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健康意识 北京率先试点中医养生进校园
“我的孩子晚上盗汗非常严重,怎么办?”“孩子晚睡晚起,该怎么调节?”……近日,在北京第一幼儿园分园的会议室里,不少学生家长围着北京养生文化学会秘书长马畅御咨询各种问题。2011年9月,北京一幼分园开展了“以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学习复合处方实现儿童青少年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验”。实验开展以来,中医养生专家就经常深入幼儿园进行指导,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2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养生文化学会率先在全国开展中医养生教育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实验,选取北京一幼分园、西城区奋斗小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共18个班级进行试点,借鉴传统中医养生理论,在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学习等方面,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中医养生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课业负担沉重,近视率、肥胖率攀升,学习效率低等现象。对此,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课题组组长刘承恩认为:“培养国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从儿童抓起。要积极创新思路,汲取中国传统中医养生智慧与现代中医养生理念,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据介绍,此项课题实验借鉴了中国传统中医养生智慧,探索帮助儿童、青少年实现身心健康、德行发展及认知能力有效提高的科学理念、有效途径和操作办法,借助改善儿童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和学习方式的复合处方,帮助儿童、青少年形成低碳、绿色、积极、健康、高效的生活及学习方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德性进步和智力高效发展。
课题组专家根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和四季养生规律,同时结合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实验复合处方,家长、教师及学生可依据这些处方培养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
特色实验 增强幼儿健康意识
北京一幼、北京一幼分园园长冯惠燕介绍,北京一幼分园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在小班、中班和大班中各选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参与研究,年龄为3至6岁。根据专家指导处方,幼儿园开展了教育实验。
小一班教师张白杰介绍,为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班里设置了“多吃蔬菜身体棒”的主题小板块墙饰,让幼儿了解时令蔬菜的营养及作用,知道什么时候吃蔬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此外,小一班还举办“快乐小农庄”亲子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健康蔬菜。“家长和幼儿一起走进留民营生态农场,感知蔬菜水果的形状,向幼儿传授养生理念。很多家长反映,此后孩子吃到新鲜蔬菜时,都会说起当时活动的感受,还能说出好几样有益健康的食物。”
据了解,幼儿园中班创编了五禽模仿操、养生经络操,引导幼儿在进餐前讨论食谱。幼儿园大班还设立了“五色营养墙”、举办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亲子活动、发起“早早来园不迟到”活动。
奋斗小学、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则分别从寄宿制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干预、中医养生理念下多样化的科学锻炼方式的角度开展特色实验。
成效明显 中医养生将推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执行组长谢春风介绍说,目前,儿童养生文化教育实验取得积极进展,很多幼儿生活方式发生了可喜改变。
中三班教师李洁说,孩子们在专家的指导下,掌握了不少养生的技巧:天气冷的时候,每次户外活动,孩子们互相提醒好朋友出门前搓搓鼻翼两侧,防止感冒;剧烈游戏后,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吐纳、穴位按摩等放松活动。李洁说:“小班时我们班一到换季时通常会有小半个班的孩子带药,现在通过研究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小豆芽’壮实了,不爱生病了。”
在学习方面,北京一幼的老师和家长把鼓励和赞扬贯穿到幼儿一天生活中。老师坚持多鼓励幼儿,激发学习兴趣;家长遵循科学的作息时间,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睡眠。大一班老师邓晓红发起了“早早来园不迟到”活动,在班级门口悬挂钟表,设置竞赛板,对连续一周不迟到、连续一月不迟到的孩子分别给予奖励。“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孩子们养成了自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邓晓红认为,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的良好生活、工作习惯的养成。
“在饮食方面,家长逐渐懂得根据幼儿体质特点和季节差异,制定符合幼儿生长需要的食谱。”张白杰告诉记者。
谢春风介绍,国外已有不少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益经验,例如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从食育、冥想、运动、微笑、瑜伽等角度开展教育探索,以减轻中小学生沉重的身心负担,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日本和韩国甚至还把食育与德、智、体并列,成为一项基本教育内容。
谢春风表示,该实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项目,在试点的基础上,将总结出经验和规律,试点成熟后,将向其他中小学及幼儿园推广。
记者:郑祖伟
来源:现代教育报 应该在全国推广,分地区制定相应的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