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2/5 22:31:43
大青龙汤,一般是严格的无汗。似汗非汗的情况,不要用
whyxys
发表于 2013/12/6 02:20:31
方一:葛根汤,表寒,+头后部痛
方二:麻杏甘石汤,浓痰涕,内热拥肺
w215894582
发表于 2013/12/6 09:33:23
我还是倾向于damaoyuyu讲的第一个方子是麻杏甘石汤,第二个为乌梅丸
经方治冬月重症感冒一例(答案已公布) [复制链接]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54896-1-1.html
参考水师的这个案例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2/6 12:47:32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2/6 12:48 编辑
今天晚上公布这则案例,突出的重点就是感冒应该是从六病的角度来治疗。还有讨论的空间。
yehai
发表于 2013/12/6 14:17:03
同意方一用麻杏石甘汤,恶寒,病邪在体表,咽痛,黄痰均表明肺热。
方二不知为何,期待水先生的指点。
小太阳123
发表于 2013/12/6 19:15:34
川贝枇杷膏陪小青龙就可以
osun
发表于 2013/12/6 19:41:39
对伤寒论理解得很浅薄,个人感觉该患者病己病入少阴,至少以少阴为主。当然,有同道认为是上热下寒的厥阴病而出方乌梅丸,也很有道理。少阴病分热化和寒化,该例病患虽有热象,但还是偏寒为主。畏寒,困倦,咽痛,方一,出方麻附辛,彻寒;方二,再散热,用辛凉的麻杏石甘汤。
damaoyuyu
发表于 2013/12/6 20:49:08
修正一下,水师特地问了“半夜醒过来,咽干咽痛吗”,加之患者嘴里咸痰口水较多,考虑此为有水气,方一选真武汤,水气既去,肺热明显,方二选麻杏石甘汤请肺热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12/6 21:27:24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12/6 21:29 编辑
《黄帝外经》云:“伤寒者,冬月感寒 ,邪入营卫,由腑而传于脏也”
冬月感寒的最大特点,就是表邪内陷容易化热。仲景称之为“伤寒热病”
用药要特别注意寒热并行。关于患者恶寒(区别于寒热往来),这个之前我就特别强调过是肝血虚寒,少不了辛温的药。再看患者鼻塞,喉咙痛,黄鼻涕这些,都是上焦心肺有热,因为心肺主降,是心肺气热所以不降。所以,方一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方二用乌梅丸。
参考这个案例的分析。经方治冬月重症感冒一例(答案已公布)
http://www.ngotcm.com/forum/forum-viewthread-tid-154896-fromuid-103751.html
有疑问,可以楼下提问。
essentis
发表于 2013/12/6 21:38:54
方二 乌梅丸 还是不能很好理解,怎么也不能从六经辨证看出是厥阴病啊。望水师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