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学和子再驳刘志杰先生“千古谬误”一贴
实在不愿意发这张贴子,以免赚来哗众取宠之讥,但万分感慨道高一尺,魔高一长之况,以及害怕后来学人误入歧途之忧,故而不得不发,以正视听。想必刘志杰先生一定购有一套《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只是医馆应诊太忙,民间中医盟主之争酣战正激,无暇翻看,故后学和子为刘先生代劳,翻检来呈与刘先生以作争战之资,不知先生以为可否?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六节藏象论》等篇指出肝“通应春气”,这说明肝属木,位东方,于时应春。东方为日、月升起之处,气暖风和;春季为天地生发之时,万物孕荣。《内经》用肝应东方通春气的类比推演方法以说明肝有生发、生化之生理特征,肝为少阳之气也揭示了肝脏的这一生理特性。在《素问。刺禁论》中,肝的这一生理特性被描述为“肝生于左”。
值得注意的是:“肝生于左”并非指肝脏的解剖位置。有关于肝的解剖部位《内经》中已有记载,《灵枢。本脏》云;“肝大则逼胃、迫咽”,“肝高则上支贲”。杨上善注:“胃居肝下,咽在肝傍,肝大下逼于胃,傍迫于咽”。又云:“贲 ,当隔也”,“肝高,上支于隔”。《灵枢。论勇》:“肝举而胆横”。可以看出,《内经》所言肝的解剖位置大体是膈下偏右,毗邻胃胆。这与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中“肝之为脏。。。。。。在右肋右肾之前,并胃,著脊之九椎”之说基本一致,与西医人体解剖学所指出的“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固有腹上区,只是一部分在左季肋区”也非常近似。据此说明,“肝生于左”绝不是指肝脏的解剖部位,而是对肝的生理特性描述。
那么,“肝生于左”的实质是什么呢?杨世兴在《湖北中医杂志》1982年第6期撰文认为:“肝生于左”实质上是对藏象肝生理特性的高度概括,是指肝气具有从左升发的生理功能。考其“生”之本义,《说文解字》谓:“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从生也”。《玉篇》释作“起也”。王冰在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时也说:“生,谓动出也”。张介宾在《类经》中注释此句时说肝木主“发生”。显而易见,“生”意谓生发上升,因此,“肝生于左”的“生”,无论从文理或医理讲,概无“位”“居”之意,而是指肝气的“升发向上”的特性而言。
肝主升发寓于“肝生于左”,是《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王冰云:“响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张志聪进一步指出“圣人皆面南背北,左东而右西”。故“左”是代表东方。又《六元正纪大论》“春气始于左”,故左亦代表春天。东方主日、月升,春季主天地发,肝应东方、春气。以此推演,所谓“肝生于左”即肝有升发之特性。历代医家注释“肝生于左”句,亦无不是以此入手。如杨上善:“肝为少阳,阳长之始,故曰生也”;“阴气右行,阳气左行”。张介宾谓:“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
肝主升发,犹春发万物,东升日月,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升阳发阴,启陈从新的重要作用。这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肺降,统贯气机。。。。。。;
2、济心火,相以发君。。。。。。;
3、启肾藏,升发元气。。。。。。;
4、达中土,协脾胃运化。。。。。。;
5、发卫气,固护肌表。。。。。。;
“肝生于左”,其临床意义在于说明肝病多见左侧部位的病变特点。《素问。刺热论》篇就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后世一些医家还将此作为诊断,辨证,治疗肝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如陈复正《幼幼集成》说:“左颊配肝”,“以候脏气之强弱耳”。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结合脉诊进一步指出:“左颊者,肝之部,以合左手关位”。再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肝脉微急为肥气,若覆杯”,《难经。五十六难》从“肝生于左”的观点出发,认为“肥气”的部位是“在左肋下”。这些论点对临床治疗肝病有很大启发。如今人朱曾柏从“肥气”立论、治愈严重肝病《论中医痰病学说》即是明例。《内经》、《难经》的这种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认识肝病特点产生很大影响。如王叔和《脉经》“积于左肋下则伤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咳者,其状左肋痛”,《丹溪心法》“气从左边起,乃肝火也”等说。日人纪野先生在《汉方一贯堂医学》上报道,使用疏肝汤治疗左侧结肠部位的胀气一百一十七例,有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点五。以上论述和报道,俱从临床角度不可辩驳地证明“肝生于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很不好意思,后学和子将自己压箱底的看家宝贝都拿出来呈给刘先生看了。众学人及刘先生要不相信,请翻阅此套书(《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中册第968页所论肝胆之(一)“肝为少阳气升于左”。
刘先生的天文学是学得好的,算得上是真正的天文学家,后学多少略知零点几毫,但要与先生扯起来,只怕一百年也扯不清的,就算后学与众学人都是二恍恍,睁眼瞎好了。后学就不再去引述什么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南政北政了。后学记得刘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词牌,里面有一句将留芳万古的名言——“
神驰几为天上客”,先生是真正的天上客啊,永远都是俯察天地,俯察众生,哪怕是众生间的圣人。后学以为先生是天上的间谍卫星,分辨误差率只在零点几厘米,哦!错了,是零点几毫米。只是后学提醒先生,虽然我们众生是天地交泰,气交生人,先生是跳出五行,不在阴阳,(是不屑于交泰、既济的)可先生还是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外自欺欺人啊!先生还在虚空中啊!后学的好意想必先生是知道的,先生也会“哦!”地醒来,跳出虚空宇宙之外来俯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唉!后学差点忘记了先生的天文学知识是用来发射宇宙飞船,发射导弹,卫星参与中国人自己的“奔月”计划的。
噫吁兮,危乎高哉!高人之高,高入云霄!
先生将那具六千五百年的奇臭无比的骷髅供得高高的,后学知道先生的用意:那可是金刚石般不可坏的“象”啊,因象而有数,因数而有理,因理故可以巅倒黑白,混淆左右,这可是根啰。黑白阴阳一巅倒,民间中医这一片江湖想必是先生一统了。后学自知自己在刘先生眼里是绊脚石、拦路虎 ,不知从那里窜出来的跳梁小丑。后学自愧,但忍不住还要向先生提几点看法,一点希望。
1、风水先生说,人死魂灵归天,故有头南脚北的葬法。这一点看法提出,后学就很迷惑了啊,先生的魂灵想必一定归天了的,怪不得俯察日、月,与天地同参;2、南北二坡,中夹一河,北坡死人,头北脚南;南坡死人,头南脚北。先生的那具骷髅想必是南坡人吧?若东、西二坡,中夹一沟,二坡死人,不知该如何葬法?3、数千年沧海桑田,水土浸蚀,那古墓难道没有些改变吗?4、最可恨的那些盗墓贼,动了骷髅的形骸,造了假像,迷惑住了先生;5、最后一个是后学没有多少道理的看法,现今的假学问可多啊,先生知道的,小日本的考古,南韩的克隆,咱中国人想来也不会差去多少的。
跳梁小丑和子有一个真切的希望,希望。。。。。。唉!真不敢对先生明说啊!希望今年或者明年也发现一具距今六千五百零一年的骷髅,只是那骷髅一定要头北脚南啊,金银古董那是次而又次了的了,不然后学杞人忧天地担心那黑白阴阳巅倒的险啊!
噫吁兮,危乎险哉!险境之险,如立峭壁,如走铜丝!
夜色苍茫里,那被先生看作是绊脚石,拦路虎,跳梁小丑的“和子”在植满松柏的山坡上仰天喟然长叹道:“星星没有了,月亮没有了,左就是右了,右就左了,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了,圣贤是魔了,魔是圣贤了。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那民间中医医林江湖上号含吉数的老盟主还在睡梦中么
?。。。。。。一定要电告贤弟牧坡,一定要曝光,一定要曝光。。。。。。”那唤着跳梁小丑的和子喃喃自语着隐没进密密的松柏深处去了,隐去了——!!!
那“和子”隐去的身影后仍丢下了一个问号给那正酣战的刘先生,刘先生揉和阴阳,肝脾之治大同了,黄芪与石膏同性?疏肝与平胃一方?如斯妙悟妙治,快快收藏啊!刘先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书,万万莫端出来了,若一端出来,后学只有缴械投降的,惭愧!惭愧! 前半篇学术争论,是很好的。后半篇流于人事是非,甚是无聊。 同2楼,好好的争论最后被一个尾巴搅和得乱七八糟 论坛论坛,关键在于一个“论”字,有论就有争。但对他人进行攻击就不好了呀。
你论你的,他争他的,这是论坛成员的自由,攻击嘲讽有失学者风范!! 听说和子是子浩的师弟,祝华英道长的徒弟。想请教一下子浩先生,道教就是这样培养弟子的?
---------------------------
刘先生的天文学是学得好的,算得上是真正的天文学家,后学多少略知零点几毫,但要与先生扯起来,只怕一百年也扯不清的,就算后学与众学人都是二恍恍,睁眼瞎好了。后学就不再去引述什么五运六气,司天在泉,南政北政了。后学记得刘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词牌,里面有一句将留芳万古的名言——“
神驰几为天上客”,先生是真正的天上客啊,永远都是俯察天地,俯察众生,哪怕是众生间的圣人。后学以为先生是天上的间谍卫星,分辨误差率只在零点几厘米,哦!错了,是零点几毫米。只是后学提醒先生,虽然我们众生是天地交泰,气交生人,先生是跳出五行,不在阴阳,(是不屑于交泰、既济的)可先生还是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外自欺欺人啊!先生还在虚空中啊!后学的好意想必先生是知道的,先生也会“哦!”地醒来,跳出虚空宇宙之外来俯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唉!后学差点忘记了先生的天文学知识是用来发射宇宙飞船,发射导弹,卫星参与中国人自己的“奔月”计划的。
噫吁兮,危乎高哉!高人之高,高入云霄!
先生将那具六千五百年的奇臭无比的骷髅供得高高的,后学知道先生的用意:那可是金刚石般不可坏的“象”啊,因象而有数,因数而有理,因理故可以巅倒黑白,混淆左右,这可是根啰。黑白阴阳一巅倒,民间中医这一片江湖想必是先生一统了。后学自知自己在刘先生眼里是绊脚石、拦路虎 ,不知从那里窜出来的跳梁小丑。后学自愧,但忍不住还要向先生提几点看法,一点希望。
1、风水先生说,人死魂灵归天,故有头南脚北的葬法。这一点看法提出,后学就很迷惑了啊,先生的魂灵想必一定归天了的,怪不得俯察日、月,与天地同参;2、南北二坡,中夹一河,北坡死人,头北脚南;南坡死人,头南脚北。先生的那具骷髅想必是南坡人吧?若东、西二坡,中夹一沟,二坡死人,不知该如何葬法?3、数千年沧海桑田,水土浸蚀,那古墓难道没有些改变吗?4、最可恨的那些盗墓贼,动了骷髅的形骸,造了假像,迷惑住了先生;5、最后一个是后学没有多少道理的看法,现今的假学问可多啊,先生知道的,小日本的考古,南韩的克隆,咱中国人想来也不会差去多少的。
跳梁小丑和子有一个真切的希望,希望。。。。。。唉!真不敢对先生明说啊!希望今年或者明年也发现一具距今六千五百零一年的骷髅,只是那骷髅一定要头北脚南啊,金银古董那是次而又次了的了,不然后学杞人忧天地担心那黑白阴阳巅倒的险啊!
噫吁兮,危乎险哉!险境之险,如立峭壁,如走铜丝!
夜色苍茫里,那被先生看作是绊脚石,拦路虎,跳梁小丑的“和子”在植满松柏的山坡上仰天喟然长叹道:“星星没有了,月亮没有了,左就是右了,右就左了,白天是黑夜,黑夜是白天了,圣贤是魔了,魔是圣贤了。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那民间中医医林江湖上号含吉数的老盟主还在睡梦中么
?。。。。。。一定要电告贤弟牧坡,一定要曝光,一定要曝光。。。。。。”那唤着跳梁小丑的和子喃喃自语着隐没进密密的松柏深处去了,隐去了——!!!
那“和子”隐去的身影后仍丢下了一个问号给那正酣战的刘先生,刘先生揉和阴阳,肝脾之治大同了,黄芪与石膏同性?疏肝与平胃一方?如斯妙悟妙治,快快收藏啊!刘先生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书,万万莫端出来了,若一端出来,后学只有缴械投降的,惭愧!惭愧!
--------------------------------------------------
人法地,地法天。否定天文学就是否定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道教与儒教。佛教是外来文化,暂且不议。
道教仙升有“三轿”,龙轿、虎轿、鹿轿。伏羲右手青龙,左手白虎,在三号墓坑有伏羲乘三轿图,伏羲才是道教的始祖,比老子还要老。
伏羲脚下用蚌壳与人腿骨摆成了北斗七星,正合道教的天罡北斗大阵。
伏羲的盆骨所在位置是北极星,北极就是天文图的太极,太一。
身为道家弟子,对始祖如此不敬,是为忤逆。身为炎黄子孙,对先人如些不敬,是为不孝。
为祝华英道长挽惜,有如丘处机收了个赵志敬。
[ Last edited by chounan on 2006/6/23 at 20:18 ] 是马王堆三号墓坑么?按一些人的观点,那都是给死人看的,呵呵。 从古代文献资料看,太极和太一的意义是相同的,例如 :
《易·系辞上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虞翻注云:“太极,太一也”。
《礼记·礼运》曰:“故礼本於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易纬·乾凿度》曰:“易始於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
《吕氏春秋·仲夏季·大乐》曰 :“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
由此观之,太一、太极者,一也,皆指北极、北极星或以北极为中心的一片天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幕出土的帛书《易·系辞》均以“大恒”代“太极”。恒,不变也。太(大)恒即永恒,永远不变之意。北极为天之中,其位置永远不变。由此更可证明太极就是北极。
总之,就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始意义而言,太一就是太极,太恒也是太极,太极就是北极。可见太极的原始本义是非常朴实的,一点也不神秘,它是由我们的远古祖先从长期天文观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概念,根本不象後来那样被说得神乎其神和难以理解。
更重要的是,这就能够很自然地从M45号墓的形制、星象及墓主的葬位布置来解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墓图即“伏羲星图”上,太极就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以“中衡”为边界的,即春秋分日道内的一片天区,其中心是北极 P,也正是墓主骨架的中点即他的坐骨所在。太阳也是在以北极为中心的日道上反时针运行。大圆弧 BALA'B' 是青、黄图画的分界线,P'为其圆心在北墓壁以北约1.5米处。当太阳运行到A 点时,按赵爽在《周髀·七衡图注》的说法为“日入青图画内,谓之日出”。实际上这是日出的开始,按民间的说法,这时天空才开始泛鱼肚白,天上的星星依然可以观察,大约50分钟後,太阳运行到C 点时,为日出东方地平线,此後太阳在天空自东向西运行,这段时间为白昼,为阳;当太阳运行到F 点时,为正午。当太阳运行到C'点时,为日落西方地平线,为日“出青图画外”入黄图画,“谓之日入”。 此後为黑夜,为阴。当太阳运行到E 点时,为子夜。这实际上就是以CPC'为直径,将太极这片天区分而为二,阴阳各半,这就是“太极生两仪”(请参阅附图及其说明)。
“两仪生四象”就是以 CPC' 的垂线 FPE 又将此天区再分一次。这样与中衡相交共得到四点 C'、C、F、E,其与北极的连线,各为秋分、春分、冬至、夏至的日躔赤经线,并正指东、西、南、北四方,此即与四时及四方相对应的四象。
1956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天文壁画,由拙文所附之图可看到,该图的四方有二十八宿,其中部有五星组成的“十”形,显然这是河图、洛书的中央五星。值得注意的是,中心的一颗星较大且黑白各半,有人认为此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中央为土星。但这不能解释其为何黑白各半。我认为此中央五星,均指北极天区组成“十”字形的五颗恒星,中央不是土星,而是太一或帝星。前已说明,太一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北极。中央太一星黑白各半,则是太极分两仪之象,这就为上面的论证方法和结论又提供了一件天文学文物证据。
由此看来,最初的太极分两仪之图就是黑白各半的圆,而不是现在所见的阴阳鱼形状的太极图。这点,台湾学者邓华俅先生的《太极图之研究与商榷》一文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说:“从古书所见,所谓两仪图者,已有多种,惟依撰者拙见,其能确於合理则仅得一种而已。此即以中线作界分一圆成黑白各半”(载台北《中华易学》1989年第十期总第116 期)。而阴阳鱼形状则是後来为了表示其动态演化发展而来。
前已说明M45号墓所表现的是 133300 年前的春分日落时的星象,那时的春分点在西宫白虎之象的胃宿。但日躔何宿是不能直接观测的,一般是观测其相反方向的星宿。如M45号墓所示,当春分日落时,在东方天空正可看到东宫苍龙之象,因而东宫苍龙主春。其他的季节、方位与星象的关系可以按上述原则类推。
如以M45号墓春分日落时的星象为准,依据五行和伏羲八卦方位就可确定:春分,正东方,为木,东宫苍龙之象,离卦;秋分,正西方,为金,西宫白虎之象,坎卦;夏至,正南方,为火,南宫朱雀之象,乾卦;冬至,正北方,为水,北宫玄武之象,坤卦。中央为太极或太一,为土。
“四象生八卦”则是在以上四点中间再分一次,这又产生了四立点:立春,东北方,震卦;立夏,东南方,兑卦;立秋,西南方,巽卦;立冬, 西北方,艮卦。这些均与伏羲八卦方位完全相合。这就是太极、八卦与“伏羲星图”即M45号墓的关系,也是太极、八卦与古天球的关系 呵呵!希望“和子”漫骂不断!方显本来面目! 代劳内经不敢,先不要顺拐才好!
哈哈!不要木土不和!引来许多烦恼!
自相矛盾的引用于事无补,倒添瑕疵!
王正龙先生说过:黄芪是墙头草!
我先前不同意,但我现在看到此言,彻底同意!!
不知你是怎么和师傅(不是师父)学的啊?
书生意气!
“压箱底?” 领教了!箱底薄?薄就不必晾了!不会受潮的!等多了厚了再晾不迟!累了的话,我帮你晾!
[ Last edited by 刘志杰 on 2006/6/23 at 21:22 ] 不是马王堆,是河南濮阳西水坡M45墓,比马王堆还早,是6500年前滴。
天文学不是给死人看滴,是给道家修炼和儒家治国看滴。
我现在接受任运先生的观点了,中医应该是源于道医的,任运先生认为张仲景也没有得道医真传,这个观点有可信度,祝由科是道家的绝密,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见到。据王正龙考证,张仲景想当年也是个纨裤子弟,到40几年才浪子回头。伤寒的方子都是辅行诀演化而来,辅行诀又是道家医书。祝由科的没落,是由于整个道教受到了佛教和儒教的冲击。老子一句唯其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让道家势力衰落了。
中医是源自道医的,道家是法地法天法自然的,道家医术起源来道家对天文地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