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zhongyi 发表于 2006/5/31 12:35:51

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

本书是对《黄帝内经》的最新解释,也是中医学的正确定义与定位。所讲述:人类其实是个共生体,我们与藏象生命共同使用着一个躯体,肉体只是藏象的工具和载体而已。中医学的核心并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藏象生命体,整部中医学论述了两个关系:藏象生命体与我们解剖肉体的关系,藏象生命体与宇宙生命素的关系。因此,中医学是“中介医学”,嫁接人类和宇宙。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的《黄帝内经》释读作品。作者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它远远超越了我们今天的智慧水平,达到了一个我们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 从而将对《黄帝内经》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极具学术性同时也充满挑战性的高度。

推荐理由
中医一直被低估!中医一直被误读!只有正确认识中医、实践中医,才能发掘人类真正的病因所在和健康长寿的要诀。中医真正“入世救世”,将从《生命终极之门》的传播开始…… 


 本书目录  


自序
楔子
第一章挑战科学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超值治疗的世界奇迹
中医与现代科学是两条路
科学的圈里圈外
探求不止的好奇天性
第二章与人体共生的藏象生命
中医冷落解剖学
人体上的皮影戏
同名双胞胎
生命之树
阴阳解密
中医五行
第三章藏象食于天
在宇宙中进食
天地之气
中药的药理学谜底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
第四章精神的超越
藏象的精神现象
五藏神的安居与位移
大脑的自觉与受控
照料灵魂是人的最高任务
有神?无神
梦者魂行
解读梦境
第五章生命的大河
难寻踪影的经络
经络是藏象生命体的触于
经络申流淌的生生之气
精神主体环
经络与《易经》
经络起源的批判
第六章来自宇宙的问候
人在旅途之环境医学
五运六气之于医学气象
雨中的木桶——五运的盏载
来自天际的甘露——六气的营养
运气相合、五藏盛衰及疾病预测
第七章我们为什么生病?
谁在生病?
阳病治阴与阴病治阳
什么是阳病?
什么是阴病?
中医病理总纲
第八章静可通神,颐养天年
人究竟能活多少岁?
我们为什么衰老?
人类能否超越生命法则?
第九章走向神圣的藏象生命体
共生者的私利
定义中医
人生的最高机密
进化途中的藏象生命体
第十章中医竟是天外来客?
《黄帝内经》其书
中医起源无证据
似是而非的假说
谁能发明中医?
《易经》版本的关联启示
中医非起源于地球文明




精彩看点
重读《黄帝内经》,中医学是揭示人类生命真相的惟一的终极之门。
中医学的核心对象不是我们的肉体,而是藏象生命体,中医是“中介医学”。
真相揭秘:人为什么会生病?




□ 作者介绍 

李卫东,现任经济日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民间宗教、神话及史前文明,著有《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人类曾经被毁灭》在读者中曾引起深远影响。《生命终极之门》是其探索生命、历史、宇宙玄奥关系的又一部恢宏力作。

□ 序言: 

可以肯定的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里,从来没有人像我们这样地研究《黄帝内经》及中医学。就连我们自己,有时也被书中的结论所震惊。但仔细回顾一下书中使用的方法、逻辑、资料,我们又实在没有理由不去坚持这些观点。
于是对自己说:谬误并不可怕!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部错误百出的书可以流传千古,我们用不着害怕被别人嘲笑而妄自菲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部真正的好书会被少数人永远封杀,所以我们也用不着因为人们不接受此书观点而耿耿于怀。
当然,我们也希望世人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本书的观点。现在的人讲科学的多,但讲科学精神的少,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科学精神!于是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貌似维护科学尊严的人,在肆无忌惮蹂躏着科学精神,甚至否定人们探索与假设的权利。
人们总认为历史的进步和智慧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时间来表示:离我们现在越近,历史就越进步,人类智力也就越发达;反之,离现在越远,历史就越落后,人类智力就越低下。这种观点无论有多少证据依托,但对中医而言它是个谬论。
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在中国遥远的古代(时间不能确定),突然有一天,中国祖先们的智慧像火山一样喷发了,它远远超越了我们今天的智慧水平,达到了一个我们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茅塞顿开的祖先们,不知道用了一种什么方法,彻底看清了人类生命的真相,顿悟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通晓了天人合一的法门,知道了铲除疾病的根本方法;最后,他们留下了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可惜的是,中国祖先的慧眼在灵光闪过之后却永远地闭上了。后代子孙们苦苦探寻了几千年,至今无法完全通晓祖先发现的真义。从秦汉之后,对《黄帝内经》有所感悟的人,大多成了历代名医,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理解整个中医体系。时至今日,它依然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三玄”之一。
打个譬喻:中医理论就像是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的那座大楼,它高大豪华、精美绝伦;而我们目前的中医所有实践就像是北京南城的小平房,低矮破旧、灰头土脸。也就是说,目前的中医实践不能完全反映中医理论的成就。
不得已间,现代中医走上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其实就是用西医学的理论、方法来规范中医。于是,中医的完整理论被肢解得支离破碎。
高喊中医现代化的人最终发现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中药的制作可以现代化,但中医理论无论如何不能现代化;尤其是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最终会消灭中医,而不是发展中医。所以,中国人的问题还得中国人解决。
在这部书中,我们希望向读者展示一个简明直观的中医理论框架,目的是回归中医的本来面目,走出目前中医理论解说不清的怪圈,让更多先前不懂中医的人也能明白中医。
实质上,中医理论永远属于《黄帝内经》,直到今天它依然超级稳定,高不可攀。我们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是重新整理、重新挖掘,最多只是个还原性的工作。我们所谓的发现其实早已记载于《黄帝内经》中,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中医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什么是中医学?
绝大部分人常会这样回答:中医的研究对象与西医差不多,都是人体解剖生理系统,中国的传统医学就叫中医学。
如果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我们的解释是从人类生命结构开始的。我们认为,人类的生命是由两个系统构成的,一个是解剖生理系统,一个是藏象生命系统。两套生命系统相互结合,就产生了一个隐匿的生理系统,我们称之为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中医将其称为“藏象系统”。
这个隐匿的第二生理系统与解剖生理系统的关系就像是放电影,隐匿的第二生理系统就是放映机,解剖生理系统就像是一块大幕布,幕布上晃动的影子(人体的疾病表现),都不是由幕布产生的,而是由放映机产生的。这就是中医核心理论——藏象理论的全部内容。
因此,中西医的研究对象截然不同。西医研究幕布和影子,那都是表象的东西;中医研究的是放映机和影子的关系,那才是真正本质的东西。中医的研究核心是隐匿的第二生理系统,所以可以简单地将中医称之为“第二系统医学”。
由于第二生理系统是由两套生命系统结合产生的,它具有沟通双方的特点,所以处于两者的中间,是个中介体,所以我们也可以将中医称为“中介医学”。《生命终极之门》的基础点正在于此。
本书的完成与原信联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宏生先生有直接的关系。早在1999年,王宏生先生就对我“人有两套生命系统”的假设给予肯定,鼓励我继续研究下去,并提出了许多相当有创见的思想,对我启发极大,好像打开了一扇天窗,在此深表感谢。

《圣经》里说:“通往天堂的门是道窄门。”中医学正是这样一道揭示人类生命真相的终极之门,而且在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成就中,它是惟一的一道门。
通过这道窄门,最终人们会发现:人类文明史上最有争议的许多话题,比如宗教问题、灵魂问题、神秘主义等等,其实都是寻常的医学问题。


□ 精彩书摘:


我认为,无论阴阳概念是如何进入中医的,当初创造它的人,当时脑海中肯定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阴阳不是哲学概念,而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医学概念,有具体的内容,它对应人体真实的生理原型。
根据我对中医的理解,中医阴阳是用来描述共生体的一个基本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藏象生命与人类解剖生理系统组成了一个共生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解剖生理系统的运作必然会涉及藏象系统,同样,藏象系统的运作也必然会涉及解剖生理系统。所以中医才使用了“阴阳”这个词来描述这种共生关系。概括地说,“阴”指的是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阳”指的是人体中的藏象系统。
如果我们站在“共生体”的角度再来看中医的阴阳,那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再没有一个词比“阴阳”更准确。
中医阴阳是一个大概念,而且是个系统性的概念,可分为阴系统概念和阳系统概念。中医在划分这两个系统概念的时候隐隐约约有一条主线:凡是与人体解剖生理系统对应或相关的都可以阴名之;凡是与人体藏象系统对应或相关的都可以阳名之。
按照这条线索,我们再回头审视中医看似纷乱的“阴阳”,它们似乎也变得好理解了。
第一,从生命的结构上来划分。每个人都是由解剖生理系统和藏象系统组合成的“共生体”,故“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解剖生理系统是有形的、可证的,而藏象系统则是无形的、不可证的。《黄帝内经》将有形的解剖生理系统称之为“阴”,而将无形的藏象系统称之为“阳”,例如,《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十分明确将阴释义为解剖形体,“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形”指的就是形体,即是解剖生理系统;“阳化气”则是无形的,因为藏象食气。
第二,从能量来源划分。人体的两个生理系统各自需要不同的能量来维护。解剖生理系统需要“味”,而藏象系统则需要“气”。《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指明两个系统的能量来源不同。《素问·生气通天论》更明确记载:“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说的是解剖生理系统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存活。《阴阳应象大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述“阴”与“味”的关系:“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其中“味归形”一句说得很直白,可以理解为:食物为解剖生理系统所必需,或者说解剖体从食物中提取能量。
同样的道理,中医将藏象系统通过经络从宇宙空间得来的能量命名为“阳”,也称为先天之精,它能化生阳气;又将从解剖生理系统(脾胃)转化而来的能量统称为“阴”,也称为后天之精,它能化生阴气、阴血,《五常政大论》曰:“阴气内化,阳气外荣。”
第三,从人体与宇宙来划分。人的两个生理系统与宇宙空间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性质很不相同。解剖生理系统与大气以下的地球环境关系密切,这个环境提供了它所需要的一切,如水、空气及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医里,地球环境为阴,“天为阳,地为阴”。人体的藏象系统则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关系密切,它所需要的一切能量都最终来自遥远的星空,故而地球以外的空间环境为阳。因此藏象系统随地球的运行而运行。《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第四,从疾病的来源划分。请注意,中医的疾病理论不是站在解剖生理系统的角度,而是站在藏象系统的角度来论述,因此有了阴病和阳病的区分。但不论是阴病还是阳病,指的都是藏象系统的疾病,而不是解剖生理系统疾病。如此划分,是为了标明疾病的两个来源。
源于解剖生理系统而最终影响到藏象系统的疾病称为阴病。《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意思是说:饮食没有节制、起居黑白颠倒、房事过度,都会损害解剖生理系统的健康,最后影响到藏象生命体。《调经论》在讲到疾病时也说:“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
由于藏象系统本身原因而引发的疾病称为阳病。藏象系统与宇宙空间风寒暑湿燥火热六气关系密切,它通过经络可以直接侵入藏象系统,故而阳病都来自身体以外,即是指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故言“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调经论》。
第五,从藏象组织结构划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腑脏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里谈到藏象本身的组织划分,换言之,五藏之经络为阴,六腑之经络为阳。五藏受精于脾,脾化精于解剖生理系统的胃,胃得味于地球环境,故五藏为阴。六腑之经络对应天之六气,直接采气于宇宙空间,故六腑为阳。《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
第六,从对人体生命的影响来划分。人体的两个生理系统对生命总体的影响不同,《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里的“生杀”与“长藏”反映了两个生理系统对生命的不同作用。
“生”指生命的出现,当一个生命诞生之初,生命的本质就决定了此生命无可替代的特性。“杀”(死)是指生命的终结,古语说“除死无大事”。“生”与“死”都是生命最本质的两种变化。
“长”指生命的生长,它是生命发展的一种趋向。比如一个人出生以后生长的情况可以各不相同,长得高一点、矮一点,脸上长几个麻点,甚至长得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都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必然的,因此“长”并非生命的本质。“藏”意思就是存在,指一个生命存在的状态。虽然死亡是必然的,但何时死亡却是偶然的,如心脏病突然发作未必一定意味着死亡,也许手边正好有救心丸可及时救下一命。因此“长”与“藏”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两种状态,而且是非本质状态。
《黄帝内经》中将“生杀”归为阳的特性,也即是说,藏象系统是人体生命的本质,它控制生命两种质的变化。而“长藏”则是非本质的生命现象,它是解剖生理系统存在的状态。类似的观点还有许多,例如《阴阳离合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方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独立于宇宙天地之中,阳是人的本质,故曰正;阴是人的生命现象,故曰主。后世医家对阳的本质作用也多有论述,如《类经附翼·求正录·大宝论》曰:“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人是小乾坤,阳来则生,阳去则死”。
阳是人体生命的本质,这个观点并非中国所独有,印度《六问奥义书》也持此观点:惟太阳为生命,惟太阴为原质,凡此一切有形体者,皆原质也。故原质即形体。”这里说得更加清楚:太阳是生命的本质,而形体(太阴)则是生命的原质,这与《黄帝内经》“阳予之正,阴为之主”简直一模一样。
第七,从精神类型划分。人不但有两个生理系统,而且有自己的精神中枢,我们将其称为两个精神主体。“神魂魄意志”对应五藏,“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人类的大脑。中医对上述两类精神因素没有明确的阴阳划分,但人们在习惯上,隐隐约约将神魂魄意志划为阳,称为阳神;而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划为阴,将为阴神。
第八,从体内气来划分。藏象生命本身的能量系统可分为两种,即阴阳两气。为什么同样的能量会有不同的名称呢?因为它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凡由经络直接从宇宙中吸取的能量称为阳气,凡是藏象系统通过解剖生理系统得到的能量则称为阴气,故阴气、阴血、津液都为阴的范围。但这样的划分只是为了好理解,实际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阴气和阳气之间还存有一种交换的机制。
以上列举的阴阳划分只是大略,并不是中医阴阳的全部,只要我们能掌握住划分的两个核心,其他情况可以类推。

wesleybb 发表于 2006/5/31 12:56:45

已贴过,

善用搜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命终极之门—《黄帝内经》谜局大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