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wd
发表于 2012/11/19 20:45:07
回复 简桃根 的帖子
一般疗程多久?
简桃根
发表于 2012/11/20 12:49:28
回复 gnwd 的帖子
中药20-30天艾灸120天左右
简桃根
发表于 2012/11/20 12:52:49
应该阴阳双补,艾灸关键是难找到敏感点,穴位不要多找到有一个就行,反应很大就行
简桃根
发表于 2012/11/20 12:54:06
找准一个疗程就行,一般不会复发
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2/11/20 15:29:55
wzc0755 发表于 2012/11/16 17: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所说情况和我很相似,但没有楼主所说的这么严重,
夏天一般情况下不出汗,只有喝热汤,在太阳下干活才能有 ...
我也是
简桃根
发表于 2012/11/20 15:39:53
注意不能用附子
gnwd
发表于 2012/11/20 20:08:48
人参 茯苓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当归/龙眼/首乌/熟地)为基础可否?
成药就是人参健脾丸,如果不便溏,归脾丸。
能见效否?
gnwd
发表于 2012/11/20 22:38:59
应该是叶天士说的:
余于甘肥生内热一症悟出治胃寒一法,若贫人淡薄茹素,不因外邪,亦非冷因停滞,其本质有胃寒证者,人皆用良姜丁香,毕拔,吴茱萸,干姜附子等以温之,不知辛热刚燥能散气,徒使胃中阳气逼而外泄,故初用似效,继用则无功,莫若渐以甘肥投之或稍作咸温或佐酸温凝养胃阳,使胃脂胃气日厚,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也。有肾阳胃阳兼虚者,曾见久服鹿角胶而愈,即此意也。。。。。。。。。。。。。。。。。
贴吧上另外一个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1889099284
都可以考虑
wzc0755
发表于 2012/11/21 14:33:13
简桃根 发表于 2012/11/16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调整阴阳,再加艾灸相应敏感点可以治愈,且我已经治疗了6个病历无一复发
能否留下联系方式,
wqm摘星手
发表于 2012/11/22 00:41:45
谈一点我的意见,仅供参考。病属阳虚应该无疑(病人确有这些症状:喜热恶冷、喝水要喝烫水、天气凉了病增,温度高了病减等等)
然后分辨为虚为实。实为外感寒邪或内受寒湿。虚为真阳不足兼真阴亏损。观《伤寒论》治疗少阴实证的方子有:有夹带太阳寒邪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挾寒水的用真武汤,直中少阴的用“通脉四逆汤”。而治疗虚证的有:“四逆加人参汤”。
实证在这就不展开了,主要谈一下虚证。虚证则是阴阳皆虚,是比较难治的病症。比喻一下,正常人的阳气是十分,阴精也是十分,那么就健康。如果阳气只有五分,阴精只有四分,那么病就重了,比七八分、八九分的就差远了,要补到那个水平病程就长了。为什么要阴阳双补?因为阴阳是互根的,内经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留的一分阴,才能保的一分阳,单独大量补阳反而伤阴,阳也无法存留。所以这种虚寒证只能少少补阳,如温煦之象万物才能生长。象内经所说的“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治疗的方法只能是阴阳双补。张仲景曰:“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四逆汤回阳,加人参养阴回津液,(现在可改为西洋参+人参)即是阴阳双补之法。也可以用张景岳的“右归饮”,即肾中阴阳皆不足,而阳虚为主导的治疗方法。如果效果仍旧不显著,那就酌情考虑加用血肉有情之品。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用草木补虚治之不效者,加血肉有情之物往往效果显著。象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鹿肉、狗肉、羊肉等等。
管窥之见,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