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c993 发表于 2013/3/17 16:15:02

回复 ysht1083 的帖子

灵性的感悟关于灵性一词似乎有多种称谓,佛家叫灵性,道家称灵根,气功家说灵气,医家以神论之,现代人谈为心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此仅谈点个人看法,以供商榷。定义为灵性、灵根也好,命名为灵气、神、心灵也罢,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在此权且统称之为灵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家在养生健体实践中都把心智开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即放在首要位置,其各家对应心智的名词正如上述所列,如果我们从灵性的物质成因角度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灵性就是人的天性,人体授之于父母,秉承于天,就是说人体来源于父母精气血和灵气等物质基础,同时人体的孕育形成也是在大自然的能量场的圆融和谐统一中进行的,大自然的神识或说灵根(包括来自父母的大自然的灵性)也同时根植于体内,现代人把它叫做生命全息性,即能够感悟或感知一切的能量物质称之为灵性。无论众生(人类),还是佛祖道祖,他们都是宇宙自然之产物,大自然的能量(场)圆融了一切,含裹四方,无论古今与未来,当大自然的精灵之气作用于人体时,也同时存在于人体之中,在人体之中,可以将其称之为灵性、灵根,或者说叫菩萨、自性、佛性、天性、神识、心灵等称谓。灵性的觉醒实际上是不被人的识神或者说知性所蒙蔽,当人的知性放下或者说解脱时,人的灵性就得以充分的显现出来,就是人性返还于天性,就是人源自于先天的神发挥了作用,可以说为一灵独显。那么怎样理解灵性的功能,也就是神的功能呢?按照时间的顺序考虑,在宇宙万物形成之前,经历了先天五太的过程,在最早的太易阶段就有了神,问题是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神”,任何的物质都有它的发展变化方向或者趋向,都有使其发展变化的源动力,就是任何的物质都有产生源动力方向的能量源体(场),这种产生源动力方向的能量源体(场)就是神,这种神(能量源体、场)不仅包括了物质发展变化信息、还由于物质的各种能量源体(场)的交融而涵盖了物质的全部信息,也就是这种能量源体(场)具有全息性。而这种全息性正是各种物质能量源体场的相互交融的结果。从先天五太到宇宙万物的形成,从无形物质到有形物质的产生,都是宇宙能量源体(场)发展变化的结果,宇宙能量源体(场)依然存在于万千事物之中,所以说人体具有全息性。可见所说神、灵性等实际上都宇宙能量源体(场)相互交融时而产生的全息性的显现。所说的心灵的觉悟或者说灵性的飞跃不过是减弱人的知性(主观意识),让人的自然能与大自然的能量源体更好的交融,进而促进人体中的宇宙能量源体(场)与宇宙能量源体(场)交感、和谐、统一。并通过全息性的显现达到对自然规律、生命规律的再认识,尤其是对无形物质运动规律的再认识,实现对有形物质世界和无形物质世界的全面整体的真实认识(或者说真实感悟),进而达到生命体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的和谐统一。实现生命体的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的和谐统一的关键在于心灵的觉悟或者说灵性的飞跃,在不断实践中再现有形物质世界和无形物质世界的全面整体的真实。心灵的觉悟或者说灵性的飞跃是途径或门径或法门,心灵的觉醒实质上就是实现从人性向天性的转变,再现真实是修炼的结果或目标。心灵不觉悟,就无法再现真实。佛祖所说的真实并非指当前的现实生活,他说的真实是宇宙自然的本体,灵性的飞跃不仅仅是认识人生与社会,更重要的是认识自然与宇宙,从而将人纳入到宇宙自然的大系统去感悟人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圆融统一。就实现心灵的觉醒而言,实际上讲就是心念的放下,精神世界的解脱。人体场与自然场的交融程度受心理活动的影响最重,正如一个人心绪烦乱非常疲劳一样,好好睡一觉,醒来时恢复了疲劳精神焕发,实际上是当人的主观意识的强度减弱时,人体的自调性增强,与自然的交感能力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增强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人的灵性在潜在的发挥作用。灵性的觉醒实际上就是人积极主动地减弱人的主观意识的强度,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灵性发挥作用;尤其是人对自然和生命体(人类)的物质交融关系的理解程度大大影响了人的灵性的发挥。道学所说致虚极,守务笃等等都是让人们尽可能的放下人的主观认识,重视并深刻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看待和审视自己怎样站在自然发展规律的角度上,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展人体(精神和物质)的机能,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处理好人的有形之躯与无形之体(气)与自然的和谐,并得到更好的发展。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物质辩证关系的认识程度和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影响,才倡导修心,不必介意于大千世界的生生灭灭,减少人的生命体尤其是无形之躯(气)坠入尘世纷争中消耗严重,尽可能发挥无形之躯(气)应有的机能,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培植善心,积善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谐的自然环境及健康的心理环境。更深层的意思是以天为天,人体是自然的和谐的组成部分,人的心境圆融自然,人的神识畅游于宇宙自然之间,让后天返先天。让人体(包括躯体、精神、气等)的生命规律符合于宇宙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人体场与自然场更好的交融,使人体之气(包括能量)与宇宙自然之气(包括能量)更好地交感圆融,进而增强人的生命力。只有不断修炼自己,才能真实地再现物质世界的本来面目,才能真实地认识或者感悟宇宙的发展规律,处理好人与宇宙自然的物质、能量、场等和谐关系,处理好人的本体与宇宙自然本体的相互关系,包括物质、能量、场、神识等等方面的关系,使我们成为宇宙的和谐组成部分。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17 18:12:39

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佛家、道家所说的虚、空、静、超越等其实就是让人回到先天的去感悟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的状态。

zlc993 发表于 2013/3/30 08:10:47

泽灵 发表于 2013/3/6 23: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与非得統一"? 如何統一? 統一以後豈不不辨是非了? 佛可是非常是非分明的。

   泽灵先生:   佛学所说有与无、空与色等实际上都是基于人们的认识角度提出的辩证认识观念,有即是无,无即是有,非无非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非空非色,是佛祖基于对宇宙自然的整体认识的感悟提出的,目的在于让人们放下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问题的角度,减弱人的视觉、听觉获得信息的强度,不拘泥于有形有象的认识,通过“心”去感知、感悟世界的无形无相的一面,从而改变人们认识宇宙自然、人类的角度和方法,就是放下人的视觉、听觉等获得信息的常规方法,改为人的心神(灵性)与宇宙自然之神交感交融而获得信息的特异思维方法,就是用天性代替人的知性,天性就是宇宙自然之神。   从通常人的角度来看,有就是色,就是肉眼可见或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测知的有形有象的物体,无就是空,就是不可见的无形无象的物质。从佛学认识角度看,有与无,色与空是对立统一体,是建立在宇宙自然乃至一切的整体角度认识物质世界,更侧重于对无的认识和理解,因为不同的有各具特点,而无更具有统一性和圆融有形和无形的特点,禅的静默实际上就是体会无的圆融性和统一性。佛学的否定之否定阐释方法就是让人们建立全局意识,尤其是放弃人的主观意识,从无主观意识状态感悟自然的真实。其感悟方法就是天性的启悟和回归。    不知是否确切?

泽灵 发表于 2013/3/30 20:19:09

zlc993 发表于 2013/3/30 0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泽灵先生:   佛学所说有与无、空与色等实际上都是基于人们的认识角度提出的辩证认识观念,有即是无, ...

不對呀,無是無,有是有,怎麼對立統一? 佛教不是邏輯游戲,玩玩否定或否定之否定,或強詞豪理硬說無就是有。佛法是要實際面對生死,解決生死問題,靠玩這些游戲,能出生死嗎? 靈性是背後的道理,本來就不存在對立,根本就不需要去"對立統一"。佛教說的"空"也不是無。總之,毛病太多,我沒時間一一例舉。您自己想得太多,理解卻還沒到位。還是多想想如何解決生死問題,以生死問題為核心來學佛,比這樣漫談有實際意義得多。生死問題有著落了,再研究實相問題更為穩妥。

這也回答ysht1083如上之貼。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31 13:33:40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佛学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如果能解决生死问题或者说学佛就能长生,佛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地球上得人早就满了非掉下去不可。其实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只不过方式和境界不同罢了。佛学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学说,释迦牟尼涅槃时说:一切法皆是非法非非法。是不是否定、否定之否定?佛学是伟大的人生哲学,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哲学。人类只有认识自我,超越灵魂之灵魂才能达到圆融。

泽灵 发表于 2013/3/31 21:34:31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3/3/31 21:50 编辑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31 1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佛学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如果能解决生死问题或者说学佛就能长生,佛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地 ...
這是需要了解的常識問題,時間不多,只能略說,剩下的兄弟你自己得去補課。

1、生死問題: 佛教不是要讓現前的這個皮囊不死,實際佛說這個皮囊不能不死。但是靈性沒有生死、沒有變異、沒有增減,故人人本來生死死生,只是來來去去,本來實無生,亦實無死,只是夢幻般來去。此中並沒有肉體或靈性被無中生出來過,無非只是生死是否自在來去問題。人人皆有機會生死來去自在,只是方式不同,法門不同,根器不同,作法也不同。羅漢證有餘涅槃道,捨此身而證有餘涅槃,不入生死而證涅槃,但能自度,不能度人。菩薩分證無餘涅槃,證無餘涅槃者,處生死中即無生死,凡夫見其有生死,而實際無生死(證實相離幻相故),故菩薩能自度,亦可度人。佛為菩薩道之圓滿,全證無餘涅槃。又佛法中的特別一法,是淨土法門,乃以法門不思議力合眾生本具之佛性和佛德,使凡夫直入諸佛之無餘涅槃境界,是佛法中最不思議的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知,一切九界有情皆以順信得入此門。

一切解決生死問題的關鍵在"自在"和"離幻"兩義上,不在能否留住這個皮囊。世間不少修道人企圖留住皮囊,在佛法中說為非正法,以其最終不得"自在",也不能"離幻"。凡能自在或離幻者,皆不被身體所拘束,故不必在乎此身之生滅去來,這才叫解決生死問題。兄弟你所說的,是部份道士所為,企圖不死,貪念臭皮囊,既非道家的清淨無為,更不是佛家解決生死之道。

2、金剛經的格式是: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請記住佛說法的這個格式,再去仔細研究佛到底在說什麼。如果是你說的邏輯游戲,我看不出實用意義,更看不出"偉大"在何處。千年來人們推崇金剛經,不可能就為這樣的邏輯游戲。

佛說法是應眾生之迷情而說法,此法本身應眾生思維而有,眾生順此思維而入道,道者即眾生之靈性,而佛法是入道之路標。靈性是眾生見聞覺知(包括思維)之性,包括一切能見聞覺知之能力和所見聞覺知的境界,通在其中。靈性本身超越了一切思維本身,一切思維本身不能達,故佛說佛法者即非佛法,這就好比說: 路標不是路。楞嚴經舉例說,如人用手指指月,手指本身不是月,目的為了見月。佛說佛法即非佛法者,是告訴學人應離指而望月,離指望月,這才叫佛法(是名佛法)。若著在指上,則不見月,無指也不見月,唯順所指處,離指而見月,是名佛法。兄弟你跑到手指上大作文章,玩起手指非手指非非手指的游戲來,謬乎? 趕快離指望月吧。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31 22:05:10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佛法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地,是圆融,是感悟是灵性的感悟,本来圆融何须手指,原本虚空何来月也。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31 22:16:46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生是死的继续死是生的过程,生死之不过是意识的表象,灵性的超脱才是真修行。

泽灵 发表于 2013/3/31 22:20:59

ysht1083 发表于 2013/3/31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佛法不是用语言能表达清楚地,是圆融,是感悟是灵性的感悟,本来圆融何须手指,原本虚空 ...

佛法說得一清二楚,只是學人懂不懂。"離指望月"是比喻,還要龜毛一番嗎? "本來圓融"說得輕鬆,問題現在不圓融嘛! "原本虛空",問題現在不虛空嘛! 況且執著原本虛空是執空外道,不是佛法正義。兄弟,能否拋掉這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浮談,有何意義? 楞嚴經到底讀了沒有?

ysht1083 发表于 2013/4/1 08:55:09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真如本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学的制高点 杨世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