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飘飘香】起死回生方辨解
【竹叶飘飘香】起死回生方辨解王学泰2014-9-15坛友【竹叶飘飘香】发出一“起死回生”方(且当医案),做“中医原本”辨解如下,与同道探讨。原文:此药方是一个民间中医开的,病人是一个非常虚弱的人【虚弱的眼睛半闭,不说话了,医院无法挽救】吃后两小时就可以做起来吃饭了,当时这个民间中医说此药方如果不是高手是根本看不出来其中奥秘的,我记下来发大家看看,大家能否看出其中奥秘?山萸肉15克,五味子5克,牡蛎6克,白术5克,炙甘草5克,大枣3个,炒麦芽10克。由于此事神奇,我当时记忆的这个药方特别深刻,绝对没有记错。1、病证机因辨解(1)病证病人“虚弱的(得)眼睛半闭,不说话了,医院无法挽救”。吃(药)后两小时就可以做(坐)起来吃饭了。(2)病机辨解按照中医原本的医理,病至如此虚弱,说明气血神皆虚。气虚病机在肺(因为肺为气藏,是阳用转为阳藏的机关,也是将水谷精华收降到肝机炼血生髓的“华盖”),血虚病机在肝(因为肝为血藏,是变血生髓的机关),神虚病机在肺,在肝,也在心。因为神以气血为依,故气虚血虚皆可导致神虚。又因为心为神藏,故心机病变也可以导致神虚。气虚,血虚,神虚,最终都归在中央心-脉。病至眼睛半闭,此乃肝机病变的直接病证。肝开窍于目,目光不用,说明肝机病变。说话要用气,不说话,说明气不足;说话还要用舌,舌为心窍,不说话,说明心神不支。吃药后两小时就能吃饭,说明脾机(脾胃)无碍,并且说明医者当时已经判断出脾机未病,故处方不见脾机用药。(3)病因辨解按照中医原本的医理,肺为南方火藏,味苦,最怕寒邪,故肺气虚,病因多为寒邪;肝为西方金藏,味酸,寒热風燥皆可致病。本例既有寒邪犯肺以致气虚,故寒邪也会伤肝,以致肝郁燥淫。燥有热燥凉燥,热燥者,以其拥“9”阳之数,凉燥者,以其处西方之地。本例燥随寒化,故为凉燥。气血本虚,寒凉两邪随肝血进入心-脉,故见神靡无语。按照中医原本的医理,寒邪在北方膀胱,味咸。燥邪在西方胆腑,味酸(酸中有苦,因为燥为“9”阳,乃“7”阳之热极)。2、治方辨解处方:山萸肉15克,五味子5克,牡蛎6克,白术5克,炙甘草5克,大枣3个,炒麦芽10克。按照中医原本的医理,牡蛎,味咸,治在北方肾胱。味薄入腑,气平,平治寒邪。故牡蛎一味,从根治寒,虽然平气不如温热,但亦能抑淫归正之功。白术,味苦气温,入肺补火,祛除寒邪。肺正复行,故气虚得以治。山萸、五味,味酸,治在西方肝胆。山萸,厚酸入肝,气平,平补肝本金正,金正复行,造血生髓之功复用,血虚可解。五味,薄酸入腑,气温,降胆腑之燥(凉燥),并助肝机之寒解。炙甘草、大枣、炒麦芽,味甘,治在中央心-脉。炙甘草、大枣,味厚入藏,气平,补本养神。炙甘草微温,温补心气,振奋心神。大枣甘腻,可解血虚之急。炒麦芽,味薄入腑,气平微温(炒过则温),温补脉气。以上方药,机因并治。苦、酸、甘三味,紧扣肺、肝、心病机,温平两气,驱寒降燥,平淫补本。故能使病人转为为安。本例脾胃生机尚健,故病因一解,病机归正,五行生机立复,旋即进食。进食才能保证血髓有源,若本例不是立复进食,说明脾机受损,处方不可无辛温补木平風(脾胃在东方風木)之品。谨供参考。交友学中医 【虚弱的眼睛半闭,不说话了,医院无法挽救】病情敍述太過簡單, 这个方子中,山萸肉归肝肾,五味子归五脏,牡蛎归肝肾,总的来讲,这三样药侧重于固肾!肾为太极,为先天之本!这就是危险时刻要固肾的原因。白术、甘草、大枣健脾胃,补气血,治后天之本。麦芽疏肝气,助消化,保护胃气!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这个方不能从单个药的功效看,要从整体观出发,才能把这些药联系在一起!
四月天1 发表于 2014/9/15 20:09
这个方子中,山萸肉归肝肾,五味子归五脏,牡蛎归肝肾,总的来讲,这三样药侧重于固肾!肾为太极,为先天之 ...
中医原本首先以“气味”处方用药,其次才考虑“功能主治”。因为,不讲“气味”,就无法“治方”,中医治病之所以叫“处方”,就是因为:病(病机、病因)有方,药(气味)有方,治(治机、治因)有方,五行(水火木金土对藏对味,寒热风燥湿对腑对因)有方。中医不以解剖为根据,因此,所谓治肾肺脾肝心,其实是治水火木金土;中医不以理化分析为根据,哪里搞得清药物的功能?所以,中医用药只能凭五气五味,以此为指引,逐步识别相同气味的药物功能之差别。如果中医指望象西医那样,搞成“什么药有什么功能故治什么病”或者“什么药有什么功能故治什么藏腑”,那就误入西医“解剖分析”的歧途了。或者说就不是中医了。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可以用在这里 四月天1 发表于 2014/9/15 21:47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可以用在这里
老兄,这是您的信条吗?真的是吗?!
w6510 发表于 2014/9/15 22:24
老兄,这是您的信条吗?真的是吗?!
不是,中医就是看疗效,气味不符合不能用吗?
本帖最后由 山外有山 于 2014/9/15 22:47 编辑
能不能顺便解释 乌梅山萸汤 的医理 ?
五味一钱 乌梅三钱 山萸肉 三钱,甘草二钱
首乌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治瞳子散大者。 这个方子基本都是收敛药,但仔细看来,归肝经的药比较多,故以固肝气为主。 四月天1 发表于 2014/9/15 22:33
不是,中医就是看疗效,气味不符合不能用吗?
原来如此。气味不合不是不可以用,现在的中医用药不都是不讲气味吗?但是,用药不讲气味,处方的“方”怎么体现?中药与五行的关系怎么体现?中医不“处方”,那还叫中医吗?中医弃五行那还叫中医吗?丢了五行气味,咱拿什么与西医区别?中医没有理化分析,讲药物性能,咱凭什么?如果中医也搞理化分析,那不就是打着中医招牌的西医吗?您反应太快,我有点跟不上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