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手为云 发表于 2012/12/22 14:12:09

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fylf 发表于 2012/12/22 19:44:28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fylf 发表于 2012/12/22 19:45:43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水中火 发表于 2012/12/22 20:21:33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12/22 20:23 编辑

伤寒论太阴病提纲条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患者使用的是《汤液经法》大补脾汤。理中汤是小补脾汤。
党参30 炙甘草30 生白术10 干姜30 麦冬15 五味子10 旋复花10

有什么疑问可提问


只为奉亲 发表于 2012/12/22 21:24:18

有劳先生费心!多谢!
先生可否说说,欲跟上先生的脚步,除了伤寒论、金匮,还有哪些是必须熟悉的书目、汤方条辨?
还有就是学生总出错,以先生高见,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有效提升?
多谢先生指教!

山药子 发表于 2012/12/22 21:30:05

怎么是太阴病症去了吗?病家明显是中了伤寒产生的一系列的证状,病还在太阳,同时下利,他不是虚证引起的也不是寒证,用不动太阴的主方理中汤;外感还没去,同时产生阳明的一系列证状,应该是太阳与阳明合病,以葛根汤才对!

只为奉亲 发表于 2012/12/22 21:49:06

还有就是:为什么这位患者会在吃了小柴胡汤后反倒食不下?
多谢指教!

angryfu 发表于 2012/12/22 22:01:18

方向性错误:L

yehai 发表于 2012/12/22 22:35:59

先生诊病,令人敬服!我最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先生有时从脏腑入手确定病位,有时又以六经着手,以我等初学者,究竟应如何入手呢?

翻手为云 发表于 2012/12/23 12:09:33

想问一下,现在病人是发热恶寒,据伤寒论:外证未解,当先解表。为何直接考虑解决太阴病?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老人外感缠绵不愈经方一剂知(答案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