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应用释义汇编之一
本帖最后由 茗德中医 于 2013/12/27 21:39 编辑【前言】小青龙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是非常重要的方剂,古贤近哲对其方意多有精辟论述,其在临床上如果应用得当,效如桴鼓,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得到开发和拓展,使我们看到了小青龙汤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现如今该方剂已制成了中成药制剂,在人们服用起来方便的同时,也大量存在胡乱服用小青龙汤的事实,这样既对疾病的治疗无意义,又浪费药材,实不可取。本人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近30年的医务人员,有责任与广大中医或民间中医工作者一起宣讲、解释中医,尤其是中医经典,希望这些努力能够帮助大家,仅此而已。【原文汇要】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0条);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1条);
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十二*23);
4、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十二*35);
5、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二十二*7)。【适应症候】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涎清稀量多,干呕。或头面肢体浮肿,或渴,或下利。或咽喉有噎塞感,或小便不利,小腹胀满。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紧或浮滑。【类证辨析】1、本证与大青龙汤证同属表里俱病之证,但所主各有不同,大青龙汤证热闭于内,表征为多,以不出汗而烦躁为特点。小青龙汤证是饮伏于内,外受风寒,里证为重,临床以咳嗽干呕为特点。2、本证与麻黄汤证虽同属表寒之证,但麻黄汤证以表实为主,其咳喘为寒束体表,毛窍闭塞,肺气不降所致,故咳吐痰涎清稀但量较少。小青龙汤重在寒饮犯肺,肺气不降,故其咳喘痰涎清稀量多。3、本证与太阳中风兼喘证相比,虽均有咳喘,但彼为太阳表虚兼证,有汗而无水饮内停。此乃太阳表实兼寒饮致喘,无汗而有水饮内停。故二者治法也不相同。【组成用法】麻黄(去节)3两,芍药3两,干姜3两,五味子半升,炙甘草3两,桂枝(去皮)3两,半夏(洗)半升,细辛3两。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3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4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方药功效】辛温解表、蠲化寒饮。(待续) 看到这个帖子就知道先生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中医学者,顶一个。 不敢当,多谢鼓励。 好!总结的相当好! 学习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