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论药,如何知知?
本帖最后由 竹叶飘飘香 于 2015/1/31 10:42 编辑最近在优酷看民间中医孙曼之老师的讲课,挺实用的,我尤其赞赏孙老师的用药药量,一般都是10克5克的。和我用药量一样呵呵,孙老师讲了气味药的特点和经验,他说甘味入脾,淡味入胃,我对此有点不明白,希望大家一同来交流。
气味论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讲,我不明白的是比如说甘味入脾,那么就是说只要甘甜味的药就入脾吗?比如甘草大枣都是甘甜的那么还有什么是甘甜的?砂仁木香等就不入脾了吗?
淡味入胃,淡味就是淡而无味了?茯苓山药麦冬石斛麦芽芦根这些都是淡味的,那么白术半夏苍术又算什么?
淡为脾用,甘为胃用。 先学辅行诀了。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5/2/1 02:46 编辑
五味都入五臟,只是起作用有先後不同耳。甘淡作用於脾,我感覺甘味多作用在脾陰,而淡味食品多作用在脾陽,即作用在脾臟滲水化濕的功能上。這個說法,未見於經典,不一定對,先生自己檢驗一下。
另外,辛味藥作用能增強肝陽,辛味辛散,當屬於風藥。風主動,風藥入脾則推動脾臟行水化濕的功能,其強度要超過淡味藥。脾濕土困過重之人,必須用上一些風藥,以風勝濕,也是木制土也。酸味雖內經判為入肝,然是補肝陰,收敛養份入肝,并無助(反而制約)肝之升散。所以脾濕土困情形忌過食酸,當然所謂過食是相對於辛味之攝入量,比較而言。
夔夔 发表于 2015/1/31 10:54
先学辅行诀了。
不錯的建議!
不会吧怎么我看的医书都是淡渗利湿啊,利小便而且会引谷气下行,同时有泻肝与小肠的作用 甘为脾之用味,辛为脾之体味,苦为脾之化味。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3/13 10:14
甘为脾之用味,辛为脾之体味,苦为脾之化味。
出自何处
《辅行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