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中医 发表于 2014/11/26 10:06:39

王彦晖谈中医学习

本帖最后由 铿锵中医 于 2014/11/26 10:08 编辑





王彦晖谈中医学习   学了几年中医,理论、诊断、药物、方剂似乎都懂了,然而临床遇到病人,却常常感到辨证似是而非,处方用药举棋难定,真是“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始知天下无方可用”。究竟原因何在?对此,厦门大学医学院王彦晖教授认为,中医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辨证论治思路,最关键的是掌握药物的用量与用法,学习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构建中医基本框架,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和方剂四部分,核心是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效果的好坏,关键就在于辨证是否准确,可以说,辨证是联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关键,因此必须学会辨清基本证型。中医基本证型不到两百种,与病种数以万计的西医相比十分悬殊。只要掌握了这一百多种基本证型,就可以应对临床各种常见病。  辨证首先要辨清八纲,即虚实、寒热、表里、升降。王彦晖教授认为“阴阳”是总纲,不能具体指导辨证和用药,故舍而不论,而应代之以更有临床意义的“升降”两纲。辨清八纲,就辨清了患者病理过程的基本矛盾,也就能进一步结合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辨清其基本证型。辨证准确,由此确立的理、法、方、药,一定可以产生预期的临床效果。  然而,当前的中医教育难以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经过5年本科学习,甚至硕士、博士毕业,还没有真正学会中医辨证思路。中医毕业生只懂得西医式的辨病施治,却不能辨清寒热、虚实、表里、升降!其临床用药依据不是来自于四诊的确切证据,而是来自一种臆想的病机,然后套用某方进行治疗,这是非常荒唐的。无数事实早已表明,离开中医的辨证论治,“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这种中药西用的简单思维不可能产生确切的临床效果,只能造就一些“中不中,西不西”的假中医、假中西结合医。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中医博士看不了病”的笑话!  王彦晖教授认为,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中医临床带教是否合格,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谚语有云:“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斯为下矣。”一个优秀的带教医师,能够示范如何从繁杂的四诊材料中,分析主次,区别真假,得出是寒是热、属虚属实、在表在里、宜升宜降的八纲辨证结果和基本病机类型,从而进一步确定治法、方剂和药物。反之,一个不合格的带教老师,模棱两可的辨证思路,犹豫不决的处方用药,必然产生无法确定的疗效,因而学生不但学不到应有的技能,还可能大大挫伤其对中医的信心。  证与病不同,它表示机体所处的一种状态。因此,王彦晖教授认为,证的学习,在精不在多,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和太多的病例。关键在于每一例的练习都必须真正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精神进行。王教授擅长舌诊,早在2001年之前,就制作出多媒体病案教学课件,让学生用其所记录的舌象、面象和其他病案资料进行辨证施治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构建中医的基本框架,学会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技能。寒热虚实能够辨得清楚,证的判断准确,处方对路,就能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此时处方用药的火候还欠精到,药量不够准确,跟病情贴得不够紧,因此临床疗效果可能不够理想。这就是在学习中医的第二个层次中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对理、法、方、药精益求精的锤炼过程。证型、方剂、用药究竟有什么特点,要一一细“抠”,对于常见证、常用方、常用药更要了如指掌。对重要的方剂,必须“抠”到药量,了解多少药量能起多少作用,以及味道、次数、服药时间、服后注意事项等,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心中有数。比如补中益气汤用黄芪与人参,二者的药量和比例非常重要。这两味药均能补脾气,而黄芪长于升阳,其用量是人参的两倍,就是要突出此方补气升提之功,又由于此方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既有气虚的一面,又有阴火上乘的一面,若补气太过,容易助长阴火上乘,故方中参、芪的药量均较小;四神煎用黄芪治疗顽痹,量必半斤,非大量不足以调整免疫系统功能。王彦晖教授在临床上,对病因病机的解析以舌象、脉象和症状为依据,处方之后,常详细告诉病人和学生,病人服药后的具体变化情况,多十中八九。

敦敏q 发表于 2015/10/31 17:14:05

好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彦晖谈中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