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3岁了还是个底层小职员,一觉醒来却拿了个诺贝尔奖……
他43岁了还是个底层小职员,一觉醒来却拿了个诺贝尔奖…… 他43岁了还是个底层小职员,一觉醒来却拿了个诺贝尔奖……(2016-10-06 10:49:04)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59c4f0102wqcs.html今天的主人公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奇葩...他是一个不敢和别人说话的男子学习烂到被留级击败全球99%的单身狗35岁还是处男但就是这样一个奇男子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名字叫做田中耕一田中出生在日本富山县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柴...不敢和小朋友们说话无法融入集体并且像大雄一样总被班上的小胖子欺负 对于喜欢的妹子他也从来不敢表白是个没有自信的家伙有句古谚说得好:一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长大肯定没出息 就是在这样孤立无援的环境和不可自拔的自卑中他凭借惊人的生命力长大了... 让人惊讶的是长大后的他——仍然是个废柴!18岁时,他考进了日本东北大学当时每天都刻苦学习复习到深夜但是在这么努力的情况下成绩依然很差...很多科目不及格他被学校连续留级了两年...毕业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学生! 他从小的梦想就是能进入那个散发着黑科技气息的生产酷炫产品的大企业——索尼毕业以后他满怀期待的去索尼应聘结果才到第一轮就被残酷地淘汰了...他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这么不顺心的人生堪称上帝的弃儿啊... 无奈之下他去了一家制造科学仪器的小公司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逆风的方向更容易飞翔可是他却没飞起来... 由于不敢说话加上其貌不扬和没钱他到30多岁都没谈过恋爱…但是,你猜怎么着在他28岁的时候发生了一连串的巧合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公司在一次为了制造仪器而进行的化学实验中派田中作为实验人员来测定生物大分子的质量 田中得知消息后差点晕过去他的化学只有中学水平如果把这次实验搞砸了可能会被扫地出门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时学术界有一个常识用激光电离的方法测量分子量最多只能测定分子量在1000左右的化合物但是田中是个门外汉他完全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常识依然用激光轰击着大分子 在试验中由于过于紧张不小心把甘油滴进了钴试剂中…就在这时,他的屌丝气质让他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觉得这试剂还挺贵的扔了怪可惜再拿它做一做实验吧于是他把试剂放进试验装置…万万没想到奇迹发生了——他分离出了分子量超过10000的化合物! 这一方法被后人称为「软激光脱着法」对该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他根据这个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了出去也是他许多年内唯一的一篇学术论文... 但当时他的公司认为这个发现并不能提高公司利益不能给对公司产生价值因此只给了他一点安慰奖金… 2002年,田中已经43岁了由于不敢参加公司的升职面试不惑之年的他依然在公司最底层辛苦地工作着拿着很少的钱过着清贫的生活这年的一天,已经是晚上了正在苦逼加班的他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激动地用英语说着话但是田中的英语实在太渣完全听不懂只能模模糊糊地听到“诺贝尔奖”和“祝贺” 田中一脸迷茫地说了声谢谢就挂了电话他当时以为是有人在恶作剧半个小时后全公司所有的电话全都响了起来窗外有大批的人拿着摄像机和话筒把公司的门都堵死了全世界的媒体都打来了电话全日本的电视台都在门外等待采访他 然后全日本的观众就看到一个衣着朴素的人紧张地对着镜头笑着此时,田中的身份是一家小公司的底层员工 全日本的科学家和大学教授也没有一个人认识他日本的学者资料库里面也没有这个人的信息最初还是通过上网搜索他的名字才找到他的联系方式...默默无闻到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而他与生俱来的屌丝气息并未因为得奖而消退... 得知田中获奖后他的母校日本东北大学决定无条件授予他化学博士学位站在讲台上,他说:拥有了博士学位飞机机票可以免费升级到商务舱我从来都没坐过商务舱以后真想体验一下啊我来拿这个博士的原因就是想为家里省一点钱他就这么笑着在场的学者们全都石化了... 田中获得诺奖以后的几年里他所在的科学仪器制造公司的股价上涨了150% 这家小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公司最大的领导邀请田中进入公司董事会并把职位升到最高级别享受最高级待遇田中就这样因为一次偶然的狗屎运接受着各种机构送来的大礼各界人士对他的顶礼膜拜还有数不完的妹子的搭讪... 即使是日本人也感到惊讶日本媒体把他的故事称为「小职员的奇迹」 讲完这个故事我发现自己的前半生其实和他也差不多... 所以说我也快得诺贝尔奖了!田中耕一编辑 锁定 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科学家。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的得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不和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硕士学位。中文名田中耕一 国 籍日本 民 族大和民族 出生地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 出生日期1959年8月3日 职 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东北大学(本科) 主要成就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血 型B 目录1. 1 人物经历 2. 2 发明成果 田中耕一人物经历编辑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 田中耕一(8张) 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200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日本第12位获诺贝尔奖的人。与以往的诺贝尔获奖者相比,田中的经历非常平凡,因而也显得异色。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连硕士学位也没有。田中毕业于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专业,与化学、生化等领域完全无缘。东北大学是除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外的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曾经排名第三。田中的母亲在生下他后一个月后便因病去世,自幼过继给叔父叔母。当他在念大学时才被告知这一事实,他感到非常震惊。从此立志研究医用测试仪器。进公司以后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埋头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和 诺奖颁奖后 名誉升迁统统置之度外。从报纸上透露的只言片语来看,田中几年前才通过相亲娶了一个媳妇。另一方面,他的头衔也只是个主任。不过这与中国的主任头衔完全不同。日本企业内的职务分管理职、专门职或事务职两大系列。具有大学毕业学历的人一般归于管理职系列。进公司首先做1-2年的职员,然后升任主任。往后还有系长、课长代理、课长、次长、部长等等。每一种职务又往往分2-3个等级,而且还有最低任职年限的规定。据报道,田中为了能在实验室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自己拒绝了所有升职考试。与中国企业一样,日本企业的工资也是与职务挂钩的。 每年工资普调的额度很小,大致为月工资的2-3%。可以想见,他在经济上不会有多少余裕。因此也可以说,田中几乎处于日本企业社会的最底层。这可能就是他在公司内部被称为怪人的原因。他对化学的贡献类似于约翰·芬恩,因此也得到了1/4的奖金。个人成就田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分析仪器,连同分析方法一起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批准。这些产品已为公司创造了相当于超过1亿人民币的利润。田中的这一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方法和他的相关专利发明,当时仅获得公司 田中耕一 1万1千日元的奖励。申请专利被接受时奖5千日元,被批准时6千元。1万1千日元2002年合人民币700元左右。田中几乎没有发表过什么论文。仅有的几篇也只是发表在不是很重要的会议和杂志上。他与日本学术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以至于前天晚上获奖的消息传来时,日本学术界措手不及。在电视台采访20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古屋大学野依良治教授时,该教授透露他刚与2000年的获奖者白川英树教授联系过,都不知道田中耕一何许人也。最后,该教授只能结结巴巴地说:这说明只要自己努力,不在学术界活跃也能得到诺贝尔奖。与田中有一面之交的另一位教授也找不到话来称赞他,只是笼统地说:人很老实,工作热心。再问如何相识时,原来教授也只是因为买了岛津制作所的分析仪器,听过一次田中作的产品介绍。日本教育部总是认为诺贝尔奖得主都会是在他们掌管的学界范围内。他们年年都会列出一大串可能榜上提名的科学家。但是,像这次田中耕一这么一个属于学界局外人的得主,可说是意外中的一大意外。小柴昌俊教授的获奖是几年前开始预报,因此,对小柴的获奖日本学术界虽然表示喜悦, 但并不惊奇。而田中耕一的获奖却像令人喜悦的晴天霹雳一般。据说,在获悉田中获奖消息的那一天,日本教育部内是一片混乱。因为在他们的日本研究生命科学学术界的资料名单中,根本找不到田中耕一的名字。到了最后,他们还是通过互联网消息才获得田中耕一的履历。在这景气低迷、前途黯淡的日子里 田中耕一 ,诺贝尔物理、 化学奖的双双获奖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一阵短暂的欣喜。不过,田中的上司和同事却有了新的困惑:难道以后要叫他(田中)先生了吗? (注:先生这个汉字词组在日本只用于从事特定的令人尊敬的职业的人,如教师、 医生。后也用于当选了国会议员的政治家)日本在对学界人士的评价上,有着极其封建的意识和人为标准。田中耕一和日本社会权威科学家有着两个极大的不同点。一,他不是象牙塔里的学者。二,他年轻,才40出头,不如一般权威日本科学家,都是年迈资深。获诺贝尔奖后的田中耕一,在一夜间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职业研究员跃登成为日本全国争宠的人物。他就职的公司岛津制作所老板特地从出差地赶回国赠送给他数百万日元的奖励金,还宣布要将他从主任职位提升到董事级。田中耕一和夫人 一向来和国内奖状无缘的他,得奖后不到一个月内,却一连获得颁发好几个居民市民荣誉奖。日本政府也在诺贝尔奖之后,颁发的日本最高荣誉日本文化勋章中,急急忙忙补上他的名字。诺贝尔奖主导了田中耕一在日本的一切。日前,当他手中握着出身大学东北大学献上的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幽默的一句话却使台下上千个学者惊叹不已。他说:“我当初决定不考大学院原因是我因为我讨厌学校要我考德语……如今,不用考外语就能够获得这个博士学位……可是,我想博士名义也只有在我定飞机画位子时才拿出来用。因为这个头衔能够免费使我提升坐商务舱……”当提到他研究的成果时,他的回答关键词只有一个,就是”兴趣”。他说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就职后,多次拒绝升职当管理层,也因为要留在研究部门进行研究。今后,我也将继续研究。我有兴趣也喜欢搞研究。”或许,他正在提醒一个目前已经被日本象牙塔中人士忘记的问题——“学问的源头就是兴趣”田中耕一发明成果编辑 他的成果是和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起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质谱分析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测定分子质量和相应的离子电荷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析。19世纪末科学家已经奠定了这种方法的基础,1912年科学家第一次利用它获得对分子的分析结果。在质谱分析领域,已经出现了几项诺贝尔奖成果,其中包括氢同位素氘的发现(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和碳60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它用于分析小分子和中型分子,由于生物大分子比水这样的小分子大成千上万倍,因而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物大分子难度很大。 获得诺贝尔奖(3张) 尽管相对而言生物大分子很大,但它们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小的,比如人体内运送氧气的血红蛋白仅有千亿亿分之一克,怎么测定单个生物大分子的质量呢?科学家在传统的质谱分析法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新方法:首先将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拆成单个的生物大分子,并将其电离,使之悬浮在真空中,然后让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不同质量的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不同,质量小的分子速度快些,质量大的分子速度慢些,通过测量不同分子通过指定距离的时间,就可计算出分子的质量。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生物大分子比较脆弱,在拆分和电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过程中它们的结构和成分很容易被破坏。为了打掉这只“拦路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殊途同归的两种方法。约翰·芬恩对成团的生物大分子施加强电场,田中耕一则用激光轰击成团的生物大分子。这两种方法都成功地使生物大分子相互完整地分离,同时也被电离。它们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家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如果说第一项成果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谁”的问题,那么第二项成果则解决了“看清”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样子”的问题。第二项成果涉及核磁共振技术。科学家在1945年发现磁场中的原子核会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核磁共振现象。由于不同的原子核吸收不同的电磁波,因而通过测定和分析受测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情况就可以判定它含有哪种原子,原子之间的距离多大,并据此分析出它的三维结构。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医学诊断领域。 田中耕一 不过,最初科学家只能将这种方法用于分析小分子的结构,因为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分析起来难度很大。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可以用测绘房屋的结构来比喻:我们首先选定一座房屋的所有拐角作为测量对象,然后测量所有相邻拐角间的距离和方位,据??子中的质子(氢原子核)作为测量对象,连续测定所有相邻的两个质子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这些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就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图。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对溶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进而可对活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获得“活”蛋白质的结构,其意义非常重大。1985年,科学家利用这种方法第一次绘制出蛋白质的结构。到2002年,科学家已经利用这一方法绘制出15-20%的已知蛋白质的结构。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图谱、水稻基因组草图以及其他一些生物基因组图谱破译成功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这一时代的重点课题是破译基因的功能,破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破译基因怎样控制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又是怎样发挥生理作用等。在这些课题中,判定生物大分子的身份,“看清”它们的结构非常重要。专家认为,在未来20年内,生物技术将蓬勃发展,很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由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发明的“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将在今后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田中耕一(8)获得诺贝尔奖(3)
[*]获奖人物
诺贝尔奖 科学发现有着历史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而起作用的规律,此例诺贝尔化学奖的事迹是如此;历代中医药的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的新发现更是这样,只是当代人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所知甚少,故中国的绝大部分人守着宝藏叫穷,不懂得如何利用祖先的宝藏为自己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一部分知识界的精英仅仅是及其肤浅地接触了一下中医药的初步知识,就对中医药妄下定论,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医药比不上西医药治病有效,结果是自己小病被西医药治疗成大病,大病变成人财两空,为自己与家庭带来永远难以消除的不幸后果;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来到时,才猛然觉悟到自己一生的奋斗与努力都是一场空,此代价实在是沉重加沉痛,愿有缘人举一反三,尽早觉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