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5/10/15 10:54:22
八分贝 发表于 2015/10/14 22:13
谢先生指点,我再看看。
所以说,患者并无表证
xmjulytiger
发表于 2015/10/15 17:48:06
病后邪退正复,清气流通,浊阴消散矣。若因劳而复,则浊阴凝聚,清气堙郁,里热重生,壅闷又作,缘其中气新虚,易于感伤故也。宜枳实栀子豉汤
八分贝
发表于 2015/10/15 18:58:52
水师明确告知余:患者并无表证。
余思之该患者“刚刚好点,又发热”,而此热并非太阳病的表证,当是太阳病愈之后遗证。不知下方是否正确。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66]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10/15 20:58:28
“眼大肚皮小”这个是小儿积食的发病特点,治疗这类发烧,必须用下法清除积食,再行调理才是上法。以前饥荒的年代,贫血瘦弱的娃子很多,现在恰恰相反,富裕的年代,小儿食积肥胖的占了多数。没有把肠腑里面的积滞撤去,没有釜底抽薪,这些食积就会源源不断化热,烧上来。通过这个案例,我是想特别强调一下岳美中治疗积食的经验,因为临床上,经常出现使用了大承气汤,也不能大便。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用二丑粉。
岳美中经验:黑丑、白丑各等份,上药炒熟,碾筛取末,治疗偏食或食积发热。用时以一小撮药与糖少许喂服。此方为岳氏老友高聘卿所传,屡经投用,效如桴鼓。(《名中医治病绝招》)
案例中的患者只使用大承气汤就退烧了。
有疑问,可楼下提问。
李玉梅
发表于 2015/10/15 21:42:25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爱吃饭,就是厌食,体型消瘦,是不是也与伤食积食有关?因为用健脾开胃的方法都不管用。
jiaojunjie
发表于 2015/10/15 22:16:52
请教水师,该患者可否用大柴胡汤?
乡音
发表于 2015/10/15 22:23:14
中医经常有不同思路最后都可以解决问题的情况。
不过,还是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没有采用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治阳明腑实。可是,患儿拉粑粑了。而且,发烧时间有2点钟,有7点钟。似乎和日落时分发潮热也不是很对应。而且,阳明腑实是可以有汗的。此处反复强调无汗。小便颜色未提及,不好猜测。总之,感觉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似乎都有机会,又不是太妥帖。
大柴胡汤,可以治少阳阳明合病。治一会儿烧一会儿不烧,大便不太通。胃口不好和嗳气,是否可以看做类似柴胡证的呕?
难道此处辩证点是温度?高烧39度就是阳明病,不会是少阳阳明合病吗?
还望先生赐教!
乡音
发表于 2015/10/15 22:41:00
说患者无表证。
我理解,有一分表证就有一分恶寒。患者高热,没有恶寒。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10/16 08:34:18
水中火 发表于 2015/10/15 20:58
“眼大肚皮小”这个是小儿积食的发病特点,治疗这类发烧,必须用下法清除积食,再行调理才是上法。以前饥荒 ...
用调胃承气汤会有什么后果?
eaTea
发表于 2015/10/16 09:45:52
啊?!!竟然是大承气汤啊,因为家长一直强调无汗,所以就没往承气汤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