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h98 发表于 2015/3/6 16:46:39

【转载】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一)

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一)
作者:周青良
  前言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生与发展,都应该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成功运用与开拓。
  现存的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是商周文化断代以后依据易理而构建的,与商周前的古医学理论和方法相比,遗失了许多不可缺失的东西。即,缺失了产生于钟鼎文化时代的古医学对(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属性结构的连续连贯的认识理论和认识方法的知识体系性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只剩下了阴阳五行这个残缺不全(俗称“二五眼”)的理论和方法的医学,怎么能是健全的整体医学呢?
  就中医学的现状而言,在现代分科科学“大爆炸”式的知识“汪洋”中,它变成了一座知识的“孤岛”。如果在不知道都遗失了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把目前流传下来的中医学理论与方法看成是一个有残缺的理论体系,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展和延伸到钟鼎文化时代,对那个时代产生的人类古医学的原貌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对产生它的基础框架进行再认识,结果也许会与当前的认识大相径庭。
  中医的发展出路,就在于属性数学的基础理论完善,因为,当前的中医基础教材,说不清楚阴阳五行具体的形理、性理与数理的关联关系。而把五行与阴阳都具体物质化、器官化、组织化。其实,阴阳就是生命运动的景象,五行就是生命运动规律产生的八十一种变化景象的综合控制体系。任何运动并不是完全自由的、随机的,它必需在一个控制体系内有规律的进行。而任何运动规律的产生,都决定控制它的体系存在。自然数为什么是十进制?就是因为一元控制论的极限就是九宫。而阴阳九宫八十一变的最低控制体系,就是五行。中医治病,就是利用五行控制规律对九九八十一变化体系进行控制与调解。而现在的中医学理论则走进了物质相生、相克的片面认识论,失去了运动控制论的本色。目前,中医在吃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经验老本。而没有对生命之形、生命之性、生命之数的认识理论、认识方法和实用医术的一体一理化上的综合认识,就根本没有办法继承与创新。所以,发展中医,不把重点放在基础理论发展上是没有出路的。
  那么,现代人又对产生中医学的基础科学理论体系知识(如古数学、古天文学、古历法学等)了解多少呢?
  包括西医学在内,西方现代科学系统中的所有分科理论(当然也包括现代系统科学),均是建立在创建之初就有严重逻辑缺陷和认知障碍的西方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其数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古代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着悬殊的认知差距,二者之间尚且需要沟通与对话。因此,建立在各自母科学基础之上的中西医学之间,就更缺乏沟通和融合的基础。所以说,用西医学理论来解释中医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用西方数学理论或者是产生于其基础之上的现代科学的各种分科理论来认识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也是走不通的一条路。西学东渐的一百多年历史足以证明。
  所以,对古中医学的深入挖掘、重新探索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对产生它的中国远古科学理论体系的重新挖掘和重新认识。
  如果,连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的属性数理知识都一窍不通,那么,也肯定没有办法走进产生中医学的整体科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之中。也只能用西方现代科学中的边沿学科的不完善或是有缺陷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中医学,无助于对中西医壁垒问题的圆满解决,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整体医学。
  当前,中医学面临的问题,不是走什么样的中西医结合之路的问题,而是寻根朔源找到产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问题,是“顺藤摸瓜”还是“顺藤摸根”的两个医学发展方向问题。
  “顺藤摸瓜”之后,接着就是把中国传统科学体系这个“藤”上结的“瓜”(中医学),非要嫁接在西方现代科学这根“藤”上。那么,中医学这个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瓜”,被“转基因”之后,还是中国传统科学体系之“瓜”吗?还能够有健康发展、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吗?
  我看不能!因为,“杂交”必竟只是人工干预下的自然选择,而“转基因”则纯粹是人工控制下的人工选择。“转基因”的东西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钱学森生前,曾以一个大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意味深长地指出:人类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西医而是中医,西医最终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不是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重新认识与改造或者说是篡改中医,而是要重新探索和认识产生中医学的远古整体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就是要挖掘古中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挖掘古中医学中的属性、形貌的数理、数法、数术科学理论的来源。
  因为,古中医学理论所展示的数学内容,是一个西方数学没有涉及的内容。是西方数学三维坐标系之外的一种数学理论体系。它来源于自然,表达着自然,揭示着自然的奥秘。在这个数学理论的体系中,没有人为意识构建的三维坐标系统,只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事物之间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在相互变化过程中,形成阴阳八卦与五行循环不息的永恒运动关系。古老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正是建立在这个数学结构框架中的一个实用技术应用体系。
  因此,运用这个数学结构框架中的基础理论,把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具体数学公式化、定理化,恢复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源头的科学性与数学本来面目,使中医药学跻身于国际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只有这样,才能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整合人类医学的所有理论和成果,创立一个属于全人类的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医学。
  现代中医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仍旧无法走出绝对时空观的物质科学垄断的阴影,受现代科学的理念影响,把自然与生命都视为物质堆栈的结构性。其实,是在用产生西医的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来曲解和歪批中医学。这样的研究方法,从西学东渐研究到现在,一百多年来,在理论的研究上,丝毫没有进展。相反,甚至却把中医推向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大树参天必有根,江河万里必有源!找不到大树的根本,就不会知道大树是如何参天。找不到江河的渊源,就不会知道江河为什么会流长。中医基础理论,找不到产生它的基础科学理论体系,同样也不会知道中医学科学性的有无、是非、真伪,也不会进入中医基础理论所表达的有无、虚实、隐显的境界,更无法理解中医理论中的科学理念。
  中医与西医最大的不同点,一个是在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绝对时空分立认识理论体系中诞生的,而一个是在天地人三焦一体一理的属性时空一体化认识的理论体系中产生的。西医是西方现代科学的产物;中医是中国古代属性科学的分支。用西方科学的理论来研究时空,直到现在,仍然是停留在物质在空间运动的数学理论体系之内,而找不到在空间坐标系上加入一个时间轴的办法。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的设想经过一百多年的科学大爆炸式的发展仍然没有办法来完成。
  所以,没有一个时空二合而一的数学坐标系统,根本无法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属性科学是如何解决了时间与空间的统一认识的,也无法知道时空一体化认识的方法。
  中医学的研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钟鼎文化时代的时空一体化的属性数学结构框架体系认识世界的方法,来重新认识目前保留下来的中医基础理论,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弥补,以期重新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类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要想救活中医学这棵参天大树,“移花接木”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把现代科学知识“大爆炸”之“花”,嫁接在中医学这棵古老的“大树”上,不仅仅不会让这个枯木逢春,硕果累累。相反,更会使中医这棵本来就已经枯萎的古老大树的枝叶更加凋零,加速枯萎。
  要想救活中医学这棵参天大树,“借尸还魂”的方法肯定也不行!因为,中西医的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基础科学理论体系。中西医理论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没有根本,树木就不会生长壮大;没有源泉,江河就会断流干涸。中医学也是一样,找不到中医学的根系,就会像一颗树一样,因为没有根系提供的水分和营养而枯萎;找不到中医学的源泉,中医学就会如一条河,逐渐因为没有源头活水的滋润而干涸。所以,要拯救和发展中医,必需要从正本清源开始,找到中医学是从一个什么样的科学知识体系下产生、起源和发展的。
  这样,就存在一个用什么样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来理解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被确定的问题。而这个基础内容的确定,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涉及中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目前,现代西方科学对时空的认识和表达,仍然无法摆脱具体物质的线性运动性;对物质运动的数学表达,只是在三维空间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而无法进入一个时空一体化的数学认识框架。虽然,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已经认识到了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在空间三维坐标系上加上一个时间轴”的设想,因为受线性认识的束缚,根本无法实现。这说明,现代科学对空间的认识,还在虚无飘渺的笛卡尔三维坐标系的储空认识之中;而对时间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线性轮回认识层面之中。时间与空间仍然是一分为二的两个分立体系。还无法在现行分科的知识层面上,对时空的结构性进行二合而一的理论化、结构化。尽管在有限的空间范畴内,现代科学对物质的量与性的认识还算明晰,但是,一旦涉及更广或更深甚至是无限的空间范畴,现有科学理论无能为力的缺陷就暴露了出来。对空间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物质在空间的存在具有通过长、宽、高可计量的量值认识层面上;而对时间的认识,还仍然是停留在物质具有钟表可计量的简单线性轮回属性层面上。对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认识,仅仅停留在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是通过单位时间所走过的空间距离的量值计算层面。也就是说,现代科学对时空的认识,只是解决了可计量层面上的度量衡问题,还没有找到通过空间计算时间,通过时间计算空间,或者说是建立一个空间与时间二合而一知识体系。
  那么,中国传统科学与中医学的产生之初,有这样一个时空二合而一知识体系存在吗?中医学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体系上发展起来的证据何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就需要一个有无关系的辩证观认识。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以前有的,而现在没有了。因为现在没有了,就可以说它不存在吗?例如,恐龙,现在人们一个也找不到了,甚至可以说,现代世界上已经根本没有了。那么,就可以说恐龙根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吗?当然不会!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虽然现在看不到恐龙了,但是,依然可以恐龙的化石,恐龙蛋的化石来证明恐龙确确实实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那么,中国远古钟鼎文化时代的科学文化体系,因为商周文化断代,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文化垄断、摧残、避讳、……等多诸原因,现在也没有了流传,那么,就可以说它根本没有过吗?现在能看到《易经》,就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源头是《易经》吗?
  同样,我们仍然也可以找到钟鼎文化科学理论的“活化石”和“活化石蛋”。它们就是产生在《周易》之前的中国远古钟鼎文化时代的干支历法和中医学。如果说中国的干支历法是一个活的“化石”,那么,中医学就是它的活的“化石蛋”。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去认识这些“活化石”?
  干支历法,俗称黄历或农历。它用四分法,确定了春夏秋冬;又用六气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其精准程度仍然被当代人赞叹不已。甚至与现代科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公历推出两千年之后,仍然没有人提出废弃黄历,改革阴历,更没能提出用现代科学重新认识黄历,重新解释黄历的要求和舆论。也没有人依据公历设置的理论,提出重新设计黄历、发展黄历的要求与希望。大家还在用,而且习以为常,尽管当代人还不能依据阴阳五行的轮回理论来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可是,没有人指责它不科学,更没有人指责它是伪科学。
  1993年,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科研通讯说,美国天文学和海军气象部门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用超级计算机做传统历法的模拟实验,观察太阳系星球运动对地球的物理影响。他们发现,中国传统历法不但能足够准确地记录和预测10/12/60为单位的周期性天象变化,而且还记录了并能预测到千年一遇的“七星会政”,即日月木火土金水七星在凌晨同一时刻,列队出现在同一星座领域。由此可以断定,在今天看也是很高明的中国传统历法,至少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该通讯说,西方天文学界对这个问题之所以感兴趣,是缘于一个历史比较:在西方,紧跟着公元1345年出现“七星会政”天象之后,欧洲突然出现“黑死病”而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使欧洲居民对该天象充满了恐惧感;而在中国,公元前10年左右就有了“七星会政”的记录,并把那种天象看作是新千年周期的吉祥开端。当代天文物理学研究表明,太阳系星球的运动位置对地球生态系统确有规律性的影响。可是,中国古代居民如何发明了那种中长期观测预测的原理方法、那是个偶然发现还是有意识的科研活动的结果,都还是个谜。
  西方气象学大师肖伯纳曾主张西方国家采用中国传统历法。如今,在美国,作为人类和自然相处的基本知识的一部分,中国农历已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内容,公共电视台为普及农历知识而编制播放了近百个左右的各种教育节目。此外,美国宇航局也着实认真研究了中国传统历法,将其作为天文学和气象观测的重要参考科技手段之一。美国政府花费了12年发行农历生肖纪念邮票,标志着中国传统历法已经成为美国科技文化的一部分。
  而中医的命运则与黄历的命运截然不同,那么,中医与黄历,同是诞生于中国古文化基石上的两门科学。为什么会在西方科学迅猛发展的当代,产生如此不同的命运呢?不能不让我们从沉醉在中华民族古文化博大精深的骄傲中,重新思索自己的文化、重新审视认知古老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没有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框架,绝不会产生如此应用数千年还依然精准的历法。那么,对于这个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框架的内容和方法的挖掘研究和认识,在流传下来的词汇、语言、语境、文字、数字、……等多方面,肯定也会留下很多可以借鉴的内容与逻辑认识。现代考古学能通过一块恐龙的骨骼化石还原成一条巨大的恐龙原形。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这些过流传至今的中国远古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重新认识产生了干支历法与中医学的远古数学时空观呢?


周青良:草根网特约评论员,笔名“连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