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与津液
痰饮与津液,很多人难以区分因为都属于人体内的水分,医书讲饮食入胃化成营养【就包括津液液体】人体内水分可以是津液血液,而人体出现问题不能把营养转化成津液就会成痰饮,还有叫痰湿的,中医治疗痰饮痰湿一般是调理脾胃,用药也都是燥热化湿除痰的,一般高手运用的都不错,但是像我这样的入门级就非常难以运用。用了燥热化痰药病人就上火伤津液,用点补津液的病人又痰饮增多,怎么也不能平衡好痰饮与津液的关系,都说五脏六腑都能生成痰饮,但是用药了一样难以平衡,我学习医学中治疗最成功的痰饮案例就是我自己,几年前我只要感冒就会呕吐然后狂吐痰,痰吐不出来就憋的呼吸都吃力,一吐就是一大口啊,一天吐个无数次,那滋味就感觉是没有希望一样,当年不明白中医,什么化痰药消炎药输液全用了不管用,不管怎么折腾这个痰没有半个月是不带好的,
而且经常感冒,然后感冒就吐痰,天天喉咙里呼噜呼噜的年轻轻的好像一个老头子,去医院折腾也是输液,那几年啊我真是没有少输液啊,就这样过了好几年,后来我想在这样我就完了,于是去书店找健康方面的书看,后来慢慢的我感觉我这是脾湿脾虚而生痰饮,于是我就买了号称健脾第一药方的补中益气丸吃,是中成药,我坚持吃了有大约20多盒,吃完没有什么感觉【后来可能是里面的柴胡升麻升提太过,造成我差点归西,这是后话以后在说】,但是自从我吃完这些补中益气丸后我既然一年没有感冒。
这是好几年都没有过的,而且感冒后就是难受喝水出汗就好了,也不有痰了,也不呕吐了,以前我最害怕感冒【其实感冒难受到没有什么,我是害怕感冒吐痰】,现在好几年了偶尔感冒也是两天就好,就这样我喜欢上了中医技术,自学中医有几年了东一头西一头的胡乱的学,这些年来亲戚朋友的小问题我也是解决了不少,当然了大问题我不敢搞因为我现在不是中医,后来有网友说我一定要系统的学习才可以,于是我看中医四大经典,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学习的越是深入就感觉自己胆子越小,而且发现自己的技术退化的非常快,越是深入越是感觉中医不是普通人能学习会的,必须是国学非常好才行,还要学习周易和很多经典,现在感觉有点冒汗啊呵呵,就比如这个痰饮,如果是以前我开药方就管用,也不想什么过多的理论,但是现在治疗个痰饮我是前思后想啊,把理论想了一大堆提心吊胆的开出药方,也是不但不管用还出现了不舒服的相信,我这个郁闷,是不是我与中医没有缘分啊?真是学习的越多思想越乱,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走过来的
身有同感。我最早看《四圣心源》觉得挺简单的,后来又看了黄元御的全本、张锡纯的《医学中衷参西录》、刘渡舟的伤寒论,越看越觉得中医复杂,不同医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都有差别。看了那么多,到最后还是一知半解,很糊涂。经常回头看之前看过的东西,发现很多东西自己并没有理解,还是挺复杂的。
这应该算认识事物的必经阶段,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起码我们现在都在中间的阶段了。 自己弄复杂了,中医就是一个升阳和下阴,阳升水自化,还有什么痰!阴下寒自去,凝从何来 回复 nnhqg693 的帖子
多遇到点病人你就不会这么说了:L
现在不是中医 发表于 2013/1/15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痰饮与津液,很多人难以区分因为都属于人体内的水分,医书讲饮食入胃化成营养【就包括津液液体】人体内水分 ...
暫時現象,每個人都會經歷,挺下去。
要精于诊断才行。没修成道的人(无望气本领)只有通过脉诊才能确认看病思路了。好好读黄元御的脉法才行。 治病越来越胆小,是因为知道的越多,就发现自己原来懂得的太少。经历太多的东西,你就不敢随便莽撞。多思考,会有开悟,忐忑的日子就会过去。 同感 以前自己照着中药表就开药 没效果就换 现在都不敢吃了
《脉论:二十年后方为医》 里面讲得很平实 自认为有伤寒论的风格
和台湾陈建元的药王脉学有相通之处 但他把话说得太实在了 扒了很多人的衣服 需要翻墙才能看到
《相濡医集 李士懋》里面的内容也很精彩
学习中。。。
回复 nbwonder 的帖子
《脉论:二十年后方为医》
定 价:¥23.00
作 者:王敬义 著
出 版 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4-1
[*]版 次:1
[*]
页 数:442
[*]
字 数:340000
[*]印刷时间:2009-4-1
[*]
开 本:大32开
[*]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
I S B N:9787801746368
[*]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1.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每个相合脉的脉理、推断出病理变化、推出临床表现、作出临床诊断。这样脉学便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再不是一盘散沙。
2.通过脉象分析,先作出西医诊断,然后使用中医基础理论分析,再进行辨证论治。此前,尚无此研究。
3.首先提出豆实脉、尖峰脉、筋脉、颤脉、离脉、空脉、恶露脉等7个新的脉象。
4.在《脉论》里对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糖尿病、心肌供血不良、心绞痛、心脏扩大、胆囊炎、胆石症、高脂血症、前列腺疾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疾病等等,都有具体的脉位归属和具体的脉象特征,在此不能一一论述,请读者仔细阅读各个章节。
目录
第一部分 脉学基础
第一章 脉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脉学的学习方法(脉学三步曲)
第三章 脉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 正常脉象
第五章 二十八异常脉象
第六章 脏腑、六淫、气血津液对脉象的影响
第一节 脏腑对脉象的影响
第二节 气血津液对脉象的影响
第三节 六淫对脉象的影响
第二部分 论二十八脉
第一章 浮脉类
第二章 沉脉类
第三章 迟脉类
第四章 数脉类
===========================================
淘宝上有,是这个吗.
补中益气丸健脾的药效一般而已吧,主要是补中上焦气分的,要健脾要看补脾气还是脾阳,不一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