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薄荷拯救了温病派
如果温病派没有错用薄荷,其临床效果会很“悲催”,但是错用薄荷的结果是让中医理论混乱得更加悲催!后世温病学派最大的“发明”是“卫气营血辨证”和“辛凉解表”治疗“温病”说,至今无人怀疑,不知大谬!
其实,我并非说没有“辛凉解表”法,只是后世温病学派将“表里双解”法错误地理解、发明为“辛凉解表”。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被时下习用的、而云治疗为“春温”初起的“辛凉解表”轻剂的名方——银翘散,通览全方,“苦寒”药占九成,云何名“辛凉”? 而实际上解表的关键药物是其中的“辛温”药——荆芥和薄荷(此药至今还被误认为是辛凉药)!今人即有报道,云在此方中加如少许“桂枝”,效果更佳。其实机理是一样的,并且也证明此方的“辛温”药偏少,而“苦寒”药偏多。
而且,这也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桂枝”放在“银翘散”前而作为“温病”第一方的真实而又奇怪的原因!没想到为后人所诟。这其实也不怪后人,谁叫你胡乱“发明”呢?真是“欲使人昭昭,而适足令人昏昏”!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实际上,银翘散证根本不是什么“温病”,而是“表与少阳合病”,因为有“表”,故身疼;因有“少阳”,故有咽干、口苦之“火”症。或者,是风寒外感而诱发“春温”,而不是什么外感“温邪”,其结果与“表与少阳合病”相似。或者是外感风寒兼疠气,其结果依然与“表与少阳合病”相似。事实上,此症经方派运用双解表和少阳的“柴胡桂枝汤”加石膏或少许苦寒品,见效很好、很快!
此尚且是表与少阳两感而偏于“手少阳三焦”者,若偏于足少阳胆经则“下利”而为“黄芩汤”(应当有生姜),此证若就“温病学派”的目光看又是“温病”——胡诌名“湿温”或名“湿热”。笔者本人曾经亲身经历。症状是周身疼痛,眉棱骨和眼珠亦痛,上有干呕,下而泻下黄糜,半日即严重脱水貌,而舌苔黄厚腻。当时没有底细,咨询同院的一些医生,基本上就是上面的诊断,而用药居然有推荐“藿香正气散”者,并一致推荐输液(本人较瘦,又严重脱水,景象可想而知)。我当时就是比较顽固的经方派,仔细思索后,检索陶弘景真人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于“小阴旦汤”(就是“黄芩汤”加生姜,也可以说是“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云“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知其必是,遂重服(黄芩30,炙甘草20,白芍30,生姜10片,大枣20枚)一剂,休息约两小时后,诸症皆失,脱水貌也大有改观,第二日即完全复常。过后才细思,按照温病学派和教材所讲,舌苔黄厚腻而呕,哪里能够用“大枣”(而且量又大)、生姜——应当用黄连嘛!幸亏当时没有想起,不然恐怕会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关于薄荷是温是凉,中医界存在多种观点。
第一派认为“温”,如:
《开宝本草》: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药类法象》:气温,味苦辛。疗贼风伤寒,发汗。主清利头目。破血,利关节。治中风失音,小儿风痰。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食,令人虚汗不止。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
《本草新编》: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
第二派以为“凉”,如:
第二派以为“凉”,如:
《药性赋》:味辛,性凉,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汤液本草》:手太阴经、厥阴经药。《象》云:能发汗,通骨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去枝梗,搓碎用。
《得配本草》:辛、微苦,微凉。
《本草求真》:薄荷专入肝,兼入肺。气味辛凉。
第三派认为既温又凉。如:
《本草分经》:辛散升浮,体温用凉。发汗,能搜肝气而抑肺盛,宣滞解郁,散风热,通关窍。
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如以鲜薄荷汁外擦皮肤少用殊觉清凉,多用即觉灼热)。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疼,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薄荷冰善消霍乱毒菌薄荷亦善消毒菌可知),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疹瘾,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第四派,可能是陷于矛盾,未置温凉。如:
《药性论》:能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尤与薤作菹相宜。新病差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本草发挥》:洁古云:薄荷能发汗,通关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虚汗不止。
《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呢?到底哪一派正确呢?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真实的经验呢?张锡纯先生是医学实践大家,“少用则凉,多用则热”是其真实的临床经验。但是怎么会有如此奇怪而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呢?“多少”到底是以什么为量呢?其实“少用”与“多用”并非是“薄荷”本身的量,而是相对于其他药物的量。好比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麻黄(等温药)若少于石膏(等凉药),则总体表现为“凉”——如“越婢汤”和“麻杏石甘汤”和“文蛤汤”; 如果麻黄量大于石膏,则总体表现为“温”——如“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加石膏”等。但是你能根据“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和“文蛤汤”而云“麻黄”是凉药吗?
薄荷其实就是辛温的,但是与麻黄不同的是,它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性当然也是辛温的,它可以涂在皮肤上面直接“辛温解表”,而麻黄不能,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服后,热退身“凉”,岂可谓“麻黄汤”为“凉”乎?薄荷油涂抹在身体上面会有“辣”的感觉,就是其辛温的原因,而后出现“凉飕飕”的感觉是因为“表解”(皮肤腠理开——就是毛细血管扩张而热量散失)后的“身凉”。 张锡纯先生所谓“(薄荷)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疹瘾,愈皮肤瘙痒”,这种情况在经方派运用“麻黄”合凉药治疗皮肤病同样效果显著。打个比方,厨房里面很热,既可以开空调降温,也可以开窗户通风降温。
如果你还是固守错误的“温病派”的胡诌“辛凉解表”论,那么你不妨拿真正的单纯服用“辛凉药”——石膏、牡丹皮和浮萍(《本经》中云辛凉或寒者不多,仅此几味),会有此效应么?或者你自己煎一味大剂量新鲜的“薄荷”,与煎石膏对比服用,看看是什么滋味,有没有差别!
即使认为薄荷“辛凉”的医家也观察到薄荷“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认为辛温的《本草蒙筌》径言“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
未审单服一味凉药可“发汗”而“令虚汗出不止”而“亡阳”乎?除此被误解的“薄荷”外,还有第二种药乎? 其实,真正的“辛凉解表”方剂是上面所说的麻黄(等温药)少于石膏(等凉药),而总体表现为“凉”的“越婢汤” 和“麻杏石甘汤”、 “文蛤汤”(“文蛤汤”原为治疗手太阳热化者,故以咸寒的文蛤为君;但是它的特殊组成实际上也能够作为“辛凉解表”方剂),它们的病机是“风(偏阳热性)伤卫”,它与同样是“风(偏阴寒性)伤卫”的“桂枝汤”一样,都有“发热,汗出”(此是卫分证。“文蛤汤”因或兼有寒而或有或无)主证,只不过一有“恶风”和身体(肌肉)疼痛(“桂枝汤”),而“麻杏石甘汤”等没有“恶风”(有恶风是加附子证),更加没有疼痛。因为肌肉疼痛者,必是风寒束肌表,而不可能为疠(瘟邪),疠必是心包络(淋巴结)和脏腑内痛(“疠伤中”,影响的是内脏黏膜和B淋巴细胞系统)。
由于是“卫分之热”,热表浅而且汗出热亦随越,故此热性不太明显,所以“越婢汤” 和“麻杏石甘汤”的条文中都强调“无大热”,非无因也。
因此,后世温病学派所言的许多运用了“薄荷”、“荆芥”等辛温药与大队“苦寒”(还不是甘寒)药中的方剂,实际上多数不是什么“辛凉解表”方剂,而是“表里双解”—— “辛温解表、苦寒清里(火)”的方剂——鉴别点在于身体疼痛与否,疼痛则必有表寒,无痛则无表寒;若“薄荷”、“荆芥”等辛温药加石膏等辛寒或甘寒药,则与上面所说的“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等“辛凉解表”方剂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以薄荷代麻黄而已!
绝对没有辛温药与苦寒药同用,而成为温病学派所说的纯“辛凉解表”的说法!
而上面所讲的“辛凉解表”方剂“越婢汤”、“麻杏石甘汤”,是指解“卫分之热”(不是解“营分之热”), 而“辛温解表”方剂“桂枝汤”则解“卫分之寒”。
那么营分呢?很显然,大家都知道“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是解“营分之寒”(所谓“寒伤营”);而什么是解“营分之热”的“辛凉解表”方剂呢?我说出来大家肯定不相信——就是以石膏为主的“白虎汤”!
这一点,千古虽有人用,却无人明确或准确指出,甚至没有人会想到或相信,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将其视为清“气分之热”——这是叶派温病学的严重错解和误导!关于这一点,有必要另外详细诠释。
不相信上面言论的温病派,临床上出现你所认为的温病(指有身体疼痛症状的一类温病,身体无疼痛则为热病)时,不妨不用一切温药,如荆芥、防风,尤其是薄荷,看看是否有效果! leiyuanmo
2012-01-06 20:48
误用薄荷拯救了温病派 (转自经方医学论坛)
如果温病派没有错用薄荷,其临床效果会很“悲催”,但是错用薄荷的结果是让中医理论混乱得更加悲催!
后世温病学派最大的“发明”是“卫气营血辨证”和“辛凉解表”治疗“温病”说,至今无人怀疑,不知大谬!
其实,我并非说没有“辛凉解表”法,只是后世温病学派将“表里双解”法错误地理解、发明为“辛凉解表”。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被时下习用的、而云治疗为“春温”初起的“辛凉解表”轻剂的名方——银翘散,通览全方,“苦寒”药占九成,云何名“辛凉”? 而实际上解表的关键药物是其中的“辛温”药——荆芥和薄荷(此药至今还被误认为是辛凉药)!今人即有报道,云在此方中加如少许“桂枝”,效果更佳。其实机理是一样的,并且也证明此方的“辛温”药偏少,而“苦寒”药偏多。
而且,这也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桂枝”放在“银翘散”前而作为“温病”第一方的真实而又奇怪的原因!没想到为后人所诟。这其实也不怪后人,谁叫你胡乱“发明”呢?真是“欲使人昭昭,而适足令人昏昏”!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实际上,银翘散证根本不是什么“温病”,而是“表与少阳合病”,因为有“表”,故身疼;因有“少阳”,故有咽干、口苦之“火”症。或者,是风寒外感而诱发“春温”,而不是什么外感“温邪”,其结果与“表与少阳合病”相似。或者是外感风寒兼疠气,其结果依然与“表与少阳合病”相似。事实上,此症经方派运用双解表和少阳的“柴胡桂枝汤”加石膏或少许苦寒品,见效很好、很快!
此尚且是表与少阳两感而偏于“手少阳三焦”者,若偏于足少阳胆经则“下利”而为“黄芩汤”(应当有生姜),此证若就“温病学派”的目光看又是“温病”——胡诌名“湿温”或名“湿热”。笔者本人曾经亲身经历。症状是周身疼痛,眉棱骨和眼珠亦痛,上有干呕,下而泻下黄糜,半日即严重脱水貌,而舌苔黄厚腻。当时没有底细,咨询同院的一些医生,基本上就是上面的诊断,而用药居然有推荐“藿香正气散”者,并一致推荐输液(本人较瘦,又严重脱水,景象可想而知)。我当时就是比较顽固的经方派,仔细思索后,检索陶弘景真人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于“小阴旦汤”(就是“黄芩汤”加生姜,也可以说是“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云“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知其必是,遂重服(黄芩30,炙甘草20,白芍30,生姜10片,大枣20枚)一剂,休息约两小时后,诸症皆失,脱水貌也大有改观,第二日即完全复常。过后才细思,按照温病学派和教材所讲,舌苔黄厚腻而呕,哪里能够用“大枣”(而且量又大)、生姜——应当用黄连嘛!幸亏当时没有想起,不然恐怕会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关于薄荷是温是凉,中医界存在多种观点。
第一派认为“温”,如:
《开宝本草》: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药类法象》:气温,味苦辛。疗贼风伤寒,发汗。主清利头目。破血,利关节。治中风失音,小儿风痰。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食,令人虚汗不止。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
《本草新编》: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
第二派以为“凉”,如:
第二派以为“凉”,如:
《药性赋》:味辛,性凉,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汤液本草》:手太阴经、厥阴经药。《象》云:能发汗,通骨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去枝梗,搓碎用。
《得配本草》:辛、微苦,微凉。
《本草求真》:薄荷专入肝,兼入肺。气味辛凉。
第三派认为既温又凉。如:
《本草分经》:辛散升浮,体温用凉。发汗,能搜肝气而抑肺盛,宣滞解郁,散风热,通关窍。
近代中医大家张锡纯先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如以鲜薄荷汁外擦皮肤少用殊觉清凉,多用即觉灼热)。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疼,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薄荷冰善消霍乱毒菌薄荷亦善消毒菌可知),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疹瘾,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第四派,可能是陷于矛盾,未置温凉。如:
《药性论》:能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尤与薤作菹相宜。新病差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本草发挥》:洁古云:薄荷能发汗,通关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虚汗不止。
《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说法呢?到底哪一派正确呢?医学大家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真实的经验呢?张锡纯先生是医学实践大家,“少用则凉,多用则热”是其真实的临床经验。但是怎么会有如此奇怪而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呢?“多少”到底是以什么为量呢?其实“少用”与“多用”并非是“薄荷”本身的量,而是相对于其他药物的量。好比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麻黄(等温药)若少于石膏(等凉药),则总体表现为“凉”——如“越婢汤”和“麻杏石甘汤”和“文蛤汤”; 如果麻黄量大于石膏,则总体表现为“温”——如“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加石膏”等。但是你能根据“越婢汤”、“麻杏石甘汤”和“文蛤汤”而云“麻黄”是凉药吗?
薄荷其实就是辛温的,但是与麻黄不同的是,它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性当然也是辛温的,它可以涂在皮肤上面直接“辛温解表”,而麻黄不能,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服后,热退身“凉”,岂可谓“麻黄汤”为“凉”乎?薄荷油涂抹在身体上面会有“辣”的感觉,就是其辛温的原因,而后出现“凉飕飕”的感觉是因为“表解”(皮肤腠理开——就是毛细血管扩张而热量散失)后的“身凉”。 张锡纯先生所谓“(薄荷)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疹瘾,愈皮肤瘙痒”,这种情况在经方派运用“麻黄”合凉药治疗皮肤病同样效果显著。打个比方,厨房里面很热,既可以开空调降温,也可以开窗户通风降温。
如果你还是固守错误的“温病派”的胡诌“辛凉解表”论,那么你不妨拿真正的单纯服用“辛凉药”——石膏、牡丹皮和浮萍(《本经》中云辛凉或寒者不多,仅此几味),会有此效应么?或者你自己煎一味大剂量新鲜的“薄荷”,与煎石膏对比服用,看看是什么滋味,有没有差别!
即使认为薄荷“辛凉”的医家也观察到薄荷“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认为辛温的《本草蒙筌》径言“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
未审单服一味凉药可“发汗”而“令虚汗出不止”而“亡阳”乎?除此被误解的“薄荷”外,还有第二种药乎? 其实,真正的“辛凉解表”方剂是上面所说的麻黄(等温药)少于石膏(等凉药),而总体表现为“凉”的“越婢汤” 和“麻杏石甘汤”、 “文蛤汤”(“文蛤汤”原为治疗手太阳热化者,故以咸寒的文蛤为君;但是它的特殊组成实际上也能够作为“辛凉解表”方剂),它们的病机是“风(偏阳热性)伤卫”,它与同样是“风(偏阴寒性)伤卫”的“桂枝汤”一样,都有“发热,汗出”(此是卫分证。“文蛤汤”因或兼有寒而或有或无)主证,只不过一有“恶风”和身体(肌肉)疼痛(“桂枝汤”),而“麻杏石甘汤”等没有“恶风”(有恶风是加附子证),更加没有疼痛。因为肌肉疼痛者,必是风寒束肌表,而不可能为疠(瘟邪),疠必是心包络(淋巴结)和脏腑内痛(“疠伤中”,影响的是内脏黏膜和B淋巴细胞系统)。
由于是“卫分之热”,热表浅而且汗出热亦随越,故此热性不太明显,所以“越婢汤” 和“麻杏石甘汤”的条文中都强调“无大热”,非无因也。
因此,后世温病学派所言的许多运用了“薄荷”、“荆芥”等辛温药与大队“苦寒”(还不是甘寒)药中的方剂,实际上多数不是什么“辛凉解表”方剂,而是“表里双解”—— “辛温解表、苦寒清里(火)”的方剂——鉴别点在于身体疼痛与否,疼痛则必有表寒,无痛则无表寒;若“薄荷”、“荆芥”等辛温药加石膏等辛寒或甘寒药,则与上面所说的“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等“辛凉解表”方剂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以薄荷代麻黄而已!
绝对没有辛温药与苦寒药同用,而成为温病学派所说的纯“辛凉解表”的说法!
而上面所讲的“辛凉解表”方剂“越婢汤”、“麻杏石甘汤”,是指解“卫分之热”(不是解“营分之热”), 而“辛温解表”方剂“桂枝汤”则解“卫分之寒”。
那么营分呢?很显然,大家都知道“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是解“营分之寒”(所谓“寒伤营”);而什么是解“营分之热”的“辛凉解表”方剂呢?我说出来大家肯定不相信——就是以石膏为主的“白虎汤”!
这一点,千古虽有人用,却无人明确或准确指出,甚至没有人会想到或相信,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将其视为清“气分之热”——这是叶派温病学的严重错解和误导!关于这一点,有必要另外详细诠释。
不相信上面言论的温病派,临床上出现你所认为的温病(指有身体疼痛症状的一类温病,身体无疼痛则为热病)时,不妨不用一切温药,如荆芥、防风,尤其是薄荷,看看是否有效果!
sky1983
2012-01-06 21:21
胡说八道,你临床用过薄荷吗?自己试过和麻黄什么的有什么不同吗?好标新立异,无一可取
lgdaz
2012-01-06 23:51
银翘散中的荆芥穗,作用类同桂枝、麻黄。吴鞠通用桂枝汤治疗温病,他是懂伤寒的。
中医学子
2012-01-06 23:52
看看...没有用过,看看也好
dream305
2012-01-07 02:03
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兼收并蓄也是件好事,楼主辛苦
察哈尔
2012-01-07 08:47
羽翼伤寒是这样一个事实,学完伤寒再学温病,也可以看出当时是如何理解伤寒的,它是用一个体系来理解伤寒论,换了一套术语,伤寒论是针对外感病的,人体的生理病理对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的反应不可能有两个系统,它只有一个客观的反应系统,只不过解释时不同罢了,因而我说温病学说是另一套阐释系统,但是我觉得可以借鉴。其理论有些确是为标新而立异。所以合理吸收温病内容是有益处的,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记得以前探讨过银翘散与小柴胡汤的关系,我认为小柴胡汤加减法中加桂枝,即是银翘散的意思。诸君不妨临床一用,我基本上用小柴胡汤,有表寒者用桂枝,若里热盛者则偏向大柴胡汤或白虎汤或承气汤,仲景的方剂是有内在病机联系的,我们学习要融汇贯通就可以连缀起来了。
fgfgfgfgsg
2012-01-07 10:00
银翘散具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有温毒表现风热感冒,如发热,咽痛,口干,目赤,头痛等。如发热重,高热则效果不佳。但是银翘散证用柴胡剂桂支汤类其效不佳。这是我个人临床经验,我是南方人。
meng123
2012-01-07 12:34
您临床看病吗温病大家都熟读伤寒
rst39583
2012-01-07 14:06
分想
w5855
2012-01-07 16:03
兼听则明
江湖医侠
2012-01-07 16:04
温病学派如同现代流行的扶阳学派一样,都是伤寒学术的支流,若算发明,至多是引申而有偏颇而已。无偏不成家,学术上尤其讲究特色优势,所以历史上的“儒医”都希望找到前人的“破腚”,以示自己的高明,如此也不算是做学问的通病,正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勤奋甚至夹杂有野心的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我们如今所见的学术特色、学术争鸣,学术创新!但百川入海,作为后来学者,了解源流是非常必要的!楼主的文章切入了中医传承过程的核心问题,不乏真知灼见,值得赞许!
leiyuanmo
2012-01-07 21:12
不信的人,单泡薄荷20-30克看看是什么反应。或思考下为什么擦薄荷油有热辣感?你擦冰片试试。或泡冰片(真正辛寒)试试,与薄荷有何差别?
leiyuanmo
2012-01-07 21:27
我十八年都工作在临床一线! 关于柴胡剂退烧的问题,一需辨证是否少阳证;二是大柴胡退热更强;三是柴胡退热需大量到30克;四是有咽痛等附证需加升麻等对证药,桂枝不可用!
须行
2012-01-08 10:31
别开生面
leiyuanmo
2012-01-18 15:08
可惜千年无人辨明温病和瘟病〈疫疠〉,致使叶吴谬论流行!
罗本逊
2012-01-21 20:57
咽干、咽痛不是少阳的绝对证吧?临床见到的温病,也没有见到银翘解毒丸就足以解决高热的,不过是春天那种有点“温温发热”,伴有口渴,有点恶风的确实有效,这种还不足以用白虎等清大热的小病才用银翘散。
真正有身痛、恶寒的不用麻黄难见速效。
至于说桂枝汤是治温病第一方,完全是扯淡,连吴先生自己的医案都没有这么搞法。古人书往往说一套,行一套,一定要看他的医案才知道哪个是真的。古人著书为了照顾体例,与经典接轨,有时候用心良苦,不可不察。
说到银翘散中加桂枝,就要看具体方证啦,似乎不能一概而论。
仲景老乡
2012-01-27 11:23
我曾读过很多经方大家的观点,很多人也认为温病学能“羽翼伤寒”。在经方家这个群体中,也有一部分人对于温病学说不屑一顾,认为是标新立异。而关于温病学说能“羽翼伤寒”这一说法,说实话,我是不敢苟同的。
经方大师胡希恕老先生晚年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六经统温病”。胡老认为,温病学对中医学是有贡献的,但这个贡献不是另立名目、标新立异的搞出了个所谓的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辩证这一套,胡老认为这是画蛇添足,王道正法是用六经辩证。而温病学的贡献仅仅在于给后人增加了一些方剂。胡老晚年工作重心,就是把温病的方剂,以六经辩证之法,重新整理一遍。可惜,这项工作未能竞全功而大师已做古。
leiyuanmo
2012-01-27 17:51
胡老的对温病派的评判基本正确。归类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太大的必要。关键是依然没有区分清楚伤寒、温病与瘟病(疫疠)的差别!而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也出现了偏差。
宜昌学医人
2012-02-03 22:49
楼主令人佩服,但我也相信,温病是羽翼伤寒的,只是看待一件事物的不同角度而已
甘草干姜汤
2012-02-27 21:12
《伤寒论》中似乎没有给太阳温病出方。胡希恕主张白虎汤,《经方实验录》主张葛根汤,而刘渡舟认为温病的主方是《温病条例》的银翘散和桑菊饮。
wqpzm
2012-02-28 18:32
很有可取之处!黄芩汤+生姜,用桂枝汤之桂枝易黄芩
shujutong
2012-03-24 23:05
我是个自学中医的,时间不长,我谈下我的经验: 我看的张锡纯的著作 他认为伤寒论温病方就是葛根汤 麻杏石甘汤类 记不清了。反正象楼主说的那个咽痛,初发病,比如今天还毫无症状,第二天突然咽痛或兼有咽干,无表证的,算是流感类的吧(病毒从口鼻而入算温病吗?我不太明白)葛根汤治好了好多,几乎都是一剂见效。有标准葛根汤方症的更见效,没见桂枝有何不可,只是我用葛根起手都在25克以上,其它都是3-6g。可能我也就是在朋友、同事、家人之间用用,圈子小,没见很多病人。
未学习伤寒论之前,尝试过银翘散什么的,从没见效过,换了伤寒方,疗效那真是刚刚的,令人惊讶!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西医说的那个扁桃体发炎,用伤寒方好的那简直是太快了。
另外我认为只要是好东西,都可以拿来用,不应该有什么流派,疗效是关键,减轻病人的痛苦是第一位的。
菩提路
2012-06-12 15:34
shujutong:我是个自学中医的,时间不长,我谈下我的经验: 我看的张锡纯的著作 他认为伤寒论温病方就是葛根汤 麻杏石甘汤类 记不清了。反正象楼主说的那个咽痛,初发病,比如今天还毫无症状,第二天 .. (2012-03-24 23:05)
您好,扁桃腺炎在伤寒中属哪一经的多见呢,太阳经吗,少阴经多见吗,你取效显著的多是哪个方呢?
杏林道
2012-06-16 00:00
嗯,值得学习思考
joy7254
2012-06-19 20:55
可以大胆假设但必须在临床求证
经方医学
2012-06-22 17:19
leiyuanmo: 胡老的对温病派的评判基本正确。归类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太大的必要。关键是依然没有区分清楚伤寒、温病与瘟病(疫疠)的差别!而对三阴三阳的认识也出现了 .. (2012-01-27 17:51)
胡老认证不认病原,伤寒、温病、疫疠他不进行区分,他是现哪一经的证用哪一经的药,现什么方证用什么方。
关于胡老对三阴三阳的认识偏差之说,亦不敢苟同。语言文字只是传达意思的工具,胡老说少阴病为表阴证,太阴病为里阴病,也许别人把少阴病认为是全身性的阴性证,太阴病为脾虚病,不管其语言的内涵、外延如何,他们用药是一至的。胡老把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说成表阴证,刘渡舟说成太少两感证,说法不同,这是语言的内涵外延不同,用药相同。
不在不同之中寻相同,而在相同之中寻不同。此背离“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之意。
leiyuanmo
2012-06-23 21:22
唉!中医亏就亏在理论混乱上面!
我如此费心,大家仍然不能理解!楼上的“经方医学”先生不要形而上化,禅宗宗旨为出世间妙谛,中医为世间俗谛,不要混淆好不好?
yanhuanbin
2012-12-25 11:01
楼主讲的观点我很赞同,薄荷应该是温性,前段时间由于受风寒,头有点不舒服,由于在工地上,没有药,正好有一瓶夏天没用完的风油精,我就把风油精涂在太阳、凤池、大椎穴及头上的太阳、少阳经上搓,结果热辣辣的,搓过后头也比较舒服。楼主的经验是真实的,我虽然很少给人治病,但毕竟研究中医十几年,还是很有同感。
平三指
2013-08-24 16:40
薄荷是温是凉,确有不同观点,但现在基本认为性凉。
你说荆芥性温,其实也有不同观点。
杏林之秀
2013-08-24 17:01
楼主的文章太精妙。!赞一个!!!楼主的文章一语道破了天机。。。。 内经言,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这是吴氏创立银翘散的辛凉解表的根据。薄荷辛凉,荆芥辛平,银花甘寒,连翘苦微寒,芦根甘寒,牛子辛苦微寒,淡豆豉辛甘微寒,淡竹叶甘淡寒,属苦寒的药只有连翘和牛蒡子,说“苦寒药占九成”没有根据。
温病初期,有春温和风温之别。风温者,厥阴风温犯阳明肺金,主治以银翘散;春温者,少阳相火干扰肠胃,主治以黄芩汤清相火,原方没有生姜。也不可照伤寒论加半夏。
药性分气和味。银翘散虽然是辛凉之剂,也能辛凉发汗,少量服之能清利头目,服用足够的量,在发出汗液之前,一般都有身体发热,体温增高的现象。少则凉,多则温,不奇怪。辛凉薄荷口尝有辛凉气味,薄荷涂在皮肤上有火辣辣的感觉,是由它的味引起的,并不说明它就是辛温之品。 当人们感觉体内闷热的时候,喝凉开水后就会出汗,这是不是可以说凉水也能发汗?当体内寒的时候,吃热饭后也会出汗,是不是热饭可以发汗?研究药性不懂生理特性,很难说清楚。 不过,这是一篇好文章,很多问题都可以讨论! 如果体内无寒,服辛温药也不能发汗;如果体内无热,服辛凉药也不能发汗。 叶吴虽不应一概否定,但其自创发明,把明明属于太阳经的温病弄到太阴经,导致谬误千古。比如用银翘我基本没有治好过温病,反而会落下咳嗽甚至肺病的病根。胡希恕老先生包括一些真正的大师已发觉此谬误。我好不容易从这泥潭爬出来。近代中医温病急诊及中医的堕落和叶吴的谬误有很大(虽然不是全部关系>。举个例子发烧感冒,西医会补充葡萄糖以增强抵抗力和能量,你却用牛蒡子及寒药来自杀。某种角度上仲景伤寒和西医的道理是殊途同归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所以无论辛温或者辛凉都有发汗的作用。“以辛散之”就是发汗的作用,辛味能发汗,是取决于辛味,不是取决于气温或气凉。当然也要取决于体质和病情的寒温,和用药剂量的大小。 鍥涙湀澶 关于取汗,四月天1说到了本质,这才是中医生存之道。看张锡纯用大剂量地黄取汗的道理就会明白。本人气分有热发烧,直接就上大剂西瓜,吃完汗下烧退。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