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小龙 发表于 2011/9/8 15:45:17

壮医诊法 慢慢看会有收获的

一、壮医诊断原则
壮医诊断学是研究壮医在临床上用以诊察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或推断预后的多种技法的一门学科。数千年来,壮族人民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诊病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且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壮医诊断学既是壮族医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壮医对疾病的诊察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壮医诊断疾病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诊察 数诊合参
壮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人体的“巧”、“廊”、“胴”三部(即天、人、地三部)与自然界同步运行,制约化生,生生不息,人体谷道、水道、气道畅通,龙路、火路无阻,则“嘘”(气)、“勒”(血)得以运行,脏腑“夺”(骨)、“诺”(肉)、肢节百骸皆得以涵养,则人体无病。在病理上,若正气不足,痧、瘴、蛊、毒等诸毒邪循龙路、火路内侵,水道、谷道、气道不畅,脏腑骨肉失衡或失养,天人地三同步被打破,则百病生。由于谷道、水道、气道的沟通,龙路、火路网络的相连,内部脏腑、巧坞病变可反应于体表,即有诸于内者必形诸于外。体表病变亦可影响内脏,故壮医在诊断疾病时注重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整体诊察,强调医者对患者的检查应详尽,多从整体考虑,尽可能多地收集病变征象,为正确诊断提供足够依据。
壮医除重视整体诊察外,还强调数诊合参,不可偏废。壮医的每一种诊法都各有自身特点和最佳适用指征,如“勒答”(眼睛)之状况,须望而知之;病者是否有“巧坞乱”而致的言语错乱,须闻而知之;谷道水道废物之气味如何,等等,须闻而知之;病者是否有疼痛,所苦何在,等等,须问而知之;龙路、火路“嘘”(气)之多少,“勒”(血)之充盈与否,须按而知之。故有经验的老壮医,往往掌握多种诊断手段,在临床上合参运用,得心应手。
(二)全面诊查 突出重点
全面诊查,突出重点,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全面诊查病者“巧”(天)、“廊”(人)、“胴”(地)各部位的基础上,重点诊查与病变密切相关的部位,如“咪叠”(肝)之病变,应重点观察“勒答”(眼睛)有无发黄,右上腹有无压痛、肿块,等等;“花肠”病变应重点检查中下腹,看有无肿物、压痛等。另一层含义是在数诊合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重点采用某一诊法。例如对某些“咪胴”(胃)病、癌肿,可重点采用壮医目诊法;对某些女界花肠病变,可重点运用农氏腹诊法,等等。总之,全面诊查,突出重点,是壮医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循序诊查 综合判断
壮医诊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壮医诊断十分强调按一定的程序有步骤地进行,一般而言,有经验的老壮医都首先从患者主诉及问诊所得资料来确定主要症状和典型症状,在此基础上判断该病属虚还是属毒。若属虚,则明辨是阴虚还是阳虚,或是“嘘”(气)虚还是“勒”(血)虚;若病属毒,则进一步判明毒邪的种类和性质,作出病名和病性的诊断。第二步是在目诊、闻诊、切诊、腹诊、指诊、按诊等多种诊法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作出病机和病位的判断。第三步是综合患者的全身情况,判别其属阴证还是阳证,对疾病作出轻重预后诊断。第四步是在综合判断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选定主要方药和辅助方药,第五步是根据毒邪性质和病机病位,为患者制定饮食宜忌,护理注意事项等。

二、壮医诊断主要技法
(一)望诊
望诊,即通过肉眼观察而诊断疾病。民间壮医十分重视望诊,因人体有谷道、水道、气道直接与自然界相通,龙路、火路网络沟通内外上下,故通过观察外部变化即可测知内部病变。壮医望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望目(目诊)、望舌(舌诊)、望甲(甲诊)等已自成体系,将在后面有关章节介绍,本节主要介绍壮医望神、望面、望谷道、气道、水道排泄物等数种望诊法。
1.望神
壮医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方面的活动,属“巧坞”的功能,赖“嘘”(气)、“勒”(血)、精等物质以养。“巧坞”(大脑)在上属天,位高而权重,为人体各部的总指挥部,神志异常多为“巧坞”本身病变或其他疾病引起“巧坞”乱,“巧坞”坏。若精神充沛、反应灵敏、目光炯炯、思路清晰,表示“嘘”(气)、“勒”(血)充足,“巧坞”得养,或病轻毒浅。反之,若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目光呆滞、气息微弱,多为“巧坞”失养,虚甚毒重;若重危患者突然格外精神,两颧如妆,多为阴阳离决,“巧坞”将崩,生命将止。
2.望面
壮医认为,面部分布着许多龙路、火路的网络,人体正气之盛衰,邪毒之浅重皆可从面部诊察出采。如广西南宁地区隆安县即有一位老壮医善用面部望诊诊断阴疮(包括某些恶性肿瘤)及鼠疮,凡患者额部及眉心(印堂)部位出现暗黑色或灰色无华者,表示体内有“阴疮”存在;若暗黑灰色自上而下延伸,为“阴疮”由轻变重;若暗灰色延伸至两颧后多属不治。一些民间壮医还采用面部望诊诊断各种不同类型的痧症,如羊毛痧、蚂蟥痧、七星痧等。壮医望面诊法,主要通过观察面部颜色与光泽的变化来诊断疾病。
白色:主寒毒为患,“勒”(血)不足,痛症。
黄色:主虚、湿毒为患,黄疸病。面色萎黄、枯槁无华,多属“咪隆”(脾)、“咪胴”(胃)虚,面目俱黄者为黄疸。按壮医分阴证、阳证的理论,黄而鲜明属阳,黄而晦者属阴。
红色:面色红主热毒、暑毒所致病证。
青色:主寒毒、淤血、痛症、风症及龙路、火路病。
黑色:主水毒内泛、淤血阻滞龙路、火路之病及“咪腰”(肾)功能低下之表现。
3.望耳
主要观察耳部形态、色泽及分泌物的情况。
耳以红润为常,耳薄而黑者为“咪腰”(肾)亏损;若小儿耳背发凉,并见红络,多为麻疹先兆;耳流脓水,腥臭不可闻者为聤耳,为“咪叠”、“咪背”有湿毒热毒内蕴之故。
4.望鼻
望鼻应注意观察其形态、色泽的变化。鼻为“气道”之门户,易为外来毒邪入侵。鼻涕清稀者,为风寒之毒内侵;涕浊而粘为风热之毒,久流浊涕腥臭不已者为鼻渊;鼻梁塌陷者为麻风或梅毒;鼻翼煽动而喘,多属热毒犯“咪钵”或“咪腰”衰败之喘证,主气道不用。
5.望口唇
注意观察其形态、色泽、润燥的变化。正常口唇多为淡红,口唇绛红多为热毒,淡白为虚,青紫为寒毒、淤血、痛症。口唇干裂多为热毒、火毒内盛伤阴。
6.望咽喉
咽喉为谷道、气道之门户,咽部红肿而痛,多为风热火毒内攻,或“咪钵”、“咪胴”热毒盛,淡红鲜嫩者为虚火之毒上攻。咽部肿痛多见于单蛾、双蛾。
7.望皮肤
皮肤为人体一身之表,邪毒入侵,皮肤首当其冲,皮肤上密布龙路、火路网络,故人体正之盛衰,毒之轻重都可从皮肤上反映出来。
望皮肤应重点注意有无色泽、形态变化。皮肤发黄者,为黄疸。皮肤肿胀,按之凹陷者为水毒外泛之水肿。斑疹红紫、分布均匀者,多为风、热毒盛;斑疹塌陷不起,散漫不收者多为正虚不足。对于痈、疽、疔、疮,红、热、肿、疼痛,多属热毒为患,属阳证;漫肿无头,部位较深,皮色不变者多为阴证。
8.望“三道”废物
这里的废物是指气道排出之痰涎,谷道排出之呕吐物、大便及水道排出之小便等。痰涎黄稠者为风热之毒内犯“咪钵”;痰涎清稀者为寒毒为患;痰中带血者为“咪钵”龙路受损,常见于痨病之“老咳嗽”。呕吐物酸腐,腥臭不可闻,常为“咪胴”有热,或食伤“咪胴”。若呕吐物见红,常为谷道受伤,胃溃烂穿孔。谷道大便干结,硬如羊屎,多为谷道热毒伤阴,谷道失润。大便清稀,甚或如水下注,多属虚或寒毒内侵,“咪隆”、“咪胴”受损。大便黄褐,臭不可闻,多为湿毒热毒顺谷道下注。大便带红带白,常为屙痢。白多红少为白痢,红多白少为红痢。便中见血,色鲜而红者,多为痔疮;色黑如柏油者多为溃烂出血,顺谷道下渗。水道排出之废物小便,色清长者为寒毒症;色短赤者为热毒症,或湿毒热毒下注水道。小便黄如浓茶,伴目黄身黄者,多为黄疸。小便见红,排时疼痛,多为血淋,或水道内有结石,排时不痛者为尿血。
总而言之,壮医望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前述仅仅是举其要而已。
(二)目诊
壮医目诊属壮医望诊的内容之一。壮医目诊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诊法。它通过观察人的眼睛上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及其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判断人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为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提供依据。重视目诊是壮医的重要诊断特色之一。
壮族称眼睛为“勒答”。壮医对“勒答”极为重视,认为“勒答”是天地赋予人体的窗口,是光明的使者,是天人地三气精华之所系,人体脏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勒答”能包含一切,洞察一切,也能反映百病。“勒答”长在“巧坞”上,直接受“巧坞”指挥,因此,壮医在疾病的诊断上,把目诊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目诊可以确诊疾病,推测预后,判断死亡。凡人体内部脏腑、“嘘”(气)、“勒”(血)、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巧坞”功能状况如何等,都可以通过目诊而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
老一代壮医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病者“勒答”神采、色泽、灵敏度、是否干涩、视力及脉络走向、颜色、分布等来诊断疾病,以后历代有所总结、发展和提高,并受兽医相牛马之目以诊畜病的启发,形成了现代比较规范的一套壮医目诊法。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壮医目诊专家黄老五副主任医师,在继承前辈目诊经验的基础上,经多年临床实践,并借助现代放大镜技术,把壮医目诊水平提高了一步。在数倍放大镜下,他可以通过观察“勒答”色泽、形态、脉络的细微变化来诊断疾病。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不同器官、不同组织、不同的病变部位,都可在白睛(巩膜)上找到特定的讯号反映区;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疾病,在反应区上亦可有不同的变异信号。黄老五副主任医师把他目诊的规律总结为:着色深浅判新久,弯曲频率别轻重,脉络混浊有湿毒,脉络散乱为风毒,脉络近瞳属于火,脉络靠边属于寒,黑斑属淤蓝为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区卫生厅已将壮医目诊列为重点科研课题之一,以期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阐明壮医目诊的原理并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这些项目正在实施之中。现将壮医目诊法简介如下。
1.病者体位及检查方法
病者取坐位、卧位或站位均可,只要方便检查就行。先嘱病者双目往前平视,并缓缓地左右顾盼转动目睛以方便观察。医者左手持放大镜(无放大镜者不用亦可),右手持手电筒照射病者“勒答”(眼睛),以看得清楚为度。第二步是以食指和拇指分开患者的上下眼皮,嘱患者将视线集中于其自己脚尖,以充分暴露白睛(巩膜)区域。检查时,要注意白睛上各脏器相对应的反映区内有无颜色、血脉异常,脉络的弯曲度、分布、走向及色泽等。
2.白睛讯号主病
壮医目诊主要通过观察“勒答”白睛上血络(龙路、火路网络上的微小分支)颜色的深浅、弯曲频度、有无混浊、有无散乱、有无斑点及其他异常讯号,以及病理改变所在的反映区等来诊断疾病。
(1)颜色深浅 白睛上脉络颜色过深,呈深红色或绛红色,表示该反映区对应的脏器有宿疾;若颜色较浅,呈鲜红色或粉红色,表示该反映区对应的脏器新病不久,或病较轻。
(2)脉络弯曲度 一般而言,脉络弯曲多,弯度大者为急病、重病;脉络弯曲少、弯度小者为轻病、慢性病或久病。
(3)分布情况 “勒答”上龙路脉络边界浸润混浊,模糊不清者,表示体内有湿毒为患。若脉络多而散乱,分布毫无规则,为风毒作祟。若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为火毒热毒作怪。脉络分散,远离瞳仁,为寒湿之毒或风寒之毒。若于白睛上见有黑斑、黑点,为体内有淤毒,常见于龙路、火路不通病症,如半边痧等;若见蓝点、黑点、蓝斑,为谷道虫毒内积。据初步的临床验证,壮医目诊法对诊断某些谷道“咪胴”病变,癥积(癌症),准确率较高。
壮医目诊法简便实用,能早期预测疾病,尤其是对某些癥积(癌症),据报道,常常还可测知肿块的个数、扩散范围,甚至肿块的物理形象。从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门诊的一些病例来看,部分运用壮医目诊法发现癌症阳性讯号的患者,后经CT扫描,组织切片,大都得到了证实。壮医目诊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目前尚在发掘整理研究之中。
(三)舌诊
舌诊亦为壮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望舌苔、察舌质两大部分。壮医认为,舌位于口腔之内,雄居谷道门户,与气道相通,上面布满龙路、火路脉络。舌与“咪胴”同居谷道。通过谷道纳入之食物,经“咪胴”、“咪曼”、“咪叠”化生变为“嘘’、“勒”物质,与经气道纳入之气相合,顺龙路网络,上注于舌,故舌可反映人体“嘘”、“勒”、正气之亏盈。另一方面,气道、谷道常为痧、瘴、风、湿等诸毒入侵之通道,犹如中医所称之“病从口入”,而舌扼气道、谷道要塞,故毒之轻重亦可从舌上反映出来。由此,察舌即可测知正之亏盈、毒之轻重,这是壮医望舌诊病的依据。
1.望舌的方法
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嘱患者将舌头自然地伸出口腔外,医者仔细地观察舌苔、舌质颜色、形态、质地、运动等的变化。观察的顺序一般由外到内,即从舌尖看到舌根,先察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情况,然后再察舌体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及动态等情况。病者就诊前最好不要进食,特别是某些会着色之食物,以免染苔造成假象,贻误诊断。很多食物和药物都会使舌苔的形色发生改变,如就诊前食花生、瓜籽、豆类等富含脂肪的食品,常会使舌面附着一层像腐腻苔的黄白色渣滓;食蛋黄、橘子或服用黄连素等药物,可使舌苔变黄;喝酸梅汤、咖啡、茶或其他含铁补品,可使舌苔变成黑褐色;就诊前饮水,会使舌面润燥情况改变等。故就诊前30分钟到1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饮水。
2.舌象主病
(1)察舌之质地、运动 壮医以舌质表本病,舌苔表标病。舌质地鲜嫩,为“嘘”(气)充盈,软黯者为“嘘”(气)亏损。舌瘦而淡者为“勒”(血)不足,瘦而黯者为有淤毒,主淤症。舌大而胖,甚或有齿印,多为湿毒内盛,或“咪胴”、“咪隆”不足。若舌体僵硬,转动不灵,甚或偏歪,主风症,多为热重风重毒重,或嘘”亏“勒”亏精亏,舌失所养所致。若舌体伸而不能缩者多为阳脱,缩而不能伸者多为阴脱,皆主危候。
(2)察苔之厚薄、颜色 健康人的舌苔为薄白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察苔之厚薄:壮医认为,鲜苔属新病,厚苔多宿疾。一般而言,病初起而毒较轻,舌苔薄;病较深而毒较重,舌苔厚。苔厚腻而腐,多为痰饮湿浊诸毒内困。苔由薄变厚,多为病进毒重正虚,苔由厚变薄,多为毒轻病退。
察苔之颜色:正常苔色为薄白色。白苔主毒邪初侵之症,或寒毒内侵之症。黄苔主热毒、湿热症;灰苔多主痰饮湿浊内阻,灰而干者主热毒炽盛,阴津枯竭;苔黑而润,多为寒毒雍盛,水湿内困,为危候。
(3)察舌质之颜色 舌质淡白,较之正常舌色浅淡,常为阳不足,“勒”(血)亏损所致,常见于寒毒症、阳虚、“勒”虚。
舌质红:舌色较正常舌深,主热毒症、痧症、或阴虚内热,舌越红热毒越重。
舌质绛:绛即深红色,主热毒极重,或久病、重病阴大伤。
紫黑舌:主病有寒毒、热毒之分,紫黑而干枯为热毒,紫黑而滑润者为寒毒。紫黑舌多为寒毒重或热毒重之象。
淤斑舌:舌上见有淤斑,主淤毒、虫毒,为龙路、火路受阻之故。
(4)察舌下脉络 舌下脉络亦为龙路火路之分支。壮医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舌下脉络与热毒、痧毒、淤毒的关系较大,以针刺之可驱毒定神,通龙路火路经隧。壮医常用针刺舌下脉络放血治疗痧症、热症。
观察方法:嘱病者将舌伸出口外,把舌尖向上卷起,暴露舌下脉络。健康人舌下脉络大都若隐若现,不粗胀。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甚或青黑色,多表示体内热毒、湿毒、痧毒内阻,龙路、火路不通。常见于肺(咪钵)、心(咪心头)、肝(咪叠)病变。
壮医察舌诊病,力求详细,察舌苔、验舌质、观舌下脉络,不可偏废,各种病理征象宜综合参考,力求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四)甲诊
甲诊属壮医望诊范围,为壮医特色诊断方法之一,在壮族地区应用较广,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甲诊即通过观察指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按照传统壮医理论,龙路、火路在人体内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嘘”、“勒”精微在其内转输,灌注全身,如此人体得养,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另一方面,邪毒内侵,亦假龙路、火路作为通道。而手部指甲上下密布龙路、火路末梢的网络分支,整个指甲犹如一个“屏膜”,毒之轻重、“嘘”“勒”之盈亏、脏腑骨肉之功能状态,皆可从指甲上反映出来。
1.甲诊的常用部位及名称
观甲诊病,首先要明确常用的观察部位及名称。首先是甲体,为指甲的主要部分,即手指末节指面的角质小板。其次是甲床,为甲体下的真皮层。第三是月痕,为甲体根部的半月形苍白区。第四是甲襞,为围绕甲体周围的组织。壮医甲诊就是通过观察甲体、甲床、月痕、甲襞等部位的形态、质地、色泽的变化来诊断疾病。
2.观甲方法
观察指甲,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温度最好在20℃左右,过冷过热都会对甲象造成一定影响。受检查者应平伸手掌,掌心向下,将手掌自然地平放在齐胸高的桌面上或医者的手掌上,各指自然伸直,高度以平心脏为宜。医者于30厘米开外以目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观察,逐个检查各指甲体、甲尖、甲根、月痕、甲襞等部位的形态。一般应检查双手甲象,以期互相对比,综合判断。
3.察指甲颜色
正常指甲淡红润泽,其色过深过浅皆为有疾(天气变化影响除外)。一般而言,甲色鲜明多为新疾、轻病;甲色晦暗多为宿疾、重病。甲色过深,呈鲜红或深红,为热毒为患,甲色呈绛红色,为热毒更重。甲呈青紫或黑色,为热毒内重或寒毒深伏,龙路火路淤毒内阻。甲呈黄色多为黄疸。指甲苍白主虚主寒,多为“嘘”(气)、“勒”(血)诸不足之象。观甲之颜色,应剔别染甲,以免误诊。
4.察指甲质地
健康人指甲质地厚薄均匀,鲜活,光滑洁净。甲体呈细小竖条纹路主虚,为“嘘”、“勒”阴精不足,指甲失养。甲床有絮状白点或白斑,为谷道功能不足或有虫毒。甲软而不坚,主“嘘”、“勒”虚证。甲薄而脆,色鲜红,为虚火;甲薄而脆,色淡白或苍白,甚至易断裂,主“勒”不足,常见于久病体弱,营养不良者。若指甲增厚,凹凸不平,为湿热痰饮诸毒内阻,尤以水湿之毒多见。甲体中间凸起,两边凹陷,呈明显弓形,表示有痰浊阴邪内聚,甚或有癥积肿块。
5.察月痕
月痕位于指甲根部,形如一弯新月。健康月痕男性拇指约占3毫米,女性略小,自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递减。壮医认为,月痕暴露太多,为脏腑“嘘”、“勒”阴精外泄,常见阴不足而火毒盛,肝(咪叠)功能亢进之症。月痕暴露太少,甚或全无,为阳不足而寒毒盛,主阴证寒症。
6.察压甲尖时情况
健康人在按压甲尖后,指甲由红润变为白色,但放开后马上恢复原色。若放开后,不恢复或久久未恢复原色,表示“嘘”、“勒”不足,龙路火路网络不够充盈,或内有寒毒、淤毒内阻,龙路火路不畅,常见于某些贫血(勒亏)或心脏病(咪心头疾病)患者。
7.察甲襞
若甲襞颜色异常,呈苍白、紫绛、乌黑或杂色斑驳,概与毒盛病进,或“嘘”、“勒”荣枯有关,须仔细分辨。
8.主要甲象
壮医一般将甲象分为28种,辨甲象为壮医甲诊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分述如下:
(1)本色甲 为健康甲象,以甲体微曲、厚薄均匀、质地坚、色红活、月痕清,表面平滑,无斑纹淤点为特征。
(2)葱管甲 甲体过度弯曲如卷筒状,甲根枯槁,甲面无华,压之则甲根白,复原慢。主“嘘”、“勒”久亏,精枯不荣。
(3)蒜头甲 甲板增宽,指端末节异常粗大如蒜头,甲面粗糙,透明度差。主淤毒内阻之证。常见于与心肺(咪心头、咪钵)雍塞有关的病证,如咳、喘、癥积、胸痹等。
(4)竹笋甲 甲体各层逐渐疏松剥离,甲面灰白,甲质疏脆,混浊不清,色淡涩。主久病正虚,或风毒寒毒内闭、“勒”亏化燥。常见于虚劳、眩晕、水肿、风湿、室女闭经、积症后期等病症。
(5)鱼鳞甲 甲板粗糙干涩似枯鱼鳞,有散在凹点,甲床深层晦黯有淤斑,月痕萎缩,甲襞边缘不整。主“咪隆”、“咪胴”、“咪腰”诸脏不足,功能低下,水毒湿毒内留之症。
(6)瘪螺甲 甲体塌缩如螺厣,甲板干涩无光泽,甲床苍白,月痕白光白如铅粉,甲襞皱缩灰枯,失津枯涸。常见于时邪内袭,谷道失常,“咪隆”、“咪胴”不运,暴吐暴泻之瘪螺痧、绞肠痧、霍乱等。
(7)鹰爪甲 甲体偏厚,甲尖向指端过度变曲,甲面粗糙不平,不透明,甲床可见斑纹淤点,月痕浅淡,色涩枯槁,甲襞挛缩。此甲象多因淤毒内阻,龙路、火路不畅,筋肉关节失养所致。常见于痿、痹、痉病,风湿诸症。某些天疱疮、银屑病、顽疮痼疡亦可形成鹰爪甲象。
(8)羹匙甲 甲体反卷,中间凹陷,能容水珠,状如羹匙。甲面干枯,甲板分层易裂,甲床淡白,月痕枯涩,全无光泽。甲襞干枯,边缘剥脱,压之恢复慢。为谷道、“咪隆”、“咪胴”功能失调,长期营养不良之故。常见于重病久病,小儿疳积,五软五迟,癥积后期等病症。
(9)扭曲甲 整个甲体畸形扭曲,甲面纵线呈多向不规则反曲线,甲床有斑黯点,月痕不显。主肝(咪叠)郁,日久不散。某些癥积病变,可见此甲象。
(10)嵴棱甲 甲体棱线成脊状突起,甲板不透明,甲床夹杂斑纹淤点,不同层次交错,月痕粗涩。主肾(咪腰)不足,肝(咪叠)气横逆,甚则化火病证。
(11)横沟甲 指甲灰白无华,甲体凹陷呈横沟状,甲板各层次疏松,甲面无光泽,甲床带淤斑,月痕干涩如积垢,边缘不清,甲襞与甲根结合不齐。主“嘘”、“勒”不足,肝肺(咪叠、咪钵)有热,肌肤风燥病证。
(12)软薄甲 甲体萎缩变薄,质软畸形,甲床淡白,时现淤点,月痕苍白、变小,甲襞苍白,皮屑剥落,有时甲板破损,甚或脱落,主虚。乃“嘘”、“勒”不足,龙路火路不通,精华不布,发育迟滞所致。常见于虚劳诸不足之疾。
(13)粗厚甲 甲体明显增厚,粗糙,混浊不明,色呈灰白无华,或见点状凹凸,甲床枯涩,月痕苍枯。常见于种种皮肤病,如甲癣等,为“嘘”亏“勒”损,风胜燥胜所致。
(14)脆裂甲 甲体易碎易裂,指尖断面可见层状分离,甲床枯涩有斑点,月痕苍白混浊。其脆裂以秋冬尤甚。主“勒”亏精损,风燥之毒偏胜,凡有此病机之病症,皆可见到本甲象。
(15)胬肉甲 甲襞臃肿增厚,皱襞侵入甲床,甲体混浊不明,胬肉盘根,层次交错,甲板缺损,甲床潮红,胬肉遮蔽月痕,甲襞突出,主谷道紊乱,“咪隆”、“咪胴”阻滞,湿热毒邪内阻,或血分有热。
(16)萎缩甲 甲体萎缩,形如枯叶,甲根处如初生之虫翅,甲板部分或全部缺损,甲床干枯,显露部粗涩,月痕退缩,甲襞常缺损。主“咪心头”不足,“勒”亏不荣。
(17)暴脱甲 爪甲自行脱落,甲体萎缩,甲床光秃干燥,甲板苍白无华,甲襞残缺。主“咪叠”、“咪腰”大亏,阴、精涸竭,为重危之候。
(18)白色甲 指甲枯萎,色白无华,质地疏松,月痕枯涩如白粉状,甲襞边缘皱缩,部分剥离。主寒毒内盛,或“勒”亏(贫血)症。
(19)红紫甲 甲体呈红紫色,压之甲床呈红色或深紫色,月痕红紫色略淡,松压后复原稍快。主热毒症、火毒症、痧症、暑毒等。
(20)紫绀甲 甲呈紫绛色,压之难退,月痕紫绛晦暗,甲襞深紫干涩,边缘淤滞。主火毒极盛,内攻脏腑,或扰乱“巧坞”神明。
(21)青紫甲 甲呈青紫色,以指压甲根,甲床泛现青紫色,月痕干涩,甲襞褐赤淤滞,边缘斑驳不整。主火毒极重,痰毒极盛,风毒内动,或“巧坞”已乱之证,为危象。
(22)蓝色甲 全甲呈蓝色,压之难褪色,复原慢,月痕混浊无光,主毒蕴脏腑,病情重笃。
(23)黄色甲 甲呈黄色,多为黄疸。
(24)黑色甲 甲根黑如炭,甲床有黯黑斑,月痕呈棕灰色,主寒毒、淤毒极盛,或热毒极盛,阴伤津涸。久病见黑甲,多为“咪腰”不用。
(25)斑点甲 甲板或甲床上见各色斑点,质地粗糙。白斑常见于气(嘘)积,胸满、肿胀、咳喘等症。黄斑与湿毒、热毒内蕴有关。青斑为寒毒、虫毒内积,紫赤斑为热毒化火,风毒内动,淤毒内阻龙路、火路之络,常见于心胸痹痛等症。
(26)疰蚀甲 甲体显条状斑纹,夹稀疏淤点,甲面如虫蚀状,甲床淤滞呈片状斑纹。多属谷道“咪隆”、“咪胴”不运,精华不布,常见于疳积虫积,或久病卧床者。
(27)啃缺甲 甲体残缺不全,疏松软化,甲面无光泽,或甲体凹陷,甲沟发红,甲床带淤斑。多见于偏食者、食积、虫积之症。
(28) 癥瘕甲 甲面凹凸不平,甲下积聚赘瘤,甲层粗涩,月痕畸形。多为“嘘”、“勒”运行不畅,龙路火路淤毒内阻,致成癥积之疾。
壮族民间甲诊经验举例:用右手拇、食二指的指腹夹持患者上述手指末节的甲缘两侧,逐渐施加压力至甲背中部呈现出红色团块为度(两侧白、中央红)。依据形态不同的红色的团块,判别疾病的类型。圆形团块为感受外邪,但症状未显露。球形团块为外感症状充分显露。甲床面有芝麻状的黑点(大于头发丝)者,表示患者曾有外伤病史(黑点在右手为左身躯受伤)。甲床远端靠近甲缘处呈现弧形的背弓向末端的红线图形者,为患者有腰胀、失眠及多梦之征兆。甲床面上见白斑,按出现的久暂分别提示为:短暂性白斑(小于火柴头)为脾胃虚弱且多痰之兆。甲床中央自甲根至甲床远端呈现有模糊之黑滞者,为阳虚之征兆。甲床淡白色者,为血虚之征兆。甲床呈现滞暗,压之不易散开者,为“夹色”病的征兆,心阳虚衰者亦可见之。按压食指指甲尖,指甲根部出现三角形如山者是无病,如果血归指甲尖是心脏疼痛,血色上升变黄者心脏热甚。按压左手中指,凡血在指甲根如山形即无病,如血归于下者人不舒畅,血归指尖者经常出现头晕头痛。按压左手无名指,血色散开者,有腰痛现象,血归根部者,则手足麻木;指甲双外侧有血,中间无血者,定是耳鸣或耳聋;血沿手指甲两边散开、有黄色者,属月事不调;其血色出现半圆形者,必是妊娠。按压右手食指指甲血色散者,呼吸不方便,声嘶哑;血色归根者,肺有毛病。按压右手中指指甲血色散变丝者,四肢无力;血色上升有黄色者,消化不良;血色归于两边,中间出现白色者,手足尖必有麻木感;指甲无色或灰色者,全身软弱无力。按压右手无名指血色向上升者,身骨酸累;出现灰紫色者,骨脊两边到头部均有疼痛;指甲两旁有血、中间无血者,是关节疼痛;上端无血者,夜多小便;全部无血或灰紫色者,膀胱痛或淋病。以上诊法乃口耳相传下来,有待深入研究。
壮医观甲诊病,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28种甲象,有的很相似,不易分辨,临床病症亦错综复杂,故应将甲诊与其他诊法合参,以提高确诊率。
(五)指诊
指诊为壮医望诊的内容之一。主要通过观察手各指之颜色、质地、形状、运动状态等来推断疾病。壮医认为,手指亦为人体的缩影之一,正之盛衰,毒之轻重,“三道”、“两路”的功能状态,皆能从手指反映出来,故根据手指部位的异常征象,可以诊断疾病。
指诊的方法:
1.察手指颜色
察手指颜色的原理与察舌色、甲色的原理相似。诊察时,应在自然充足的光线下,让患者仰掌,手指向前平伸,逐一检查其各指,注意应以各指平均色度,作为底色。色白者主正虚、寒毒所致病证,及“嘘”、“勒”不足,津液亏耗。黄色主湿毒,常见于黄疸,久淤。微黄润,主湿热盛;晦黄色,主湿寒盛;萎黄无华,主虚;黄浊无华,主湿热;微黄枯槁,主谷道不用。红色主热毒。淤热青紫色主寒毒、风毒、淤毒、痛症、或危候。紫色主淤。青色主寒、惊、风、痛、淤阻。黑色主寒毒极盛或热毒极盛、顽痰湿毒内阻等,肾(咪腰)之病多见此色。色黑微肿,主水气。色黑如炭,主痰饮。色黑枯槁无泽,主危候。
2.察手指形态
指头红肿,多为火毒。手指全部肿大,尤其是指头肿大如杵状,多为“咪心头”、“咪钵”不足,痰浊之毒内阻。指肚干瘪下陷多为谷道不用之霍乱屙呕,或水液暴脱。手指弯曲、畸形,多为风湿痹证、关节炎,为龙路火路脉络淤阻,筋肉失养所致。手指强直多为热毒极盛、风毒内动,或阴大伤。手指肌肉萎废不用,多为“嘘”、“勒”大亏,偏枯不用。手指脱皮为“咪隆”、“咪腰”亏虚。
壮族民间指诊经验举例:壮医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认为人体的内部,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不但会相互影响,而且必然通过人体的“道”“路”反映到手指的有关部位。故壮医通过诊视手指的部位和形态的异常征象,就可以探知人体脏腑的病理变化。例如按指诊的部位和分配脏腑,拇指淡白色为脾胃虚寒证,拇指青色为胃寒痛,食指白色为胃肠炎,食指、中指第一节白色斑点为十二指肠发炎,食指、中指肿大如杵状为慢性心、肺病变,中指第一节白色为阑尾炎,左右中指青紫为心血管疾病,中指呈红条纹不散为心肌发炎之证,中指二、三节紫色纹为心肌梗塞的征兆,无名指黄色为肝胆湿热或寒湿病症,小指发肿为肾炎的征兆,小指第二、三节黑色为肾病或恶性病,指颤为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指脱皮为脾肾亏虚,指关节红肿为热痹之症,指关节肿大肤色不变为风寒痹症,手指如梭形为类风湿关节炎。由此可见,壮医指诊是一种简明实用的诊断方法,颇具特色。
3.察手指与相应脏器反映区变化
拇指属谷道,色异常主谷道病变。食中指肿大如杵状,为人(中部)部“咪心头”、“咪钵”病。左右中指青紫,为龙路网络淤毒内阻。无名指黄色,为湿热毒或寒湿之毒内阻。小指二、三节呈黑色,为“咪腰”发病或恶疾。手指变形如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六)耳诊
壮医耳诊即通过察耳以诊病,分察耳尖与察耳廓两大部分。壮医认为,耳居天部,附于“巧坞”两侧,通连“勒答”,通过龙路火路网络与全身脏腑骨肉相通,耳朵配合两眼(勒答)构成巧坞的左丞右相,起巧坞的“耳目”作用,勒答藏于巧坞内,而耳朵露于巧坞外,伸向两侧,察耳朵可诊知某些疾病。耳尖位于耳的顶端,对外界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故以耳尖为重点诊察点。
1.察耳尖
若耳尖发凉,多为外感先兆。以一手的拇指置耳尖下部,食、中二指贴在耳尖外部,若局部测得的为微冷至冻冷之征候,即可断定将于3~5天内会发生外感症,但此时患者仅可表现出轻微体倦、食纳稍减的症状,未出现典型的外感征象。此征候诊断灵验。壮医以防护耳朵、肚脐、足心作为预防外感措施。耳尖潮红,触之有热感,为热毒上攻。耳尖色苍、触之冰凉,为“嘘”、“勒”不足。耳尖色青,触之弦紧,为风毒重,风重筋急征兆。耳尖色紧暗,触压松开手后,颜色迟迟不复还。为淤毒内阻,常见于老咳嗽,久喘患者。
2.察耳廓
耳廓色淡,主虚主寒,青黑主痛症,色红主热毒。耳轮干焦枯黑,主“咪腰”亏极,为重症。耳背见红,伴耳根发凉,为麻疹先兆。
总而言之,壮医耳诊的要点是:据颜色判毒之性质,依形态别正之盛衰。
(七)闻诊
壮医闻诊主要指通过嗅气味来辨别疾病。听声音而诊病归在息诊范围,自成章节。
1.嗅废物气味
人体气道、谷道、水道排出之废物,如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汗液以及脓液、白带等,凡腥臭异常,甚则臭不可闻者,多为热毒为患,或湿热之毒内阻。臭味不甚者,多为寒毒,或阳虚。若见废物中夹血,为气道、谷道或水道由龙路、火路脉络损伤,须详细察之。
2.嗅特殊体气
通过嗅患者身上发出的某些气味,可察知某些疾病,尤其是对“巧坞”坏,神明已乱而昏不知人者,嗅体气可帮助诊断。
若患者口气臭秽,多为谷道内有宿食,或伤食,“咪胴”内热或牙疳。若口出腐臭之气,应考虑是否有内痈。鼻臭者多为鼻渊,身臭者应考虑是否有烂疮。病者有尿臊味为水道不用,见于水肿晚期,有烂苹果味见于消渴症,均属危重征候。
(八)询诊
询,即问之意。询诊,即通过询问病者或陪诊者,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现在表现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所有情况,从而对病者所患疾病作出诊断。询诊是壮医诊断疾病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很多疾病,都必须通过询诊才能作出明确诊断。
1.询诊的一般范围
询诊的范围很广,包括病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与主症有关的伴随症状、发病经过与治疗经过、现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专科情况等等。
2.询诊的一般程序
询诊的一般程序是指壮医在询诊时通常采用的步骤。
(1)询主症 主症即主诉。询主症即通过询诊了解病人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及就诊目的。从病者陈述的主症中,通常即可以对病者所患为何疾作出大致判断。如病者主诉屙呕,即可大致判断病在谷道。主诉咳喘,则大致判断病在气道。主诉水肿、尿涩,则病在水道,等等。询主症,壮医称为询自然(病者自体感觉),让病者陈述天人地三部何处不自然,全身状况是否自然等。
(2)询伴随症 询伴随主症出现的其他症状,可帮助进一步确定病位、病性。如屙呕者,若伴里急后重(想拉拉不出),大便见红、发热口干,可判断为湿热屙痢;若无里急后重,大便水样,口不渴,腹痛,多为寒湿泄泻。
(3)询发病及治疗经过 询发病经过可帮助推断病因,如进食后发病者多为伤食、中毒,雨淋后发病多为风寒湿毒。烈日下劳作发病,多为暑热为患。询治疗经过可帮助了解有无失治、误治,供遣方用药参考。
(4)询一般情况 包括病者的姓名、年龄、民族、职业、婚姻、住址、籍贯等等,可帮助了解病者的全面情况。
(5)询远事 让患者回顾既往的健康状况,即既往史。
(6)询家事 询问患者家族史,了解其所患疾病是否与传染、遗传有关。
3.询诊的主要内容
由于壮医询诊的范围很广,这里介绍壮医询诊常用的主要内容。
(1)询寒热 发冷发热,常为毒邪内侵,毒正交争的表现。若寒热并见,多为外感。寒多热少为风寒毒。热多寒少为风热毒。但寒不热者为寒毒,主寒证。对于但热不寒者,若持续高热不退,多为热毒火毒为患,常见于疮痈、痧症、中暑等。若长期低热不退,一般为阴亏或气(嘘)虚或湿热遏伏,淤毒内阻,热不外扬。若寒热交作,发有定时,多为瘴毒内侵之瘴疾。
(2)询汗 询汗应注意有汗、无汗,区分生理性出汗,伴随见症等。常自汗出,动则尤甚,为“嘘”损不摄,龙路火路外卫不固,常见于体虚之人。睡则汗出,醒则汗止为盗汗,为阴虚所致。大汗不止伴高热烦渴者,为热毒火毒内盛。汗出如油,气短息微为阴阳离脱,正气外泄。半身汗出多为龙路火路脉络淤阻,偏枯不用,常见于半边痧。
(3)询痛 疼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症状,多种原因、多种疾病均可引起,须结合疼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才能明确诊断。
①询疼痛部位
天部:头痛多见于外感、风火之毒上攻(高血压)、“巧坞”内部病变等。痛而剧,恶风发热发冷多为外部邪毒引起。长期头痛,发作较缓,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多属虚或虚中夹实。
人部:胸部疼痛多为心(咪心头)、肺(咪钵)病变。痛如针刺刀割,牵及项背者,常为“咪心头”龙路淤阻之绞痛;若胸痛伴咳、喘甚或有脓血,多为“咪钵”之疾,气道损伤如痈症、痨症等。
地部:为腹部、腰部。谷道、水道器官大多位于地部,地部疼痛,多为谷道、水道器官疾患。上腹中部属“咪胴”,右上腹、右胁部属“咪叠”、“咪背”。下腹属肠、“咪小肚”,在女性属“花肠”。腰两侧属“咪腰”,各脏腑出现病变,均可引起相应部位疼痛。
四肢: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安,多为风湿之毒所致的痹症。
②询疼痛性质
疼痛的性质是推断病性、判断病因的重要依据,故应详细辨之。
胀痛:以人、地部病变多见,多因气机不畅引起。
重痛:痛而沉重,常见于天部、四肢及腰部,为湿毒内困之故。
刺痛:以地部上腹、小腹多见,为淤毒内阻,龙路、火路不畅所致。
绞痛:痛不可忍,如针刺刀割,多为有形之毒闭阻气机。如心血淤阻之心绞痛,砂石之邪阻于水道之肾(咪腰)绞痛等。
灼痛:痛如被火烧,常见于某些火毒盛之疮疖,或谷道“咪胴”溃烂。
冷痛:痛而有冷感,得热则减。主寒毒内盛或阳气不足。
隐痛:隐隐而痛,可以忍耐,却绵绵不已,持续时间较长,主虚,或虚中夹淤。常见于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或慢性持续性损害。
询痛,还应注意询问疼痛的发作时间,能否自行缓解。与情绪的关系,痛时是喜按还是拒按,等等。
(4)询饮食、口味、二便 壮医认为,司饮食、二便为谷道、水道的主要功能。食物自口而入,经谷道(咪隆、咪胴)化生,部分变为精微营养,转输全身,部分变为废物,大便经谷道、小便经水道排出。故询饮食、二便可察知谷道、水道功能状态及全身正之盛衰,毒之轻重。
饮食:口干者多为热毒为患,或津伤,主阳证;口不干者多为寒毒为患,或水湿内停,主阴证。食少、消瘦、乏力者,多为谷道(咪隆、咪胴)功能低下;食少,便溏,头身困重,多为湿毒内困。食少,厌油腻,发黄,为湿热之毒内蕴。多食易饥者,为谷道功能太过,常见于消渴病、甲亢。小儿嗜食异物,多为虫毒内积。对于慢性病、重病患者,能食,则预后较好,否则,预后差。若本不能食,忽而暴食者,为正气将绝之危候。若滴水粒米都未能进,多为谷道上段(食道)肿瘤。
口味:口淡无味为谷道功能低,甜而粘腻为湿热之毒上泛;口苦为湿热之毒内蕴。
大便:大便干结,为谷道有热或津亏失润;大便烂,次数增多,甚或如水下注,主谷道不用,转输失灵,或暴饮伤食。
小便:小便量多清长,为虚证,主寒;尿量减少,短赤涩痛,为湿热之毒下注;小便失禁,多为“咪腰”亏虚,或见于“巧坞”乱之危重病证。遗尿为水道不固所致。
(5)询睡眠 临床上病态的睡眠主要有失眠和嗜睡两种。失眠者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时时惊醒不安,甚者彻夜不眠。失眠或为阴血不足,巧坞失养;或为热毒上亢,扰乱巧坞,神不闭藏;或为痰火食积诸毒上扰巧坞;或精神紧张,巧坞失调。嗜睡,临床上表现为神疲困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之毒内困的病证,或急性热病,热盛火炽,上扰巧坞,毒盛神昏之象。
(6)询专科情况 壮医询诊时,还应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情况仔细询问,以免漏诊误诊。这里主要介绍妇科和儿科的壮医询诊法。
①妇科询诊
妇人有月经、白带、怀孕、产育等特殊的生理特点,其他很多原因、很多疾病亦可以引起这几方面的病理改变,故妇科询诊除前述有关的询诊内容外,经、带、胎、产等是必询的内容。
询月经:注意询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兼症等。有时还须询末次月经日期、初潮或停经年龄。正常情况下,初潮年龄为13~15岁,周期平均28天,行经时间3~5天,经色鲜红无块,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月经不来潮,绝经期的年龄在49岁左右。
经期:月经周期提前8~9天以上者,称为经期前置,多因邪热之毒迫血妄行,龙路不固,或气虚不摄所致。月经周期推后8~9天以上,称为经期后置,多因寒毒凝滞、气血不畅,或血亏源竭所致。月经周期紊乱,前后不定,错开达8~9天以上者,为月经衍期,多与肝(咪叠)有关,为肝郁气机逆乱所致。若前后不定,量少色淡,则为脾肾(咪隆、咪腰)亏损所致。
经量:月经过多,多因热毒下注,迫血妄行,或气虚不摄,龙路失控所致;月经过少,为血虚化源不足,或寒毒、淤毒、痰湿之毒内阻,龙路网络不通。若停经超过3个月而又未妊娠者,称为闭经,闭经为月经过少的进一步发展,二者成因相同或相似。若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者,为“经崩”,长期淋漓不断者为“经漏”,若色鲜红有块属热属阳,色淡红无块属虚属阴,为气不摄,龙路不约所致。
色质:行经色鲜而红为热毒内炽,属实属阳,色淡质稀者,属虚属阴,为“嘘”、“勒”不足。若经色紫暗有块,为有寒有淤。
询兼症:每于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下腹阵发性疼痛,甚则痛不可忍,冷汗淋漓,伴随月经呈周期性发作者,称为痛经。痛经以未婚少女多见。若经前小腹痛,经后痛减者,属实属阳,为龙路脉络淤阻不通所致。若小腹隐隐而痛,腰酸胀,属虚夹淤,为“嘘”、“勒”不足,“咪腰”亏损。若行经小腹拘急冷痛、得热则减,为寒毒凝于花肠脉络所致,属寒属虚。
询带下:健康妇女可有少量白带分泌,若白带量多,淋漓不断,或色质改变,或有臭味,则为病态。带下量多而色白,为脾(咪隆)不足,湿浊下注;带下色黄臭秽,为湿热之毒;带下色赤,淋漓不断,略有臭味,为肝(咪叠)经郁热。总之询带下,色白而稀,多属虚寒;色黄或赤,粘稠臭秽,属实属热。
询妊娠:已婚妇女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停经者,应考虑妊娠。妊娠妇女呕不能食,为妊娠恶阻。妊娠后小腹部坠胀疼痛,腰部酸痛或兼漏红者,称“胎动不安”,为早产先兆。
询产后:产后恶露淋漓不断,持续20天以上者为产后血漏,可由气(嘘)虚、血(勒)热,淤毒内阻等原因引起。若产后发热持续不退,甚至高热者,称产后发热,可由外部邪毒内侵,内部火毒炽盛,或阴虚生热等多种原因引起,应详细辨之。
②儿科询诊
儿科询诊,主要通过询问病儿父母或知情亲属来诊察小儿病变。除了了解一般询诊的内容外,壮医一般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进行询诊。儿科询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询出生前后情况:新生儿疾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应重点询母亲孕期及哺乳期的营养及健康状况,有无早产、难产等,对婴幼儿,应重点询营养是否充足、合理,发育是否正常。
询远事:小儿远事,主要为预防接种情况,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6个月~5周岁小儿抵抗力差,邪毒易内侵,易患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应重点询问。
询易感病因:婴幼儿“巧坞”发育尚未健全,易受惊吓,感受风毒,出现高热、惊叫、抽搐;小儿谷道功能较弱,易于伤食,出现吐、泻、疳积等症;小儿气道功能未全,易患咳、喘;小儿对环境适应力差,易为外毒内侵。故对小儿应重点询喂养情况,有否受惊、着凉,有无吐、泻、惊、搐、热、咳、喘等。
壮医询诊是壮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疾病的病理信息均可询而得之。询诊时应遵循壮医询诊的一般程序进行,既要全面、详尽,又要突出重点。询诊时,要耐心、细致,关心和同情病人,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切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暗示、诱导病人,以免所询出之结果与实际不符,甚或相反,贻误诊断。
(九)按诊
壮医按诊,是对患者的肌肤、手足、胸腹或其他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有无冷热、硬块、压痛、淤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的病位和病性的一种诊断方法。
1.按肌肤
按肌肤主要察肌肤之寒热、荣枯、润燥及有无肿胀等。一般而言,按之肌肤热,多为热毒为患,属阳证;初按之烫手,久按之稍轻,为热毒在表;愈按其热愈甚者,为热毒在里。凡患处喜揉喜按的,多属虚属阴;硬痛拒按者,多属实属阳。若按之肌肤干燥,甚或甲错的,为阴血(勒)大亏,或龙路火路内有淤毒。对于四肢肿胀者,按之凹陷,复原较慢者,为水肿,为水毒内聚、水道、谷道功能失调之兆;若肿胀肌肤压之下凹,举手即起,则为气肿。
对于壮医外科按诊,若毒疮按之肿硬不热,根盘散而不收,平塌漫肿者,多属痰毒寒湿内聚,为阴证。若根盘紧束,按之灼手,稍按之则疼痛、拒按,甚则手不可近者,多为热毒火毒内炽,属阳证。若毒疮按之不坚,推之不移,按而不烫手者,为未成脓;若按之边硬而顶软,有波动感,或疮部皮肤灼手者,为已成脓。轻按之即痛,甚则不可近者,为毒疮在表,若重按方痛,表面肌肤不红不热,为毒疮在内肉深部。
2.按胸腹
胸部:人体“咪心头”、“咪钵”等重要脏器均位于胸部,按胸部可测知“咪心头”、“咪钵”“嘘”、“勒”之盛衰。
壮医所称的“咪心头”,位于左乳下,搏动应手,有力,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左乳下“咪心头”搏动微弱无力,为“咪心头”气虚;若搏动应手过大,为精气外泄;若搏动洪大弹手,主危候,对孕妇及痨病者尤应注意。对“巧坞”神明已昏者,有时按左乳下已无搏动,但仍应积极抢救。若左乳下按之久不应手,鼻无气息,多为死候。若按之胸部饱满隆起,气短难续,多为喘证(肺气肿)之候。
腹部:无论在何部位按及包块,多为腹内有癥块之兆。右上腹胁下按及凹凸不平硬块,多为肝之积块(肝癌),很多肝脏病变均可在此有压痛。心窝部压痛为“咪胴”病变。按之腹部胀满,叩之如鼓,小便自利,为谷道胀气;若叩之如囊裹水,小便不利,为谷道水聚之水臌病。若腹内按及包块碍手,按之坚硬,甚则如石,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而拒按,多为癥积,属淤毒内阻;若包块时聚时散,或按之无形,痛无定处,多为瘕聚,属腹内气结。若腹内结聚,绕脐而痛,按之形如筋结,指下有如蚯蚓蠕动,腹壁索状突起,散聚无常,按之移动,多为谷道虫毒内积。右下腹按之疼痛,松手后尤甚者,多为肠痈。
3.按手足
若手足按之烫手,多为热证,属阳。若手足冰凉,冷汗淋漓,多为寒毒内盛,阳不外达。若手足冰冷,气短息微,为阳衰阴盛,阴阳离决之危候。
4.按穴位
壮医认为,穴位为龙路、火路网络在人体体表之网结,人体内之脏腑骨肉,发病后都可以通过龙路、火路的沟通,影响这些网结,并引起这些网结的某种变化,如出现结节、索状物、压痛、过敏反应等。如“味钵”有疾,有时在肺腧摸到结节,中府可有压痛;肝(咪叠)有疾,可在肝腧或期门压痛;谷道“咪胴”有疾,可在胃腧和足三里有压痛;毒、淤内聚,结为肠痈,可在上巨虚有压痛。
医者在运用壮医按诊法诊查疾病时,应体贴患者,手法不可粗暴,冷天要先暖手而后检查,并嘱病人主动配合,随时如实反映自己的感觉,按时注意病者表情变化,以察其痛苦之所在。壮医按诊运用的手法主要有触、摸、按三种。触即以手指或手掌轻触检查部位,以了解皮肤凉热、润燥等情况。摸即以手摸被检查部位,以察局部感觉及肿物形态、大小等。按即以手加力按压局部,如胸腹部、包块部位,以诊查局部有无压痛、肿块的形态、质地、大小;肿胀、压痛的程度及性质等等。临床上,各种手法往往综合运用,常常是先触后摸再压,由轻到重,由浅入深地进行按诊。
(十)腹诊
壮医腹诊法,从总的来看,为壮医按诊的内容之一,但部分腹诊法,如农氏腹诊法,独具特色。
腹内为谷道、水道要塞。谷道脏器“咪叠”、“咪背”、“咪隆”、“咪曼”、“咪胴”、“咪虽”,水道脏器“咪腰”、“咪小肚”,妇人之“咪花肠”等,皆位于腹内,谷道、水道为人体精华化生,废物外排之所,而这正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故全身正之盛衰,特别是谷道、水道各脏器病变,皆可通过腹诊察而得之。
1.一般腹诊法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仰卧放松时,腹部平坦,小儿、胖人腹部可微隆起,特别是孕妇腹部隆起更高。瘦者腹部略低凹,在腹部皮肤上看不到青筋,脐微微内凹。
腹诊时,要注意观察腹部形态,有无隆起或凹陷、腹皮肤颜色有无异常,腹部脉络有无怒张、能否看到腹内谷道器官如“咪胴”、“咪虽”等蠕动的波形等等。对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更应观察脐部有无脓血。腹部脉络暴露、纵横交错,全腹臌隆如孕妇,多为水毒、淤毒内聚之臌疾;全腹臌之如鼓,但无脉络显露,得屁气稍舒者,多为谷道不通甚或完全闭塞之胀气。腹部隆起,触及肿块者,多为虫毒内积,或癥、瘕、积、聚之症,多为气、血、毒、淤内阻所致。全腹下陷如舟,多见于谷道失约、吐泻不止者及久病、重病精血严重亏耗者。若腹凹如舟,腹肌僵硬如板,应考虑为“咪胴”(胃)溃烂穿孔。
一般腹诊法的另一重要内容为腹部按诊,可参考前面有关章节,在此不再赘述。
2.农氏腹诊法
农氏腹诊法是广西马山县名老壮医农秀香祖传的主要用于诊断妇科疾病的方法。农氏从16岁开始运用此法诊病。农氏腹诊法由农秀香之祖父所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农氏腹诊法的壮医理论依据
农氏腹诊法主要通过检查脐部及腹部血脉的跳动情况来诊断疾病,其依据是什么呢?农氏的认识是:据老人讲,人体胚胎的形成,最初是通过花肠(系指输卵管)。连接母体的脐带,是婴儿吸取营养的惟一通路,是血脉的汇集点,而脐部则是花肠所在之处,其正常与否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全身的病理变化都可以在脐周血脉上反映出来,故检查脐部及脐周血脉变化可以诊察疾病。从壮医“嘘”、“勒”、精、龙路、火路理论来看,人体龙路、火路网络沟通人体内外,毒邪假此道以内侵,“嘘”、“勒”、精、津诸营养物质假此道以布。脐周血脉为龙路、火路的网络分支,位较浅而露于外,而脐部为龙路火路的一个特殊网结,先天时连通花肠、连接母胎(儿),后天时连通谷道,连接脾胃(咪隆、咪胴)。由此,人体精气之盛衰,入侵毒邪之浅重,皆可通过脐部及脐周血脉察而得之。
(2)农氏腹诊法的检查方法
操作时,以右手中指按压脐部,仔细观察脐部血脉跳动的节律、强弱及浮沉。以左手手背或四指依次按压脐部周围相应的反映点,观察血脉的流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操作顺序如下:
①嘱病者取仰卧位,双手垂直,自然平放于床上,暴露脐部,全身放松,医者面对病者,立于右侧。
②医者以右手中指按压病者脐部。分别走(意为检查)中(人)、上(天)、下(地)部及左右各部血脉跳动情况。天部主巧坞、面、胸、咪心头、咪钵等器官疾病,地部主花肠等下方疾病;左侧为血(勒)路,右侧为黄水通道。
③以左手中指先走下腹中点(子宫点),接着中指、无名指定双侧膀胱线(咪小肚及附件),再依次走上方两条火线,心窝(心点),双侧肾(咪腰)点及肝(咪叠)部、锁骨上窝、肺(咪钵)点等部位。
(3)农氏腹诊定位法
农氏腹诊法的定位是:以脐部为中心,划“十”字。
正中线下为脐下(相当于脐下10厘米),即子宫点(花肠点)。
正中线上为脐上(相当于脐上10厘米),称正管,主人体胸部、咪心头、咪钵等病变。上方剑突下为心(咪心头)点。
脐部左右两侧为两个肾(咪腰)点。
“十”字间再分四点。
下方两处称为膀胱(咪小肚),男主精,女主经血,即主管生殖等功能。
上方主两乳、项部、眼(勒答)等,称为火线。
两胁下(咪钵、咪叠之间)形如“八字”,称为八字,八字右侧为肝(咪叠)、左侧为胃(咪胴)。两乳头下方两点为肺(咪钵)。
锁骨上窝主心肺(咪心头、咪钵)疾病。
(4)农氏腹诊法正常及异常脉象
正常脉象:脐部脉不浮、不沉。节律一致,和缓有力,往来自如流利,四周的小血脉向脐部来回弹动,节律、强度一致。根据农氏经验,脐部左侧为血路,妇人若血脉由上往下行流顺利,不返回,则为行经期。
异常脉象:脐部右侧为黄水道。若诊时脉不动,为黄水怪病(上腹胀满、疼痛等)。诊脉时若右侧动左侧不动,为血结于上;若左侧动右侧不动,多为黄水毒引起的病变。
若脐部脉浮乱,则妇人月经失常,多为经期前置;若脉紧有力,多为内热或痛经;脉数为内热,往哪一方为那一方病变。若脐部脉跳顶指,脉流往来不到点,与周围血脉不交通,多见于腹部疼痛。
若子宫点(花肠点)、双侧膀胱线(咪小肚线)不跳,为血脉不通,不孕妇女多见。若按压子宫点,感觉有左右两条血脉跳动,代表两条月经线;如两条月经线来回流动节律一致,则月经正常;若两条线一侧正常,而另一侧血脉快,主月经失调;若既往月经正常,现两条月经线均停止跳动,则为停经,表示有受孕的可能;若脉只入上而不返往下,多为白带过少;若偶尔脉往下流,则尚有少许白带分泌;若两侧膀胱点(咪小肚点)软如水样,为白带分泌过多;如感觉脉象往上跳动不到脐部,则为花肠“袋口”(子宫口)闭塞,精子不能通过,无生育;若手下感觉有间隔跳动,表示病程的长短,一间隔代表一年,若为孕妇则表示妊娠月数,一间隔表示一个月。
肾点脉弱为“肾小”(肾虚,壮语称咪腰不足),肾点脉过于强大有力为“肾大”(咪腰过盛),右肾点异常为右肾病变,左肾点异常为左肾病变。
两条“火线”脉数有力者,为热毒内炽之热症,属阳。哪侧异常为哪侧有病。如脉沿“火线”往上漂到胸肺点,则为肺(咪钵)热,到头则表示有头痛。
八字:如脉漂流往上,犹如水流,为水湿之毒内盛,如脉无跳动,为水湿之毒较弱,常见于咳症。
以左手中指定锁骨上窝,指下分左右两条,主要检查上下脉是否连接及寒热情况。正常情况下,与脐部血脉缓慢地上下流动并能连接,若过快或不连接,主胸部心肺(咪心头、咪钵)内热,若脉跳顶指不流,主肺内有淤毒内结。
肝脏(咪叠)检查法:以左手拇指按压右下腹部(相当于脐与髂前上棘中点),中指先后于右胁下分上、中、下各点按压,观察血脉跳动情况。如上点脉往左侧(心点)流动则为肝肿大,中部有两点跳动为肝硬化,脉细弱,由上或中往下流为肝小(即肝不足)。
农氏孕妇腹诊法:嘱孕妇平卧,双手沿双腿两侧自然平放,医者立于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按压脐部,观察血脉跳动情况。
健康脉和缓有力。脉弱主“勒”不足,不能滋养胎儿,致胎儿营养不良,多病。
以左手手背轻触患者小腹,据其是温是凉可测知胞衣之属寒属热(属寒者胎儿安静不动,属热者胎儿躁动不安)。接着再定脐两旁及上部,检查胎儿正常与否。以手中指为界,如觉两侧均有寒意为胎儿有病。如觉一侧寒一侧热,主胎衣厚薄不均,胎儿偏向一侧,可并见脐部脉弱或无跳动。
若检查受孕月数,以左手中指压在子宫点上,凭指下血脉跳动有间隔的感觉来推断受孕月数。每一间隔均代表一个月,足月时指下血脉跳动形成一线,上顶部(脐部)有如一个圆圈,由下往上走。
农氏腹诊法是壮医比较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对男女疾病的诊断均可适用,尤其适用于妇科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疾病诊断。这种检查法与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不同,它不需要用力按压腹部,只轻轻触诊即可,对胎儿无损伤,不用听诊也可粗知胎儿的发育情况。
农氏腹诊法为老壮医农秀香祖传经验,对于其原理、临床确诊率、应用推广价值等,尚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十一)脉诊
壮医脉诊为壮医按诊的内容之一。壮医脉诊是通过按脉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脉诊的原理,壮医主要用龙路、火路理论进行解释,壮医认为:龙路、火路网络沟通人体天、人、地三部,为“嘘”、“勒”运行通路,也是毒邪内侵途径,而壮医脉诊所选用的部位,正是龙路、火路较浅表的分支,故通过脉诊,可以测知人体正之亏盈,毒之轻重。壮医常用的脉诊法有下面几种。
1.三指四肢脉诊法
三指四肢脉诊法指以手三指布成品字形,分别按四肢一定部位脉搏,从而诊断疾病。壮医三指四肢脉诊法,据调查主要流传于广西柳州、河池等壮族地区。初步的验证,认为对诊断风湿痹证腰痛、胸痛、谷道“咪叠”、“咪胴”炎症、水道淋证、妇科痛经、花肠疾患等意义较大。
(1)脉诊部位
三指四肢脉诊法采用的部位较繁杂,根据初步总结,下列部位均有人采用,且各有主候。
上肢:均选用上肢屈侧脉搏。
上臂内侧上段脉:一般候天部(头、项、咽)疾病。
上臂内侧下段脉(近肘窝处),一般候胸部、咪心头病变。
前臂内侧上段脉:尺侧脉候谷道咪叠、咪背病变;桡侧脉候腰部疾病。
前臂内侧下段脉:挠侧脉候上肢肩背;尺侧脉候下肢腿、膝;中线脉候谷道“咪隆”、“咪胴”。
手掌心部候“嘘”、“勒”亏盈。
下肢脉诊部位:取腘窝脉。其中,外侧脉候腰、腿;内侧脉候水道及咪小肚病、谷道小肠及女子花肠、男子睾丸疾病;中部脉候谷道“咪胴”、大肠病变。
(2)脉诊方法
壮医三指脉诊法的布指与中医脉诊的分寸关尺成线布指法明显不同。诊脉时,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布成品字形,各指相互间距约3厘米取脉。先以食指端布在左下角,继以中指布在上角,再以无名指布于右下角。部位取准,布好指后,三指以均等力量,切其脉有无异常,若有异常,则采用单按法。以中指、食指、无名指在病脉部位反复导按,细辨脉候。健康脉不急不缓,往来流利,应指有力。
(3)病脉主病
急脉:主热毒、火毒为患、痛证。
慢脉:主寒毒、湿毒内困、痛证。
大脉:主热毒、实证、阳证。
小脉:主寒毒、虚证、阴证。
上脉:主毒邪较浅,外感之证。
下脉:主毒邪较深之里证。
2.单指脉诊法
单指脉诊法流行于广西左右江壮族地区。单用右手中指诊脉以察病。
(1)诊脉部位
亦取上肢内侧脉搏,但仅用单指而非三指。方法与三指诊法基本相同。
(2)临床意义
单指诊脉法以脉象的缓急等诊察疾病的寒热及病之进退,还比较注意诊脉部位的皮肤温度,以此判断热脉与冷脉。
3.六指同步按诊法
即双手食、中、无名指同时切按天、人、地三部之脉,据天、人、地三部脉象的变化诊察正之盛衰,毒之轻重以及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功能状态。
4.三指定位法
医者以左手诊病者右手,右手诊病者左手之脉。先将食指按在掌后高骨后缘,再按顺序布好中指和无名指。左手食指候咪心头;中指候咪叠;无名指候咪腰。右手食指候咪钵,中指候咪隆、咪胴,无名指候咪腰。脉象有浮、沉、大、小、平、快、慢等七种,其中以平脉为正常脉,其余六脉为异常脉,如咪钵部脉浮有力提示为痨病;咪腰部脉浮大有力提示咪腰有热毒。
5.中医脉诊法
随着文化的传播及不同民族医药体系的交流,壮医药也吸取了部分中医药成分,部分壮医在进行脉诊时不同程度地采用一些中医脉诊法以察脉,以帮助诊断。至于中医脉诊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有关的中医书籍,在此不作赘述。
从前面所述来看,壮医脉诊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取脉位置、布指方法、脏器配置等都各不尽相同,但在临床意义上,都有共通之处。一般而言,无论何种脉诊法,皆以脉和缓有力,不急不慢,往来流利,节律均匀为正常脉。不论何种诊脉法,若按之脉急数,多为热毒火毒所致之热症,属阳证;脉缓慢多为寒毒阴邪内积,属阴之证;脉按之有力者为毒盛正旺;脉应指无力主虚证;若脉微欲绝,冷汗淋漓者,主危候;脉往来不畅,甚则间隔,或节律不整,为有淤毒。壮医进行脉诊,都注意这些规律。另外,三指脉诊法,取脉部位繁多,配属脏器繁杂不够规范,对于其原理、推广应用价值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十二)探病诊法
壮医探病诊法,是在疾病错综复杂,一时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或病者“巧坞”已乱,昏不知人,无法询之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些特殊诊断方法,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性治疗。壮医有时还借助探病法判断预后吉凶。探病诊法古代壮医用得较多。
1.痧病探病法
若于患者体表见红色或紫红色痧点,或于肘窝、腘窝、舌下见青蓝色痧筋,或于患者胸背、上臂等部位刮出痕如蛇状隆起,或病者伴全身不自然,疑为痧病欲明确诊断时,可试用下述方法探病:①以生芋头一片给患者嚼,其不觉刺舌、喉痒,反觉甘甜者多为痧病。②以炒茶籽粉(即茶麸),予患者嚼,若病者觉味甘香甜者多属痧病。③嘱病者嚼生黄豆,若其觉味甘而不腥者多为痧病。④嘱病者尝水烟筒之烟油水,若病者不觉味涩苦而难入口者为痧症。⑤以辣椒或生野芋头擦病者掌心,若其不知瘙痒热辣者为痧症。⑥石灰水试诊法:石灰水试诊法为壮医药物试诊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痧症的诊断。其法是将石灰浸泡于开水中,令患者喝其上清液,若不觉苦涩反觉甘甜者为痧症。
2.跌打探病法
壮医认为,若病者因跌打内伤,昏不知人,外表未见伤痕而又无人知晓其为如何跌伤时,在给予必要的检查及救护措施时,用下面方法探病,可帮助诊断:取酸橙叶适量,捣烂后擦患者全身,可使受伤部位现出淤斑。需要注意的是,若未见淤斑,也不能排除病者有跌打损伤可能,应全面诊查。
3.预后探病法
古代壮医认为:用剪刀剪下病者的一把头发,并将之投掷于地,若头发成团,聚而不散者,预后尚好;若头发散乱而不聚者,则预后较差,多为不治之症。现代壮医经验:刺患者中指尖取血数滴,医者肉眼观察并以手指擦拭,色红活而质粘稠者,预后较好;色淡或暗黑而粘性差者,预后不良。
(十三)表里反应诊法
表里反应诊法是壮医常用的一种特殊诊法。其方法是按压患者体表龙路火路网络上的某些特定穴位,再从这些穴位的变化与反应,来推断内部脏器的某些病变。如根据壮医经验压食背穴(位于手背食指掌指关节的中点)有胀痛者,提示有妇科疾病;又如太渊、经渠压痛,提示“咪钵”有疾;太冲、中封压痛,提示“咪叠”有疾,等等。
从总的来看,壮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询、问、按四大类,它是运用壮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临床上识别疾病,推断病情的一种重要技法,重视目诊、甲诊等是壮医重要的诊断特色。壮医诊断技法由于具有简单、独特、快捷、实用的特点,在壮族地区广泛地流传使用。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应遵循壮医诊断的一般原则和程序,既要全面详尽,又要突出重点,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三、壮医辨病与辨证
壮医辨病与辨证是壮医诊断的重要内容。壮医辨病是将通过各种诊断技法收集到的病理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患者之疾为何病,归属哪一科。壮医辨证是在辨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态,加以综合,以确定疾病的阴阳属性。就壮医辨病而言,据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资料,壮医病名达数百种之多,其中不少独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壮医辨病,重在辨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而壮医辨证,重在辨阴证和阳证,兼辨虚证实证和寒证热证,但主要以辨阴盛阳衰证和阳盛阴衰证作为辨证总纲。壮医以辨病为主,所以临床多主张专病专方专药,即使证变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与中医强调“辨证施治”的特点有很大的区别,壮医辨病和辨证的内容将在临床各科中结合具体病症详细述之。
四、壮医常见疾病诊断要点
(一)痧
痧又名发痧、痧气、痧麻等。该病以全身胀累、头昏脑胀、胸腹烦闷、恶心、倦怠无力、胸背部透发痧点、甚则昏迷、四肢厥冷、或吐或泻、或寒或热、或胀或痛、或唇甲青紫为主要表现。目诊可见“勒答”脉络较红、散乱,甲诊可见甲红紫。痧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多见。本病多由体弱气虚者,外感痧毒、热毒、暑毒等,或饮食不节,内伤谷道,发而为痧。痧病治疗不当,每易变生他病,故民间壮医有“万病从痧起”之说。民间壮医对痧症的分类十分繁杂,达上百种之多,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如按发病缓急分,可分为轻痧麻和重痧麻;按其兼症分,有哑巴痧、绞肠痧、痧麻夹色、标蛇痧等;按其性质分有寒痧、热痧、暑痧、风痧、阴痧等。但临床上,习惯只分热痧、寒痧、蚂磺痧、红毛痧、标蛇痧等,各型痧症的治疗基本相同或相似。
(二)瘴
瘴是指由于感受“瘴毒”而发的一类疾病,统称为瘴气,为古代岭南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有关资料,至少在汉代,壮族先民即对瘴有了初步的认识。瘴,壮族民间又称鸡鬼、闷头拜,即疟疾。以间歇性寒战发冷、高热、出汗为特征。有间日发冷热、三日发冷热和天天发冷热几种。表现为寒战发抖,10分钟至1小时后发热、头痛、口渴,持续4~8小时后,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疲乏不堪,昏昏欲睡。本病恶性发作者,出现头部剧痛、昏迷、抽筋、精神失常、胡言乱语等,可危及生命。该病迁延日久,可出现积聚肿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将瘴疾分为冷瘴、热瘴、哑瘴,并归纳其症状为:“轻者寒热往来,谓之冷瘴;重者纯热无寒,更重者蕴热沈沈,无昼无夜,如卧炭火,谓之热瘴;重者,一病则失音,莫知所以然,谓之哑瘴。”并进一步指出其预后:“冷瘴未必死,哑瘴治得其道,间亦可生。”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将瘴疾分为青草瘴、黄梅瘴、新禾瘴、黄茅瘴等。《桂海虞衡志》载:“邕州两江,水土尤恶,一岁无时无瘴,春曰青草瘴,夏曰黄梅瘴,六七月曰新禾瘴,八九月曰黄茅瘴,土人以黄茅瘴为尤毒。”瘴在现代已少见,但某些疾病,只要表现为瘴的特征,仍可按瘴进行辨治。
(三)蛊
何谓蛊?要给蛊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对于蛊,以前是当做一种陋俗怪习、奇闻异事来看待,属于神秘文化的范畴。有学者经考证认为:蛊是一种古代承传下来的既神秘又令人恐怖的黑色巫术(或称邪术),它以有毒的动植物或其他媒介物来作祟,妄称用超自然力直接施放于人或动物,能迷惑人或动物的灵魂,使之引起心理或者生理上的变化,轻则患病,危害健康,重者会导致死亡。它体现了与人类控制力密切相关的某种行为和信仰。从这方面来说,蛊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有着深远历史并现实存在着的文化现象。从医学内涵上来看,蛊事实上是一类毒素,其轻则使人生病,引起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变化,重者致人死亡。壮乡素有“蛊毒之乡”的称号。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就记载有蛊毒,其文为:“广西蛊毒有两种,有急杀人者,有慢杀人者,急者顷刻死,慢者半年死。”直到现在,壮族部分边远的地方还有蛊毒存在,且往往与巫术联系在一起。在广西北壮地区,把蛊称作“发”和“弄”,南壮地区则称为“噩害(五害)”和“闷”。蛊毒伤人,其症状复杂,变化不一,病情一般较重,根据有关文献,其症状概括起来有:“或咽喉肿痛,不能吞饮,或面目青黄,日渐赢瘦,或胸有渍物,咳嗽时作,或胸腹胀鼓,肢体麻木”;“或痛楚难堪,或形神萧索,或风鸣于皮膏,或气胀于胸膛”。有些则是“身体发冷发热,手脚烦痛,吐逆无时,小便黄赤,腹胀闷,胸中痛”,甚至“绞肠吐逆,十指皆黑,口水不沉,嚼豆不腥,含矾不苦”,“令人心腹绞痛,面目青黄,吐水而脉沉”,还有诸如“头痛、腹泻、手软、背痛,日久又可全身浮肿”,“日渐瘦弱枯干,目复可变瞎”。甚至“顷刻死”,“口吐秽血而死”。
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蛊毒之症状,亦可见于一些危急病症,如急慢性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食物、药物、毒物中毒等等。总之,蛊毒是一种毒物,系由各种动物躯体、植物药草、毒汁及一些不知名的矿物等,混合而成,其本身含有毒,如蝎子毒液和娱蚣毒液等,这些毒素一经侵入人体,即可使龙路、火路及三道受到伤害,天人地同步平衡失调,从而出现中毒症状。
(四)毒
壮医把凡是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致病因素称为毒。毒的种类多种多样,有的毒性猛烈,有的则是缓慢起毒性作用,有的为有形之毒,有的为无形之毒,有的损伤皮肉,有的伤害脏腑和体内重要通道。毒邪侵入人体,其是否致病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毒邪力的大小,二是人体正之强弱。毒之致病,主要是因为毒力太强,或正太弱,正邪相争,正不胜邪,致天、人、地三气不同步而致病。或某些毒邪直接滞留于人体“三道”、“两路”内而致病。毒邪致病由于各种毒的性质不同,侵犯的主要部位有别,作用的机制各异,同时由于人体对毒的抗争程度不同,在临床上可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但一般而言,毒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肿痛热、溃烂、肿瘤、疮疖、黄疸、血液病等急性炎症和器官组织的器质性病变以及同时出现的功能改变,等等,须根据不同的毒邪及致病特点详细辨之。
(五)风
壮医认为,风毒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风毒包括的疾病非常广泛,民间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如在壮族民间搜集的壮医手抄本《此风三十六样烧图》就列举了中风、肚痛风、急惊风、哎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慢惊风、天吊风、看地风、弯弓风、蛇风、夜啼风、乌宿风、蚂蟥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风毒所致病症以抽搐、昏迷为主,由于风毒闭阻龙路、火路,可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鼻塞、流涕,或肢体麻木、强直、痉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皮肤瘙痒、目诊见脉络散乱等。民间壮医常根据风毒致病的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如按病者抽搐姿势不同分为鸡爪风、撒手风、看地风、弯弓风、倒地风等;按兼症不同分为水泻风、黑沙风、肝痛风、夜啼风、呕逆风、肝胀风、潮热风、昏迷风、发冷风、迷魂风等;按发病时的声音不同分为羊风、马风、鹦鹉风、猪母风等;以动物命名的有老鸦风、鹊惊风、蛇风、羊癫风、癫猪风、路鸟子邪风、鱼口风、马蹄风、鲫鱼风、螺蛳风等。此外还有寒风、五鬼风、散惊风、乌缩风、虎口风、内吊风、天吊风、缩沙风等等。
(六)湿
壮医认为:湿毒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这与壮族所处的地理气候特点有关。《素问·异法方宜论》明确指出:“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盛处也,雾露之所聚也。”明·《广西通志》说:“岭南外区,瘴疠熏蒸,北方戍人,往者九死一生……今闻发北兵逾万人戍岭外,下湿上蒸,病死必多。”“盖以其地炎懊、卑湿,瘴疠特甚,中原士卒,不服水土,不待戈矛之及矣。”壮族聚居区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阴湿多雨,故壮医认为,很多疾病皆与湿毒有关,不是没有道理的。湿毒致病,若滞留于肢体骨肉,可见肢节疼痛,头身困重,倦怠,关节酸痛重着、头重如蒙。若湿毒滞留于三道可见食少、胸闷腹胀、泛恶呕吐、黄疸、水肿、腹泻、痢疾、小便清长、目诊“勒答”脉络混浊,等等。
(七)谷道病
壮医把食物进入人体,并得以消化吸收之通道称为“谷道”(壮语称为“条根埃”)。谷道主要指食道和胃肠,其化生的枢纽在肝胆胰,故谷道病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方面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屙痢、呃逆、暖气、厌食、腹胀、腹痛等。甲诊可见胬肉甲,长期消化吸收不良可见葱管甲、蒜头甲、羹匙甲等。
(八)气道病
壮医认为:气道是人体与大自然之气相交换的通道,进出于口鼻,其枢纽在肺。壮医对气(壮语音为“嘘”)极为重视,认为气是动力,是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力的表现,气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到活人鼻息,一呼一吸,进出的都是气。邪毒入侵,气道首当其冲,气道不畅,可出现感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气喘、胸胀闷等。气道壅塞,甲诊可见蒜头甲、紫绀甲,口唇青紫等。若气道完全闭阻,可引起死亡。
(九)水道病
壮医认为:水为生命之源,人体有水道进水出水,与大自然发生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从而保持天、人、地的同步平衡。水道与谷道同源而分流,在吸收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后,以谷道排出粪便,水道排出汗、尿。水道的枢纽在肾与膀胱。邪毒入侵,水道不通,或调节失衡,可致水肿、尿频、尿急、尿闭、尿痛或遗尿、小便失禁等。若水道完全不用或闭阻不通,滴尿全无,可危及生命。
(十)龙路病
壮医传统认为:龙是制水的,龙路在人体内即是血液的通道(有些壮医人员亦称之为血脉、龙脉)。龙路的功能主要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其大小网络遍布全身,其中枢在心脏(咪心头),故若龙路不通,则血液运行不畅,致内脏、骨肉失养,则可出现肌肉萎缩,偏枯不用,口唇、指甲青紫,目诊“勒答”上有黑斑等。若龙路功能失约,血液运行不循常道,则可见孔窍出血,如衄血、咳血、咯血、便血等,还可见皮下淤斑、淤点。如龙路中枢——咪心头痿废不用,则人体内脏骨肉将无所以养,生命也将终止。
(十一)火路病
火为触发之物,其性迅速,感之灼热。壮医认为:火路在人体内为传感之道,用现代语言来说为“信息通道”,其中枢在“巧坞”。火路同龙路一样,形成网络,遍布全身,使正常人体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感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并经过中枢“巧坞”的处理,迅速作出反应,以此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实现“三气同步”的生理平衡。火路有病或其他疾病影响到火路的功能,则会削弱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适应能力,出现感觉异常或缺失,如局部或肢体不知冷热、不知痛痒等,甚者肢体与“巧坞”失去联系而不能行动自如或完全不能行动。若火路完全阻断,或火路的中枢“巧坞”不用,则会导致死亡。
(十二)阴证与阳证
壮医所称的阴证与阳证,主要指疾病过程中阴盛阳衰和阳盛阴衰这两种情况。壮医认为,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情况的综合反映。每一种疾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患者身上,都可以表现为阴证或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或由阳证转为阴证。阴证多表现为神疲、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指甲苍白、脏腑气血骨肉、三道、两路功能衰退等。阳证多表现为面色红、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呼吸气粗、甚者神昏谵妄、打人骂人、小便黄赤、舌红、目诊见“勒答”红丝明显、甲象见红紫或青紫等。一般来说,正虚毒轻者,或疾病的后期,多表现为阴证。而正盛毒重者或疾病的初期,多表现为阳证。壮医认为,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由阴转阳,多表示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由阳转阴,多表示疾病趋重或恶化,甚至预后不良。


乐无忧 发表于 2011/9/9 18:56:40

有这方面的书籍吗

mozart 发表于 2011/9/11 11:33:10

法无定法

mozart 发表于 2011/9/11 11:36:11

zt
壮医技法介绍来源:佚名时间:2008-3-4 21:03:00查看:2931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治疗机理:

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主要功效:

①消炎退热。

②祛风止痒。

③通路止痛。

④消肿散结。

⑤健脾消食。

⑥健脾止泻。

⑦温经通脾。

⑧活血止血。

适用范围:

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属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者,效果较好。

常用穴位

①中医针灸穴位。

②壮医经验穴位:有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结项穴、长子穴、脐周穴、下关元穴、关常穴、下迎香穴、启闭穴、鼻通穴、牙痛穴、素髎穴、耳尖穴、止呕穴、膀胱穴等。

③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即阿是穴。

取穴规律: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惟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即:畏寒发冷取手部穴,发热取背部穴,肿块或皮损类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选该部位边沿或中央点为主要穴位。皮疹类疾病,选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疹子为主要穴位。

操作:

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头点燃,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施灸。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特点:

    所需设备简单,一盏灯、一根线即可,点灸时仅有蚁咬样感觉,无痛苦,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药线点灸无烟雾,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易于学习与推广。

2.灯花灸疗法

又称灯草灸疗法,用灯心草点燃灸灼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治疗疾病。

适应症及取穴:壮族民间用灯草灸治疗的疾病50多种,主要的有:

消化不良:取长强、天枢、关元、足三里。

胃痛:取中、中、下脘,胃腧、脾腧、足三里。

腰痛及关节痛:灸反应点。

昏迷:灸十宣、百会。

发热:灸大椎,陶道。

操作:

分明灯灸、阴灯灸。

明灯灸:用灯心草蘸油点燃,直接烧灸在穴位上,火燃较大,剌激较强,热力持续较久,灸后表面有绿豆大的水泡,约半天即可消失,多用于急性病及四肢疾病,如癫痫、小儿高热抽搐,昏迷不省,四肢关节风湿痛等。

阴灯灸:用灯心草蘸茶油点燃后,隔薄姜片灸在穴位或治疗部位上,此法刺激小,灸后无疤痕,适用于小儿疾病及慢性疾病,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痢疾、腹泻等。

注意事项:要耐心解释清楚,以求得患者的合作,对孕妇、精神病患者慎用,要选准穴位,对哑门、风府、面部、近心脏、阴部等要害部位,不宜用此法。

3.艾灸疗法

用艾条、艾卷等灸灼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通过温热剌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逐寒祛毒,回阳救逆,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如腹痛、风湿性骨痛,泄泻等。

4.刮法

使用一些器具或药物,在病人身上进行刮治的一种方法,包括药括法和骨弓刮法,操作时取茶油或醋,涂在刮具上,然后由头颈部向下,先躯干后四肢,由近端向远端顺向刮,禁止逆向或横向刮,刮的动作要求轻而有力,使病人有酸胀麻,轻度疼痛的感觉为度。可用于痧症、中暑、外感、谷道疾病、内伤疾病。

5.针法

运用各种针剌工具进行针刺、挑治、放血等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壮医常用针法主要下面几种:

火针疗法:把针尖烧红后迅速剌入体表,用于治疗老鼠疮(淋巴结结核)、胃痛、腰腿痛等。

针挑疗法:用大号缝衣针、三棱针(古时用植物刺、青铜针、银针等为针具,通过挑刺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手法和挑点选择不尽相同。针挑疗法可用于多种病症,尤其是痧症、痹症、四肢关节僵直或疼痛、腰痛、跌打损伤、肌肤麻木不仁等。

6.佩药疗法

选取特定的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古代壮族的“卉服,有解毒消炎、消肿止痛、防病治病的作用,主要用于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核、火眼(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口疮、慢性病等。不同的疾病所用药物不同。

7.熏蒸疗法

通过燃烧药物的烟火或煮药的蒸汽熏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烟火熏常用青蒿、五月艾、五指风、硫磺等,置于空桶或地穴中燃烧,使之冒浓烟及热气以熏烘患处,多用于风湿毒引起的足跟痛。熏蒸所用药物视具体病情而定,如风寒感冒,取生姜、葱白、柳枝、桂枝、荆芥等,煎煮熏蒸头面。

8.熏洗疗法

运用壮药煎水,先令病人坐于围布棚中,趁热取药液熏蒸皮肤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行沐浴的治疗方法。视选用药物的不同,可用于多种病症,如外感、内伤、麻痹、风湿、痧症、趺打损伤、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等,都可以选用。

9.药物竹罐疗法

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的楠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尤其对各种风湿痹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陈旧性损伤等,有独特疗效。

10.药锤疗法

用杉树或苦楝树技一截,在其中间打孔,在孔内装上竹柄或木柄,然后用棉花放入药粉,用布包在锤子的一端,扎紧制成药锤,使用时把药锤直接捶打在病变部位或穴位上。主治风湿性腰腿痛、肩周炎等。

11.敷贴疗法

将壮药敷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常用的敷贴疗法有草药外敷、穴位贴药、药膏药散外敷等,所选用的药物和穴位、部位视具体病情而定。

12.点穴疗法

医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一定穴位和刺激线上施行点压、掐、拍和扣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施术时可配合药酒,边搽边点穴或与木针、竹针配合,强度以患者感到酸胀麻重为宜,主要用于陈旧性内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落枕等。

13.滚蛋疗法

以鸡蛋或鸭蛋在患者一定部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热滚法可视病情加用壮药将鸡蛋煮热,然后进行滚动热熨,冷滚法取生蛋反复滚动。滚蛋疗法多用于伤风感冒、风寒咳嗽、肌肉关节疼痛等。

14.浴足疗法

以草药煮水,过滤,等温度适宜时用来洗足或泡足,能通龙路、火路气机,消除波劳,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内伤发热可选用青蒿、高血压可用桑叶、草决明、痹病可用大风艾、香风散、血藤、黑心姜、趺打损伤可用土三七、接骨丹、透骨消、泽兰、土牛膝等煮水浴足。

15.热熨疗法

借助热力,或热力配合药力,熨烫人体一定部位,以疏通龙路火路,调节人体内部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或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疗效。

16.经筋疗法

在发掘整理古代中医经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壮族民间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种以“查灶“诊病和以“消灶”治病的一种疗法,对各种筋病、痛症有良好的疗效。

17.鲜花叶透穴疗法

是将鲜花或叶子置于所治病症穴位上,用燃线香或药根枝点燃,隔花叶灸灼,通过鲜花芳香之气,绿叶浓厚之味而达到调节脏腑,祛秽辟邪,通窍宁神,除病康复的一种疗法。该法根据病症选择治疗用穴,结合壮医天地人与花木生机同步运行的认识,按岁气物候季节采用鲜艳春花、绮丽夏花、金碧秋花、献瑞冬花。凡当节令鲜花如含苞、初展、开放、盛开、敛容等花瓣及嫩叶、玉叶、绿叶、碧叶、红叶、金叶等叶片,均可选用。该法材料丰富,易学易用,施治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救治。

18.刺血疗法
    用针刺人体一定穴位,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使针眼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外治法。常用工具有三棱针、缝衣针、陶瓷针等,主要用于火毒、热毒炽盛之阳证、热证,如各种痧症、外感发热、跌打损伤瘀积、昏厥、中暑、疳积、急性咽炎、目赤肿痛、腰腿痛等

mozart 发表于 2011/9/11 11:40:37

zt
壮医技法介绍来源:佚名时间:2008-3-4 21:03:00查看:2931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广西壮族地区出产的壮药泡制成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人体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该疗法挖掘于民间,经研究整理提高,至今仍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治疗机理:

壮医认为:“疾病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通过药线点灸的刺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起到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

    主要功效:

①消炎退热。

②祛风止痒。

③通路止痛。

④消肿散结。

⑤健脾消食。

⑥健脾止泻。

⑦温经通脾。

⑧活血止血。

适用范围:

临床各科100多种疾病,属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痿痹、麻木、瘙痒者,效果较好。

常用穴位

①中医针灸穴位。

②壮医经验穴位:有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结项穴、长子穴、脐周穴、下关元穴、关常穴、下迎香穴、启闭穴、鼻通穴、牙痛穴、素髎穴、耳尖穴、止呕穴、膀胱穴等。

③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即阿是穴。

取穴规律: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惟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即:畏寒发冷取手部穴,发热取背部穴,肿块或皮损类疾病取梅花穴,肌肉萎缩者,在萎缩的肌肉上取穴,疼痛或麻木不仁者,选该部位边沿或中央点为主要穴位。皮疹类疾病,选最先出现或最大的疹子为主要穴位。

操作:

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的线头点燃,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对准穴位施灸。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特点:

    所需设备简单,一盏灯、一根线即可,点灸时仅有蚁咬样感觉,无痛苦,灸后无疤痕,无后遗症,无副作用,安全可靠,药线点灸无烟雾,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易于学习与推广。

2.灯花灸疗法

又称灯草灸疗法,用灯心草点燃灸灼于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上以治疗疾病。

适应症及取穴:壮族民间用灯草灸治疗的疾病50多种,主要的有:

消化不良:取长强、天枢、关元、足三里。

胃痛:取中、中、下脘,胃腧、脾腧、足三里。

腰痛及关节痛:灸反应点。

昏迷:灸十宣、百会。

发热:灸大椎,陶道。

操作:

分明灯灸、阴灯灸。

明灯灸:用灯心草蘸油点燃,直接烧灸在穴位上,火燃较大,剌激较强,热力持续较久,灸后表面有绿豆大的水泡,约半天即可消失,多用于急性病及四肢疾病,如癫痫、小儿高热抽搐,昏迷不省,四肢关节风湿痛等。

阴灯灸:用灯心草蘸茶油点燃后,隔薄姜片灸在穴位或治疗部位上,此法刺激小,灸后无疤痕,适用于小儿疾病及慢性疾病,感冒、风湿性关节痛、痢疾、腹泻等。

注意事项:要耐心解释清楚,以求得患者的合作,对孕妇、精神病患者慎用,要选准穴位,对哑门、风府、面部、近心脏、阴部等要害部位,不宜用此法。

3.艾灸疗法

用艾条、艾卷等灸灼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通过温热剌激疏通龙路火路气机,逐寒祛毒,回阳救逆,常用于治疗虚寒性疾病,如腹痛、风湿性骨痛,泄泻等。

4.刮法

使用一些器具或药物,在病人身上进行刮治的一种方法,包括药括法和骨弓刮法,操作时取茶油或醋,涂在刮具上,然后由头颈部向下,先躯干后四肢,由近端向远端顺向刮,禁止逆向或横向刮,刮的动作要求轻而有力,使病人有酸胀麻,轻度疼痛的感觉为度。可用于痧症、中暑、外感、谷道疾病、内伤疾病。

5.针法

运用各种针剌工具进行针刺、挑治、放血等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壮医常用针法主要下面几种:

火针疗法:把针尖烧红后迅速剌入体表,用于治疗老鼠疮(淋巴结结核)、胃痛、腰腿痛等。

针挑疗法:用大号缝衣针、三棱针(古时用植物刺、青铜针、银针等为针具,通过挑刺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流派手法和挑点选择不尽相同。针挑疗法可用于多种病症,尤其是痧症、痹症、四肢关节僵直或疼痛、腰痛、跌打损伤、肌肤麻木不仁等。

6.佩药疗法

选取特定的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古代壮族的“卉服,有解毒消炎、消肿止痛、防病治病的作用,主要用于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核、火眼(急性结膜炎)、小儿疳积、口疮、慢性病等。不同的疾病所用药物不同。

7.熏蒸疗法

通过燃烧药物的烟火或煮药的蒸汽熏患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烟火熏常用青蒿、五月艾、五指风、硫磺等,置于空桶或地穴中燃烧,使之冒浓烟及热气以熏烘患处,多用于风湿毒引起的足跟痛。熏蒸所用药物视具体病情而定,如风寒感冒,取生姜、葱白、柳枝、桂枝、荆芥等,煎煮熏蒸头面。

8.熏洗疗法

运用壮药煎水,先令病人坐于围布棚中,趁热取药液熏蒸皮肤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行沐浴的治疗方法。视选用药物的不同,可用于多种病症,如外感、内伤、麻痹、风湿、痧症、趺打损伤、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等,都可以选用。

9.药物竹罐疗法

用煮沸之壮药水加热特制的楠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尤其对各种风湿痹痛、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酸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跌打损伤、陈旧性损伤等,有独特疗效。

10.药锤疗法

用杉树或苦楝树技一截,在其中间打孔,在孔内装上竹柄或木柄,然后用棉花放入药粉,用布包在锤子的一端,扎紧制成药锤,使用时把药锤直接捶打在病变部位或穴位上。主治风湿性腰腿痛、肩周炎等。

11.敷贴疗法

将壮药敷于人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常用的敷贴疗法有草药外敷、穴位贴药、药膏药散外敷等,所选用的药物和穴位、部位视具体病情而定。

12.点穴疗法

医者用手指在患者体表一定穴位和刺激线上施行点压、掐、拍和扣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施术时可配合药酒,边搽边点穴或与木针、竹针配合,强度以患者感到酸胀麻重为宜,主要用于陈旧性内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落枕等。

13.滚蛋疗法

以鸡蛋或鸭蛋在患者一定部位来回滚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热滚法可视病情加用壮药将鸡蛋煮热,然后进行滚动热熨,冷滚法取生蛋反复滚动。滚蛋疗法多用于伤风感冒、风寒咳嗽、肌肉关节疼痛等。

14.浴足疗法

以草药煮水,过滤,等温度适宜时用来洗足或泡足,能通龙路、火路气机,消除波劳,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内伤发热可选用青蒿、高血压可用桑叶、草决明、痹病可用大风艾、香风散、血藤、黑心姜、趺打损伤可用土三七、接骨丹、透骨消、泽兰、土牛膝等煮水浴足。

15.热熨疗法

借助热力,或热力配合药力,熨烫人体一定部位,以疏通龙路火路,调节人体内部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或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疗效。

16.经筋疗法

在发掘整理古代中医经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壮族民间经验而总结出来的一种以“查灶“诊病和以“消灶”治病的一种疗法,对各种筋病、痛症有良好的疗效。

17.鲜花叶透穴疗法

是将鲜花或叶子置于所治病症穴位上,用燃线香或药根枝点燃,隔花叶灸灼,通过鲜花芳香之气,绿叶浓厚之味而达到调节脏腑,祛秽辟邪,通窍宁神,除病康复的一种疗法。该法根据病症选择治疗用穴,结合壮医天地人与花木生机同步运行的认识,按岁气物候季节采用鲜艳春花、绮丽夏花、金碧秋花、献瑞冬花。凡当节令鲜花如含苞、初展、开放、盛开、敛容等花瓣及嫩叶、玉叶、绿叶、碧叶、红叶、金叶等叶片,均可选用。该法材料丰富,易学易用,施治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救治。

18.刺血疗法
    用针刺人体一定穴位,运用挤压或拔罐等方法使针眼出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外治法。常用工具有三棱针、缝衣针、陶瓷针等,主要用于火毒、热毒炽盛之阳证、热证,如各种痧症、外感发热、跌打损伤瘀积、昏厥、中暑、疳积、急性咽炎、目赤肿痛、腰腿痛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医诊法 慢慢看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