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4/11/28 06:39:51

整理《再论生石膏》

拙文《再论生石膏》原文:
生石膏之性及用法,历来有争议。
1、生石膏微寒微辛,前贤以河北盐山县张锡纯论之最祥最确。大寒之谬,源于李氏《本草纲目》,后世以讹传讹。
2、生石膏产地不同,品质有异。微辛者,患者服后常有微汗;非微辛者,服用时可略加干姜。因干姜量小,可捣细。
3、治阳明经证,生石膏量不必大;有时以生石膏济方中参、芪、桂枝之热,量亦未必大。
4、治阳明胃火炽盛,用量宜重不宜轻。如患者气虚,可加党参,用量可以达到生石膏一半,视具体情况决定。
5、生石膏重用时,需嘱患者频饮,每次稍饮用,防止药力直趋下焦,下焦虚者尤其注意。
6、生石膏重用时又需防伤肾阳。胃阳实源于肾阳,伤胃阳会损及肾阳。
7、目前药材市场混乱,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不唯生石膏之量需考究,他药亦如此。
8、对于生石膏的异议,与使用者用药习惯、所接触患者特点有关。某些疾病与地域、季节、气候有关。
9、即便用于白虎证,对白虎汤中药味亦可随证化裁。
今加:
肯定生石膏微寒者,首推张仲景。
阳明火炽,非简单实证,患者脉象不论弦硬或洪滑劲急,均为实证兼气阴已两伤也!仲圣不施以破气伤阴之大苦大寒,而重用微寒之品代替,此可见仲圣之高明巧妙也!读仲圣书,苦学即属难能,苦悟方系可贵。
大力宣传生石膏微寒、欲改时人对生石膏错解者,首推张锡纯。
同仁热情予以指导,如下:
先生认为,石膏“大寒之谬”, “源于李氏《本草纲目》”。这实在冤枉李时珍先生了。 石膏性大寒,首见于齐•陶弘景的《名医别录》。陶弘景比李时珍早了近千年。所以先生之说有误。虽然“生石膏微寒微辛,前贤以河北盐山县张锡纯论之最祥最确。”但在张锡纯之后出版的本草著作,仍多袭大寒之说。就连中医院校的几版中药教材,也将石膏定为性大寒。难道他们没读过张锡纯的《衷中参西录》?就连权威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同样将石膏定为大寒。规定用量为15-60克。最近一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于晓彤等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检索了1956年1月—2013年12月,2000余篇相关文章,撰写了《生石膏现代临床用量研究》论文。同样对石膏之性是大寒或者微寒,未作定论。
作答,如下(与原文略不同):
1、李时珍老先生不冤枉。时珍曰︰其纹理细密,故名细理石。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
时珍曰︰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性寒,火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2、《名医别录》余未读过,承蒙先生赐教,余更自知学识尚浅。
3、对于“同样对石膏之性是大寒或者微寒,未作定论”说,请教先生:您老认为生石膏的寒性比之黄连、黄柏、黄芩、龙胆草如何?
范文甫前辈在医案中曾叙述:某次用生石膏时观患者所用前医药方尚对症,效不显,后改以秋季荷叶露水煮药方效。余受启发,用生石膏时嘱咐条件许可者先将煮药用水冷藏,效果好些。
4、生石膏产地不同,品质有异。即便阳明热盛,有少用即效佳者,有重用方效佳者;有微辛者,有非微辛者。
5、对于生石膏的异议,与使用者用药习惯、悟性、体验、所接触患者特点也有关。不同地域气候条件、患者禀赋、平素体质、饮食习惯、文化风俗也对用药产生影响。
6、至于其他人是否读过《医学衷中参西录》,又是如何读的以及领悟水平如何,鄙人没有逐个去问,没有端着刺刀挨家挨户去做调查。
7、鄙人对于"权威的《中国药典》(2010年版)"、“最近一期《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于晓彤等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检索了1956年1月—2013年12月,2000余篇相关文章,撰写了《生石膏现代临床用量研究》论文 ”这些不感任何兴趣,故不了解。鄙人思想不够解放,仅喜朴实无华,对伪中医深恶痛绝,对于某些所谓的“现代化的新时代特色的中医书籍或刊物”极为反感,对新出版的治学严谨、通俗易懂、有利于初学者的书籍持赞赏态度。
8、对于院校专家所编代表现代中医发展方向的书籍、刊物,鄙人接触极少,不做任何妄谈。有挚友爱子酷爱中医学习,曾当面3次问及,余3次以沉默方式答之,亦不知该学子是否领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整理《再论生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