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1:55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2 编辑

天髎穴 解析:

本穴在胸腔极上。胸腔在人身为天,故称“天髎”。

天,指穴内物质所在为天部。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本穴物质为肩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散热而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冷降的雨滴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

个人浅见:天言上,髎意孔隙。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2:08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2:04 编辑

天牖穴(天听穴)解析:

开旁墙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穴在颈侧,有如旁墙之窗故名“天牖”。

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

个人浅见:天言上,牖意窗。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2:20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3 编辑

翳风穴 解析:

穴在耳后陷中,四周隆起,且平近风池。能治风症,故名“翳风”。翳,遮闭之也。犹云翳处之风穴也。

翳:用羽毛做的华盖穴也,为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卫外阳气。风:穴内之气为风行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化为天部的阳气。本穴物质为天牖穴传来的热胀风气,至本穴后,热胀风气势弱缓行而化为天部的卫外阳气,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部,以此得名。*

个人浅见:翳言屏障后,风意祛风。善聪耳、利颊、牵正。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2:34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5 编辑

瘈脉穴(资脉穴,体脉穴,资生穴)解析: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俗称抽风。按瘛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时,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瘛脉”穴。

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

个人浅见:瘈言瘈疭,抽搐,脉意筋脉。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2:46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5 编辑

颅息穴(颅骢穴)解析:

息、休息也、又气息也。穴在颅侧睡眠着枕处。以其有关于息,故名“颅息”。有谓穴下有动脉,与呼吸相应,考之未确。或临病时乃现欤?愿针灸同道随时留意。所治为耳鸣、喘息、瘛、痫、胸胁痛、吐呕。

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

个人浅见:颅言头颅,息意休息。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2:58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2:05 编辑

角孙穴 解析:

穴对耳上角,细络旁通,故名“角孙”。细络为孙络。《灵枢经◎脉度篇》“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又世俗称鼻为“祖”,称耳为“孙”。本穴在耳上角稍前处,和髎之上。

角,耳也,肾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收引之气。孙,火也,角为之水,则孙为之火也(肾之子为肝,肝之子为火),此指穴内物质为天之天部的气态物。该穴名意指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气由此汇入三焦经。本穴为三焦经经脉中的最高点,三焦经无气血传至本穴,本穴气血为空虚之状,足太阳膀胱经外散的寒湿水气夹带着足少阳胆经的外散水湿风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既处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现出肾水的润下特征,故名。

个人浅见:角言头角,孙意孙络。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3:13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7 编辑

耳门穴 解析:
穴在耳前上切迹微前陷中,本经支线从耳后入耳中,由本穴出走耳前,故名“耳门”。
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为地部经水并循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以此得名。 个人浅见:耳言耳朵,门意出入之处。善利耳窍。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3:25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30 编辑

和髎穴 解析:

穴在耳门稍上,陷中。有关听觉,老子曰:“声音相和”,故名“和髎”。

禾,五谷之代称也,此指气血中的脾土微粒。髎,孔隙也。禾髎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及穴外汇入的寒湿水气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质中一方面是耳门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其量少,其性收引,另一方面是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传入本穴的湿冷水气,两气交会后在本穴的变化为化雨冷降,所降之雨如从孔隙中漏落一般,故而得名。

个人浅见:和言声音调和,髎意孔窍。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11:06:07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5 11:28 编辑

丝竹空穴(巨窌穴,目窌穴)解析:

丝,细络也,空,孔窍也。眉犹竹叶。本穴在眉梢外侧端,穴下孔窍,细络旁通,故名“丝竹空”。

丝竹,古指弦乐器,八音之一,此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本穴为三焦经终点之穴,由于禾髎穴传至本穴的气血极为虚少,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因而汇入穴内,穴外的寒水水气如同天空中的声音飘然而至,故名。$ Q7

个人浅见:丝竹言眉毛,空意孔窍。善疏风明目。

窍门 发表于 2012/8/5 22:27:03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8/6 00:36 编辑

十一、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穴(别名:太阳穴,前关穴,后曲穴)解析:

目之精华在瞳子,故称目珠为瞳子。穴在目外角,骨隙中,因名“瞳子髎”,

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

个人浅析:瞳子言瞳仁,髎意孔隙。善疏风明目。


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查看完整版本: 记不住穴位的朋友,请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