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辨证方法
浅谈中医辨证方法中医的辨证方法很多,有八纲辨证法、脏腑辩证法、气血津液辩证法、经络辩证法、六经辩证法、卫气营血辩证法、三焦辩证法、病因辩证法等。比较而言,我还是相信病因辩证法。病因,即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六淫、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瘀血、外伤等。不明病因,就很难治愈疾病。很多疾病,用病因辩证法之外的辨证方法,是很难确定的。特别是那些亚健康的人们,整天感觉不舒服,有毛病,又没有大的疾病,不影响日常的活动。去医院检查,尽管是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也查不出来哪里有问题,各种指标正常。但是,如果从病因来辨证,就一定能够查出是哪个方面的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就一定能够消除疾病。实际上,很多中医师不是这样,他们只熟悉和掌握很多辨证方法中的某一种,或脏腑辩证法,或气血津液辩证法,或经络辩证法,或六经辩证法,或卫气营血辩证法。他们能够辨明病位在哪里,知道哪个脏腑或经络出现了问题,但不清楚病因是什么。只知道气血不通或不足,而不清楚引起气血不通或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治疗起来药不对证,不知道究竟该用什么药。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把脏腑、器官、组织联系在一起。哪个部位出现病邪,必然影响本部位的气血运行。是什么病邪,就要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这就象水用土来堵、木用刀来砍、火用水来灭一样。药物进入人体,随着饮食、血液而运行。在无病邪的部位它会顺利通过,而在有病邪的部位,它会化解病邪。难道人们服用大黄后,大黄只能进入肠道而不进入血液?恐怕事实不是这样。总之,学习中医,辨证治疗疾病,应该把重点放在病因辨证上来。什么五行生克,你生我,我克你,你乘我,我侮你,这种文字游戏,永远也说不清。纵观各种经方、秘方、验方、偏方,都是针对病因而治疗的,而不是以五行生克而治疗的。 你不懂就不要误导众人,你都否认五行了,还谈什么辨证 Jake 发表于 2014/9/5 11:47
你不懂就不要误导众人,你都否认五行了,还谈什么辨证
任何理论,只有经过自己亲自实践,才能理解!如果把五行理解为辨证,可能过于狭隘了!
Jake 发表于 2014/9/5 11:47
你不懂就不要误导众人,你都否认五行了,还谈什么辨证
你首先不要说别人不懂,先问问自己懂得多少!
bjsx 发表于 2014/9/5 12:11
呵呵,不要误导我们初学者啊
理论问题上,兼收并蓄,不会有坏处!
Jake 发表于 2014/9/5 11:47
你不懂就不要误导众人,你都否认五行了,还谈什么辨证
会看看门道,不会看凑热闹。你只能来凑热闹!
学习中医有二个途径:
1、学他人成功的临床经验,自己则可照葫芦画瓢。即案例教学法。
此学法的好处是能较快上路,进入实际操作。
缺点则是不能举一反三,对不属经验的病症,便无可奈何。毕竟,究其人的一生,能获得的经验也会有限。
2、从中医原理开始学。
学懂了原理,其好处自不用说,能放之四海。
此法缺点也有:一是要花些真功夫学,不象学经验那样直观。二是当代中医学理论,似还有些东西,我们不甚明白。故需要个人钻研。
五行的生克乘侮,其实是中医指导操作的一整套有效程序,千万勿轻视了。 南齐云 发表于 2014/9/8 11:49
学习中医有二个途径:
1、学他人成功的临床经验,自己则可照葫芦画瓢。即案例教学法。
此学法的好处是能 ...
很对很对!是有切身体会的智者!
四月天1老师的这个思路对我来说是很贴切,我就属求医查不出毛病,就是整天不舒服,无论天气怎么变化,身体都有反应,只要有泠空气光临,头着二三天就有感觉,这种身体很痛苦,别人看着人还壮实,说不舒服没人信,,,,,,
以后还得多向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