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法述药》的部分内容,与大家分享
昨天是个收获的日子,收到了《温法述药》的样书,收到了老友赵宝峰先生点校的《嵩厓尊生》,收到了《四十以后才明白·和谐养生少生病》的二校稿,很是令人兴奋。 当然了,最高兴的还是这本《温法述药》终于出版了,这也代表着我的这个温法系列暂时告一段落。回想撰写温法系列的那些个日日夜夜,真是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全啊。不过好在都过去了,也终于都出版了,也算修成正果了吧,呵呵 闲言少叙,还是先给大家看一下《温法述药》的图片。
说一下,相机坏了,用电脑摄像头拍的,不太清晰,大家凑合着看吧。 第一张,《温法述药》的封面,与《温法纵横》的风格很统一,我个人很满意。 第二张 第三张,是《温法述药》的前言,我自己写的,仍旧是没有请名家写序 说到这个前言,其实也是编辑先生从书的内容里节选出来的。
具体内容如下:
在医而言,理法方药、药在最末;而在患者,药却是入口第一端,医者的千般妙招、诸般法则都需要通过药物来具体体现。所以,为医者可不重视药乎?
基于此,历代医家无不重视药物的研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本草着作。
温热药物是中药中重要的一类,是温法的基础。然而正如程钟龄所说,温药有“温热之温,有温存之温。参、 归、术,和平之性,温存之温也,春日煦煦是也;附子、姜、桂,辛辣之性,温热之温也,夏日烈烈是也”,在温热药中,又有附子、干姜等与苁蓉、锁阳等刚柔之分,所以,千万不要一提到温药就只想到附子、桂枝、干姜,局限在附子一物身上的思维就更不足取了。但附子毕竟是热药之冠、百药之长,所以欲习温药之用,又绝对不能忽视附子。故本书仍以附子为主,兼论其他温药。
本书承拙著《温法纵横》之余续,以附子为主,兼论其他温药,略于火神派观点,而详于同样对温药有深入研究却为人所忽略的医家之经验,略为阐发,以求完璧。 第四张,是《温法述药》的目录,这个特别有必要贴出来供大家参考,本书涉及配伍药物约141种,而绝非局限在几种温药上。 为了大家更清晰的看到,我把文字版的目录也贴过来,供大家参考指正。
目 录
上 篇温药略讲
概论 1--6
第一章 附子略讲
第一节.附子升降考 7--12
第二节.也说“退病反应” 13--19
第三节.附子的炮制 19--24
第四节.亦毒亦效说附子 25--29
一.附子确实有毒
二.有毒亦可使用
三.附子毕竟有毒
第五节.大小由心谈剂量 30--33
第六节.服用时间有长短 33--35
第七节.煎煮方法宜考究 35--37
第八节.病有不同服法异 37--38
第九节.见微知著显功力 38--39
第十节.相反性能宜活看 39--41
第十一节.药食同源再考查 41--44
第十二节.孕产妇人斟酌用 44--49
一.妊娠是否可用附子
二.产后是否可用附子
第十三节.谨防失误乃良工 49--52
第十四节.疗效卓著附子酒 52--57
第十五节.极量试药潮可休 57--60
第十六节.未尽之意再赘言
一.附子是否补药 60--63
特殊体质 63--64
北医少用附子论 64--65
误用附子之害 65--67
附子中毒反应 67--67
解毒法 67--69
第二章附子应用范围略讲
第一节.附子治阴虚 69--74
一.阴虚证
二.阴虚症
三.湿温证的状若阴虚
第二节.附子治湿温(热) 74--80
第三节.附子治实热 81--82
第四节.附子止血 82--89
第五节.附子强心 89--92
第三章附子配伍略讲92--94
下篇温法类型详解
温下法
.附子与大黄(以下主药皆同此例,故目录中从略) 95--108
一.配伍方法
二.相关医论
三.代表方剂
四.临床应用
五.笔者评按
第二节 附子与巴豆、牵牛、火麻仁 108--110
第二章温补法
第一节 温阳补气法
一.人参 111--123
二.黄芪 123--127
三.白术(附苍术) 127--136
四.甘草(附历代医家对甘草解毒功效的认识) 136--144
五.升麻 144--146第二节 辛温补阳法
一. 干姜(附论四逆法) 146--156
鹿茸 156--162
肉桂 162--167
山茱萸 167--171
五. 附药(硫磺、钟乳、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巴戟天、杜仲、仙矛、蛤蚧、虫草)
171--185
温阳补血法
一. 当归 185--190
二.白芍 190--198
三.附药(首乌、枣仁) 198--203
第四节补阳填精法
一. 熟地 203--215
二.生地 215--219
三.附药(龟板、鳖甲、石斛、天冬、知母) 219--225
第三章 温清法
一.石膏 226--234
二.黄连 234--242
三.附药(黄芩、黄柏、白头翁、蒲公英、土茯苓、羚羊角、犀角、白薇、朱砂、蛤粉、青黛) 242--253
温潜法
一.磁石 254--260
二.龙骨牡蛎(附石决明、紫石英、代赭石) 260--272
三.牛膝 272--278
四.沉香(附砂仁) 278--287
第五章 温敛法
一.赤石脂 288--293
二.附药(伏龙肝、肉豆蔻、草豆蔻、草果、白矾、诃子、禹余粮、五味子、乌梅、乌贼骨、桑螵蛸、刺猬皮) 293--302
温散法
第一节 温经散寒法
一.麻黄 302--313
二.桂枝 313--324
三.细辛 324--330
四.附药(羌活、独活、天麻、防风、木瓜、防己、苍耳子、皂角刺、豨莶草、秦艽、石楠、白花蛇、虎骨、全虫) 330--348
第二节温里袪寒法
一.吴茱萸 348--355
二.附药(丁香 、荜拨、川椒、小茴香、莨菪子、艾叶、白芷) 355--365
温行法
一.柴胡(附香附) 365--375
二.木香(附枳实、厚朴) 375--380
三.槟榔 380--381
温活法
一.赤芍 383--384
丹参 384--387
桃仁、红花 387--390
四.附药(川芎、乳香、没药、泽兰、栀子、穿山甲、葛根) 390--402
温化法
一.半夏 404--413
二.附药(栝楼、天南星、菖蒲、远志、白附子、桔梗、葶苈子、白芥子、竹沥、僵蚕、蝉蜕、狼毒、紫苑、冬花、射干、杏仁、神曲、硇砂) 413--453
温利法
一.茯苓(附薏仁、藿香、泽泻、猪苓、) 454--476
二.瞿麦(附竹叶、茵陈蒿、赤小豆、滑石、萆薢) 476--491
第十一章 温开法
一.麝香(附冰片) 493--494
二.菖蒲 495--495
第十二章 附子与寻常品的配伍
一.茶 495--498
二.酒 498--502
三.米 502--504
四.面 504--505
五.豆 505--507
六.蜂蜜 508--511
七.盐 511--513
八.醋 513--516
结语。 望别让期待太久,看完《温法纵横》就在期待看《温法述药》。先生的著作虽以大方脉为主,然于鄙人所业之中医外科亦不无借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