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6510 发表于 2014/9/22 19:13:15

皮肤病或许有两类情况,一是肺机本身病变,故有所主之皮毛发生病证;二是其它生机,包括肾机(肾胱)、脾机(脾胃)、肝机(肝胆)、心机(心脉)发生病变,身体自治机能尚强,排病外出,或者叫托邪外出,而发生病证。考虑到这两类不同的情况,将皮肤病证,统统称为“皮肤病”似有不妥。正如先生以乌梅治肝而解“皮肤瘙痒”之证。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4/9/23 12:53:54

huangweil 发表于 2014/9/22 18:18
这是我奶奶的皮损照片

谢谢您的关注与信任!

您祖母的皮肤病皮损照片不能很好的帮助明确诊断,根据症状似可试用经方泻心汤加甘草、阿胶:生大黄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生甘草12克阿胶9克(烊化),7剂,水煎服。黄连要挑出来打碎以便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

由于您祖母年事已高,网诊四诊不全,处方仅供您参考。医疗有风险,服药需谨慎!

过客 发表于 2014/9/26 18:03:58

颠覆传统了?还有中医理论内吧?这个只不过用了扶正驱邪而已。但如果皮者有风湿相结的吗用你这个方就惨了……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4/9/26 21:47:57

本帖最后由 励杏老人 于 2014/9/27 19:32 编辑

过客 发表于 2014/9/26 18:03
颠覆传统了?还有中医理论内吧?这个只不过用了扶正驱邪而已。但如果皮者有风湿相结的吗用你这个方就惨了… ...

首先:颠覆传统可能有,回归经典却不尽然(确有标题党之嫌疑)!对于经典之作必定有鄙人的误读,一家之言而已! 传统的中医只是看到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而演变出“辛刚发散、祛风止痒”法,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灵枢·终始篇》:“痒者,阳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虚邪之中人也,洒晰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

其次:《乌梅口服液》方扶正可能有,有驱邪吗?邪在哪呢?鄙人始终没有找到!

再次:鄙人帖子中有说皮肤瘙痒性疾病属风湿相结证型的也要用《乌梅口服液》方吗?

最后:皮肤瘙痒是大多数皮肤病共同的主诉,囊括了太多的皮肤病,绝对不可能用《乌梅口服液》方包打天下!在临证时,鄙人会根据皮肤瘙痒性疾病不同的皮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鄙人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时最少有《乌梅口服液》方、《菟丝子口服液》方、《生地黄口服液》方、《乌梅桂枝人参口服液》方、《茵陈蒿口服液》方、《乌梅连轺赤小豆口服液》方、《泻心口服液》方、甘草泻心汤去大枣加阿胶方、《薏苡竹叶口服液》方、(吴鞠通先生)加减黄连阿胶汤……分别予以治疗;有明显表证时,鄙人也会试着诚惶诚恐地用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医者以愈病为职,原不必有门户之见。信不诬也!

过客 发表于 2014/9/28 17:45:55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4/9/26 21:47
首先:颠覆传统可能有,回归经典却不尽然(确有标题党之嫌疑)!对于经典之作必定有鄙人的误读,一家之 ...

标题党是你写出来的。颠覆传统与回归经典。这个本身就严重矛盾。不说这个。其次:《乌梅口服液》方扶正可能有,有驱邪吗?邪在哪呢?鄙人始终没有找到!--不知道你怎么理解扶正驱邪的呢?

再次:鄙人帖子中有说皮肤瘙痒性疾病属风湿相结证型的也要用《乌梅口服液》方吗?--一方对一症,你没有说到相关的症就让人误认为所有“痒症”都适合用!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4/9/28 21:03:10

过客 发表于 2014/9/28 17:45
标题党是你写出来的。颠覆传统与回归经典。这个本身就严重矛盾。不说这个。其次:《乌梅口服液》方扶正可 ...

呵呵,试举一个最不恰当的比喻,桂枝汤证用麻黄汤是医师之罪还是仲圣之罪耶?

326499382 发表于 2014/9/28 21:09:26

励杏老人 发表于 2014/9/26 21:47
首先:颠覆传统可能有,回归经典却不尽然(确有标题党之嫌疑)!对于经典之作必定有鄙人的误读,一家之 ...

老师:什么时候能出本大作呢?

王玉忠 发表于 2015/1/13 19:27:06

好文

五叶草 发表于 2015/8/28 11:01:52

支持励杏老人

五叶草 发表于 2015/8/28 11:09:23

回去尝试一下《乌梅口服液》方剂!
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查看完整版本: 颠覆传统, 回归经典止痒系列方之一:我的第一个国家发明专利《乌梅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