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明 发表于 2013/8/25 12:12:44

“补肝汤和泻肝汤同时开到一起作用上又会不会起冲突互相影响呢?”   瞎讲讲:补肝汤--补不该漏的,泻肝汤--泻不该有的。。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8/26 20:14:47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8/26 20:15 编辑

回复 习明 的帖子

补肝汤,和泻肝汤,开到一起,不会冲突,附子理中汤,就是小泻脾汤和小补脾汤的合方,还有表虚的桂枝汤,和表实的麻黄汤能组合为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汤是补肝汤,小柴胡汤是泻肝汤,组合一起柴胡桂枝汤还能治大病。

血糖的平衡就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与拮抗的结果。

习明 发表于 2013/8/26 21:52:12

多谢指教。。

wjl812234 发表于 2013/8/29 18:09:03

个人见解:辅行决里的补泻没有提到针对阴还是阳,这里的补和泻也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补泻。辅行决里的补泻之法和至真要大论是有联系的。小泻脾汤和伤寒论四逆汤,小补脾汤和伤寒理中汤很有联系。仲景对白术有一种用法是治“大便硬”,我用生白术时往往打碎煎,汤又黏又滑,是不是可以润肠呢。所以,有些不是简单的阴阳可划分的了的,古人为什么没有提,这正是他们的高明之处。

dengtao610 发表于 2013/8/29 18:11:39

回复 wjl812234 的帖子

可是你不觉得有时候阴阳可能帮助辨症嘛,比如六味地黄和八味地黄,加不加附子和肉桂就可以从热于不热或者说阳足不足角度来考虑啊(前提是我理解阳就是能量或者说热量,而阴就是指液或者保存能量的物质)

zx_51553 发表于 2013/8/31 15:25:40

回复 水中火 的帖子

那么想请教下,<辅行诀>里面的,阳进为补,阴退为泻该怎么理解呢?

杏林醫 发表于 2014/8/27 18:08:15

辅行决里的对各个脏的补泻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就是這麼簡單,不要想得太复雜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09:47:20

杏林醫 发表于 2014/8/27 18:08
辅行决里的对各个脏的补泻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就是這麼簡單,不要想得太复雜

那么,辅行决里面虚实的定义是怎么样的呢?实,是里面长东西了吗?
小柴胡汤在辅行决里面是小泻肝汤,泻肝脏的什么?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10:23:16

zx_51553 发表于 2013/8/31 15:25
回复 水中火 的帖子

那么想请教下,里面的,阳进为补,阴退为泻该怎么理解呢?

阳化气,阴成形,说的是阳动阴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阳表征功能性的(气),阴表征物质性的(形)。
某一内脏虚了,直接表现就是功能弱了,那么需要补;某一内脏实了,但是功能并没有因此而增长,多出来的物质就需要泻。
不虚不实,内脏就是正常的,阴阳平衡。
虚,就是原有的阴阳平衡打破了,在低层次上再次平衡,但表现出来的功能变弱了,其实物质也变弱了,只是古时的科技条件看不到。
虚,并不是说功能和物质同步减少,必定有快慢的差别,功能减少快,后世称为某一内脏阳虚,物质减少快,就称为阴虚,当二者在低层次再次平衡的时候,总体表现就是虚。虚的整个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层次的阴阳不平衡,第二个阶段是低层次的阴阳平衡,这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可分的,所以补的时候,往往是补泻同时进行,补大于泻,泻的时候也是补泻同时进行,泻大于补。生命体本身就是动态平衡的,有进有出,这就要求补泻必定同时进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辅行决补泻的一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