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bingzhensuo 发表于 2006/3/25 16:23:33

针灸医学的形成和针灸器具的产生

针灸医学的形成和针灸器具的产生

    针灸,古老的东方医术。其治疗方法起源于针刺和艾灸二部份的合称。在古代著作中多称“灸刺”,如《灵枢·四时气》说:“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即把艾灸列在针刺之前。因此,谈论针灸的起源先得从灸开始。
    艾灸,是以艾叶为材料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烧灼。这一治疗方法可追溯到人类初发明用火的远古时代,与之相类的还有熨、熏等法。这些治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均有记载。灸法所用的艾蒿,为多年生的菊科植物,各地都产。灸法的施灸,主要是用艾炷,后来也有采用其他的物品。如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用敝蒲席的蒲子做绳,点燃一端以灼皮肤疣的记载,这可看成是灸的变法。灸法之外,还有熨法、熏法、角法。角法即现在所称的拔火罐或吸筒,古代是直接利用兽角吸拔。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导源于火在医疗上的应用。
    针法,是以金属针为工具刺入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金属针具的出现,当是在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在此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只可能有骨针、竹针以及所谓“石针”的砭石。用砭石来刺痛所在,可说是针刺法的起源。《说文解字》就说:“砭,以石刺病也。”其石称“砭”,用来刺病就称“砭刺”。原始社会的骨针,考古学上有实物发现;它是缝衣用品,也可能用于针刺治病。古代将“针”写作“箴”,从字形的从“竹”可知,这是一种竹制针具。《说文解字》:“箴,缀衣箴也”,而解释“箴,所以缝也。”说明在汉时,竹制针只用于连缀衣被,金属针才能用于缝纫,而砭石只可用于刺病。从发展先后来看,则是先有“石”而后发展到“针”。后来的“九针”即导源于早期的各种形状的砭石。
    针灸如何从医疗实践到形成系统的理论,这可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进行一些分析。《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其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针灸。《灵枢》一书原来就称作《针经》,可以说,这是一部在以“九针”为主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著作。《灵枢》与《素问》的关系,前者称“经”,后者多“论”,是对前者进一步的阐发,使理论更为系统而全面。
    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用铁,那时把黑铁看作“恶金”,而把青铜看作“美金”。战国至西汉时期,由生铁锻炼熟铁的技术有了提高,各处冶铁手工业地点设有专业的“铁官”。古代九针,可能萌芽于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才能大量制造。出现九针之后,还沿用早期的砭石,没有完全取代,所以《内经》中砭石、九针并提。到了东汉时(公元二世纪)砭石已很少,当时服虔因而说:“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实则金属针取代石针,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结果。古代除了铜、铁制针之外,还有用贵金属金、银制针。196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葬中发掘出医用金针四根、银针五根,形状与九针的锋针、圆利针等相似,证明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就已应用金、银制造医疗用具。这是古代针具的重要发现。《针灸聚英》载:“《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高武说:“古日金针者,贵之地。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可知以铁制针之后,既取代了砭石,其临床应用也更为广泛。其所以采用马衔铁,主要是因其质地较柔韧,又不如金银价贵。现代所采用的针具则大多采用不锈钢制成,既坚韧又不易生锈,优于其他的金属,为目前针灸临床上所广泛采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医学的形成和针灸器具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