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5/8 13:56:27

患者脸红,肚脐周围热,冬天感觉热,阳明经腑有热,方选调胃承气汤。

爱中医654321 发表于 2016/5/8 18:36:22

带状疱疹前期?胁下疼,肚脐周围发热,大柴胡汤

家乡一品 发表于 2016/5/9 09:41:06

疼痛位于右胁下,脸红,肚脐周围热,应为少阳杨明合病,方选大柴胡汤。

润彩绘真 发表于 2016/5/9 11:45:45

个人认为病位定位在肝,似有肝寒迹象,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5/10 09:48:43

患者儿子的描述,其实不是很清楚,后来,我让其把痛的位置圈出来,就清楚明了了。
患者使用的是《金匮》大黄附子汤
仲景云: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十五)
大黄附子汤方:
生大黄9 熟附子9 细辛6
组方所依据的理论是《汤液经法》五除里面的咸辛除滞。此外,张仲景三物备急丸只用巴豆 干姜 大黄三味药。其中大黄味咸,巴豆 干姜味辛,也属于咸辛除滞的运用。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5/10 09:50:31

经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历代医家对经文中五苦六辛的含义,从未有能注释者,究其因实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结果。攻下派大医张子和,对五苦六辛一词解读为:“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似是而非,严重脱离临床实际。名医尚且如此,况其下者乎?
其实,归根到底经方反映的精神实质就是古之最重要的五味合化学说
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兹举例说明如下:麻黄汤的作用通过汗出驱邪外出。方中杏仁(味苦),与甘草合化的咸味恰好能弥补汗出对身体的津液消耗,因为咸能生津嘛。由此可知,经方配伍有不可思议之妙,非药物的功效所能解释清楚。这里面好比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是反应物和反应的产物对治疗共同起到了作用。这样一来,药物的性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余细观古中医经典《神龙本草经》对药物的阐述,开明就言药物的性和味,而从不言药之归经,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泻肝,补肺,收心(经云: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三个治疗作用,其他的诸如咸,辛,甘,苦以此类推。归经纯属多此一举,后世中医专门就喜欢做这些无用功,把中医复杂化,更使得后学无所适从,只知道纠缠什么论阴阳啊,元阳啊之类的,把中医文学化,脱离临床。用唐以后的中医理论解释上古中医经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些天才,把古中医四大经典归结为扶阳二字。
辩五苦六辛中五苦的正确解释是苦温,苦热,苦寒,苦凉,苦平,是对苦味的五种药性归纳。六辛的意思是辛温,辛热,辛寒,辛凉,辛平,还有一个特殊的生附子,生川乌的大辛大热,是对辛味的六种药性归纳。
为什么神龙氏要尝百草呢?因为只有尝才能知道药物的性和味。民间一些草医,只要一尝,就能大概知道草药的功效。这才是中医朴实的本来面目、
《吕氏春秋·本味》载经方开山祖师爷伊尹比喻中医治疗的方法曾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也是强调了味对治疗的作用,具体是:辛苦除痞(例: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例: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例:调胃承气汤),酸甘除痉(例: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例:栀子豆豉汤)。今笔到于此,学者深思之

一阴一阳 发表于 2016/5/10 10:52:44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5/10 09:50
经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 ...

先生所发真乃前人之未发,有理有据,后学实在佩服!从本则医案也看出,先生方证对应以及对伤寒金匮掌握的娴熟,令在下实在汗颜。啥也不说了,还是踏踏实实学习先生医案,认认真真研究伤寒金匮,努力提高自己的辩证水平吧。

无量山人B 发表于 2016/5/10 12:50:45

原始的中药学,真的很简单。以味入藏。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6/5/10 13:23:09

我一个亲戚也是差不多这个位置疼,我也用的这个方子,然后没有效果。综合其他症状最后用的四逆散当归延胡索跟川楝子才好的。

lyjun2401 发表于 2016/5/10 13:26:01

水中火 发表于 2016/5/10 09:48
患者儿子的描述,其实不是很清楚,后来,我让其把痛的位置圈出来,就清楚明了了。
患者使用的是《金匮》大 ...

胁下偏痛,为啥不考虑柴胡剂呢?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右后背痛一例(答案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