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来客伤寒自学系列之七《寒咳汤(散)系列》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5/5/5 10:58 编辑长期咳嗽不愈都起源于风寒反复入侵潜伏
伤寒论把咳嗽归入少阴证
长期咳嗽不愈的患者,其中绝大部分都起源于多次反复感冒发烧后,没有按照《伤寒论》辩证服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温热药祛除风寒,反而去吊水注射抗生素,或者是马马虎虎地吃一点VC银翘片、板蓝根、清开灵等治疗风热感冒的寒凉药,固然发烧可以被一时压制,咳嗽嗓子痛等等似乎也一时缓解了,但是寒气也就因此被引导积累到了体内。多次反复后寒气更是一次次地反复叠加,并深入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里面所说的少阴证而长期潜伏了。
按照《伤寒论》的观点,太阳主表,所以最初感冒发烧往往是属于太阳证,如果太阳证阶段没有及时正确地对治,反而误治或失治了,就很容易进入少阴经。因为太阳和少阴互为表里,通过表里相传的关系,太阳证就很容易转化为少阴证,而少阴证一般是不会发烧的。所以表面上看似乎感冒发烧被治愈了,而按照《伤寒论》的观念看,实际上是被转化为“伤寒坏证”了!
寒气才是罪魁祸首,如果按照西医观点用寒凉中药通过消炎来治疗咳嗽,这种“中西医结合”的中药西用,也会助纣为虐!体内的寒气被越治越重,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伤寒论》里面,其实有许多许多“隐台词”,显台词是关于战术性的“棋谱”,而隐台词往往是关于战略性“棋谱”布局的指导性意见。《伤寒论》一书,实在应当被称为“医家之绝唱”,微言大义啊!
如咳嗽一门,在《伤寒论》里面是列入“少阴证”篇章里面的,是故咳嗽的本质理所应当地列入“少阴证”而加以认识,这就是《伤寒论》的一个弦外之音和战略布局。而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证的专方,按照少阴证里对治咽痛的方法,加上了“桔梗、炙甘草”。而痰饮,就是吐出带有许多粘性白色泡泡的痰液,那是寒湿积聚所致,《伤寒论》是用“小青龙汤”对治的。故将《伤寒论》三方合用,故每显奇效。 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感冒一旦发展到咳嗽咽喉痛,则意味着寒气进入足少阴之脉。故往往感冒已愈,而咳嗽却长期迁延不愈,其原因盖出于此也!咽喉之患看似简单,其涉及的医道可谓是至幽至深!
笔者有一位三十多年以前的友人,前年被西医开刀切去了咽喉,说是“咽喉癌”,其实就是长期反复地寒气聚集,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一次我去拜访了他,还是让他吃了若干副寒咳汤祛除寒气,并告诉他说,晚来了一步,如果再早上两年,你的喉完全可以免去了这一刀!
还有寒气积累在上焦肺系统,造成的系列问题,如气喘、哮喘。呼吸道顽固性炎症: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发炎、气管炎、老慢支、长期吐清痰甚至于黄绿色的脓痰(意味着出现了顽固性化脓性病灶),其治疗方法仿此,恕不详叙,到底这不是这方面的专著,仅提供一个正确思路而已。
“清开灵颗粒”的成分:【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本品用于外感风热时毒 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 烦躁不安 咽喉肿痛 舌质红绛 苔黄 脉数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炎 急性气管炎 高热等症属上述证候者【主要成分】胆酸珍珠母 猪去氧胆酸 栀子 牛角 板蓝根 黄苷 金银花。(百分之百的一个寒性药,是按照西医概念开发的清热解毒的感冒药!)
○少阴咳嗽的特点
所以从《伤寒论》的观念出发,把风寒咳嗽归入“少阴咳嗽”是一个明确而合理的定位,这个定位有助于认识风寒咳嗽的本质,指导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少阴咳嗽的特点,难以辩证反复发作,长期潜伏极其阴险!它在正气旺盛时潜伏,正气亏损时发作,天气温暖时潜伏,稍有受寒时又发作。咳嗽可从儿时开始,一直咳嗽到老死。无数的“老慢支”均属此列,反反复复,百药无效。
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咽喉部、天突穴直到膻中穴一带寒气聚积,自觉这一区域很冷,而且特怕见风受寒。一旦此处受寒,很容易诱发。
从足少阴同一经而言,从咽喉部沿着经络下传,进入到肾脏引发肾炎。再从手太阴肺经而言,也可以逐步地深入,从气管到支气管,进而侵犯肺叶。阴寒反复在肺部沉积的结果,影响了肺部的气血循环机制,进而会产生阴影等,长此以往,就可能引发肺癌。这个演变过程,往往会有十年到二十年的过程。当患者真正的被“癌”了之后,又有谁能拿得出真凭实据,能认定是西医惹的祸?
从同名经而言,可以传变到手少阴心经。伏寒侵犯到心肌,引起西医所谓的“病毒性心肌炎”。据笔者的临床观察,阴寒侵犯到心肌的绝不在少数人!而金银花、连翘二药,就进心经,故感受风寒,马马虎虎服用Vc银翘片,就会将寒气引狼入室,引进到心脏呢!按西医理论治病就是这样的后果。
先用抗菌素不断地治标,使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全部产生错觉,还以为抗菌素真的有效。然而在消炎之后,阴寒趁机得以潜伏。当阴寒累次叠加并深深地潜伏之后,“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总会有爆发的一天。从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如果将寒气比作为“地雷”,则抗菌素的作用就是“埋地雷”,并且将“地雷”深深地埋下去,再加以伪装!
有朝一日“地雷”爆炸,发展成了癌症,而这个正是西医所希望看到的,那就“放疗”、“化疗”一通,把你送上了断头台,巨额费用还得让你乖乖地买单!
实际上啊,阴寒沿着少阴一路悄悄地潜伏,以求一逞,是伤寒系列疾病之中最最阴险不容易发现,而且不容易对证下药的大敌。
自从西医与抗菌素占据国民医疗主流体系之后,《伤寒论》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仲景翁时代闻所未闻的一切,现在天天上演。如果仲景翁再世,看到了两千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居然也效仿起西医的“吊针天下”,会作何感想呢?
为了奋起反击,吾人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向老祖宗讨教,踏踏实实地体会《伤寒论》里面的“微言大义”,仲景翁的397法、113方,给出了立法立方的大原则,但是绝对没有限制后人,只能用这一些方与法。(不曾限人以方法,仅仅示人以方法。)
○寒咳汤(散)——对治少阴咳嗽的有效方(附:祛寒散)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5/5/7 16:41 编辑○寒咳汤(散)——对治少阴咳嗽的有效方(附:祛寒散)
寒咳汤(散)——对治少阴咳嗽的有效方:《伤寒论》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等方的合剂,是笔者精心设计的伤寒寒性咳嗽通用方:
麻黄 制附片 炙甘草 桔梗 白芥子(打碎)杏仁 各6(去皮打碎) 细辛 五味子 干姜 各3 黄芪12(单位:克)
水煎服,日一剂。儿童酌减,十岁左右两天一副,五岁左右的四天一副。或打粉服用散剂,建议尽量服用散剂。
[方解]:此方为《伤寒论》对治少阴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桔梗汤”(专治咽痛方)、“四逆汤”,以及治痰饮的“小青龙汤”合剂。当感冒发展到咳嗽、咽痛,邪已入少阴矣!盖咽喉为“众阴之会”,区区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
[功效]:升阳散风,祛寒解表,消咳化痰。
[加减]:口咽干燥,口中津液缺乏者,加麦冬6-12克,百合12-20克。夏季多汗,麻黄酌减到2-3克,服药毋使大汗淋漓为要,若大汗淋漓,则必不愈。余毋加。
[适应症] ⑴初感受风寒邪在肤表,还未发展成感冒发烧时,当即少量服用0.5克散剂(九克丸服1/4丸),即可迅速祛除风寒,避免发展为感冒,殊效。
⑵风寒侵入较深,发展成咳嗽,吐白痰流清鼻涕,头不痛时。即少阴、太阴合证。(少阴太阴合证的概念见后篇。)
⑶受寒感冒后迁延不愈,转为急、慢性气管炎,肺寒吐白痰,老慢支等。对于寒气积累形成的哮喘也有一定的疗效。
⑷适用于膻中穴至咽喉部有一掌大区域有寒气,该部位特怕受风寒,一受风寒感冒咳嗽就反复发作者。
⑸加白芷、辛荑各2克可治急、慢性鼻炎,殊效!
⑹本方对感风寒所致的流感,经临床考验,证明具有特殊之疗效。一年春季雪域高原流感大流行,吊水、各种国产进口感冒药使用无效后,凡使用该方者,一剂好转,三剂痊愈。
⑺对多年反复感冒咳嗽引发的所谓“肺癌”,或可尝试使用。(笔者郑重声明在先:癌症乃世界性医学难题,在此仅提供某种解决思路,而非成熟之法,若有患者愿意尝试,当持此方与当地中医师共同切磋,望闻问切辨证之后再行试用,方保无虞。至于若有无效,甚至出现某种副作用者,笔者概不负责!)
⑻不适用于头痛、身痛、发烧、脉浮紧类型之热症。此时应按《伤寒论》太阳脉症之桂枝、麻黄汤证等辨证论治。
⑼用于风寒引起的气管炎一类疾病的冬病夏治,凡是风寒积累所引发的,在夏季三伏天连服数剂,初伏服用一剂,中伏服用两剂(每隔十天服一剂),末伏服用一剂。盖夏季毛孔疏松,寒邪易于驱除。
⑽对于幼童,往往要照顾其特点才可能根治。幼童脾胃稚嫩,小学功课太重,思伤脾。嗜好冷饮,寒伤脾。大人批评太多、唠叨病,引发小儿肝郁,木乘土而伤脾胃。过食油煎等不易消化之垃圾食品,“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等等……故伤寒证愈后,必须重点治理脾胃,方保无虞!服用六君子,培土生金,扶金克木为要。
⑾或为丸散,一次性做三至五剂,一受风寒,立即取服1-2克,即可迅速祛除风寒,防止发展为咳嗽。这个已为大量临床使用所验证。
[禁忌]:禁忌一切生冷、冷饮,及寒性食物(如海带、黄瓜、绿豆、西红柿、冬瓜等)。夏季慎用空调器。阴虚阳亢者慎用。(不是不可用,注意控制用量即可,或配合滋阴降火药服用。)
【重要说明】对于明显的阴虚火旺体质,口舌干燥,舌质红,有裂纹者,整天喝水不解渴者,建议在寒咳汤(散)的方子里,加上生地6克,麦冬6-12克,百合12-20克。如果不方便获得生地、麦冬、百合,那至少可以用梨子煮熟了吃,以便滋阴降火,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
至于没有明显的咳嗽,而清鼻涕很多的情况,建议服用祛寒散:
【祛寒散方】:麻黄 制附片 炙甘草 干姜 各6克 细辛3克。
打粉制成散剂。每服1-2克,即可获得极佳之祛里寒效果。这也是寒咳汤中祛除里寒的核心部分。其中制附片、干姜、炙甘草是《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是回阳祛寒要方,麻黄、附子、细辛是《伤寒论》中少阴证要方,两者之复方可将深处之寒引出,则祛寒效果极佳。
期待雪山来客继续发表,超赞!!! ○服用寒咳汤(丸散)剂量的建议——“过犹不及”
①由于寒咳汤是一个高效方剂,故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一般并无必要服用汤剂,小剂量服用散剂或丸剂即可。
也有人打粉后,买来空心胶囊自己装胶囊服用,一般每克散剂可装5个胶囊,也就相当于每粒胶囊含药量0.2克。胶囊服用方便,可准确掌握服用剂量。胶囊在西医的医疗器械商店有卖。
对于16岁以上的患者,重症每服5克散剂,轻症每服2-3克,日1-2次。以清晨5点左右肺经开时服用为佳,或者是刚刚起床后立即空腹服用亦可。
对于儿童尤其要注意掌握剂量: 2-3岁,每服0.2克,日1-2次。 3-5岁,每服0.4克,日1-2次。 5-10岁,每服1克,日1-2次。 10-15岁,每服2克,日1-2次。 重症儿童可适当增加。
(注:一粒阿莫西林胶囊的剂量约为0.2克。)
目前在国内大中城市的中药房普遍有代客加工丸散的业务,加工丸散很容易实现。
散剂的计量:可乐瓶或者是农夫山泉的瓶盖,每1平瓶盖散剂约相当于5克。
丸剂的计量:每一粒标准丸药的重量是9-10克。由于丸药中蜂蜜与药料的比例是一比一,故10克量丸药的实际含药量是5克。也就是说,每服一粒10克量的丸药,就相当于服散剂5克。
②建议采用丸散的理由:
1、感冒咳嗽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几乎每个人每年都会发生多次。而丸散便于保存及携带,一旦出现情况可立即服用。
2、便于严格掌握计量,尤其是对于儿童更须严格掌握计量!以前曾说过,对于3岁左右的儿童,每副汤剂可以服用3-5天。后来发现这个剂量偏大了,小孩在服用几副之后不同程度地出现阳亢症状,例如夜间难以入睡等。
3、对于小儿,可采用蜜丸,或者是散剂用蜂蜜冲服,起到了矫味作用,小儿乐于接受。
4、或将寒咳汤打成散剂(即粉末),装玻璃瓶后加蜂蜜搅拌成稀糊状,再用微波炉加热到刚刚烧开即可。冷却后加盖保存备用,也很方便。
③寒咳丸散应用范围——从治疗到预防:
不仅限于咳嗽。对于刚刚感受风寒者,也就是邪在腠理之间时,立即少量服用祛除寒邪,即可防止感冒的发生。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发明出寒咳丸的新用途。例如前几年一位来自北京的女性高原修行者,在春节后参加为期15天的八关斋戒。每天清晨5点多就需去经堂受戒,高原的清晨非常之冷,达到零下20℃,第一次参加就受寒感冒了,她及时服用了寒咳丸而痊愈。此后每天清晨,她就在去经堂之前就将寒咳丸少量服下作为预防,此后就再没有受寒感冒。后来她高兴地告诉我,幸亏了寒咳丸伴随着她,顺利地完成了闭关修行任务。
另一位来自舟山普陀山的男性修行者,每清早起来到院子上厕所稍稍感到冷一点时总会引发咳嗽,他的办法是每到起床就先将寒咳丸少量服下作为预防,效果非常好。
我自己每当出门上路在外,必带寒咳丸以防万一,就算是自己没发生情况,若路遇患者也可以及时进行布施,且每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5/5/5 16:23 编辑
○孩子服用寒咳汤(散)问题——“过犹不及”
孩子的体质属纯阴纯阳,一拨就动,往往用轻剂即可获效。
而寒咳汤当属于伤寒重剂,其中的附子、细辛、干姜等药性燥烈,本不适合孩子们服用。但当前的一个特殊情况,孩子们都普遍地超量超品种注射疫苗,还有一旦感冒咳嗽发烧咽痛就跑医院吊抗菌素,结果呢,烧退了,炎消了,从西医角度来说,一切的化验测试的硬指标都正常了,但是从中医来说,导致孩子长期咳嗽的根本因素,风寒却留在了孩子体内,而且还越来越深。
所以,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被越治越麻烦。一点点小小的感冒,往往被治成了气管炎,越咳越厉害,缠满难愈。按中医的说法,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伤风感冒,或者是“太阳表证”(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演变成了“伤寒坏证”(难治难愈的少阴证)。风寒侵犯到咽喉,就会咽红肿痛,而咽喉是少阴经循行的部位,如果不以伤寒少阴方作对治,就很难好彻底。再进一步,往往还可以发展成小儿肺炎。结果呢,悲剧反复重演,而这种问题从小一直带到老,最后演变成了“老慢支”。甚至于会被西医诊断成“肺癌”的,也绝非少数!
还有一些孩子吃了“名老庸医”的寒凉药,小病被治成了大病。老庸医往往喜欢用麻杏甘石汤,有的还喜欢加上金银花、薄荷等,将风寒感冒当成了风热感冒治疗,辩证完全错误!吃了反药,寒气越来越深。
故对三岁以上的小儿,遇到长期咳嗽难愈时不妨一试。但要特别注意控制剂量,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服用累积量总共不要超过1克。否则很容易造成孩子阳亢的情况,就是到了晚间,甚至于半夜,孩子一直很兴奋不睡觉。还要注意辩证,寒咳汤仅仅适用于风寒咳嗽感冒。
某年春节前,孙女4-5岁时感冒了一次,发烧咳嗽,孩子的爸妈将她送医院打吊针,烧退了,但一直咳嗽。我老伴是科班老中医,给她服用麻杏甘石汤,总算是不咳了。春节后,我出远门回到家,发现她还是一直流清鼻涕,两只小手冰凉冰凉的。孩子也特别怕冷,老喜欢捂被窝。这就是风寒还在体内的标志,一家人还是为她提心吊胆的。我就做了寒咳散,关照孩子爸妈让她服用寒咳散(就是上面说的,装瓶用微波炉加热过的那个粘稠物)。服用两三天后观察,发现她清鼻涕不流了,两只小手也总是暖暖的了,也不再捂被窝,喜欢下地玩了,总算是彻底地治愈了。
后来有一次天气一直下雨,有一天突然放晴了,我带着孙女到湖边去玩,没料到湖边的风特别大,玩了一阵子,孙女回家后就又开始流清鼻涕,我就又给她吃了一天,后来清鼻涕就没有了。寒咳丸一点也不苦,加入蜂蜜后,以甜味道为主,孩子很乐意接受。用勺子尖尖挑上一点,放到她嘴里,她自己就含服了,用不着开水送服。
而我自己到了晚上也是清鼻涕流得稀里哗啦的,就赶快吃寒咳丸,大概也就是1-2克的样子,次晨,清鼻涕也没有了。我服下寒咳丸的感觉是,寒气从后背,小肚子往外直冒。说明风寒已经侵犯到了很深处,如果不是赶快服用寒咳丸,很可能就会发展到感冒。奇怪的是当时我们在湖边,吹来的风,一点也不觉得冷意,反而觉得迎面吹来的是暖暖的春风啊?而我自己和孙女的衣服一点也没有少穿啊?所以风寒袭人可怕之处就在于不知不觉间,风寒就打了进来了。
至于大人们,可以散剂为主,用小号的自封袋封装。我出远门时,总要带上一些,不小心受凉的事情总会有的,一旦发现受凉,立刻服用一点点将寒气祛除,就不会发展成感冒了。从我根据《伤寒论》弄出寒咳汤的方子后,自己就再也没有感冒咳嗽过。还有的人,每早一出门就立刻会咳嗽,他就在出门前将寒咳丸稍许吃上一点点,出门后就不咳嗽了。患者们创造性地运用寒咳丸,往往出乎我意料之外,让我长了见识。
对于一岁以下的新生儿,我没有任何经验,故无法对家长们提出参考意见。并建议慎重抉择,或敬请到“妇幼课堂”版面参考我发的彭子益治疗小儿咳嗽的帖子,里面有很系统的说法,虽然不一定很满意: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6193)
○附子的炮制问题
有一些网友在制作寒咳散时会涉及到制附片的有关问题,就本人所知尽量答复如下:
一般从正规药房里面抓的附子都已经是炮制好的,故我在药方里面特指定的是“制附片”,服用时就不需要提前熬制。炮制到位的附片,从外观看,呈现半透明状,脆中稍带有韧性,不易破碎。若炮制过渡,附片就会出现很多裂纹,很容易破碎。偶尔也有生附子流入市场的情况,生附片的特点是带有一定柔软性,完全不透明。包括川乌、草乌、天雄在内的乌头类药物,都属于剧毒品,都得充分炮制后服用。检验药汁熬好之后是否还有毒性,可以先试服一点点含在口中,如果感到舌尖发麻,就是炮制不到位,可用高压锅继续压10至20分钟,待毒性充分地分解后即可服用。
如果万一没有制附片,只有生附子,可在高压锅单独熬制40分钟后入药。40分钟是毒素分解的临界点,此时附子中毒素已经大量地分解,就不会引起中毒。附子里面的毒素叫做“乌头碱”,是极强的神经性毒素。印第安土著用它来抹在了毒箭的箭头上面,只要猎物被擦破了一点点皮,就会可要命。由于附子的加工工艺要求极高,只有在国家指定的专门定点企业的产品才比较可靠,如四川江油的附子加工基地。这种企业生产的制附片是绝对可靠的。
加工中,若毒素分解太多了,疗效就不好,若分解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中毒,人命关天的事情!现在庸医,每有让病人服用生附子,妄求奇效而惊世骇俗,结果反而要了患者命的,也绝不是个别的事情。 wildsu 发表于 2015/5/5 16:18
期待雪山来客继续发表,超赞!!!
谢谢诸位伤寒爱好者的长期关注!大家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lol::lol::lol::victory::victory::victory:
顺便声明一下,有不少网友要求加好友,但按照本网站的好友数额限制,本人老早已经达标了,未能满足诸位要求之处,本人深感歉意!实际上只要继续关注本人发布的帖子即可,是否加好友不重要的!
邢斌 关于附子的炮制 导论之二
http://www.ngotcm.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264&fromuid=151430
(出处: http://www.ngotcm.com/forum/)
附子于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挖出乌头全株,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所得即附子,习称“泥附子”。为防腐烂,需立即加工。过去在产地立即加工的品种很多,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熟附片(制附片、厚黑片)、黄附片(加红花、甘草或姜黄染色)、卦附片(卦片)、刨附片、柳叶片等。1958年卫生部根据简化商品规格的精神,决定只保留其中的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三种。
附子销往各地后,具体的使用情况不尽一致。有的把产地加工品如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直接用于临床。有的再经进一步炮制后方供临床应用。过去附子的炮制方法很多。仅据《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介绍的炮制方法就有“炮”、“制”、“烧”、“焙”、“煅”、“煨”、“煮”、“炒”、“炙”、“蒸”、“烘”、“腌(腌)”、“煎”、“浸(泡)”、“淬”、“晒(阴干)(曝)”、“埋”、“放灶上烟柜中间”、“熟”、“沾”等。这些方法有不加辅料,也有加辅料。辅料有蜜、青盐、爽水、泔水、东流水、黑豆、木(灰)、生姜、煻灰、醋、大小麦麴、大麦、枣、黄连、盐、硇砂、蛤粉、面、朱(辰)砂、童便、灰、丁香、赤小豆、甘草、小豆、酥、陈壁土、防风、石灰、猪月、人参、米粥、糟麴、麸、干姜、酒、夏布、甘遂、药典》只记载了淡附片、炮附片两种饮片及炮制方法(另外还注明黑顺品、白附片可直接入药)。
过去的这些炮制方法应该都基于一定的经验,可能起到减毒去毒、加大、缩小或引导附子的偏性(加辅料炮制实含有药物配伍的意义)的作用。但是,也可以想象得到,由于古人的局限,在这些繁多的炮制方法中也会有一些方法是出于臆测,在实际应用中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如张景岳就曾说附子制法“其中宜否,最当详辨”,认为“若制以黄连,则何以藉其回阳?若制盐水,则反以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则不免于尿气,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气大虚者,极易呕哕,一闻其臭,便动恶心,是药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以达脾?” (《景岳全书·本草正·毒草部》附子条)又如清代吴仪洛对“用水浸、面裹煨令发拆之法”、“用甘草、盐水、姜汁、童便煮者”,以及“市医漂淡用之”,提出了批评意见。(《本草从新》)这些方法在古代存在争议,孰是孰非,尚难定论,似宜保留下来并加以研究,通过研究使那些有益的方法最终保留下来。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可能出于简化统一安全可控的需要,只保留下少数几种产量销量较大、适用面较广的品种。
同时,由于近代以来医事制度的变迁,中医与中药由过去的密不可分,变成现在中医与中药分家的局面,医生由过去的能种植、采集、鉴识、炮制、应用中药,到现在只懂临床应用,而对种植、采集、鉴识、炮制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现状是附子的品种已很少,负责采购的医院药剂科人员大概也未必了解多少附子的炮制知识,临床医生只会应用附子,除临床之外的附子相关知识了解得也很浅薄,对附子的炮制方法基本不了解。以笔者为例,以前因为读祝味菊、徐小圃先生的医案,知道有黄附片这一品种,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询问了许多人都不清楚,很多中药学专著甚至炮制学专著也没有记载。其他一些有关采集、加工、炮制的知识,也是如此。后因进行附子的专题研究,又进一步查阅了很多专著,现在也只能说是大致有了了解。
所以,现在对于附子的炮制——这个在古代关系到附子的毒性和偏性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事实上是不了解,也不容易了解,了解了也无可奈何——因为中医与中药分家了。
△风寒咳嗽属于肺太阴和足少阴同病
雪山来客 于2015/3/8 18:13 编辑
【注:这两个带有△标志标题的内容属于较深内容,读者可以在阅读后续相关的《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内容之后再回来阅读这两个内容】
笔者关于风寒咳嗽这个贴发布后引起较多关注,经常会有询问出现,现结合近两年笔者结合研究《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心得,和使用寒咳汤的经验积累,并集中了各方互动所反映的问题,现综合答复如下:
为啥现在的西医也好,中医也好,对一个小小的咳嗽就是没啥好办法呢?西医那套路就别提了,纯属忽悠人的。但是国内的伤寒论大家那么多,为啥对风寒咳嗽拿不出一个究竟的说法呢?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的理论基础是出自于《黄帝内经》的“热论篇”,其核心思想就是“六经辩证”体系:“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风寒是经过“六经”渐次传经而逐步深入人体的。但这都是指的足六经,而忽略了手六经,这从《伤寒论》六经辩证体系一看便知了。而且《伤寒论》是以太阳经的热证为主线展开的,太阳证两篇就占据了整个篇幅的四分之三了,对于其它五经基本上都是相对简略地带过的!但是目前风寒外邪从呼吸道入侵的比例非常大,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问题那么多,那么完全照搬《伤寒论》原有的六经辩证体系就显得不够用了,是故需要开拓创新,让中医有能力应战新问题!
而呼吸道在《黄帝内经》的概念里面称之为“息道”,是从鼻窍开始,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是两叶肺部,但这正是《黄帝内经》里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并且足少阴肾经循行也经过肺部和咽喉部。
笔者对于风寒咳嗽的辩证定位就是“太阴少阴合证”,这儿的“太阴”是指“手太阴肺经”,而“少阴”是指“足少阴肾经”,那这个定位就超出了传统《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了,但在临床经受住考验了!用一点点药就能轻易获效了,坚持服药即可彻底治愈风寒咳嗽顽疾了。
《黄帝内经》里面的“热论篇”是“第三十一篇”,而《黄帝内经》的“第六篇·阴阳离合篇”里指出了,“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紧接着又说“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厥阴为阖。”这就意味着三阴经体系和三阳经体系完全是并列的两个体系!所以风寒外邪是完全可以首先从手太阴肺经入侵的,也就是说从呼吸道入侵体内的!寒咳散这个方子就是从这个思路进行开拓设计的,所以疗效神奇!【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