,例如北纬45°,其太阳高度角就是45°(90°—45°),且昼夜平分,再如中国地理之中的河南登封市郜城镇(我国也是世现存最早的,为周公所建距今约3千余年的观测日影以授农时的天文建筑)地处北纬34.3°左右,那么春秋分的太阳高度则为90°—34.3°=55.7°;立春立冬的高度角相等,立夏立秋高度角相等,画出图就是一个大“米”字,中间是太阳,八个方位上是有着23.6°左右倾斜角的地球,一竖上下为二至,一横左右为二分,一横之左右两端为立春立冬,横下左右两端为立夏立秋,分别画出有着不同数量的太阳光线,表示不同的季节,如此,可以将“同质的合并同类项(太阳高度相等)”:春秋分合一取秋分太阳之数、立春立冬合一取立春太阳之数、立夏立秋合一取立秋太阳之数,这样就减掉了三个,经此合并,使之剩下五个,也就是说,这五个就可以完全代表四时八节乃至全年二十四气了。如此,“五”个太阳运行(地球绕日)之数,就代表了全年最重要的八个时段的太阳之下,大地的即时状态。问题是,在地球绕日的每一个时段或时间节点上,我们的祖先干嘛要这样认识它?

    注释:“合并同类项"为何意?请看以下文字。


      附:《周髀算经》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所测八尺表杆日影长度数列于下(损益率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

      夏至:晷长(日影)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冬至: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请注意二十四节气其中的同类项除了二至,其余二十二个节气都各有其对应的相同数值,因而此表全年太阳的高度就有十一对相同的数值,所以八节除掉二至,尚有三对相同的太阳高度数值,分别是:
      立春同立冬,日表影长丈五寸二分小三分;
      立秋同立夏,日表影长四尺五寸七分小三分;
      春分同秋分,日表影长七尺五寸五分。


      如此,冬至、夏至加上三对合并后的日影数值,五个即可以代表一年四季的八个节令,所以五行乃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的证明无疑矣。

道之有道 发表于 2019/6/7 19:22:08

学习了

xinke360 发表于 2022/4/15 10:01:57

西方的四大元素和东方的五行一样是哲学分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极太极太虚阴阳盘古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