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抽风不是风
夫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个人错治,乃古方误人。古人不止论病立方误人,立病名曰抽风,风之一字,尤其误人。又因此症多半由伤寒、瘟病,或痘疹、吐泄等症,病久而抽,则名曰慢惊风。慢惊风三字,相连立名,更为可笑,不但文义不通,亦未细察病源。若真是风,风之中人,必由皮肤入经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症可查。既查无外感之表症,古人何得着书立方,总言是风?其所以言风者,因见其病发作之时,项背反张,两目天吊,口噤不开,口流涎沫,咽喉痰声,昏沉不省人事,以为中风无疑。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搐,手足握固,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应不固津液也;咽喉往来痰声,非痰也,乃气虚不归原也,如不明此理,试看高年人,久病寿终时,或项强身重,或露睛天吊,或牙紧流涎,或痰声拽锯,或冷汗淋漓,一派气脱之症,明明显露。以抽风之两目吊、口味流涎,痰声拽锯,互相参看,则抽风之症,气虚无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以一气虚血瘀之症,反用散风清火之方,安得不错?服散风药,无风服之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服之则血凝。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散血亡,岂能望主!溯本穷源,非死于医,乃死于著书者之手。每见业小儿科阅历多者,绝不误人,因抽风古方不效,见抽风则弃而不治。亦有高手,看小儿现在之症,知将来必抽风,虽无方调治,亦必告知病家:此病恐将来抽风。何以知其将来必抽风?凡将欲抽风之前,必先见抽风之症,如见顶门下陷、昏睡露睛、口中摇舌、不能啼哭、哭无眼泪、鼻孔煽动、咽喉痰声、头低不抬、口噤无声、四肢冰冷、口吐白沫、胸高如碗、喘急气促、面色青白、汗出如水、不能裹乳、大便绿色、腹内空呜、下泄上嗽、肌肉跳动,俱是抽风之兆,前二十症不必全见,但见一、二症,则知将来必抽。其中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并所用之方,皆开列于后。若露睛天吊、不食不哭、痰呜气喘,病虽沉重,乃可抬之症;若天庭灰色、肾子上缩、或脉微细、或脉全无,外形虽轻,乃不治之症。
这是药方
可保立苏汤
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人气虚,口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
黄耆二两五钱生 党参三钱 白朮二钱
甘草二钱 当归二饯 白芍二饯 枣仁三钱炒
山萸一钱 枸杞子二钱 故纸一钱 核桃一个连皮打碎
水煎服。
此方分两,指四岁小儿而言。若两岁,分两可以减半。若一岁,分两可用三分之一,若两、三个月,分两可用四分之一。又不必拘于付数,余治此症,一日之间,常有用两、三付者,服至不抽,必告知病家,不可因不抽,遂不服药,必多服数付,气足方妥。
【方歌】
可保立苏故纸枣,朮归芍药参耆草,
山萸枸杞水煎服,一个核桃带壳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