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1 14:36:50
回复 joesvita 的帖子
多次讲到辩证论治要全面辩证,温病学很关注舌苔的,辩证不是靠某个局部的反映,苔黄润滑一般可以诊为湿热,但苔白或无苔如何理解为湿热呢?结合症状来辩证呀,苔黄润滑可能只是痰热互结的小陷胸汤证呀,都有可能,舌象、脉象都要结合才可以确诊。苔白或无苔也可能是由于湿热,只是无苔一般偏向于阴虚,苔白也要看厚和薄,腻否等情况,再结合全身症状来诊断,不是说光看舌苔就可以下诊断结论的。当湿热初期,湿重于热时会出现苔白的情况,中间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白黄相兼,全是黄的,等等情况。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1 14:40:15
回复 mmx384 的帖子
搞不懂为什么你就知道祛湿,不关注热象,用药要谨慎哦,没有把握最好别乱给家人用药
看看本人的医案,http://user.qzone.qq.com/45449899/infocenter
自己没把全部中医理论掌握全,别以身试药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1 15:25:11
这个论坛中我再也不会出方了,只是告诉大家治疗大法,我自己有用伤寒治疗温病湿热病的惨痛教训和经验,当然后来用温病的方法搞定了。当自己怎么治疗都收效不大时,说明你中医知识面不广,看病看不好就多看书,谁对谁错,病人说了算啊。中医不是猜谜语,病人不是试验品。
没有见到人不开方也是认真负责的医生应该有的职业道德,这个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认真反省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我的座右铭。
joesvita
发表于 2011/8/1 20:45:04
回复 ligang1111 的帖子
谢谢指点,请问有没有专门论舌诊的书,可否推荐下
mmx384
发表于 2011/8/1 21:03:31
回复 ligang1111 的帖子
我给你发了好友添加请求,看了你的医案,不知道你是怎么从一无所知到这么厉害的,目前我手上打印有郝万山、黄元御、胡希恕以及JT、倪海厦讲解伤寒论的讲稿或视频,还有一本《伤寒杂病论义疏》,不过没有好好钻研,这次是一个不小的教训,希望以后能向你多请教。
看似ligang1111 大侠教计算机?同行啊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2 08:02:26
回复 mmx384 的帖子
天天研习四大经典,不过有先后次序的,先伤寒,后金匮,再温病,最后黄帝内经,多看书,经方时方都不要偏废,这样知识才不会局限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2 08:03:54
有空,看看易经,能提升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2 08:08:32
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可以看看本人的帖子:
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22662-1-1.html 回应学习中医理论的困惑
ligang1111
发表于 2011/8/2 08:17:10
本帖最后由 ligang1111 于 2011/8/2 08:17 编辑
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用西方科学分析推理的方法来学习中医,否则你会觉得病人应该是这样,但他就不这样,你会怀疑然后放弃。疾病是变化万千的,不是静止不动的。
学习中医的时候你应该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来学习,东方的思维。你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很喜欢用比喻,因为我们国学都是形而上的,“形而上者谓之道”,西方人大部分科学研究的都是形而下的,“形而下者谓之器”。所以西医更关注脏腑器质性形变,手术治疗等等。中医调整脏腑功能,关注气。气看不到但确实存在。正如物理学说的电磁波,谁肉眼看得见,只是他们通过发明的仪器来感知,而中医则通过古人对人体外部反映的细微变化来反映和把握,谁更科学?越简单越科学。中医三根指头就可以诊病,西医要好多设备,没了设备就是睁眼瞎。倪海厦老师说那是科技,不是科学。一针见血呀。
newsunsun
发表于 2011/8/2 08:39:25
可是试试用艾炙,在大椎穴,肺舒穴,炙一下,时间长一些,我一般都是这样治的,十有八九都可。平时可以用莲子芯泡水,去去心火,就不会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