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明 发表于 2013/5/15 12:38:15

:)学习了,谢谢……

客在门 发表于 2013/5/15 15:42:24

本人 于老年病 更看重 养正 ,此虽见效慢,合乎延年益寿之理。参考方如 张锡纯 既济汤 ,更有 傅青主 不用附子 用巴戟天 。不知先生 怎样看?

水中火 发表于 2013/5/18 20:13:44

回复 客在门 的帖子

你肯定弄错了。傅山是善用附子的。

八分贝 发表于 2013/5/28 10:18:53

回复 damaoyuyu 的帖子

请教水师,辛味药可以泻脾,但也可补肝,岂不又间接地使木火旺盛了呢,此处有疑惑,请水师解惑          辅行诀中说辛味药可以泻肺而非泻脾,辛过则伤脾。

xihuangzhongyi 发表于 2013/5/28 11:43:14

回复 八分贝 的帖子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辛泻脾通肺气。先生再看看辅行决。

damaoyuyu 发表于 2013/5/28 15:47:07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

同意!

xihuangzhongyi 发表于 2013/5/28 16:05:55

回复 damaoyuyu 的帖子

治病用药是为了纠偏扶正调和五脏使阴阳平衡。中病即止,过则为害。饭吃饱了再吃还会撑坏人呢,对吧。

八分贝 发表于 2013/5/28 19:09:09

xihuangzhongyi 发表于 2013/5/28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八分贝 的帖子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辛泻脾通肺气。先生再看看辅行决。

刚查了下,是我记忆错误,谢谢指正。辛可以散肺,而不是泻肺。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lanhaicx 发表于 2013/5/30 05:04:02

思路不同罢了 附子肯定是热 补肾水之火的
肾阳升了 脾脏才可以阳升
干姜补脾阳 炙甘草合中土

泄脾汤 的意思 是 脾主湿 湿太多了*寒湿——太多了 所以要泄
湿 用燥来去 所以有了泄脾汤
如果治腹中胀满(中土湿),干呕不能食,欲利不理,或下利不止者兼顾下痢
就是四逆汤加黄苓黄芩大黄芍药就是大黄附子汤来泄 同时防止误下 用泄心汤补救 防止
下陷胸 (个人理解)

反之小补脾汤 就是理中了
以甘补之
甘草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人参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
白术        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
干姜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

辛甘发散=阳 所以补的是脾和胃阳哦 !这样解释就明白多了

lanhaicx 发表于 2013/5/30 05:05:27

苦温又化湿哦!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经方治满嘴疼痛一剂知(附子泻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