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臨床應用體會
升降散臨床應用體會粱 永 董楊穎 張姘燕
(廣東省茂名市人民醫院 茂名 525000)
升降散出自楊粟山《傷寒溫疫條辨》,由僵蠶、蟬蛻、薑黃、大黃組成。此方為治溫疫的首要主方,表裡輕重皆可酌用。因此方可調氣機之升降,筆者常用其治療多種疾病並取得滿意療效,現舉例報導如下。
1 慢性淺表性胃炎
王某,男,40歲,1996年8月20日就診。自訴反覆胃脘作痛7年,胃鏡檢查確診為淺表性胃炎。現症見:食後胃脘即痛,噯氣不舒,脘腹脹滿,舌紅,苔白,脈象弦細且沉。中醫辨為肝鬱氣滯,治宜疏調氣機,解肝鬱,方用升降散加味。藥用:旋復花10g,代赭石10g(先煎),蟬蛻6g,僵蠶10g,薑黃6g,青皮10g,陳皮10g,大黃1g,枳殼6g,白芷6g,防風6g,蘆根10g,3劑。二診訴諸症好轉,繼服前方4劑。三診訴仍有輕度脘腹脹滿,前方去旋復花、代赭石,加川楝子6g、紫蘇葉10g、桔梗10g,服3劑後症狀消失。
按:本病屬中醫胃痛範疇,因肝喜條達,此患為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日久,橫逆犯胃所致。方中以升降散加旋復花、代赭石、青皮、陳皮、枳殼調氣機;白芷、防風等風藥以除濕疏肝、升陽運脾;以蘆根除濕,諸藥合用,疏調氣機,解肝鬱,則胃脘痛獲癒。
2 缺鐵性貧血
張某,女,37歲,1998年5月11日就診。自訴頭暈、乏力、心慌5個月,經檢查,血紅蛋白:80g/L,紅細胞:2.98T/L,血清鐵:6.39mol/L,血清總鐵結合力:42mol/L。診斷:缺鐵性貧血。經益氣補血之中西藥治療,療效欠佳。現症見:面色白,頭目眩暈,周身乏力,胃納欠佳,心慌氣短,動則汗出,心煩急躁,失眠夢多,舌紅,苔白膩,脈沉弦細數。中醫診斷:虛勞(肝膽鬱熱、氣機阻滯),治宜宣鬱清熱、調暢氣機。藥用:蟬蛻6g,僵蠶10g,薑黃6g,川楝子6g,大腹皮10g,檳榔10g,竹茹6g,枳殼6g,半夏10g,山楂10g,雞內金10g,麥芽10g,大黃0.5g,3劑。二診,自覺症狀減輕,精神較好,仍夢多,繼服煎方7劑。三診,血紅蛋白升至82g/L餘症皆減,前方去川楝子、大腹皮,加牡蠣10g(先煎),7劑。經上方加減繼服4周後,血紅蛋白:130g/L,紅細胞:4.7T/L,面色紅潤,飲食佳,餘症消失,隨訪無復發。
按:本病屬中醫“虛勞”範疇。患者為肝膽鬱熱,中焦之氣機升降功能失調,致脾胃功能欠佳。頭目眩暈,面色白,周身乏力,心慌氣短,動則汗出等均為虛損之象;而脈沉弦細數,舌紅,心煩急躁,失眠夢等症為肝膽鬱熱之象,當以何為主?然虛實之辨,微細在舌脈,脈沉主裡病,弦主肝鬱,數為熱,細主陰傷,舌紅乃熱鬱,苔白膩為氣機不暢之徵。方用升降散疏調氣機;配川楝子、枳殼疏肝解鬱,清膽經之熱;以大腹皮、檳榔、山楂、雞內金、麥芽消食導滯;半夏、枳殼、竹茹清肝膽之熱而和胃安神。全方共奏清肝鬱熱、疏調氣機之功,有利於造血功能的恢復。
3 神經衰弱
李某,男,52歲,1996年5月12日就診。自訴患失眠症18年,每晚需服安眠藥方能入睡。現症見:面色發青,頭暈目眩,心煩急躁,夜寐夢多,胃納欠佳,舌紅,苔白且乾,脈弦滑且數。中醫辨證為肝膽鬱熱、氣機阻滯、熱擾心神,治宜清洩肝膽鬱熱,疏調氣機。藥用蟬蛻6g,僵蠶10g,薑黃6g,大黃2g,柴胡6g,黃芩10g,川楝子10g,枳殼10g,竹茹6g,山楂10g,麥芽10g,雞內金10g,3劑。二診,失眠好轉,繼服前方10劑後,不服安眠藥亦能入睡。又以原方加減調治2個月,睡眠基本正常。
按:本證屬中醫“不寐”範疇。患者因肝膽鬱火不得發越,繼而內擾心神,魂魄俱不安寧。方中以升降散加柴胡、黃芩、川楝子洩其肝熱;加山楂、麥芽、雞內金調理胃腸;再加竹茹、枳殼,即合溫膽湯意,諸藥合則肝熱可除,氣機調暢則寐安。
(收稿日期:2001-11-2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5月 第9卷 第5期》 这个升降,用得好看来事半功倍.
页:
[1]