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漂行走
发表于 2016/7/8 17:25:16
方用五苓散,患者主诉眼胀,手脚胀,齿痕舌,此为湿气困于肌肉导致肿胀。喜冷饮,胃里有微热。小便频而量少,此为湿证的小便不利,水湿不下行之故。故用五苓散(重用向下淡渗利水之药,轻用气化药)
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6/7/8 17:57:39
本帖最后由 xmjulytiger 于 2016/7/8 18:00 编辑
脾主四肢,肝开窍于目,脾病不能散津,肝病不能疏泄,患者当有水气病。乏力,嗜卧,睡眠差,病在少阴。金匮效好于桂附,因其利水力强。但病不去,猜测是病始于上,当与汗解。患者病非危急重症,可与缓剂,麻黄附子甘草汤。
大器晚成
发表于 2016/7/8 18:53:21
湿气困脾,此乃脾实。宜泻脾汤合肾着汤《甘姜苓术汤》。附片9干姜21炙甘草15白术6茯苓12
wxlzm518
发表于 2016/7/8 21:30:27
脾主四肢,脾虚水停,故见双脚沉重乏力;小便次数多量而少,为小便不利,系内有水结。治以健脾利水,方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aqua88
发表于 2016/7/9 09:52:18
少阴阳虚(附子), 手腿发胀(麻黄祛水), 眼胀(因甘草蓄水,考虑用细辛尿解),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肌肉沉重,加白术,小便不利,加茯苓)。。。
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7/9 11:29:32
金匮肾气丸和桂附地黄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多了两味药,车前子和川牛膝。车前子是清热利湿的,川牛膝是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患者嗜卧阳气不足,身重乏力湿气重,这能看出金匮肾气丸比桂附地黄丸有效。 内经有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此胀是实胀,但也有虚胀。我认为该患者属于虚胀。36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此是虚胀。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此是实胀。 头痛,腰酸,小便不利,足凉,皆定位在少阴。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选真武汤。 (考虑过薏苡附子败酱散,此是下焦湿热,患者下焦的热体现在月经提前,色鲜红,个人认为还是湿寒为主)
lyjun2401
发表于 2016/7/9 12:15:10
看了上面的各位发言,患者体内有积水,才导致发胀的感觉,感觉是在五苓散和真武汤二选一,五苓散不涉及肾功能,患者服用金匮肾气丸略有效果,说明与肾有关,应当是真武汤。
dichegou1
发表于 2016/7/9 17:49:32
身有水气,目如脱状,越婢加半夏汤
蜀眉
发表于 2016/7/9 19:28:49
同意肾着汤
非·非·情
发表于 2016/7/9 19:36:51
脾湿而身重,水阻气机而胀,用苓桂术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