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徒弟”碰上“古中医”:难并快乐着
“好似羽毛浮在水面上。”今年33岁的法国人马修第一次听中国老师这样形容中医脉象中的浮脉时,差点儿“找不到北”。现在,他碰到的类似麻烦变少了。“中医老师会告诉我,每分钟脉搏超过60次是迟脉,每分钟脉搏超过90次是数脉。”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就读中医专业的马修说:“这样的表述更标准化,有助于我理解中医的奥妙。”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被誉为中国“国粹”,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这门古老医术。与马修的境遇相似,许多“洋徒弟”都是感到“难并快乐着”。
29岁的韩国人朴惠英是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朴惠英的父母都是西医,但她却对中医情有独钟,在她眼里,一些西医无能为力的病症中医不但能够治愈,而且便宜没有副作用。
然而,要搞懂脏腑经络、阴阳五行这些中医学说,并非一件易事。为了掌握人体361个穴位的治病原理,学习针灸的手法、分寸、深浅和效果,朴惠英干脆把自己当成“小白鼠”,常常在自己的胳膊、腿上试针。
语言不通,也是这些“洋徒弟”头疼的问题。因此,很多人在接受正规的中医学习之前,都要参加一段时期的中文培训。
家住印度海得拉巴的纳威选择来中国留学,一度很担心语言障碍。幸运的是,这个顾虑在入学后很快被打消:他所就读的天津医科大学国际医学院采用全英文授课,可以通过老师的翻译了解中医技术。
“中医在印度很有名,今后我会利用在中国学到的中医知识,去治疗印度的患者,让他们了解中医的疗效和作用。”即将学成归国的纳威说。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傅萍认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中医爱好者来中国留学,希望通过接受系统的中医专业教育,回国开办中医诊所,或与当地传统医术相互补充。
据一项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外中医医疗机构已达5万多所,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曾提出“两个70%”的概念。他说,现在在国外执业的中医师70%是洋中医,中医服务的患者70%是外国人。
但由于中药药品身份得不到认可,在很多国家,中药只能当成食品类,中医诊所不能开药,这也给“洋中医”的行医带来限制。
“中草药真的很奇妙,比如一些又苦又涩的草我们认为不能吃,但实际上却是清热去湿的良药。”英国人理查德曾在辽宁学习中医,现在卡迪夫城有自己的中医诊所。理查德说,不能开中药,让他有些遗憾。
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促进国际社会认知和应用中医药。
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由中国政府提议的《传统医学决议》,鼓励和敦促发展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团体会员加入了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现代中医正在向规范化、具体化、国际化努力,这有利于海外接受中医,传播中国的医学文化。”湖北省中医院临床实训中心主任何敢想说。
现在,“洋徒弟”马修会使用朋友们听得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中医,“周易、阴阳法国人是不懂的,但我会告诉他们,人体就像四季变化、树叶发芽凋落一样存在规律。”
每次寒暑假回到法国,马修会给身患中风的父亲进行针灸或按摩穴位,会通过做饭向朋友介绍中医食疗,告诉他们哪些食材可以补肾或补血,朋友们都很感兴趣。
“如今在法国,中医医生越来越多,我希望本科毕业回国后开办中医诊所,有空的时候,将中文的中医学基础教材翻译成法文,让更多人了解这门神奇的东方医术。”马修说。
作者:李惊亚 邵香云 李克瑶 李劲峰
来源:新华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