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ojunjie
发表于 2014/11/26 20:48:38
因寒引起,方一,附子理中丸。方二,当归芍药散合枳实芍药散。
damaoyuyu
发表于 2014/11/26 21:22:08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qukecheng
发表于 2014/11/27 12:43:24
第一个方子用桂枝加附子汤,第二个方子合当归芍药散。白带过多,漏汗不止都属于阳虚不固摄。当归芍药散临床治疗白带过多和女人腹痛,还有痛经都有很好的疗效。
lts890313
发表于 2014/11/27 22:43:52
方一,吴茱萸汤 呕吐 下利 痛 四逆 ,重用生姜 温胃散寒
方二,吴茱萸汤合附子理中 寒湿太重 合方
水中火
发表于 2014/11/28 21:14:10
明天公布这则案例,谢谢关注
longxingtm
发表于 2014/11/28 21:22:46
四逆散,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泻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longxingtm
发表于 2014/11/28 21:36:15
方一是附子理中丸,因上吐下泻,方二四逆散
wjn_9981
发表于 2014/11/29 09:32:39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和附子理中汤
水中火
发表于 2014/11/29 17:54:17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4/11/29 19:30 编辑
患者确是 受凉了。“一直出冷汗,人觉得很冷,手脚都是冰冷的,可是冷汗又不停,”患者自己用了乌头汤,没有效果,我开始给开的是四逆加参汤,也效果不显。是为什么呢?
因为患者是“积冷”,再看看患者的情况,吃东西,就吐,为什么吐?因为有积冷堵在胃肠,这个又让我们想到了 大黄甘草汤。《金匮》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患者的情况,如果单用大黄甘草汤,怕冷的更厉害,也不适合。因为有“积”,不仅仅是冷,所以用去寒的四逆加参汤,乌头汤也疗效不显。“积”就是“积滞”,针对这种“积冷”,《汤液经法》给的治法是 咸辛除滞,大黄附子汤,就是依据这一理论所配方。大黄芒硝都是咸寒荡涤肠胃之品,通因通用(源自黄帝内经)。所以,患者服用的是,调胃承气汤与四逆汤的合方加当归党参。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重点强调了味对治疗的作用,具体是:辛苦除痞(例: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例: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例:调胃承气汤,猪苓汤),酸甘除痉(例: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例:栀子豆豉汤)。今笔到于此,学者深思之。
经方经典中医强调的是五味的调和,以使得人体恢复阴阳五行的平衡,这样一来,药物的性和味就显得如此重要。这就是古中医经典《神龙本草经》对药物的阐述,开明就言药物的性和味,而从不言药之归经,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苦的,就能知道其有泻心,补肾,燥脾(经云: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三个治疗作用,其他的诸如咸,辛,甘,酸以此类推。归经纯属多此一举,后世中医专门就喜欢做这些无用功,把中医复杂化,更使得后学无所适从,只知道纠缠什么论阴阳啊,元阳啊之类的,把中医文学化,脱离临床。用唐以后的中医理论解释上古中医经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
至今民间一些技术高明的草医,只要一尝,就能知道草药的大致功效。这才是上古中医朴实的本来面目,还需要你去死记硬背药物的性味吗?面对无数的经方爱好者无入门途径,故公开部分经方组方内容,以告当代经方之有缘者
《伤寒论》葶苈子大枣泻肺汤的前身就是《汤液经法》的小泻肺汤。葶苈子味咸,大枣味甘。咸甘除燥。属《汤液经法》五除(酸甘除痉,酸苦除烦,辛苦除痞,咸甘除燥,咸辛除滞)组方原理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汤液经法》是打开《伤寒论》组方原理的金钥匙。要想对经方有个全面的认识,首先就要完全摒弃现有的药理知识,站在汉代历史角度去审视伤寒论才能明白理解仲景经方的原意,违反这一原则研究经方其结果必然与仲景思路格格不入。
有疑问,有楼下提问。
华山论医
发表于 2014/11/29 21:02:24
老师,为什么方中加入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