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灵
发表于 2012/12/30 01:37:22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29 17: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好,尽管一些术语我不是很明确,但确实我是一直上面燥热的症状,两年多了,一直没有好。最开始是嗓子发 ...
這毛病屬於中醫中的常見病﹐是厥陰不升﹑少陽不降﹐整個中焦樞軸不轉﹐需要溫下和涼上的藥並用﹐同時加入調中焦脾胃氣機的藥。常常厥陰不升﹐病在太陰﹐少陽不降﹐堵在陽明﹐故需脾胃肝膽等同時調理﹐必須溫涼藥並用﹐但又必須確定溫藥走的是下焦﹐涼藥走的是上焦。一般柴胡劑作基礎方加減﹐對此類問題很有效。 前面的醫生﹐用寒藥不顧下焦之寒﹐越用寒藥致使厥陰越不升﹐陰津上奉越少﹐故越清熱﹐口越渴。再來的醫生一味用熱藥﹐熱藥如果用得正確可以提升厥陰﹐但是可能沒有顧及少陽的不降﹐需要清潤上焦和降胃的藥沒有用上﹐上熱會加重﹐如果沒選用正確的熱藥﹐後果更壞。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30 09:02:48
本帖最后由 希望之旅途 于 2012/12/30 09:03 编辑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是这样,估计就是一直用药不是兼顾,顾头不顾尾,所以才这么难搞的。不过后来有些兼顾了,比如:
9.10黄芪45,炙甘草20,桂枝20,白芍30,五灵脂10,生麦芽25,龙骨牡蛎各20。功能:补脾气,敛阳气。腹胀加重一些,腹泻。效果不理想。9.15乌梅丸大便成形,偶尔反复。效果不明显。9.29方子变化,以前按照下焦寒治疗,现在怀孕是中焦寒热。柴胡45,黄芩15,桂枝30,赤芍30,厚朴20,炙甘草25,半夏30,党参20三付2012.10-04上面的三付药(柴胡45,黄芩15,桂枝30,赤芍30,厚朴20,炙甘草25,半夏30,党参20),服用后感觉腹涨加强,肠鸣多,排气多。继而有腹泻症状,一天一次。好像内气下行遇阻,导致不少气流回逆,有阻碍进食的,有阻碍呼吸的,也有使咽干咽痛的。-----------吃饭略好一点,以前经常吃一半就赌上气来,最近能多吃一些医生脉诊后,主要发现左手脉象有扶起的意思但我感觉脉象好像变化不大今天方子减小了计量柴胡30,黄芩10,炙甘草20,半夏30,党参20)三付-------------2012-10-07上方感觉中焦开始疏通,那个位置肠鸣多一些,堵涨感缓解一些,但是中下腹涨感大。头也昏沉沉的。吃饭情况略好一些今天方子加了三味柴胡30,黄芩10,炙甘草20,半夏30,党参20,加干姜20,桂枝30,升麻20.效果:吃饭逆气的感觉基本消失,饭量好一些。还是腹胀、便稀。2012-10-11附子30,干姜30,生黄芪20,党参10,白术10,炙甘草10,当归15,柴胡7,升麻7,陈皮7.4付便稀。后两付去当归,加茯苓10。排气顺畅一些,饭量维持上次的情况,没有进步。2012-10-15柴胡半夏方和附子补中益气汤换用(此次柴胡半夏方,中焦寒结痞症)柴胡30,黄芩10,桂枝15,赤芍15,炙甘草15,半夏30,党参10,木香7,升麻10,生黄芪20,白术10。4付效果:大便一直稀,第三付时,大便肛门出血,不知是否用药的关系。当天午后排气厉害,气逆明显减轻,走路气顺,饭量略增。2012.10.18黄芪45,焦三仙(焦渣,炒麦芽)各10,桂枝15,生麦芽15,干姜20,附子20,红参15,炙甘草25,菟丝子15,补骨脂15,淫羊藿15。3付第一付后还是便稀,口干。后两付加寒性药黄芩15。2012.10.22腹胀减轻。======================================================可是最终都对口干舌燥,腹胀,气闷欲死无效。
泽灵
发表于 2012/12/30 16:20:55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30 0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是这样,估计就是一直用药不是兼顾,顾头不顾尾,所以才这么难搞的。不过后来有些兼顾 ...
前面的醫生有想到柴胡劑﹐方向是對的﹐但是劑量太大﹐你的身體一下子轉不過來﹐故感到難受。愚見宜先用小劑量﹐還很可能需要根據身體反應細調一些藥的劑量和加減一些藥味。總之﹐方向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這是細活。呵呵。
少阳
发表于 2012/12/30 16:53:08
吴茱萸下气除湿最速,但性质燥劣容易破肝伤血,还是谨慎使用为好。
xmc
发表于 2012/12/30 17:08:42
燥热的原因是胃气不降的表现,气郁于上。还的要降胃气的。
mayan2000272
发表于 2012/12/30 17:36:09
上火具体什么症状,是囗干舌燥、烂眼睛、流眼屎、肠子发干、气散气虚吗。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31 15:06:16
少阳 发表于 2012/12/30 16: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吴茱萸下气除湿最速,但性质燥劣容易破肝伤血,还是谨慎使用为好。
是,不敢吃了。这次只是吃了四分之一(吴茱萸9,人参9,生姜18,大枣6枚),还是差不多分两次吃的,会那么燥。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31 15:25:10
xmc 发表于 2012/12/30 17: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燥热的原因是胃气不降的表现,气郁于上。还的要降胃气的。
我也感觉是这样的,那像半夏泻心汤也吃了不少,也不怎么不起作用的。胃气降不下来,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下面了,我夜里经常是腹胀,B超只发现了右腹部那里很多肠气,却不知是怎么产生的。最近吃了那个奔豚汤,搞的更热,不知几天能缓解。
希望之旅途
发表于 2012/12/31 15:32:58
回复 mayan2000272 的帖子
吴茱萸汤我只吃了一点点,那种消化道持续燥热的劲头过去了。
我这个现在的热是一个月前吃附子方发生的,头热,脸热,眼睛红,就是凌晨4点以后能好一点,其他时间,只要睡着了必然燥热。
附子方是: 2012.11.28
附子30,干姜30,炙甘草40,砂仁1,0,肉桂10(粉)山萸肉30,白芍15,牡蛎20。(药质量不错)2付
第一顿晚饭吃的,但未加肉桂,到早上感觉不错。第二顿加的肉桂,结果开始嗓子疼,燥热,夜里眼睛红。
找医生反映了,开了滋阴降火的方子:
熟地20,鳖甲15,当归10,山萸肉10,麦冬10,白芍10,柴胡10,生首乌10,陈皮5,五味子5.
结果搞得很心慌。
8051
发表于 2013/1/23 21:13:59
你这明明是四逆散证,怎么想着用吴茱萸,吴茱萸必须是肝胃虚寒导致的胃逆才能用,四逆证属于阳郁,用吴茱萸会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