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ius 发表于 2006/4/7 15:00:50

運氣學說的簡介

下文是来自彭奕峻《医匙》站点(http://www.kocm.com.tw/)上推荐的方永来写的《中醫金元四大名家淵學流源》一书。由于看《思考中医》等书都提要五运六气之类的,一直没能搞清楚,今天偶然发现,觉得对我等初入门末学还是有点意义,由于表格粘贴就乱了,所以还copry下来了做成word版本(附件中可以下载)。全文还是见:http://www.kimen.com.tw/New_Folder/AA04/AA04.htm。



運氣學說的簡介
運氣學說是古代的中國老祖宗,將醫學和天文氣象的規律,互相結合而成的一套氣象醫學。其真正出現的年代未詳,但唐代王冰重注內經黃帝素問時,發現書中運氣醫學的部份佚傳,因此,將當時民間所流傳的氣象醫學,填入補充了天元紀要大論等廿多篇的經文。(詳細參考劉伯驥 中國醫學史)
因此,從這一段歷史的發展上表示,運氣醫學最晚在唐代就已經完成。
但是王冰的任意增減經文的舉動,卻引起了當時許多人的不滿和指責,再加上這些增闢的文詞艱澀難明的地方,後來亦漸漸能被人了解,也由於運氣醫學在臨床上有莫大的用途,所以到了宋代末年的時候,運氣醫學的發展也就日趨成熟,被劉完素首先提出後,運氣醫學又重新的在中國醫學的領域中,建立起來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學說。
而劉完素說:「不知年之所加,氣之興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這就可以表示劉完素對運氣醫學的重視程度,所以本篇特別將整個學說用最簡單的方法介紹出來。
天干地支
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數字,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十二個數字,由於中國歷法中其數字的排列組合,是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組合成一組干支數字。這是古人認為在上者為天,在下者為地的觀念而成,再加上曆法本來就是記錄天地之間的種種氣候變化,(在天為星象;在地為氣候)因此天干地支,就成為了中國曆法的代名詞。
天干地支的組合,本身有一定的規律性其中的數字,是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陽干要配陽支,陰干要配陰支,陰陽之間不能相混合,天干由甲起,而地支由子起,按著次序而組合成六十個干支,再由甲子重新再按次序進入下面一個新的組合,因此每六十年就稱之為一甲子。
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由於各元素之間,有不同的屬性,所以被黃帝內經採用,作為對疾病、氣候、環境、顏色。味道等等的分類法則,今列表如下:
五行分類表        五行         方位         時序         五氣         五色         五音         五味         五臟         五腑         五竅         五體         五志         五臭
        木         東         春         風         青         角         酸         肝         膽         目         筋         怒         羶
        火         南         夏         暑         赤         徵         苦         心         小腸         舌         脈         喜         焦
        土         中         長夏         濕         黃         宮         甜         脾         胃         口         肉         思         香
        金         西         秋         燥         白         商         辛         肺         大腸         鼻         皮毛         憂         腥
        水         北         冬         寒         黑         羽         鹹         腎         膀胱         耳         骨         恐         腐
五行之相生相剋關係 由於五行之間,有不同的屬性,所以元素兩兩相遇之時,就會產生不同之關係。那就是相生和相剋的關係。在相生方面例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在相剋方面例如: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
東方生木         木之氣風         風氣布春
南方生火         火之氣熱         火氣布夏
中央生土         土之氣濕         濕氣布長夏
西方生金         金之氣燥         燥氣布秋
北方生水         水之氣寒         寒氣布冬
五行與方位季節的關係
五行既然有以上兩種相生相剋的關係存在,在第一種五行分類表的關係中,由五行之演化後,將氣候分化為五種型態,並加入了地理方位後,就成為運氣學說的基本假設。
在地理環境來說:中國疆域之東南沿海部份,的確是很容易產生季候風。南方緯度低的地方,為亞熱帶地區氣候,也的確是較為炎熱。西北部則多高原及沙漠地區,也可以說是較為乾燥的地區。北部屬寒帶地區,氣候自然較為寒冷。中部地區是否屬潮濕之地,則未敢肯定?而年中的氣溫春天雖然草木叢生,是否風多則有疑問?其他如夏熱長夏屬雨季,多雨而潮濕;秋天乾燥;冬天寒冷;則與五行之現象相符。
六氣司天在泉
五行的假說,既與現實大致相符,為了把這種週期性季節分列得更詳細,所以就將五行中的火分割為君火和相火兩種,再加入了六經陰陽的代號,就變成了六氣之變化。
厥陰風木         主春         初之氣
少陰君火         主夏         二之氣
少陽相火         主盛夏         三之氣
太陰濕土         主長夏         四之氣
陽明燥金         主秋         五之氣
太陽寒水         主冬         六之氣
司天在泉六氣之演變,除了能表示出每年季節性的週期變化外,後來再被推廣到年與年之間的關係中,因此構成了所謂司天與在泉的兩種現象。
子午之歲         少陰君火司天         陽明燥金在泉
丑未之歲         太陰濕土司天         太陽寒水在泉
寅申之歲         少陽相火司天         厥陰風木在泉
卯酉之歲         陽明燥金司天         少陰君火在泉
辰戍之歲         太陽寒水司天         太陰濕土在泉
巳亥之歲         厥陰風木司天         少陽相火在泉
所謂司天,是指當年之天氣總概況,例如君火司天,則該年之氣溫會較炎熱;在泉則為該年之下半年氣溫的變化,例如:陽明燥金在泉,則表示司天之下半年,氣候乾燥,這種司天在泉的變化併合之後,就可以了解或預測出當年氣溫的大概情形。但其中司天對氣溫的影響情形較為重要;而且其週期性的變化亦較為明顯。由於這種變化週期呈現六數的出現,因此後來就被分割到十二地支之中,將氣溫變化和天干地支的年份結合起來,作為推算之用。
例如1979年為農曆之己未年,由於未年屬太陰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所以當年之氣候多雨潮濕,而且氣溫較低。
當年由於本人正從台北李政育醫師處,學得運氣醫學之說,所以開始極端留意。在香港行醫期間,更發現濕阻症的病人大量增加,而氣候的變化亦與太陰濕土司天的情況相符。
到了1980年時為庚申年,由於申年是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在泉,所以該年氣候應該炎熱而乾燥,而下半年多颱風,這種現象不幸而言中,全世界的很多地區都受到熱浪的襲擊,香港的冷氣機突然一下子就賣斷了市,美國德州在陽光之下可以把雞蛋曬熟,而且在這個科學文明很發達的國家中,居然因為氣溫之升高而致有一千多人被熱死。台北地區亦大受乾旱之災,而發生數日一次供水之苦,直到下半年颱風的出現之後,帶來大量的雨水,並且把氣溫降低,在這一個期間本人在香港發現麻疹皮膚病的出現有增加之勢,其他的年份由於筆者當年對運氣之說尚未有涉獵,所以無法辨正,只發現79、80兩年之氣候變化,與六氣之說相當符合。
五運六氣
五行配合季節性的變化,前面已經說過,其配合情形再錄如下:
這種氣候變化是隨著五行相生的情況下,由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又再生火的情況下,生生不息的一年一年的排列運行下去,永不更動,所以這種變化稱之為五運。
主運和客運
在五運的情況中,又分為兩種變化,第一種是每年的季節性變化,由於這種變化是必然性的出現,在每一年中,歷萬世而不變,所以這種情形又稱之為主運。
第二種情形是發生於年與年之間的變化,雖然其產生形式亦同樣的是在五行相生之原則下產生,如木年 > 火年 >土年 >金年 >水年 但因為每一年均有變化,所以這種情況稱之為客運,以表示該年五行的出現,只是過客一樣,受暫時性影響的意思。
五運太過與不及
因為中國曆法,是由天干地支所組成,地支既與六氣相配合,所以餘下的天干十進位,就成為五行匹配之最佳組合,再加入一點陰陽的區別,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的分界,十天干就各得其位,而成下列的關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陽木         陰木         陽火         陰火         陽土         陰 土         陽金         陰 金         陽水         陰水
這種陰陽關係,加入了五運之中推算時,是有其特殊之意義存在,因為陽剛陰柔的性質不同,所以每逢甲、丙、戊、庚、壬之五陽年,稱之為太過之年;例如甲年為土運太過、丙年為水運太過、反之將乙、丁、己、辛、酉五陰年稱為不及之年,例如乙年為金運不及,丁年為土運不及等等。
太過之年主病
五運是代表著氣候中的五種變化,當這種風熱濕燥寒的出現,產生了不正常的變化後,人體就會因為適應的不良,而發生各種不同的病變。太過不及之主病,就是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下而產生的病變。
「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餐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上應歲星,甚則忽忽善怒,眩冒、癲疾、化氣不政,生氣獨治,雲物飛動,草木不寧,甚而搖落,反脅疼而吐甚,衝陽絕者死不治,上應太白星。」
「歲火太過,災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嗽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甚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身熱骨痛,而為浸淫,收氣不行,長氣獨明,雨水傷寒,上應辰星。上臨少陰少陽,火燔炳水,泉涸物焦枯,病反譫妄狂越,咳喘息鳴,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淵絕者死不治,上應熒惑星。」
「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上應鎮星,甚則肌肉萎,足萎不收,行善瘈,腳下痛,飲發中滿,食減,四肢不舉,變生得位,藏氣伏化,氣濁治之,泉湧河衍,涸澤生魚,風雨大至,土崩,潰鱗見於陸,病腹滿,溏泄,腸鳴,反下甚,而太谿絕者死不治。上應歲星。」
「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眥傷,耳無所聞,肅殺而甚,則體重煩冤,胸痛引背,兩脅滿,且痛引少腹,上應太白星。甚則喘咳,逆氣,肩背痛,尻陰股膝,髀腨胻足皆病,上應熒惑星。收氣峻,生氣下,草木歛,蒼乾凋隕,病反暴痛,胠脇不可反側,欬逆甚而血溢,太衝絕者恐不治,上應太白星。」
「歲水太過,寒氣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熱、煩心燥悸、陰厥上下、中寒、譫妄、心痛、寒氣早至。上應辰星,甚則腹大脛腫,喘咳寢汗出,憎風大雨至,埃霧朦鬱,上應鎮星。上臨太陽,雨冰雪霜不時降,濕氣變物,病反腹滿腸鳴,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門絕者恐不治,上應熒惑星。」(素問 氣交變大論)
歲星即是木星,太白星即金星,辰星即水星,鎮星即土星,五運太過之為病,是採用五行相剋的原則來演化,所以風木大行則人之脾土受剋,而出現各種消化性障礙,但物極必反,當風木之太過為甚,而致雲物飛動草木不寧,亦必樹搖葉落,身受傷害,所以繼而出現肝木受邪之為病。
至於五運與五星的關係,以木運以應木星之說法,其理不明,雖則星際運行所產生之引力,對人類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但實際的影響力,除了在星相學中稍有記載外,在科學上的記載則是知而不詳,其他四運之情況亦類似,讀者請自行揣摩。
不及之為病
「歲木不及,燥廼大行,生氣失應,草木晚榮,肅殺而甚,則剛木辟者,柔萎蒼乾,上應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脇痛,少腹痛腸鳴溏泄,涼雨時至。上應太白星,其榖蒼,上臨陽明生氣,失政草木再榮,化氣廼急,上應太白鎮星。其主蒼,早復則炎暑流火,濕性燥草木焦槁,下體再生,華實齊化,病寒熱、瘡瘍、疿疹、癰痤。上應熒惑太白。其榖白堅,白露早降,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赤氣後化,心氣晚治,上勝肺金,白氣廼屈,其榖不成,咳而衄。上應熒惑、太白星。」
「歲火不及,寒廼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不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廼折榮美,上應辰星。民病胸中痛,脇支滿,兩脇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痛,鬱冒朦眛,心痛暴瘖,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髋髀如別,上應熒惑星。其榖丹,復則埃鬱,大雨且至,黑氣廼辱,病鶩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泄注,腹痛暴攣,痿痺足不任身,上應鎮星、辰星,玄榖不成。」
「歲土不及,風廼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民病餐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瞤酸,善怒,藏氣舉事,蟄蟲早附,咸病寒中,上應歲星、鎮星。其榖,復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胸脇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蟲食甘黃,氣客於脾,榖廼損,上應太白星。上臨厥陰,流水不冰,蟄蟲來見,藏氣不用,白廼不復,上應歲星,民廼康。」
「歲金不及,炎火廼行,生氣廼用,長氣專勝,庶物以茂,燥爍以行,上應熒惑星。民病肩背瞀重,衄嚏血便下注,收氣廼後,上應太白星。其榖堅芒,復則寒雨暴至,廼零冰雹霜雪殺物,陰厥且格陽,反上行頭腦戶痛,延及腦頂發熱,上應辰星。丹榖不成,民病口瘡,甚則心痛。」
「歲水不及,濕廼大行,長氣反用,其化廼速,暑雨數至,上應鎮星。民病腹滿身重,濡泄,寒瘍,流水,腰股痛,發膕腨股膝不便,煩冤足萎,清厥腳下痛,甚則腑腫藏氣不政,腎氣不衡,上應辰星。其榖秬,上臨太陰,則大寒數舉,蟄蟲早藏,地積堅冰,陽光不治,民病寒疾於下,甚則腹滿浮腫,上應鎮星。其主黔榖,復則大風暴發,草偃木零,生長不鮮,面色時變,筋骨併辟,肉瞤瘈,目視琉琉,物疎璺,肌肉胗發,氣井膈中,痛於心腹,其榖不登,上應歲星。」(素問氣交變大論)
五運不及之為病也,是採用五行相剋的原則來演化,但與前者不同。太過之為病是因五運太強,所以出現剋殺之力,至於不及之為病,則是五運太弱,弱所以無力抵抗,被反剋之災。因此歲木不及,則出現操廼大行之現象,由於木受金剋,所以生氣失應,草木晚榮,甚至萎頓之象。而民病則以胠脇痛、腹痛腸鳴、等等肝病為主,再不然就是以子救母,木生火為母,生子火剋金以殺金氣,則木可免受其災,時火氣太盛而生瘡瘍、疿疹、癰痤等熱性皮膚病,了解這種生剋關係,其他不及之象亦可不言而喻。
六十年運氣上下相臨
上述五運和氣的存在,都是獨立性的假想存在,在實際的曆法中,天干和地支都各有其五行的歸屬性,所以真正的存在,其實是將五運和六氣混合而成,呈現六十循環的形式出現,而以六十年為一個大週期,所以稱之為六十年運氣上下相臨。
註:客氣相臨全為五行相生相剋之關係,其中以司天為主,司天生中運:如火生土稱之為順,化中運剋司天。例如:水剋火稱之為不和,天與中運相同。例如:火與火同稱之為天符司,司天剋中運例如火剋金稱之為天刑;中運生司天,例如木生火稱之為小逆
六氣客氣之為病
在六十年運氣上下相臨的圖表中,雖然將每年之天氣變化均詳細列出,但一般只作參考之用,在實際的用途上,最主要還是以六氣客氣的影響為主。
「少陰司天熱下臨,肺氣上從病肺心,燥行於地肝應病,燥熱交加民病生,喘咳血液及血瀉,寒熱衄嚏涕流頻,瘡瘍目赤嗌乾腫,厥心脇痛苦呻吟。」
「太陰司天濕下臨,腎氣上從病腎陰,寒行於地心脾病,寒濕交攻內外淫,民病身重足腑腫,霍亂疼滿腹脹瞋,肢厥拘急腳下痛,少腹腰疼轉動屯。」少陽司天火下臨肺,氣上從火刑金,風行於地肝木勝,風火為災是乃因,民病熱中咳失血,目赤喉痺聾眩瞑,瘡瘍心痛瞤瘈冒,暴死皆因臣犯君。」「陽明司天燥下臨,肝氣上從病肝筋,熱行于地心肺害,清燥風熱互交侵,民病寒中終反熱,癰疽火鬱病纏身,皮※肉苛痿軟,濡瀉滿腫乃濕根。」「厥陰司天風下臨,脾氣上從脾病生,火行于地冬溫化,風火寒濕為病民,耳鳴掉眩風化病,支滿腸鳴餐瀉頻,體重食減肌肉萎,溫厲為災火化淫。」(醫宗金鑑)
六氣客氣為病之治療方法
六氣客氣之為病,在素問一書中的記載,文多於義,治療方法和方劑都並沒有列出,所以劉完素以所研究的心得,而列出下列之治療方法。「太陽司天之政,故歲宜苦以燥之、溫之。陽明司天之政,故宜以辛苦汗之、清之、又宜以鹹。少陽司天之政,故歲宜以鹹,宜辛、宜酸、滲之泄之、潰之發之、觀氣寒溫,以調其氣。太陰司天之政,宜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溫,氣外溢肉潰皮折而水血交流。少陰司天之政,故歲宜鹹以軟之,而調其土,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厥陰司天之政,故歲宜以辛調之、以鹹潤之。」(劉完素素問病機氣血宜保命集卷二)
用藥之法尤於會受到地理環境,人文氣候之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己未年1979年,太陰司天之政,氣候寒濕,台北李政育醫師,發現頭眩暈及彽血壓中風之病患,易發病。但同期筆者在香港開業期間,卻發現腸胃機能失調的濕阻病甚多,用藥則以茵陳、厚朴、二朮等濕藥為主,功效亦甚佳。雖然兩病皆為濕症,但症狀和治療用藥則大異其趣;及至1980年庚申年,少陽相火司天,氣候炎熱。當年患咳嗽之感冒者,多易於引致血絡受傷,痰中帶有血絲,在治療感冒之藥劑中加入黃芩一味,散其少陽相火則諸悉退。此則兩地相同而亦運氣學說之功也!
運氣學說所強調的,是治病之醫者要注意到天時氣候的變化和地理環境的變化,由於中國地理位於北半球,剛好是北寒、南熱、西部乾燥之沙漠、而東南部多海洋性氣候之季候風,所以將不同的氣候以東南西北中的方位列出,但各地物產風俗不同,水質亦有軟硬之分,種種因素對於地區性疾病的性質,產生相當多的影響,並沒有辦法單憑一個五行方位來定斷,但是氣候之變動對於人體疾病的誕生,卻影響甚大。而運氣醫學對於全年性的氣候預測,都具有相當程度的準確性,所以對疾病及醫療藥物的籌備,亦有一定的項獻。

莲华 发表于 2006/4/7 17:36:17

看看这个如何?

wzkwzk 发表于 2006/5/7 21:19:52

A

龟灵膏 发表于 2006/8/3 17:54:25

受教,算是对五运六气有了大概理解。

冰天雪地 发表于 2006/9/17 16:11:04

多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運氣學說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