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6/19 22:24:21

原文中本来是有图的,可是在此粘贴时却没了。

追医迷 发表于 2013/6/20 15:29:19

古方的一两是现在的多少克,这个说法还是很多的,没有定论。
再说,不同时代、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干燥程度的中药,其药效差别也很大,重量差别也很大,如何一概论之?

畅游天地者 发表于 2013/6/20 17:09:16

学习了,能够用到真处才行。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6/20 17:41:07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五四后西方文化的涌入,迅猛而起的彻底否定自己的作法,没人学习老祖宗的东西了,更不要说研究了,能知道的有几人。我也一样,不是从网上看到的,真还不知道这些。愿高手多从先人朴素的思想中挖掘我们中医的精髓。

仰望杏林 发表于 2013/6/20 17:46:57

药量的单位是两也好,是克也好,我觉得一个方子中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很重要。

自在之心 发表于 2013/6/23 07:50:10

回复 追医迷 的帖子

跟据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考证,汉代的一两等于现代的15.2克,可以自己去搜索相关的资料

黄明峰 发表于 2013/6/23 16:47:54

分析得有理,赞!

zonedrfox 发表于 2013/6/26 21:50:28

有趣,学习学习,看来 数 真的是有生命有能量的。

追医迷 发表于 2013/7/29 11:21:03

回复 自在之心 的帖子

关于这个度量衡,我真的很疑惑。桂林古本的《伤寒论》桂枝汤,用桂枝和芍药各三两,按照楼主的说法,岂不是要各45克了?

自在之心 发表于 2013/8/9 06:51:38

回复 追医迷 的帖子

这个份量确实比较糊涂,经方的秘密就是这个份量,有人说仲师是鲜药的份量,还有说古之一两为今之一钱的说法(彭子益),其中又有说法伤寒论里面的份量是3份,故再除以3,则45克变成15克,感觉这个份量和辅行诀用药法药的份量就比较接近了。不过实际临床还是以病家的状况来定,使用经方的时候,为了保证比例,我一般用原方份量或有时候会乘15再除以3,然后按照要求煎药,只是把煎好以后的药汤,以病人的状况进行份量的调整,有时煎好一副药,小朋友可以用两天,效果还不错。张锡纯也说用药份量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还有我认为比例尽量要符合伤寒论里的原方。这是我的经验,不知道对不对,请各位同道指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一文,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