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或然率
本帖最后由 godsaveme 于 2011/8/21 22:52 编辑在中国的古哲学中,产生于‘有为’‘无为’之间的或然率有变数思想‘有为而有不为’‘无为而无不为’。在判断语境中,产生于‘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或然率有变数判定语式:‘肯定而肯不定’;‘否定而否不定’。在中国古老数学中,产生于有序与无序的‘有序而有不序’‘无序而无不序’;在古老的符号逻辑预测八卦中,产生于占卜‘准’与‘无准’的‘有准而有不准’‘无准而无不准’;在中国的中医学中,产生与病与未病的变数思想:‘治病而治未病’等或然率思想,几乎随处可见。
中国的或然率,已经成为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法。它已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反映了两个相对性质之间的变数关系。使人类的思维对应外界的变数,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把肯定肯不定的判断,修正成为否定而坚持肯定;把否定否不定的判断,修正成为肯定而坚持否定。也就是说,或然率是持续限定修正条件下的后继连续认知手段。
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就利用了或然率思维方式。把阴、阳修正为六气辩证关系:有阴而有不阴、无阴而无不阴;有阳而有不阳、无阳而无不阳。
并继续定义:有阴而有不阴为少阴、无阴而无不阴为厥阴;有阳而有不阳为少阳、无阳而无不阳为阳明。 然后分别定义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十二条经络。分别对应五脏六腑与心包经。使五脏六腑与经络形成完整的整体对应关系。 另外,中医还使用或然率对药的寒、热修正之后,得到: 有寒而有不寒,无寒而无不寒;有热而有不热,无热而无不热 有寒而有不寒为凉,无寒而无不寒为冷;有热而有不热为温,无热而无不热为暖。 所以,得到:寒、冷、凉、温、暖、热六个药性的寒、热变数标准。使中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更准确的使用率与对症治疗适应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