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叟 发表于 2014/9/12 16:27:32

悬壶杂记 29、石膏琐谈

29、石膏琐谈石膏,味辛性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温热入气分,大热、大渴、大汗之阳明温病;亦用于热壅于肺之喘咳证。此人所共知也。然而石膏用于表证,则少有人知。无论风热感冒,抑或温病邪在卫表,邪热偏甚者,均可于解表剂中,加入石膏。人但知石膏入里,而不知其色白入肺,味辛主发散,且石膏有如肌肉之纹理,故知其可解肌也。若于辛凉解表剂中,加入石膏,不但可解肌表,透邪热,且可阻邪深入气分,此截断之法也。1969年夏末,余长女尚未周岁,忽夜间高热无汗,烦啼不安。服婴儿素两次,发热如故,乃掌灯寻得石膏两许,又出户摘鲜竹叶一握,鲜薄荷一小束。急煎取汁,服药半小时许,周身汗出,热邪随之而解。中消病人,食量大增,乃胃中火也,盖寒滞谷,火消谷也。有苏姓女,年30余,1972年患中消,每餐需食谷米二斤有余,其夫大呼:“如此吃法,全家口粮,不消半年,尔曹便可吞光!”其母知是病为,促其治疗。彼先后求医数人,皆不识其证,而未能抑其食量。8月1日,余出诊道遇其夫,乃向余谈及其妻之“暴食病”。余笑曰:“此中消病也,非曰‘暴食病’。”彼问:“可有治法治乎?”余曰:“此胃火使然,泻其火可愈。”遂邀往诊。切其脉洪大有力,略带数象,舌红苔薄黄,口渴饮多,且喜凉饮。每餐饭量约二斤米粮,大便日二三次,小便清长。即疏白虎汤加白芍。石膏每剂用达4两,白芍2两。服一剂,食量有减,饮水亦少。加减共进10余剂,饮食恢复正常。方中白芍,有抑制食量作用,食欲不振者不宜用之,亦不可不知。乳痈之患,虽与肝气郁结有关,亦多兼阳明胃热,致使气血壅滞而成乳痈。盖乳房为胃经所过,未有胃腑热邪不影响胃经者,故妇人乳痈,可放胆使用石膏。初期用之,且可促其痈肿速消。1975年夏季,邻人刘某之妻李某某,产后数日又患乳痈。彼自产第一胎始,每次产后,右乳即生大痈,均未能消散,脓成切开,引脓方愈,其乳已四次动以刀镰。今第五胎产后不久,右乳又红肿疼痛,自念必将再受一刀。一日余过其家,其夫请余诊视。见其右乳红肿,横竖四块疤痕,尚留乳房,红肿处按之作硬,疼痛灼热,痛引右胁间。伴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此胃中积热,阳明气血壅滞所致。诊毕,李问:“可得消散乎?”余曰:“痈未成脓,尚可消散。”李闻言甚喜。遂拟小柴胡合白虎汤加瓜壳、香附、白芷、归、芎、银、翘与服,方中石膏重达3两。外用芙蓉叶、赤小豆共捣绒,敷于乳痈之四周,中留小孔以出毒气。服药一剂,外敷两次。肿痛即消。乳痈脓成,开刀引脓,本属正治,然其切口应与乳头垂直,呈星线放射状,方不致切断乳房络脉,导致乳汁壅塞蓄积,酿生乳痈也。前医未谙此理,随意切口,故致每次产后,皆生乳痈也。呃逆因于胃热者,石膏与理气药同用,疗效卓然。1966年夏,余做客表叔家,午餐,每菜皆辛辣戟口,食未竟,胃挛呃逆,呃声响亮,连连不断。至次日归家,呃仍未止,而胸膈间,已疼痛难忍。家中点豆腐常用石膏,即取鸡子大两块,打碎入锅,加鲜竹茹、紫苏梗各一把,橘皮一个,大火煎取药汁半碗服之,仅一口入胃,呃逆便止。杯未覆,病已愈矣。石膏因其性大寒,阳气素虚者不宜使用。其先并未重视,彼时正读张锡纯《衷中参西医录》,受其推崇石膏之影响,遇热证每重用石膏二三两,多者达半斤。先父见余如此喜用石膏,乃谓余曰:“石膏有凝滞心脏之弊,试观豆浆得石膏则凝结成块。其凝滞之力,可想而知也。故心脾肾阳虚者,以及年老体弱者,即便热证,亦当慎用。”后治一老妇,年60余,素有喘咳宿恙。1968年冬喘咳复作,动辙气喘,咳吐浓痰,舌苔黄腻。脉浮数,重按无力。作痰热壅肺论治,疏麻杏石甘汤加味,方中石膏用达二两。不意,仅一服,即现畏寒,洞泻不止。其子迅来招余诊视,见其畏寒蜷卧,重被叠盖,已泻清水数次,脉细无力。知是石膏为祸,损及脾胃之阳也,急疏附子理中丸以救之。自是牢记父训,谨慎用之。

华山论医 发表于 2014/9/12 16:49:07

学习了!谢谢前辈分享!在我印象中:小时候上火,牙龈肿痛,家人都是用单味石膏粉拌凉开水送服!所以家里经常存放有1小块石膏!

杏林醫 发表于 2014/9/13 17:55:49

学习了!谢谢前辈分享!

丹溪叟 发表于 2014/9/13 19:18:34

杏林醫 发表于 2014/9/13 17:55
学习了!谢谢前辈分享!

相互交流,不必言谢。

1968半夏 发表于 2014/9/14 16:51:16

所用石膏是生石膏还是煅石膏呢

丹溪叟 发表于 2014/9/14 17:41:18

1968半夏 发表于 2014/9/14 16:51
所用石膏是生石膏还是煅石膏呢

石膏以生用为好。

1968半夏 发表于 2014/9/14 18:19:25

谢谢楼主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4/10/28 22:07:14

      生石膏性微寒,绝非大寒!用时量宜重不宜轻,唯服用时稍量频饮,可留药力于胃,又可防药力直趋下焦。所谓大寒说法,系指患者本下焦寒凉用时又不懂用法导致腹泻,极易引起白虎未去又添亡阳!
      至于生石膏是否可以用于表证,需要特别注意生石膏之产地!生石膏之所以味辛,是因为内有微量含砷之化合物,此种生石膏用后患者过不久(大约20分钟)即出微汗。有时进货,生石膏并无此性,用时需酌加干姜。
      此见解,源于师门所传及鄙人自己临证切实体验。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4/10/28 22:18:07

仲圣白虎汤中粳米、炙甘草所起作用,即留药力于胃又可防药力直趋下焦。张锡纯悟此理,创白虎加人参以生山药代粳米汤。

丹溪叟 发表于 2014/10/29 15:16:33

家乡的梧桐树 发表于 2014/10/28 22:07
生石膏性微寒,绝非大寒!用时量宜重不宜轻,唯服用时稍量频饮,可留药力于胃,又可防药力直趋下焦。 ...


    石膏究竟是微寒或是大寒,古今本草各说不一。《本经》称“微寒”,《别录》称“大寒”,《本草求真》称“大寒”,《中药大辞典》既不称“大寒”,也不称“微寒”,而直接称其“寒”。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称其“大寒”,所以石膏究竟有多“寒”,至今尚未统一。
    先生说, “生石膏之所以味辛,是因为内有微量含砷之化合物,此种生石膏用后患者过不久(大约20分钟)即出微汗。有时进货,生石膏并无此性,用时需酌加干姜。”我就有点疑问了:味辛是因为含有“砷之化合物”吗?是“砷之化合物”有发汗的功效吗?有的“生石膏并无此性,用时需酌加干姜”,难道干姜也含有“砷之化合物”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悬壶杂记 29、石膏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