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宇居士 发表于 2015/7/10 16:49:05

【慧宇说医】我的新中医理论(二)现行的阴阳五行学说

【慧宇说医】我的新中医理论(二)现行的阴阳五行学说





    (百度百科)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是:“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
    五行理论是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而这种说法的依据就是把《尚书 洪范》中的五行理解成五种物质。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这五种物质,在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实际上,阴、阳、金、木、水、火、土,在原本体系内都是抽象的概念,其中的金、木、水、火、土并不是指有形的物质。行,古文是走的意思。《洪范》原文:“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郑玄《洪范注》:“行者,顺天行气也。”五行,也就是五种基本走势。所以接着就用了五种运动方式来说明木火土金水。可见汉代儒家理解的金木水火土,是基于阴阳运动方式作出的定义,而不是五种基本物质。五行学说在儒学和中医学上发挥的只是哲学作用,而不是物质作用。在五行学说中,没有一“行”可以离开其他的四“行”而存在。因此把五行说成是五种物质是牵强附会的。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阴阳哲学的地位
    阴阳哲学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具有了崇高地位。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所有的卦都是由阴阳爻组成。而《易》以及《易传》的相关内容,一直成为后世哲学的依据。阴阳哲学实际上一直在总领儒、道、医。阴阳哲学在儒家的这种地位,可以从正统儒学把《易传》看成是孔子之作这一点上得到证明;阴阳哲学在道家的这种地位,可以在道家对宇宙解说运用的正是阴阳哲学这一点上得到证明 ;阴阳哲学在医学上的这种地位,可以从《黄帝内经》全文以阴阳解说和直接引用《易传》中阴阳论述的情况得到证明。
    “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百度百科)
    说到天地变化之道,古人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掌握了现代自然科学之后还这样讲,就太说不过去了。所谓的天地,在老子看来,地是地球,这没有问题。老子的“天”可是指的是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这一说法就显得有点滑稽可笑了。古人的眼光只局限在地球之上,他们所谓的“天”只不过是虚空而已。而且老子认为天是阴,是精神,是君。地是阳,是物质,是臣。这一点在后面会详细解释。


辩证法与辨证论治
    认为阴阳是二气的说法不知从何开始,《太上感应篇》有曰:“鬼神者阴阳二气之良能也”,鬼者阴气,神者阳气。当把阴阳二气应用于中医理论时,阴气阳气是一个非常含混的概念。把世间万物划分为两种截然相反的属性范围,虽说从中引申出辩证论治,但这个辩证论治不同于辩证法。辩证法有黑格尔的客观唯心辩证法、马克思列宁的唯物辩证法、有佛学确切说是《金刚经》《心经》的终极辩证法(没有现成的名称,只好勉强取一个,因为辩证到最后就空了,五蕴皆空)。还有就是老子的全面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其实老子的辩证法与释氏的辩证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辩证法的定义是统一之物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中医辩证论治是分属阴阳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的辩证考察。不要小看两者之间的区别,前者是真的辩证法,后者是假的辩证法。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在远古时代用来抽象概括现实世界是非常的难能可贵。在古希腊哲学中对于宇宙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阴阳五行学说比这些朴素的认识论要全面、深刻。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该不断的修改完善这一学说使之真正的反映现实世界与生命的本质。


    “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成为中医理论的最高准则,是衡量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正确与否标准,当作永恒不变的真理,不敢有所怀疑,以致中医的经典被历代名家注而又注,疏而又疏,训而又训,只停留在对经典的注释、考据上,即便历代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经典理论有许多问题不能解释,提出了新的见解,解决了实际问题,最后仍然引用经典理论来解释。这种传统文化使中医学难以按照疾病具体变化认识它的本质规律。中医学发展到今天,两千年来,至今仍然没有突破《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框架和《伤寒论》的辩证论治的规范。”(摘自“骗子国”的帖子)
    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见解。


    令人遗憾的是,在孔子思想学说的误导下,阴阳五行学说进入了一个僵化、片面、繁琐的死胡同。那么阴阳五行学说和辨证论治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的定义: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表面为阳,里面为阴。上面为阳,下面为阴。后背为阳,胸腹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气为阳,血为阴。实症、热症属阳,虚症、寒症属阴。《类经图翼》指出:“五行即阴阳之质(具体反映), 阴阳即五行之气 (本质规律)。”阴精、阳精、阳元、阴气、阳气、阴邪、阳邪、阴虚、阳虚、阴证、阳证、滋阴、补阳、回阳等。《景岳全书》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以证而言,则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多言者为阳,无声者为阴;喜明者为阳欲暗者为阴。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阳病者不能俯, 阴病者不能仰。以脉而言,则浮大滑数之类,皆阳也;沉微细涩之类,皆阴也。以药而言, 则升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辛热者为阳,苦寒者为阴;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性动而走者为阳,性静而守者为阴。此皆医中之大法。”在阴阳学说中,乱用阴阳可以说到了无所不包,随心所欲的地步,什么都用阴阳来解释,就什么也解释不了。就像侯宝林大师的相声《阴阳五行》那样,用阴阳五行去牵强的解释天地万物。一个正确的理论是要能涵盖一切和指导一切的,把具体事物和一些表面现象作为判别标准所形成的理论,是片面的、牵强的、混乱的、随意的,也是难以把握的。
    中医理论中阴阳关系有四种情况:阴平阳秘、阳盛阴虚、阴盛阳虚、阴阳俱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阴是无形的物质,阳是有形的物质、阴是虚的,阳是实的。以及许多类似的名词,概念。给人的感觉就是混乱,没有头绪,没有一定之规,留下了很大的随意解释的空间。同一个病例,不同的大夫就会有不同的诊断,就会下不同的药方。判断的依据只有经验,而且是试着来,看服药后的效果不断增减。中医理论和病情的关系给弄颠倒了,不是根据理论来分析了解病情,而是根据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用阴阳五行去生搬硬套,这些解释绝不会相同,各有理由,各不服气。最后造成中医有传承却没有流派。现在要求对中医理论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医不兴,还得从自身找原因。继续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能看到中医复兴的希望吗?其实中西医之分只是暂时的,早晚有一天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医学体系。是中医统一西医还是西医统一中医?像现在的与其他学科分离的自成一体的中医理论,如何去完成医学领域的一统大业?有一天西医在融合了中医理论的精华全面压倒了中医后,世界医学理论和医学历史还不是由着别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那时的中医人情何以堪。否定中医理论中不合理的部分,让中医理论跟人类文明的其他学科接轨,形成一个在中医理论主导下的以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组成的治疗体系。以修炼养生理论为主的康复体系。有些病不用吃药就可以治好,有些病不用开刀就可以痊愈。那种把病人当作财富资源的现象再也不应存在下去了。
(待续)


wwanglu1 发表于 2015/7/10 22:16:35

请问 中医的理论根源来自 中国哲学 西医的理论根源来源 西方哲学资本主义全球化几百年了中西哲学融合了吗 如果根基处的融合很难 是不是中西医早晚成一体的说法有问题从文化角度讲   文化之间只有侵略融合的可能微乎其微 佛经入华融入是个例外那西方主流二元论和中国的一 怎么融合呢
中医不兴 原因很多 先从自身文化反思 社会制度反思 是首要的 但是文化和制度 哪里是中医届分内的事情呢   医只是文化和 制度下的 范畴 这个范围里面的问题的真正解决只能到比它更高的层面找方法 否则都是事倍功半

wwanglu1 发表于 2015/7/10 22:35:19

阴阳 五行属于形而上那是本体论的东西 用意当然是要试图解释万象的 这根柏拉图的二元论的功效是一致的 没有二元论没有西方科技文明 没有现代西医 从柏拉图到现在2000多年了 二元论的主流 改变了吗 是我们被改变了

muyu303 发表于 2015/7/11 16:41:46

中医既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为什么只讲阴阳不见太极?原因是,中医虽然名义上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但是,实际上至今没有搞清楚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的真相,反而将错误的“五星假说”作为理论的根据。从《内经》编者开始,中医的原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实际上被阴阳五行学说替换,所以《内经》编者以阴阳为本,而不是以太极为本。《内经》编者的这个原则性错误,又是根源于《周易》对太极阴阳的错误解释,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证明。太极没了,哪里有“统一”可言?因此,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贯彻中医理论的始终,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中医理论(逻辑)的混乱则成为必然。

胜复乘克那套“五星假说”无论在形式逻辑上还是在实验逻辑上都站不住脚,却为什么至今流行,成为中医理论的主要支撑?这只能说明,传统中医对太极阴阳五行真说毫无认知,对假说中基本的逻辑冲突麻木不仁。

中医既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为什么又要引入“六经”之说?五行与六经是两套完全不同,甚至不相似的学说,关键是,“六经”始终没有形成内部逻辑自洽的一个系统模型,硬要把它们搞到一起,而且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结果必然造成理论混乱。《伤寒》中的“六经”与它的脉证并治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确定关系。再者,中医从来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六经”。如果硬要说“六经”是指经络,那么,经络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定的回答。中医必须坚持正确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停止“六经”之说对中医理论的干扰。正确的太极阴阳五行学说必须以正确理解八卦、河图为基础,而八卦、河图的根据源于对宇宙和地球生命系统的直接观察,包括道学的元神直觉,如果不能理解这种直接观察和元神直觉,必然误解八卦河图。

muyu303 发表于 2015/7/11 16:45:46

解读太极阴阳八卦图的关键在于看到太阴寒空背景,只有看到这个阴空背景,对宇宙的认识才是完整无缺的,才不会将“- -”划误解为阴,而将先后太极遗忘于八卦之外。只有看到太阴寒空背景,才能正确理解阴阳皆在天,太极本在地。只有看到太阴寒空背景,并还原先后太极中和本体的实存,才能正确理解世界的真相是“三生万物”而非“阴阳对立”。

muyu303 发表于 2015/7/11 16:52:50

以上转自中医原本 王学泰意思就是古人看到的只有太阳而没有看见太阳是存在宇宙极寒背景中的。不管太阳存不存在,宇宙极寒是一直存在的。想想有个词叫 绝对零度

wwanglu1 发表于 2015/7/12 06:04:17

muyu303 发表于 2015/7/11 16:52
以上转自中医原本 王学泰意思就是古人看到的只有太阳而没有看见太阳是存在宇宙极寒背景中的。不管太阳存 ...
不太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无极太极 这些概念来自宋二陈的老师刘禹锡如果没记错的话 而刘禹锡无极太极体系借助了道家和佛家的东西
也就是太极理论比阴阳至少晚了一千年 中医借鉴阴阳理论 比太极理论不知道早了多少年不明白你在讲什么

muyu303 发表于 2015/7/12 19:51:44

wwanglu1 发表于 2015/7/12 06:04
不太明白你表达的意思无极太极 这些概念来自宋二陈的老师刘禹锡如果没记错的话 而刘禹锡无极太极体系 ...

首先感谢您的回复,需要解释的是我转发王学泰的《中医原本——治方医学通论》他的核心思想太极阴阳五行系统。具体的解释请看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924a1790102ve9n.html    我非常恳求您读过后给我回复,他的理论对你的医学理论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吗?如果没有他的缺点在哪?

PPQW2003 发表于 2015/7/23 21:33:06

拜读你的作品,个人认为,你的新中医理论还不能系统解释的清楚,或者说比较混乱。五行,阴阳,太极、和人体的关系,或者说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外界和内因的影响因素、先天和后天与人的关系。现行的中医理论基本上是残本或者说不全面的,每个在一个方面有专长或者是造诣的只能代表该人在一方面的中医理论,不能代表全貌的中医理论,这也是目前中医理论不能系统化原因之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真正中医大家少之又少,没有系统,何来传承,传承的只是一脉,而不是全貌。

悠悠过客132 发表于 2015/7/24 16:58:18

请先生讲您的核心内容。就像王学泰先生一样。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慧宇说医】我的新中医理论(二)现行的阴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