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8/16 19:15:09
患者大便灼热,少腹硬痛,反应有热;遗精,喜热饮,受凉加重病情,又反应体内有寒。方选桂枝加大黄汤再加龙骨牡蛎,寒热并用,考虑患者遗精加龙骨牡蛎。 桂枝9白芍18炙甘草6生姜9大枣4枚掰开大黄6龙骨9牡蛎9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考虑过另外3个方子:桂枝加龙骨牡蛎,大黄附子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患者遗精及目昏花,乏力倦怠让我想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但患者大便灼热不爽及少腹硬痛又让我排除了此方;患者的寒热表现让我想到了大黄附子汤,但大黄附子汤应用在寒实内结,与该患者症状不符;患者的大便灼热不爽,个人认为是湿热表现让我想到薏苡附子败酱散,但少腹硬痛,恐怕该方攻下力不足。请先生指点。)
阿老表
发表于 2016/8/16 19:17:41
支持小建中汤。
aqua88
发表于 2016/8/16 21:32:09
少腹有寒,大便虽湿成型但不爽,考虑到腹部硬痛用小建中汤可能力度稍微不够,宜大黄附子汤。。。
正法眼藏
发表于 2016/8/17 01:39:59
暑月入湿热之地,邪性可知,腹泻者太阴虚,寒以虚故,勿以虚为邪性。照邪热腹泻例寻方,可以先试黄连汤加味。回到北方后不腹泻,硬痛不爽,考虑是气候已变,余邪滞留,本当做痢疾治,白头翁汤可选。
合方:黄连汤合白头翁汤(减量)加大黄。
sealeft
发表于 2016/8/17 13:49:33
前期拉肚子应该属于湿热之病,属于太阴,回来好转但没有去根,小腹硬痛,为有瘀滞,可以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润彩绘真
发表于 2016/8/18 16:43:21
证属虚劳里急,且偏于阳虚,个人认为小建中汤为合适之方。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8/19 08:51:31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6/8/19 08:53 编辑
患者服用的是,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取咸辛除滞之意。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
桐君新人
发表于 2016/8/19 08:55:40
大黄煮水多久呢?请问剂量如何?
ydoing1
发表于 2016/8/19 09:48:36
辛苦除痞,酸甘除饮,酸苦除烦,辛咸除滞,甘咸除燥
请问:痞的状态就是按着软而不通,滞是硬而不通,请问燥、烦和饮各是什么意思
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8/19 10:05:23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8/19 08:51
患者服用的是,大黄水送服附子理中丸。
取咸辛除滞之意。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
看过先生之前医案使用该方的医案有两则,一则是小孩拉肚子,腹痛,小便不利,咳嗽;另一则记不清了,但是患者情况也是受凉加重。本则医案患者同样是受凉加重。患者少腹硬痛,很容易从厥阴入手。先生对大黄的熟练应用,后学实在佩服。从先生医案真的学了好多东西,谢谢先生的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